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神醫

天啓五年(1625年)六月夏,延安府,米脂縣,高家寨。

徐晨坐在搖椅上,手裡拿着《西遊記》翹着二郎腿,另一隻手拿着矮桌上的瓜子不斷嗑着,不時的把瓜子皮吐出來,整個人看上去懶散愜意,和忙碌的高家寨看上去完全格格不入。

幾個小孩圍繞在徐晨身邊,時不時從他的矮桌上搶走一把瓜子,露出得意的笑容,而後和夥伴分享自己的戰利品。

徐晨笑罵道:“我的瓜子已經不多了,再這樣做,我就去找村長來罵你們了。”

領頭的小孩不屑一顧道:“徐叔,你又在偷懶,村長爺爺來了,要罵也會罵你。”

“就是,村長爺爺都說了,徐叔你帶壞村裡人,敗壞村裡的風氣。”

徐晨道:“大夫的事,能叫偷懶嗎?有道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徐叔越是清閒,說明天下的病人越少,你們這些皮猴子知道什麼。”

“切~~~~”他們看多了徐晨被罵,不相信徐晨的話。

對此徐晨也是一臉無奈,即便是現代長輩都看不得年輕人清閒,就更加不要說是這個世界的長輩了,村長的責任心太重了,他被罵過很多次,現在連孩童都知道了。

徐晨是穿越者,他本是去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遊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穿越了,差點被狼給吃了,多虧了高家寨村長帶人把自己救下了。

後面他才知道自己穿越到天啓四年,而他穿越的地方則是大名鼎鼎的米脂縣,明末農民起義的發源地。

瞭解到這點之後,他本能要逃到江南去的,結果在米脂縣當鋪當東西,差點被黑吃黑了,要不是他在電視上看到過這種劇情,內心有警惕,只怕自己走不出米脂縣城。

瞭解到明末的殘酷之後,徐晨不敢輕舉妄動了,而是在高家寨建了房屋,在這裡定居下來,一次治療好孩童的拉肚子的病,成爲一個有偏方的赤腳大夫。

徐晨治病就靠三板斧,黃泥湯治療腹瀉,柳樹水治療發燒感冒,要是再不好,就用大蒜素,要是這三招都不管用,那他只能讓病人去找其他大夫了。

好在這個時代,治病的成功率本就不高,大量的大夫治病就是靠一兩個偏方,徐晨的偏方適用的範圍更廣,靠着這三板斧,加上價格低廉,徐晨成爲了高家寨四里八鄉有名的大夫靠着村民的米麪,雞蛋,老母雞,加上自己的老本,他勉強過上了這個世界小地主的生活。

但他知道米脂這裡不安全,在這裡沒有未來,想要去江南的想法一直沒有放棄,所以他經常邀請村裡的青壯來自己家吃飯,而後對村裡的青年說江南的盛景,什麼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還有就是以現代的生活,改頭換面一下,說是江南的盛景。

這讓村裡的青壯對江南憧憬不已,而這個時代的江南還真就有這麼富裕,這麼好。大航海時代的財富機會全部留在江南地區,歐洲人滿世界搶的銀子全部都流入江南地區,雖然大部分都被士紳獲得,但流出一點也足夠底層百姓生活,在江南已經出現專門爲市民服務爲主的行業,市民階級已然興起。

即便是在米脂縣也有很多關於江南富裕的傳說,而徐晨這個江南人則把高家寨村民心中的江南更加具象化了,加上徐晨大方,動不動請他們吃肉喝酒,他也結交了幾個心腹,不過救徐晨的村長對他的有非常大的意見。

因爲徐晨經常日上三竿才起牀,當初剛剛來高家寨的時候,讓他去做佃戶,他不會種地,讓他去做樵夫,他背不動木柴,要不是後面找到了大夫這個職業,在村長看來徐晨和二流子沒區別。

而且徐晨喜歡大吃大喝,吃要吃白麪,每天還要有一頓肉食,要知道在封建時代,吃喝嫖賭可是四大禁忌,吃喝還排在前兩位,就是因爲像徐晨這樣的吃喝,一般的小地主家庭都維持不住。

在徐晨的帶領下,高家寨今年的糧食消耗明顯上升,甚至連孩童動不動都要說吃肉,村裡的樹枝都不知道抽斷了多少,所以村長才一直說徐晨在敗壞風氣。

這個時候一個小孩急急忙忙衝過來道:“徐叔,豆包溺水了,你快去救命呀。”

徐晨聽到這話倏然起身道:“你們這些皮猴子,說了多少次不要去水邊就是不聽。”

而後他也衝向高家寨口的小河。

而此時小河四周已經圍滿村民,徐晨也能聽到豆包孃的哭泣的聲音。

村長看到徐晨搖頭道:“來晚了,豆包已經沒氣了。”

徐晨道:“說不定還有救。”

“徐大夫,你一定要救豆包,沒有豆包我就活不下去了。”豆包娘看到徐晨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抓住徐晨。

徐晨掙脫不開,無奈道:“來個人,拉開豆包娘。”

當即村民拉開豆包娘。

徐晨馬上在腦海當中回憶溺水斷氣的人施救辦法,他的腦海當中頓時出現辦法,於是他按照腦海當中的辦法,先把豆包口腔當中水、泥及污物,清理出來,保持呼吸道通暢。

而後趴在豆包身上判斷呼吸和心跳,豆包此時沒有呼吸,心跳也是極其微弱,徐晨當即吹口氣進入豆包肺部,而後雙手交差進行心肺復甦,按壓十幾次之後,再次人工呼吸,再按壓十幾次,就這樣不斷重複流程。

所有人都緊張的看着徐晨的動作,他們雖然也知道徐晨醫術了得,但人都沒氣了,按照他們的觀念當中這個人是救不回來的。不過徐晨做的這樣認真,又給他們一絲希望,他們也想要徐晨救活豆包。

“咳咳咳!”不知道過了多久,豆包咳嗽起來。

“活了,豆包活了。”所有的村民都激動起來。“徐大哥簡直是神醫,連死人都可以救活。”

而豆包娘則衝過來一把抱住自己失而復得的兒子,把他抱住,不斷的哭泣。

徐晨也鬆口氣道:“給豆包換一身乾衣服,不要讓他着涼了。”

第78章 ,公堂對質第53章,重民社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8章 ,除惡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33章,回村打井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30章 ,半桶水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4章,改變第30章 ,半桶水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0章,古今相同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8章 ,公堂對質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43章,發工錢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0章 ,半桶水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48章 ,除惡第48章 ,除惡第30章 ,半桶水第69章,戰前定策第66章,村長被抓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47章,上門敲詐第77章,輿論先行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66章,村長被抓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0章,古今相同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68章,出征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2章,發展壯大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章,流民第13章,知易行難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63章 ,生存危機第26章,組織架構第26章,組織架構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6章,村長被抓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33章,回村打井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5章 ,均田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
第78章 ,公堂對質第53章,重民社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8章 ,除惡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33章,回村打井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30章 ,半桶水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4章,改變第30章 ,半桶水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0章,古今相同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8章 ,公堂對質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43章,發工錢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0章 ,半桶水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48章 ,除惡第48章 ,除惡第30章 ,半桶水第69章,戰前定策第66章,村長被抓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47章,上門敲詐第77章,輿論先行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66章,村長被抓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0章,古今相同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68章,出征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2章,發展壯大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章,流民第13章,知易行難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63章 ,生存危機第26章,組織架構第26章,組織架構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6章,村長被抓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33章,回村打井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5章 ,均田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