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屁股決定腦袋

當類似這樣的想法,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頭人腦海之中時,篝火晚宴原本輕鬆愉悅的氛圍,也莫名壓抑了下來。

各部頭人面上笑意盡去,面面相覷間,無不是滿帶着遲疑的看向左右。

在長安做侯爺,和在河套做頭人,怎麼選?

對於如今的河套各部頭人而言,自然是毫不遲疑的選擇前者。

但凡猶豫一秒,就是對漢家的侯爵之位、對長安城的繁華程度的不尊重。

但說到底,能成爲徹侯、關內侯,到長安去縱向榮華富貴的人,終究只是少數。

對於在場衆人而言,絕大多數人的未來,還是在河套。

絕大多數人的未來,都是在‘漢人的走狗’和‘部族的頭人’這兩個身份之間找平衡,爲部族謀生存。

如果大家有一個算一個,都能被接去長安享福,那沒說的——絕對沒人會關心什麼新制度不新制度。

但能去長安的人是少數,大家就難免要從‘河套未來主人翁’的視角,來看到這一以約法三章,來作爲開端的新制度。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只看最重要的第一條:殺人者死。

按照程不識話裡話外透露出的意思,這條法令下,牧民殺牧民得償命,牧民殺貴族得償命,貴族殺牧民,也同樣需要償命。

這還只是遊牧之民內部。

再拓展到遊牧之民,和漢軍將士之間,則又多了兩條:牧民殺漢軍,得償命;漢軍殺牧民,得償命。

當然,前提是被殺者仍是牧民,而非叛賊。

這樣一條法律條令,真正保護的,其實是河套地區的弱者。

也就是即得罪不起部族頭人、貴族,也得罪不起漢軍,乃至漢民的底層牧民。

而對於各部頭人而言,即便不考慮‘約法三章’這四個字的政治含義,以及過往的含金量,單就是這條法令保護弱者本身,也足以讓這些個貴族老爺們感到不愉快。

因爲在場衆人,都是各自部族的頭人,至少也是頭人、貴族之一。

無論是在部族內部,還是在與其他部族進行交流時,在場衆人都是毋庸置疑的強者,上位者。

用不太恰當的詞來形容:此刻,聚集在博望城外,參加這場有博望侯程不識召集的篝火晚宴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算是河套地區的統治階級一份子。

作爲統治階級,尤其還是落後遊牧文明背景下的特權階級,顯然不可能希望法令保護弱者,而不是幫助自己壓迫弱者。

至於你說,這些個部族頭人,也在某些場景下會成爲弱者、能得到這些法令的庇護?

不好意思,還真不能。

如今的河套,能讓在場這些人成爲‘弱者’的,除了漢室朝堂中央,便是程不識在內的寥寥數人。

往好聽了說,就算沒有法令限制,程不識在內的幾位‘強者’,也不會對各部頭人肆無忌憚的下手。

但往難聽了說,是即便有法令保護,漢家要動河套各部頭人,也照樣能拿出一籮筐的理由。

不用旁的——不服王化四個大字,就足以把每一個外族的棺材板釘死,卻根本不會引起任何輿論。

從這個角度上來,各部頭人對這新制度的感官,也就是可想而知得了。

我貴族做得好好的,對部衆予取予求,手握生殺大權。

你們漢人一句約法三章,搞得我以後連人都殺不了——甚至傷不了了不說,還不許動私刑、不許部族內部處理‘違法者’?

那我還算個哪門子的貴族、哪門子的頭人了?

連對部衆的處置權都沒有,那作爲部族頭人,又如何掌控自己的部族、如何讓部衆對自己懷有敬畏?

於是,情況就成了一根筋變兩頭堵。

這新制度,各部頭人若是好好推行,有小概率能‘雞犬升天’,封侯去長安享福,但百分百會讓部族脫離自己的掌控。

等於說是那自己對部族的掌控權,去賭一個小概率事件。

一旦賭輸了,封侯沒封上,長安沒去成,就要留在河套成爲吉祥物性質的部族頭人。

可若是陽奉陰違,不好好推行,漢人這邊又交代不過去。

尤其這新制度,是漢人爲河套諸部準備的,先在河套試行,等完善了纔會用到河套。

在那之前,漢人在河套地區,必然是着重推動這新制。

順從不行,陽奉陰違不行,強力反對,又沒有支撐大家反對、反抗的客觀條件。

一時間,各部頭人面上均各帶上了不安。

——去長安當然好。

實在去不了長安,那留在河套繼續做部族頭人,其實也還行。

雖然要給漢人做狗,卻也依舊是部族的天,屬於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或者說是漢人之下,部衆之上。

可一旦這個新制度在河套推行,那在場的百十來號人,除了三五個去長安相互的徹侯,便都要成爲失去部族掌控權,甚至都未必能繼續得到部族供養的所謂‘頭人’。

這……

“還請博望侯,示下。”

漫長的沉默之中,終還是有一名看似老邁,實則纔剛三十出頭的部族頭人,從座位上站起了身。

面上掛着強擠出的諂媚笑容,手中端着酒碗,對程不識遙一相邀。

“這新制之下,我等部族頭人,該當何以自處?”

“往後,我等不得懲處部衆,那在部族內,必然是不再具備威望。”

“那若是有指令,如作戰之類,需要我們這些頭人,協調各自的部衆時,我等頭人不再具備威望、不再對部衆有掌控,又該如何是好?”

話說的委婉,言外之意卻也算得上是單刀直入。

——這新制度,分明是在剝奪各部頭人,對各自部族的掌控權!

那失去部族掌控權後,各部頭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還是說,漢家對河套的未來規劃中,就沒有部族頭人這一層級?

漢家不再需要部族頭人,作爲漢家掌控河套的中間人,難道是要直接掌控河套底層的民衆?

如何掌控?

在河套封王?

還是行郡縣?

好吧,河套地區已經行了郡縣——至少已經設了朔方、五原二郡。

那各部頭人呢?

難道,就這麼被漢家拋棄了?

當初率部歸降,幫助漢家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以掌控河套的功績,難道就如風飄散了?

往後的部族頭人,難道要和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被驅逐出部族自生自滅?

對於各部頭人心中的疑慮,程不識顯然是瞭然於胸。

甚至早有腹稿。

但在看到宴場周圍,各部頭人各異的面色、神容,程不識心中,卻莫名生出了一種奇怪的想法。

“陛下,是如何將這些蠻夷的想法,洞察的如此透徹的呢?”“就連他們的反應,都被陛下毫無偏差的猜到了……”

如是想着,程不識下意識擡起手,在胸前,那張藏在懷裡的白紙之上摸了摸。

許久,方冷不丁咧嘴一笑,望向開口發問的那名頭人。

嘴上,卻也沒有顧左右而言他,而是按照劉恭的書信授意,爲在場的各部頭人,指明瞭未來的方向。

“陛下慧眼如炬,明見萬里,早已將各位頭人的疑慮、擔憂,洞察瞭然於千里之外。”

“對於各位的疑慮、擔憂,某也得到了陛下授意,向各位稍作答疑、解惑。”

如是一語,將衆人的目光進一步吸引在自己身上,便見程不識深吸一口氣。

又暗下措辭片刻,方悠悠開口道:“過去這一年,各位對我漢家,也都有了許多瞭解。”

“當知:我漢家祖制,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就像是在草原,非攣鞮氏王族不能爲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非四大氏族不能爲左、右大將、左、右大當戶。”

“我漢家,是不會封異姓王的。”

“對於外臣,我漢家最高規格的封賞,便是徹侯之爵。”

聽聞程不識此言,在場衆人各自點下頭,無疑是對太祖高皇帝白馬誓盟有所知解。

故而,衆人也成爲幻想過自己,能成爲漢家的某某王,而只奢求過自己,能成爲漢家的徹侯,亦或只是關內侯。

便見程不識話頭稍一頓,繼而道:“王爵,非劉氏皇族不與。”

“而侯爵,也並非只要是外臣,便都可以給。”

“——非有功,不得侯。”

“只有對我漢家有功勞、有貢獻的外臣,才能得到徹侯之爵爲封賞。”

“比如當年,弓高侯韓頹當自草原歸義,於我漢家有功,便得封:弓高侯。”

“這,便是各位耳熟能詳,最爲了解的歸義侯。”

“在比如某——率領軍隊征戰四方,斬獲頗豐、武勳頗著,方得封:博望侯。”

“這,是軍中將士所能爭取的軍功侯。”

“當然,還有外戚恩封侯,如魏其侯竇嬰等……”

“而以上種種,無論是歸義侯、軍功侯,還是外戚恩封侯,無一例外,都需要對我漢家有功。”

“好比早先,陛下在河套各部頭人之見,所敕封的幾位歸義侯,便是率部先降我漢家有功,因功而封歸義侯。”

“此番,我漢家即將在河套行新制,各位若是推動新制得立,便也是有功,也同樣能封侯。”

“往後,也都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有功,無論何人,都能封侯。”

“至於這功勞從何而來~”

說到最後,程不識耐人尋味的搖頭一笑。

昂首望向開口發問那人,半帶說笑,半帶認真道:“先前,各位不瞭解我漢家,陛下擔心各位看不透,纔對各位有所指引。”

“但往後,我漢家也不可能世世代代,都手把手給各位,指明立功封侯的道路。”

“這立功的路,需各位自己去找。”

“只要找得到、立的下功,徹侯之爵,我漢家便從不吝嗇與功臣。”

說完這句話,程不識便低下頭,自顧自端起酒碗,皺眉微抿下一口。

而後,又好似是實在不忍心般,斟酌着開口道:“早先,我漢家於河套設朔方、五原二郡,郡太守府下,卻仍是各位頭人統御部衆。”

“但往後,河套各部,都是要化爲:縣的。”

“郡縣郡縣,有郡有縣,才能算作是郡縣。”

“如今的河套,與其說行的是郡縣,還不如說,是‘郡部’制。”

“這怪相必不能,也不會長久。”

“至於各位的未來——在河套各部化爲‘縣’後,各位頭人,便會被優先任命爲縣令。”

“成爲縣令後,各位便和每一位漢家慣例一樣,需要通過政績升官,需要通過功勳封爵。”

“說來,也算是共事一年,與各位往來甚篤,便再贈各位金玉良言一句。”

“——我漢家之功名利祿,但從馬上取。”

“萬般皆下品,惟有武勳高。”

“若各位仍想要那徹侯之爵,想要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享受長安的繁華,那不妨,便將目光落在軍中。”

“各位,都是各自部族中,數一數二的勇士、猛士。”

“行伍之間,各位大有可爲。”

程不識如是一番話,無意識讓在場衆人、讓各部頭人都陷入了沉思。

但程不識卻並沒有再說太多——丟下這最後一句話,便藉口不勝酒力,離開了宴席場地。

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

天子榮說的沒錯。

與其通過一次性的好處,一次又一次拉攏、收買這些外族頭人,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這些人,綁上漢家的戰車。

一個徹侯之爵,在漢地,足以讓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捨生忘死,去摸索那聊勝於無的可能性。

在遊牧民族眼中,哪怕是貴族,也不可能抵擋得住華夏農耕文明的徹侯爵位,給人帶來的巨大誘惑。

至於這麼做,會不會太便宜了這些蠻夷?

天子榮只想說:年輕人,不妨把目光放長遠一點~

胸懷寬廣一點,格局宏大一點~

幾個徹侯爵位而已,有什麼捨不得的?

更何況‘非有功,不得侯’,與之對應的本就是:若有功,則酬以侯。

既然有功,又爲何不能封侯?

咋?

蠻夷立下的功勞,就不是功勞了?

真要說道起來,外族、蠻夷立下的功勞,往往對漢家還具備更大的價值!

尤其是戰略層面的價值,遠非一個徹侯爵位可比擬。

第380章 魔改第484章 爆!第206章 孤兒軍第483章 不安第376章 無題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88章 駭人!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554章 立場問題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27章 開戰!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565章 調節閥第401章 大魄力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558章 後宮第498章 轉戰!第475章 人心啊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61章 慢慢來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561章 慢慢來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54章 故年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22章 不遠了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208章 太上皇?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請假條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調整一下狀態第585章 別鬧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32章 策問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38章 宗祠第246章 廟算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
第380章 魔改第484章 爆!第206章 孤兒軍第483章 不安第376章 無題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501章 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436章 百官的鄙視第488章 駭人!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554章 立場問題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227章 開戰!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565章 調節閥第401章 大魄力第418章 外戚衰敗,無可逆轉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558章 後宮第498章 轉戰!第475章 人心啊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521章 思想進步第518章 各謀其利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561章 慢慢來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09章 不至黃泉,不復相見矣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510章 奇奇怪怪的奴隸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561章 慢慢來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54章 故年第549章 學術紛爭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222章 不遠了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208章 太上皇?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請假條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533章 和親的藝術第492章 普天同慶?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調整一下狀態第585章 別鬧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459章 不一樣,很不一樣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32章 策問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38章 宗祠第246章 廟算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162章 記住了?第530章 又一歲秋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