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華剛回到舒府,就收到了陸安的來信。因着一些原因,陸安只好用化名把信寫到舒府。蕪華收到來信後,就立刻拆開來看。
依舊是寫着戰況如何,看樣子是不錯的。不知道自己給他的護心鏡他有沒有用處,但如今他平安便是最大的幸運了。蕪華也常說宮裡的那些事情,籍此以解相思。
陸安給她寫的信,常常在後面附加道:願琴瑟安好,不負深情。每每看到這句話,蕪華臉上就要添幾道笑容:這個傻子,在沙場拼站也不忘了調情!
時間過得很快,蕪華處理幻意粉的事情已經差不多了,這時宮裡小郡王也來了信,德妃特意找來蕪華去看。
如今親近的人分隔幾地已是戰時常態,宮中每日來往的書信也是絡繹不絕,蕪華看到小郡王報平安的信,心裡也就放下了石頭,不再那麼憂慮。小郡王成長的很快,蕪華相信他很快就能成爲獨當一面的封地一主了。
“我兒平安即好。”德妃把信貼在胸口,常常感嘆道:“我這爲孃的不在身邊,希望我兒能夠堅強起來,莫要被艱難所打敗。”
“小郡王一向聰明絕頂,娘娘大可放心了。”蕪華向德妃拜禮。她準備回宮之時,跟小郡王打了招呼,郡王考慮到朝中事情,也只好放行,自己留在廣陵裡處理事務。
蕪華一回宮,就立刻過來向德妃稟報小郡王的近況,德妃聽後,立即問:“我兒課業如何?”
“小郡王課業很好,我也常私底下給他說課,讓他對先生所教之事學會理解,這樣便好學些。”蕪華答道。
“那你可有讓他多學些東西?”德妃問。
“不了,還是按照先生課業來一步一步地走,讓他吃透了功課最爲重要。”蕪華行事自有自己的理念。她認爲教育孩子,讓他學會自己去尋找答案最爲重要。即幫助他解決問題而不是要教他怎麼按照大人的方法去做。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讓他有自己的思維去理解事物,這纔是最重要的一點。
聽了蕪華的報告,德妃可算安心了些。自此以後,德妃對蕪華是十分地信任,什麼事情但凡有關到小郡王,德妃都可放心教給蕪華去辦。
向娘娘查看了小郡王的近況,蕪華便準備退下。走在長廊之時,聽見幾個宮婢在竊竊私語。
“我聽說現在朝中都在逼陛下立新皇后呢。”宮婢甲說。
“嘿,原來的陳皇后啊,死後連皇后的位置都沒有,直接都給廢了,可見陛下哪有立皇后的心思?”宮婢乙懷疑道。
“可我總覺得朝中那羣大臣不會放過陛下這次機會的,說不定咱們娘娘……”
“噓!別亂說知道嗎?這可事關重要,多說可是要遭砍頭的!”
“哪裡亂說了!這宮裡除了陳皇后,也就咱們娘娘位分最高,那些個妃位以下的哪能比?”
蕪華在一旁都聽到了,最近這事情她也早有耳聞。陳皇后薨逝之後,朝中便動盪不安,皇帝籍此趁機毀了皇后詔書,壓根就不承認陳皇后的皇后之位。如今朝中更有一種說法:嘉國公說,陳皇后是鎮國之後,一廢除就使朝廷動盪不安,要求恢復陳皇后的後位。另一種說法是:皇帝常年缺少中宮之位鎮壓,必須要立後,才能協理天下。於是立後之說紛起。
蕪華對此沒有什麼看法,只是若是陛下真的要立皇后,那麼姐姐成爲皇后,也不無可能。她是精於算計的,當然也知道家族中若是出了個皇后會有什麼好處。
再者一想,朝中如今除了小郡王,還有三位皇子在後,也只有小郡王首先有了封地。讓他成爲太子也是有可能的。
若能培養出一位君王來,那麼……
的確對她很有利。這不是一種對小郡王的算計,而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希望。若是這樣,她必須要推德妃上位,才能保證小郡王的位置。
她相信陸安這場仗一定很快打完,而她,也要解決她的硬仗了。
溫室殿內。
“丞相府來報。”明瑄把情報轉遞給芍華。芍華打開一看,心裡也有個數了。
“我是連家的血脈,雖然和連家關係並不密切,可作爲合作伙伴,他們必定會推我上位。”芍華拿起那包好不容易得來的幻意粉,吸食了進去。
“連白銀雖說愚笨,但也是一把好刀。”明瑄跪坐在地上,半是得意的說:“娘娘,我看有了丞相府和連家的幫助,再加上陛下對您的寵愛,這後位應當是沒有問題了。”
芍華握着那包吃完了的粉末,心裡也是胸有成竹,她說:“我給陛下吃了這麼多的幻意粉,離了我他可不行。”
“這可真是好東西。”明瑄是知道狀況的,她在芍華耳邊說:“我看到陛下喝茶時吐出的那些黑血,恐怕也是時日無多。”
“那咱們可得抓緊時間了。”芍華摸着自己的肚子,那裡面也是空空的。孫湘萍的假胎計劃真夠聰明,能夠讓她在短短時間之內就能夠在後宮站穩腳跟,不再受到威脅,只是現在她要打算把孩子給弄掉了。
明瑄退下之後,芍華暗自喝了口茶,沒想到一下子遭了反噬,竟吐出幾口惡血來。
芍華淒涼的笑了,她依舊是淡定的拿起手帕擦拭了自己嘴角邊的血,轉而將絲帕投入了火盆之中。看着那旺盛的火焰生起,映出芍華的眼裡,正升起一團團的火焰。
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全都是她自己選擇的,這怨不得別人。
她和蕪華,姐妹之間,也只有童年可以回憶了。她還清楚地記得,七歲那年,夜色入戶,她將蕪華擁入懷中,輕輕許下諾言:姐妹之間一定會互相扶持,走到最後。
是她背叛了她,可亦是舒蕪華早就放棄了她。仔細想想,她們之間也就誰都不欠誰的了。
思及此,芍華那僅剩的一點柔情都已經消耗殆盡,人再次變得狠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