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

大明的讀書人身處其中是能感受到國家的衰敗的,有識之士有救世的想法,東林黨和復社就是這種思潮的產物,復社就主張復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爲有用,提倡“君子不器“與“經世致用。”只可惜嘴上說的好,手卻不會做。

徐晨微微一笑,道:“大明諸多讀書人,皆盼着天子垂拱而治,無爲而理朝政。可當今天子喜好木匠活計,將朝政託付於東林黨人,這些東林黨人卻又嫌棄天子不理朝政。朝堂之上諸公這般行徑,豈不是太過雙標?更爲關鍵的是,東林黨人也並未將這天下治理得盡善盡美。

古之先賢教誨我等,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君子不應拘泥於一技之長,然而這些人卻又對百工之人甚是鄙夷。嘴上說着大道理,實際行事卻又是另一番模樣,這不是十足的雙標嗎?”

就說那朱由檢的廟號‘熹’,雖有微弱晨光之意,似在痛惜皇帝早逝,未能一展雄才,可其中何嘗沒有君主昏聵腐朽的暗指?可見這讀書人埋汰人的本事,當真是祖傳的。

東林黨以及後來的復社,口口聲聲說要‘濟世’‘救民’,可卻對實實在在做事之人瞧不上眼,徐晨至今還記得,上學之時讀過一篇介紹李時珍的文章,說當時醫生是被人看不起的行業,弄得徐晨以爲在古代醫生地位着實低下。

後來到了這互聯網時代,對古代之事瞭解漸多,才發覺何止醫生被人看不起,這經商、做工、種地,三百六十行,行行皆遭讀書人鄙夷。在他們眼中,唯有讀書纔是正途,真真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在大明連考上秀才也被人看不起,被說成是窮秀才,只有舉人才能稱之爲老爺。

劉永他們雖然第一次聽到雙標的說法,但聯繫徐晨前面說的話卻能很快明白意思。

劉永拱手道:“我等實非此意。古云‘勞力者治於人,勞心者治人’,先賢所言之經世致用,並非指讓我等去做這工匠之事啊。”

徐晨微微一笑,朗聲道:“依某之見,先賢話語,便是其字面本意。先親身勞作,於實踐之中積累經驗,而後加以改進提升,力求進步,將所學知識運用起來,如此方能創造更多財富。財富充裕了,人人皆可得益,百姓得以溫飽富足,天下大同之願景方有實現之可能。”

劉永面露遲疑之色,問道:“此乃先賢之道理?”

徐晨道:“此乃我所悟之道理,亦是某所探尋的產業救國之路。歷代先賢傾其一生,所求不正是天下大同之盛景嗎?諸子百家之學說,歷代大儒之教誨,早已被人反覆言說,註解亦是繁多,但凡稍有學識之讀書人,皆能知曉。可如今我大明天下衰敗至此,難道不是因爲衆人皆空談道理,而付諸實踐之事太少了嗎?

“今某做這些在你們看來乃低賤之業,卻已招募二十餘城外流民,讓他們有事可做,有飯可食。倘若昨日詩會讀書之人,有三成能效仿我之做法,城外流民怕是早已各有生計,不再困苦。人只要有活幹,便有飯吃。某還打算將這產業不斷做大,把城外所有流民皆招募爲工匠。”

劉永神色尷尬,道:“某家中產業皆由家父掌管,某實難置喙。”

再看其他跟隨劉永之人,皆身着打補丁的長衫,若非窮困之秀才,便是貧寒之童生,連產業都不曾有,更遑論效仿做工匠之事了。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聲音:“城外有上千流民,先生這點產業,只怕難以安置這許多人吶。”話音未落,一個清秀身影現身,對着徐晨盈盈行禮道:“晚生桑文,見過先生。”

徐晨道:“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路便有了。可見路就在腳下。若是什麼都不做,莫說救人,便是自身亦難有作爲。如今某雖僅做了些許小事,卻已救下二十餘人。只要這紡織廠不斷擴充,必能拯救更多之人。你們口口聲聲欲救大明,卻爲何不從自己家鄉做起,從眼前這些流民着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莫要總是空想救國大業,先將自家鄉土之事做好,救助家鄉之人,便是一個良好開端。倘若天下讀書人皆能如此,我大明何至於如今這般江河日下。”

桑文再次恭敬行禮,道:“救國救民乃桑文畢生心願,願如蠅附驥尾,還望先生成全。”

徐晨一時未明她究竟意欲何爲,但想着多一個人手也是好的,便說道:“你且去後院紡紗吧。”

“啊!”桑文着實沒想到徐晨會讓她去紡紗,可話已出口,無奈之下,只能咬牙往後院走去。

劉永等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拱手行禮道:“我等亦想向先生學習這救國救民之道,還望先生成全。”

恰在此時,小五在門口喊道:“先生,紡織機運過來了。”

徐晨瞧着劉永等人這些現成的勞動力,說道:“那就過來幫忙吧。”

劉永當即收起紙扇,隨着徐晨一同去搬運紡織機。

桑文來到後院,瞧見那二十錠的紡紗車,不禁大爲震驚。她雖平日研習琴棋書畫,可對於紡紗織布之事亦有印象。如此一臺紡紗車,竟抵得上尋常二十臺紡紗機,可見這搬運工先生所言產業救國,並非虛妄之詞。

“小心,小心!”衆人將五臺織布機一一安放妥當。

徐晨吩咐道:“你們用紡出的紗線織布,若羊毛不足,告知小五,讓他去採辦。”

機器增多,人手便顯得不足,徐晨高聲喊道:“小五,再去招募十人過來。”

小五應道:“是。”

徐晨爲開這紡織廠,租下的院子本就寬敞,可一下子擁進三十餘人,一時間也略顯擁堵。

徐晨心中思忖,若想將所有流民皆安頓好,把作坊設於米脂縣內顯然並非長久之計,看來唯有效仿後世之法,在城外建設工業區纔是正途。

不知不覺,日已漸西,紡織的婦孺停下手中活計,開始準備做飯。徐晨等人也着手收拾工具,打掃庭院衛生。

不多時,婦人便將四菜一湯擺放在一張圓桌上。

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32章,發展壯大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章,流民第54章,包稅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8章 ,公堂對質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32章,發展壯大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2章 ,燒烤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0章,伏擊戰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7章,流民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81章,分散投資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47章,上門敲詐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1章,分散投資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30章 ,半桶水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8章,出征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5章 ,均田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3章,回村打井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9章 ,減租談判第53章,重民社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10章,古今相同第1章,神醫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2章 ,燒烤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64章,改變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51章 ,除惡務盡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68章,出征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9章 ,減租談判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8章 ,公堂對質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54章,包稅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章,神醫第66章,村長被抓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
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32章,發展壯大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章,流民第54章,包稅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8章 ,公堂對質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32章,發展壯大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2章 ,燒烤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0章,伏擊戰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7章,流民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81章,分散投資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47章,上門敲詐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81章,分散投資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30章 ,半桶水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8章,出征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5章 ,均田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3章,回村打井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9章 ,減租談判第53章,重民社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10章,古今相同第1章,神醫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2章 ,燒烤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64章,改變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51章 ,除惡務盡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68章,出征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9章 ,減租談判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8章 ,公堂對質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54章,包稅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章,神醫第66章,村長被抓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