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改變

這其中還有一個版面是和《重民報》辯論何爲民本的文章。

《重民報》一開始就是對標《大同報》的甚至有想要把《大同報》踩死的想法,米脂雖大,但卻難容兩方報刊。

恰好,這一期的《大同報》上刊登了一篇由劉永撰寫的名爲《何爲民本》的文章。

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是劉永受徐晨的啓發,再結合自己在大同工業區的親身實踐感悟而寫成的。

在文章裡,劉永提出的核心論點是:農固然是民本之基,但工商產業同樣不可忽視,亦是民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認爲,一切能夠增加天下財富的勞動,皆可算作民本的範疇,算是重商主義。

在後世這樣的觀點或許已是人盡皆知的常識,畢竟工商在經濟體系裡,本就是重要的第二產業。

然而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觀點卻近乎大逆不道。

雖說當下不少士大夫也涉足商業,可在他們內心深處,依舊嚴格遵循着儒家傳統道德觀念。

在他們眼中,商賈工匠之流,皆是敗壞社會風氣、干擾聖王教化的“害羣之馬”,猶如垃圾一般,是需要加以整治處理的。

在傳統的觀念裡,商賈向來被視作末等之業,任何試圖挑戰“士農工商”這一傳統階層秩序的行爲,統統被視爲離經叛道的邪門歪道。

批駁大同社的重商理論,是重民報重要任務之一,他們也因此快速鋪開,但因爲太學術,重民報也難以壯大。

大同報卻不同,創立之初就開始盈利,爲了增加報紙銷量,徐晨甚至將自己新創作的小說《英雄記-張角傳》刊載於報紙之上,每期連載兩千字。

這一舉動,使得《大同報》在整個陝北地區引發了搶購熱潮。

如今,《大同報》每期刊印的數量已然超過上萬份,且仍在迅猛增長。

其發行範圍不僅覆蓋了延安府,甚至在陝西、山西等多個行省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憑藉着如此龐大的銷量以及廣泛的覆蓋面,衆多商賈都樂意在《大同報》上投放廣告,每期廣告費用從幾十兩到上百兩不等。

與《大同報》盈利的狀況截然不同,《重民報》如今卻連連虧損。

不但如此,就連讀書人的文章登上《大同報》,報社還會支付稿費。

賀函甚至發現,有好幾篇文章竟是重民社成員所寫,卻刊登在了《大同報》上。

雖說這些人或許是用筆名隱藏了身份,但文章的寫作風格卻是難以掩飾。只是爲了維護重民社內部的團結,賀函並未將此事揭露出來。

此刻,望着那紅紅火火的《大同報》,再瞧瞧自家這才辦了幾期便難以爲繼的《重民報》,賀函心中明白,若再不改革,重民社怕是難有出路了。

但高登卻對此堅決不同意,他皺着眉頭,滿臉不悅道:“若是如此行事,我等與那等粗鄙不堪的《大同報》又有何分別?如此一來,那些士紳大戶,哪裡還會訂閱咱們的報紙?”

賀函聽聞,不禁鄙夷地看了高登一眼,冷笑道:“逸雲兄,如今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連活下去都成問題,還顧及什麼粗鄙不粗鄙之事?難不成逸雲兄家中財大氣粗,有足夠的錢財來支援咱們這《重民報》?”

高登微微一怔,趕忙說道:“某自然是願意爲我重民社盡心盡力,只是家中實在並無多少餘財啊。”

雖說高登家中也算小有家資,可若是將全部身家拿出來,傾家蕩產也僅僅只夠維持兩期《重民報》的開銷罷了。

劉南卿見狀,環顧四周重民社的骨幹成員,緩緩說道:“有道是‘一人計短,衆人計長’,依我看,要不我等一同籌措一番?待咱們的《重民報》日後能像《大同報》那般發展起來,這成本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言罷,劉南卿率先表態:“某願先行捐出五兩銀子。”

高登等人聽聞,彼此間尷尬地對視了一眼,而後又趕忙低下頭去。

衆人心裡都明白,米脂劉氏乃是本縣首屈一指的豪門大族,人丁興旺,所佔據的土地更是不計其數。

而他們雖說也有一些家底,可與劉家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又怎敢將這錢財投入到這不知何時才能盈利的《重民報》當中,生怕這是個無底洞,有去無回。

賀函看了看衆人的神色,無奈地搖搖頭,說道:“某雖不像劉兄這般家底殷實,但也願意捐出一兩銀子。”

隨後,有一些重民社的成員,懷着滿腔的熱忱,紛紛響應。

有的捐了幾十文,有的捐了上百文不等。然而,衆人的捐款彙總起來,卻連二十兩銀子都不到,莫說是辦一期《重民報》,便是辦半期刊物,這錢也是遠遠不夠的。

劉南卿望着桌上那零零散散的幾兩碎銀和些許銅錢,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焰般,前所未有的升騰起來。

想他爲這重民社,已然耗費了足足兩千兩銀子,可如今,其他社員湊出的銀子,竟連五十兩都不到。

這不是明擺着把他當作冤大頭嗎?

然而,此刻的他卻不得不強忍着這滿腔怒火。

畢竟,若是重民社就此解散,那他苦心經營的名士名頭可就付諸東流了。

倘若《重民報》停刊,只怕整個米脂縣,乃至延安府、陝西行省的讀書人,都會將他視作東施效顰的笑柄。

到那時,在士林之中,面對其他讀書人,他怕是連頭都擡不起來。

這樣的境地,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他強壓着心頭怒火,神色嚴肅地說道:“就依子淵兄的意見行事,《重民報》即刻着手改革,增添話本以及民間趣事等內容,同時務必降低印刷成本。”

言罷,他思索片刻,而後對着賀函拱手行禮,誠懇道:“如今這局面,能挽救《重民報》的,唯有兄長你了。還望兄長能接過《重民報》主編這一重任,帶領我等這《重民報》起死回生吶。”

賀函聽聞,當仁不讓地應道:“社長放心,某定當竭盡全力,絕不辜負社長的期望。”

而後,賀函微微皺眉,又接着說道:“社長,某打聽到,那大同社的報紙皆是他們自行印刷。據說每期僅憑印刷報紙,便能賺取十餘兩銀子。依某估算,那《大同報》一份售價五文,卻依舊能夠盈利,如此算來,其成本恐怕只有兩三文錢。紙張一事,倒還容易解決,只是這印刷器械,卻着實棘手。我等若想如《大同報》那般盈利,只怕非得有類似的印刷器械不可。社長,不知能否通過令弟的關係,設法弄到大同社的印刷器械?”

劉南卿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某會想盡辦法,力求解決這印刷器械的問題。”

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1章 ,除惡務盡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3章 ,生存危機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6章,組織架構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3章,重民社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6章,組織架構第64章,改變第54章,包稅第63章 ,生存危機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69章,戰前定策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4章 ,抗旱會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48章 ,除惡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48章 ,除惡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4章,包稅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32章,發展壯大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0章,古今相同第2章 ,燒烤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0章,伏擊戰第57章,日新月異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26章,組織架構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8章 ,除惡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1章,神醫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48章 ,除惡第70章,伏擊戰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章 ,燒烤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9章 ,減租談判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54章,包稅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8章,出征第54章,包稅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4章,包稅第70章,伏擊戰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3章 ,生存危機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48章 ,除惡第64章,改變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7章,日新月異
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1章 ,除惡務盡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63章 ,生存危機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6章,組織架構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3章,重民社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6章,組織架構第64章,改變第54章,包稅第63章 ,生存危機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69章,戰前定策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4章 ,抗旱會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48章 ,除惡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48章 ,除惡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4章,包稅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32章,發展壯大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0章,古今相同第2章 ,燒烤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0章,伏擊戰第57章,日新月異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26章,組織架構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8章 ,除惡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1章,神醫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48章 ,除惡第70章,伏擊戰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章 ,燒烤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9章 ,減租談判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54章,包稅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8章,出征第54章,包稅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4章,包稅第70章,伏擊戰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3章 ,生存危機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48章 ,除惡第64章,改變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57章,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