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陸北顧的《刑賞忠厚之至論》【求月票!】

當陸北顧那篇同樣題爲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文章,被張貼在章衡雄文之側時。

閣內外,原本因章衡文章而起的讚歎聲浪,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扼住了咽喉,瞬間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寂靜。

“嗟夫!世之治者每惑於刑賞愈繁而世風愈漓,世風愈漓而刑賞愈繁。循環相因,伊于胡底?”

陸北顧開篇一問,如同驚雷般炸響在衆人心頭!

他沒有像章衡那樣高屋建瓴地定義刑賞本質,而是問了一個歷代統治者都不斷深陷其中的惡性循環怪圈!

——爲什麼無論是刑還是賞,都無法制止世風愈下,甚至愈來愈下呢?

年輕的章惇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脊椎竄上頭頂。

此等直指核心、近乎“誅心”的開篇提問,簡直比他還要氣盛! 就連章衡看了第一段之後,也忍不住下意識地向前一步,目光死死鎖住那篇文章,繼續認真看了下去。

“實乃刑賞治肌體而非肺腑,能禁暴於已然,難遏惡於未萌;能旌善於形跡,難育德於本源。治國若專恃二柄,猶醫者獨用鍼砭而舍湯藥,豈可久乎?”

而在第二段,陸北顧對於第一段的問題,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同時,他徹底撕開了刑賞作爲治國工具的根本侷限性! 章衡論“刑賞乃末,仁心爲本”已是極高見解,而陸北顧此言,則將刑賞近乎定位爲一種類似鍼砭的外科手段,而不是根本的治療方式。

蘇軾猛地一拍大腿,彷彿被點醒了什麼。

在蘇軾看來,將治國比作醫人,將刑賞比作“鍼砭”,而將根本的治理比作“湯藥”,這比喻不僅新穎,更蘊含着對“專恃刑賞”的否定!

此時的蘇軾,隱約感覺到,這篇文章所蘊含的顛覆性力量,遠超他的想象。

他彷彿看到了一把開山巨斧,正劈向千年治術的根基!

“夫察病源者,貴在悉時勢人心之由。昔商君徙木示信,法行如矢,然不究秦俗貪戾之原,徒以峻法迫民,雖強於一時,終民心離盡,此知法而昧本,忠失其厚也。”

第三段,陸北顧並未止步於批判,而是精準地剖析了弊病的根源,那就是在於統治者“不究本源”的施政思維。

他舉商鞅徙木立信、法令森嚴卻最終導致秦朝二世而亡的經典案例,深刻指出不探究民風貪戾的深層原因,只知用嚴刑峻法去強行壓制,這就是典型的“知法而昧本”! 章衡文中也論及秦法之失,但陸北顧此論,將批判的矛頭從“法”本身,精準指向了“不究本源”的施政思維,立意顯然更深一層。

林希的臉色已經由難看轉爲蒼白,他發現自己引以爲傲的犀利文風,在陸北顧此等洞穿本質的剖析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子曰‘聽訟,吾猶人,必也使無訟乎’,刑賞非務寬縱,貴在施治得中,使峻劑不傷本元,緩藥不滋痼疾,斯爲至矣。”

而在犀利批判之後,陸北顧在第四段裡,亮出了自己的核心觀點。

他引用孔子“必也使無訟乎”的至高理想,明確指出“忠厚”的真諦並非簡單的寬縱,而在於“施治得中”。

就如同良醫用藥,猛藥不能傷及根本,緩藥也不能滋養頑疾。

這個“中”,並非折中調和,而是精準把握“本元”與“手段”的平衡點,是達成“無訟”理想的關鍵路徑。

章衡論“仁心爲本”是根基,而陸北顧提出的“施治得中”則是在根基之上,架起了通向“至境”的實踐橋樑,更具操作性和思辨深度。

就連重新看了一遍的韓絳,看到這裡也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此論深合他心中對儒家治世理念的理解,卻又更爲精闢。

“如漢文除肉刑,易以笞役,非宥罪也,誠見斷肢體、毀肌膚之刑,絕人自新之路,其害甚於所懲,此存生民之尊嚴,厚中見大忠也;貞觀四年,死囚僅廿九,太宗縱之歸,期至皆返,實君臣修德,庠序昌明,民知恥而自誡。”

而後的第五段,陸北顧則是以漢文帝廢除肉刑爲例,賦予“忠厚”一個前所未有的維度。

wωw▪тт κan▪Сo

——小民尊嚴! 他指出文帝此舉,絕非寬宥罪犯,而是深刻認識到肉刑這種殘酷刑罰本身,比懲罰的罪行危害更大,因爲它徹底斷絕了犯人改過自新的可能,更關鍵的是,它踐踏了人之爲人的基本尊嚴!

而維護這份小民尊嚴,正是“忠厚”精神的體現。

緊接着,他以唐太宗縱囚的佳話爲例,點明其成功的根源並非帝王的仁慈或囚犯的誠信,而在於當時“君臣修德,庠序昌明”所營造的社會道德氛圍,使得民衆普遍具有“恥感”。

陸北顧將“恥感”的建立,視爲比刑罰威懾更爲根本、更爲有效的社會治理力量。

章衡文中也提到周室“民恥犯禁”,但陸北顧此論,將“恥感”作爲可培育、可依賴的積極社會力量,並與“尊嚴”並列爲“忠厚之至”的核心要素,其立意之新穎深刻,可以說再次超越了章衡。

“若法網繁而奸僞益滋,刑書密而廉恥愈薄,此非民性異於往古,實本源未固。故忠厚之至,必務其本,譬諸人身元氣,充則外邪莫侵,微恙易瘳;虧則腠理不固,沉痾漸生。”

而這篇文章的第六段,則是再次回到對“本源”的強調。

陸北顧犀利地指出,如果法令越繁密,作奸犯科反而越多,社會廉恥心反而越淡薄,這絕不是百姓本性變壞了,而是治理的根本沒有穩固。

他同樣以醫學爲喻,認爲“忠厚之至”的根本之道,就在於培固國家的“元氣”! “今當使吏治清正,制度遏惡,方可至庠序敦教,風俗育德。此非聖世廢法,實臻刑期無刑之化,足證‘太上,不知有之’之德矣!”

第七段也是最後一段,陸北顧給出了培固“元氣”的具體路徑。

首先是整肅吏治和完善制度,這是基礎,在此基礎上,方能大力推行教育和培育良善風俗。

而這些絕非主張廢除法律,而是追求一種更高的境界。

——通過鞏固根本,最終達到刑罰擱置不用的至德之世!

這最終的展望,將“忠厚之至”的追求,從具體的刑賞寬嚴,提升到了構建理想社會形態的宏大層面。

其格局之開闊,意境之高遠,徹底超越了章衡文中“畫地爲牢”、“刑措之治”的古典理想!

而章衡那篇典範雄文,此刻彷彿成爲了一個完美的參照系。

它代表着傳統儒家義理在“刑賞忠厚”論題上所能達到的、近乎圓滿的巔峰。

然而,陸北顧的文章,卻如同在章衡這座巍峨高峰旁,平地拔起了一座更爲險峻、更爲奇絕的嶄新山峰!

它以“洞穿循環怪圈”的驚雷開篇,以“鍼砭舍湯藥”的犀利比喻直指刑賞本質侷限,以“知法昧本”精準溯源歷史教訓,以“施治得中”界定“忠厚”真義,更前所未有地將“生民尊嚴”與“恥感培育”作爲“忠厚”精神的核心價值昇華,最終以“培固元氣”爲根本大法,展望“刑期無刑”、“太上不知”的至高治世。

其立意之奇崛深邃,思辨之鋒銳透闢,格局之宏闊高遠,已然超脫了傳統策論的藩籬,直指社會治理的本源。

章衡的文章如同皓月當空,圓滿清輝,照耀着既有的路徑,而陸北顧的文章則如旭日噴薄,光芒萬丈,不僅照亮了前路,更以其熾熱與力量,開闢出了一條全新的、通向更高境界的思想航道。

章衡久久凝視着陸北顧的文章,眼中的凝重最終化爲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

而隨着章衡的這聲嘆息。

韓絳給出的“甲中”之評,再無人有任何疑問!

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21章 分別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94章 載人升空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90章 章衡之文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65章 抉擇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78章 新家第28章 難得奢侈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34章 芙蓉城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158章 州試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96章 黎明前最漫長的黑夜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136章 童謠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51章 官家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47章 放榜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89章 白沙先生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96章 黎明前最漫長的黑夜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30章 國士之器
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21章 分別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94章 載人升空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90章 章衡之文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65章 抉擇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78章 新家第28章 難得奢侈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34章 芙蓉城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88章 穿越者的蝴蝶效應第158章 州試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96章 黎明前最漫長的黑夜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136章 童謠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51章 官家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47章 放榜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89章 白沙先生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96章 黎明前最漫長的黑夜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9章 白沙先生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30章 國士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