劉永抱拳拱手,朗聲道:“蛇無頭不行,如今大同社已然成立,我等還需推舉一位魁首。某思量許久,徐先生才德兼備,衆人皆服,某推舉徐先生擔當此任。”
“同意!”衆人齊聲應和,聲音洪亮,透着一股堅定。
徐晨趕忙拱手行禮,道:“承蒙諸位擡愛,某便當仁不讓了。”
言罷,他神色一正,鄭重說道:“大同社既已宣告成立,我等便是這第一批社員。往後若要增添新社員,需得有在場的老社員引薦介紹,且要經過考覈,合格之後方能成爲正式社員。”
在一旁的桑文微微欠身,輕聲問道:“奴家也能有幸加入大同社嗎?”
徐晨微笑着點頭,道:“只要是願意辛勤勞作,認同大同理念之人,皆可加入。桑文姑娘這幾日織布,三日便織了十匹布,效率堪稱最高,足見桑文姑娘是熱愛勞作之人。不知桑文姑娘對大同理念可認可?”
桑文趕忙點頭,誠摯道:“先生一心爲窮苦人發聲,奴家本就是苦命之人,對大同理念自是打心底裡認可。”
徐晨點頭笑道:“如此甚好,桑文姑娘從今往後便是我大同社的一員了。”
劉永幾人相互對視一眼,終究還是認可了桑文加入其中。
李文兵上前一步,恭敬問道:“先生,不知這新社員的考覈,當以何爲標準?”
徐晨神色嚴肅,緩緩道:“便是勞作。大同理念所求,乃是建立一個人人如龍的太平世界。當今之世,坐享其成者太多,以至於‘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那些妄圖壓榨農戶之人,絕不可能成爲咱們志同道合的夥伴。而勞作,便是篩除這類人的最佳法子。”
陳子昂等人連忙點頭,齊聲道:“某等同意。”
他們四人雖說頂着讀書人的名號,卻未能考取秀才功名,說白了依舊是普通百姓。
平日裡,他們爲了生計,也要教書、種地、幫工,根本達不到脫產的境地。
因此,他們自然不會站在那些老爺們的立場上,甚至心中還暗自欣喜,覺得就該讓那些秀才老爺也嚐嚐勞作的滋味。
劉永和李文兵見大多數人都表示同意,無奈之下,也只能點頭認可。
徐晨接着說道:“既已定下考覈成員的標準,大同社還需立下一些規矩,以此約束所有社員。某思索了三條,其一便是要恪守大同社的大義。若有人不認可天下爲公、天下大同的理念,那便絕非我大同社的成員。”
劉永點頭稱是,道:“確實如此,做不到同心同志,便不是同路人,這等之人自然應被逐出大同社。”
其他人亦紛紛點頭,表示認同這條規矩。
徐晨又道:“第二條規矩,便是少數服從多數。就好比咱們的紡織廠若是賺了錢,有人想分錢,有人想擴大生產,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此時,大同社的社員便需集中商議,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李文兵拱手道:“這條規矩甚是合理,某贊同。”
“我也贊同。”衆人紛紛附和。
徐晨繼續說道:“其三,須得服從規矩,聽從指揮。還是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在少數服從多數的情況下,已然定下要擴大紡織廠的計劃,可若有人依舊不服氣,故意干擾大同社的行動,擾亂正常生產,這便是不遵規矩、不聽指揮。對於這等不聽號令的社員,先予以警告;若警告之後仍不改正,那就只能革除其社員身份。”
“同意!”其他社員紛紛舉手響應,他們也不認爲這條有問題,既然不一樣執行他們的命令,那麼大家分道揚鑣也好。
徐晨見狀,笑着鼓掌道:“好!我等大同社今日便正式成立了。”
其他人見徐晨鼓掌,也紛紛跟着鼓起掌來,現場氣氛頓時熱烈非凡。
衆人心中都涌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悸動,皆覺得今日之舉,必將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待掌聲漸歇,徐晨詳細說道:“我等大同社的長遠目標乃是實現天下大同,但就目前而言,短期目標是救助米脂縣外的所有流民,協助米脂縣的農戶抗旱救災。咱們擴大紡織廠規模,就是爲了讓流民能成爲紡織廠的工匠,以紡織廠賺取的銀錢,養活流民,爲他們建造房舍,助其過上溫飽無憂的日子。”
“同時,組建幫助農戶的打井隊,組織農戶進行生產,爲乾旱嚴重的鄉村開鑿水井,解決米脂縣的乾旱難題,保住農戶的口糧,防止米脂縣百姓淪爲流民。這便是我大同社眼下最爲緊迫的兩大任務。”
劉永眉頭緊蹙,憂慮道:“這所需花費着實不菲吶。單是建造一座能容納上千人的紡織廠,幾百兩銀子斷然是不夠的。況且,咱們還要購置紡織機、羊毛、鐵器、木料等諸多物件,這恐怕又得花費上千兩銀子。先生,不知您可有這般雄厚的財力?”
在米脂縣,家中能有千兩白銀,已然算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足以購置幾百畝土地,成爲稱霸一方的大地主。
李文兵亦是一臉難色,道:“關鍵還在於打井的費用。雖說一口井不過十幾兩銀子,可若要徹底解決整個米脂縣的旱災,需開鑿數以千計的水井,這等耗費,恐怕連朝廷都難以承擔啊。”
徐晨卻依舊面帶微笑,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看似艱難無比、難以完成之事,只要咱們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做,便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就在此時,桑文輕聲說道:“奴家有五十兩體己錢,願交予先生,還望先生莫要嫌棄。”
徐晨略作思索,道:“如此,便算桑文姑娘在大同紡織廠有半成的股份。”
桑文剛欲出言拒絕。
徐晨卻趕忙說道:“付出便有回報,此乃我大同社理念之一,還請桑文姑娘莫要推辭。”
劉永緊接着道:“某亦有三十兩私房錢,願投入到紡織廠當中。”
徐晨笑道:“那便算你有三分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