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水井

第124章 水井

事實證明弗朗茨並不是很重視這件事,作爲一國之君,弗朗茨每天都要忙着些國家大事。

至於小魯道夫的教育問題,弗朗茨還是比較信任自己母親的,畢竟當年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

其實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有些人追求的可能就是湊活就行,或許他自己意識不到,但真的很省事。

……

可憐的小魯道夫就這樣落入了恩斯特的魔爪,他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將面臨什麼樣的生活。

“姐姐再見,祖母再見!”小魯道夫同兩個姐姐(自己親姐姐吉塞拉公主和卡琳娜)和祖母告別。

“恩斯特!魯道夫接下來就交給你一段時間了,你可要好好看着他,不能荒廢學業。”索菲太后強調道。

“放心吧!太后,我帶魯道夫是爲了讓他接受更完整和先進教育的,他接觸的也都是歐洲各國優秀的貴族俊傑。”恩斯特保證道。

“寶貝,照顧好自己!”索菲太后吻着魯道夫的額頭道別。

“走吧!”恩斯特對車伕說道,車伕揮動着鞭子,抽打在馬屁股上,車隊慢慢行進。

隨着馬車漸漸消失在視野裡,索菲太后纔回過神來,魯道夫這一去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反正就三個月時間,問題不大。

……

“魯道夫,你覺得這一路上的景象怎麼樣?”恩斯特透過火車的窗戶,看着飛速向後劃過的田野,對着魯道夫問道。

“恩斯特哥哥,昨天還好,外面的風景確實是在王宮裡看不到的,很新奇,後面就太累了,我感覺骨頭都要散架了。”魯道夫抱怨道。

魯道夫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恩斯特帶着他乘坐火車,到北德意志去。

這個時代的蒸汽火車,可想而知舒適性很差,而且恩斯特特意定了一節硬座車廂。

車廂裡只有恩斯特和魯道夫,以及恩斯特的保鏢和助理團隊。

其實,以恩斯特的身份,完全可以訂購高級包廂,那裡條件非常好,但高級包廂沒有恩斯特前世小時候那種綠皮車硬座車廂的味道。

恩斯特也想讓魯道夫感受一下,普通人出行的艱辛,這些蒸汽火車和顛簸的鐵路,加上硬皮座椅,巨大的噪音和十幾個小時的路程。

不要說魯道夫,就是恩斯特都感覺很疲憊,但是恩斯特是帶着憶苦思甜味道的,所以反而樂在其中,魯道夫就慘了,從小到大,何時受過這種折磨。

在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折磨後,列車終於到達了終點柏林。

第一次出國,和看到其他國都的魯道夫對這裡的一切都感覺很新奇,普魯士和維也納比氣氛上顯得更加森嚴,秩序,這是一種城市自身散發出來只能意會的感覺。

恩斯特爲魯道夫準備了全套的教育,所有行程都安排滿滿的,當然和對索菲太后所承諾的有一絲絲不同。

小魯道夫除了原本接受所有課程外,還要和普魯士王室打交道,還會去參觀普魯士的工業成就,同時有一個月的時間,會被安排到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習。

恩斯特着重點在於爲魯道夫在宮廷教育之外,建立一個社會教育。

就和前世,華夏許多家庭教育其實是缺失的,但學校教育彌補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樣。

良好的家庭教育絕對比學校這種社會教育更有優勢,但許多家庭教育都是失敗的。

而以魯道夫前世的經歷來看,他的家庭教育絕對是失敗中的失敗,所以恩斯特想要模仿前世的應試教育給魯道夫強制灌輸一套正常人思維。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讓魯道夫多接觸一些優秀的人,絕對能影響的他未來。

應試教育的好處非常明顯,就是“卷”,捲到魯道夫根本來不及思考和抱怨。

這是宮廷教育所比不了的,宮廷教育只爲魯道夫一個人服務,所有宮廷教師都圍着魯道夫轉,那些宮廷教師只要將知識強行灌輸給魯道夫即可。

而應試教育,魯道夫就有了競爭對手,恩斯特准備讓魯道夫嘗一嘗考試的恐怖,和同齡天才競爭的恐怖。

至於應試教育抹殺天性和想象力,即使真的是這樣對魯道夫絕對沒有壞處,弗朗茨倒是想將魯道夫培養成守成之君,但前世看來弗朗茨還是失敗了。

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魯道夫也才能真的交到一些知心朋友,和那些主動巴結的人不同,到時候魯道夫的同學都是難兄難弟。

……

1868年2月10日。

就在今天,東非中央政府下了新的文件給地方,內容是在東非殖民地全境內開挖水井。

從這條文件看來,東非確實落後,挖水井這放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應該屬於民衆的自發行爲(非洲除外)。

而東非政府每天處理和做的事,看起來完全不像是管理一個國家,而像是管理一個大村子。

東非殖民地的水資源當然很豐富,村落,市鎮也是靠近水源。

爲什麼恩斯特要在東非開展“挖水井”的運動呢!

這就要看東非政府的數據報告了,目前爲之,東非移民飲用水資源主要來自河流和湖泊,

東非的河流和湖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幹淨,用來灌溉農業還好說,在雨季來臨時,或者旱季,許多河流和水域就變成了黃湯泥水。

一些河流更誇張,一些河馬聚集在同一河段,排泄物直接污染整個水域,連魚都能薰死(據說是缺氧而亡)。

所以東非的河流和湖泊水,一般是經過簡單處理後飲用的,這都是強制要求。

一般是挖兩個沉澱池,將河水簡單過濾,如果實在太渾濁,還可能會加些白礬,最後是燒開飲用。

這樣,東非殖民地的飲用水就和當地地表水水質直接掛鉤,即使有簡單的過濾措施,還是有許多人因爲飲用水問題生病,甚至死亡。

不過這個時代,大多數地區,都是如此,所以大家比較習以爲常,有的人圖省事直接從河流湖泊裡喝生水也很常見。

所以東非的每一條措施都是強制實行的,一但被發現違反殖民地政府的規定,就要接受處罰。

總而言之,東非當前缺少乾淨放心的飲用水,恩斯特不強求和前世的自來水比,至少要達到井水的標準。

井水,可能面臨細菌灰塵和礦物質超標的隱患,但比那些江河湖泊的地表水可安全多了,尤其是和東非許多經常泛黃的水源地相比。

多多馬,法塔村。

“這裡泥比較溼,伱們看周圍就這一塊水汽最重。”喬拉·莫爾蒙對着村子裡的人說道。

說着,他用手直接從面前地裡挖出一塊泥土,同時在周圍也挖出一塊。

“你們看,這塊泥巴,我一捏,它就成型了;在看這一塊,我一捏,他就散架了!所以這塊地下面很有可能是一處水源地。”喬拉·莫爾蒙證明着自己的猜想。

喬拉·莫爾蒙是奧匈帝國移民,塞爾維亞人,之前在匈牙利生活,有過打井的經驗,但僅僅是經驗。

“那就先在這裡挖挖看吧!”德意志人村長下了決定。

於是一行十幾個村民開始用工具在這裡挖了起來,沒有什麼先進工具,就是鐵鍬和鋤頭。

村子裡的人負責準備磚石材料和藤條,作爲井壁的材料。

喬拉·莫爾蒙負責主要工作,在挖了大約五十公分左右,開始用藤條和磚石修築井壁,藤條主要用來固定。

每砌好一圈後,喬拉·莫爾蒙和助手就用短柄鐵鍬沿着磚石底部挖土,村民在地面用拴着繩子的木桶將泥土拉上來。

天色漸晚,折騰了大半天,水井漸漸成型了,挖了差不多十多米,但就是還沒看見水。

“現在多深了?”村長問道。

有人拿來測量的繩子沿着井口放下,井底的人拉好。

“村長,還差四米左右就到二十米!”

“好!今天咱們就加班加點,看看他出不出水,要是二十米後沒有,明天咱們就換個地方再來。”村長定下基調。

這時井下,喬拉·莫爾蒙開口了:“村長,放心好了,再挖幾米絕對出水,這泥巴越往下越溼,本來按照我以前在匈牙利的經驗,十米左右就該出水了,看來這非洲的地和歐洲還是有些區別的。”

在聽到這後,一行人加快了挖掘速度,果然不到一米,喬拉·莫爾蒙一鍬下去,井水就從地下涌了上來。

“出水了,出水了!”喬拉·莫爾蒙激動地大聲叫道。

“好,先把他拉上來。”村長說道。

村民用簡單製作的扶梯,放到水井裡,喬拉·莫爾蒙慢慢爬了上來。

就這樣,法塔村的第一口水井誕生了。

當前在東非,水井主要用於居民飲用,每個村子挖一兩口水井就足夠整個村子使用了。

至於,農業灌溉,自然還是採用河流湖泊中的地表水,包括牲畜飲水也是如此。

水井的開發利用,進一步提高了東非殖民地的居民用水安全,進一步壓縮各種疾病的生存空間。

在東非開始自來水廠修建之前,水井一直承擔着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任務,這些水井有的一直服務了幾十年時間,才慢慢被自來水代替,而在一些極其缺水的地方,水井將一直髮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本章完)

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51章 人口(續)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25章 造船業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204章 “流放”?“潤”!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90章 自治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38章 換血第536章 間諜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345章 援助團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47章 畜牧業第1448章 竊聽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420章 客戶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472章 備戰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68章 餐具第698章 魚餌第1239章 兵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793章 籠中鳥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23章 旱情第878章 無線電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61章 檢閱第774章 搬遷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945章 空軍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13章 站隊第945章 空軍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21章 鑄鐵廠第41章 衣錦還鄉第715章 短暫團聚
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451章 人口(續)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25章 造船業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204章 “流放”?“潤”!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390章 自治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38章 換血第536章 間諜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345章 援助團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47章 畜牧業第1448章 竊聽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420章 客戶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472章 備戰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68章 餐具第698章 魚餌第1239章 兵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793章 籠中鳥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23章 旱情第878章 無線電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61章 檢閱第774章 搬遷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945章 空軍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13章 站隊第945章 空軍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21章 鑄鐵廠第41章 衣錦還鄉第715章 短暫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