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下一站

桑給巴爾蘇丹國成爲西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主要還是得益於東非王國這個新興的商品供應市場。不僅如此東非移民時也會租用桑給巴爾蘇丹國船隻,主要針對中東,中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女性移民。至於德意志和遠東移民則是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來完成,偶爾運力不足時會僱傭荷蘭船隻。

桑給巴爾蘇丹本來就是靠奴隸貿易起家的,所以對於運人這一點經驗豐富,只要是信仰相同的地區,那都是貨源地,就比如印度(部分),荷屬東印度,中亞,北非,奧斯曼帝國都有阿拉伯商人存在。

雖然桑給巴爾蘇丹國最近兩年因爲風險越來越大的原因,黑奴貿易下降的非常迅速,但是東非王國隨便從手裡露出一點資源,就能把桑給巴爾蘇丹國養的滿嘴流油。

以至於小賽義德經常在暗地裡吐槽自己的父親,當年怎麼就沒有把東非開發出來,白白便宜了德意志人,不過小賽義德也就只能想一想了,沒有足夠人口和科學儲備,開發非洲只能是死路一條,而這兩樣,都是桑給巴爾蘇丹國所不具備的,總不能指望百萬尼格來開發非洲,這件事阿拉伯人做了幾百年,也僅僅是在沿海地區有一點成效(索馬里)。

光是東非王國先進的“衛生”概念就已經領先了時代版本,東非王國能夠建立,用誇張的說法就是“燒開水”燒出來的國度,光是不喝生水這一條,東非移民在非洲的存活率就提升了數倍。

話雖如此,小賽義德對當前格局還是比較滿意的,東非王國對桑給巴爾蘇丹雖然嚴厲了點,這也管,那也管,但是有好處時也會分桑給巴爾蘇丹國一份,至少說明沒有卸磨殺驢的想法,甚至東非在桑給巴爾島駐軍還曾經幫助桑給巴爾蘇丹國鎮壓本國黑人奴隸的叛亂,康斯坦丁在位期間,小賽義德覺得自己可以高枕無憂。

……

看在錢的份上,薩繆爾也不得不改變想法:“好吧!看在里拉(意大利王國貨幣)的份上,只能這樣了。不過,薩佩託先生,能不能讓他們給些優惠,畢竟接下來我們訂購的糧食不是小數目。”

薩佩託有些無奈的說道:“這恐怕有些難度,桑給巴爾蘇丹國本來走的就是薄利多銷的的路子,不過我可以幫你試試看,就是不知道和我公司合作的那位桑給巴爾糧商有沒有這個能量供應這麼多的糧食。”

薩繆爾也是沒有辦法,現在意大利王國的財政隨時處在崩潰的邊緣,戰爭失敗造成近半國土和人口丟失,也就失去了意大利王國向英國人借款抵押物。

幸好意大利借的足夠多,英國人也害怕自己的投資打水漂,才(物理)說服埃及放個口子讓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亞有一個進攻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跳板。

埃及人當然不太情願,這也是在意大利軍隊登陸阿薩布港前埃及人沒有主動撤離的原因,萬一意大利人不來了呢!

不過讓埃及人失望了,意大利一來就派出了一個師的兵力,意大利雖然在歐洲實力弱,還被被奧匈帝國狠狠削弱了一波,其人口依然比埃及多,工業水平更是甩埃及十條街,尤其是意大利海軍,哪怕亞得里亞海海軍幾乎全軍覆沒(一部分被那不勒斯王國繼承)剩下的海軍實力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上。

不過埃及政府倒也沒有太大反應,除了英國人施壓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阿薩布地區對埃及來說確實沒有什麼重要性。

整個蘇伊士都在埃及境內,曼德海峽對於埃及來說完全是雞肋,更何況曼德海峽附近還有英法這兩個大爺存在,埃及在阿薩布本身就很不自在。

當初埃及佔領阿薩布完全是出於打擊奧斯曼帝國這個名義上宗主國的需要,當下埃及和阿比西尼亞帝國有衝突,所以阿薩布也有點戰略價值,但是意大利明顯也是衝着阿比西尼亞帝國來的,所以阿薩布地區留給意大利人也無所謂,如果意大利人和阿比西尼亞帝國打起來,埃及和阿比西尼亞帝國在蘇丹地區的爭端說不定就會以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低頭讓步結束了。

薩繆爾:“那就拜託你了,薩佩託先生!王國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

薩佩託:“將軍閣下,作爲一個意大利人,這些都是我該做的。”

……

達累斯薩拉姆市。

在等待了三天後,東非中央政府的人終於到了,今天李格等人就可以離開移民過渡點,前往東非王國的首都第一鎮市。

雅利安:“李格先生,伱說第一鎮市會不會比達累斯薩拉姆市更加繁榮,熱鬧和壯觀?”

你問我!你腦子壞掉了吧!

李格無語的說道:“雅利安先生,你可是東非人,對自己的國家真的一點都不瞭解麼!”

雅利安:“之前不是說了麼!雖然我是東非王國公民,但也是第一次來到東非。”

李格很無奈,東非王國怎麼會派這麼一個人到遠東去當外交人員,連自己國傢什麼情況都不瞭解,如何保證東非王國和遠東外交上的聯絡。

不過李格還是猜測道:“按照常理來說,一國之都肯定是最繁榮和最具有國家精神面貌的城市,所以你們的首都應該也比達累斯薩拉姆市更加繁華吧!”

李格的話有些道理,不過東非王國要說繁華,達累斯薩拉姆市第一的地位無法撼動,第一鎮市只能說是東非最發達的城市。

發達和繁榮不一樣,第一鎮發達在於其基礎設施都是東非第一流的,哪怕是達累斯薩拉姆市在這一方面也遠不如第一鎮,同時第一鎮在醫療,教育,建築方面都遠比達累斯薩拉姆市更加領先,達累斯薩拉姆市建設時,東非政府會考慮成本問題,而第一鎮作爲首都就沒有這方面考慮,歐洲城市必不可少的,第一鎮幾乎都有對應存在,就比如達累斯薩拉姆市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還沒通上自來水,更不用說電燈等高科技產物。

達累斯薩拉姆市繁榮在於其優良的商業環境,活躍的經濟和對外交流的頻繁,而第一鎮作爲政治中心就顯得更加穩重,市區也沒有達累斯薩拉姆市活躍,比較嚴肅和安靜,比如達累斯薩拉姆市深夜依然人聲鼎沸,而這個時候第一鎮市,大部分人早就熟睡了。

不過,第一鎮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不同,還是需要親身體驗一番才能切實領悟到兩個城市的不同魅力。

馬車上的衆人都在想象着第一鎮市作爲東非首都會是一番怎樣景象,雖然他們連第一鎮市距離達累斯薩拉姆市僅有五十公里路程都不知道。

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633章 “故”人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099章 鋼鐵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38章 開墾第775章 紹奎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32章 押解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47章 畜牧業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98章 香蕉園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08章 分析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41章 學習第704章 底氣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66章 比較第840章第1233章 抓捕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608章 會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269章 距離感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17章 過剩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49章 戰敗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395章 耍無賴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87章 西逃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547章 登陸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315章 交接第624章 要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93章 入關!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16章 萊茵盾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20章 雙標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24章 收網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222章 體面第736章 第九旅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437章 徵兵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0章 新品第1406章 糧食安全
第10章 各國反應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633章 “故”人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099章 鋼鐵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38章 開墾第775章 紹奎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832章 押解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47章 畜牧業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298章 香蕉園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08章 分析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41章 學習第704章 底氣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566章 比較第840章第1233章 抓捕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608章 會面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269章 距離感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1406章 糧食安全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517章 過剩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49章 戰敗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395章 耍無賴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287章 西逃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547章 登陸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315章 交接第624章 要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293章 入關!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16章 萊茵盾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320章 雙標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24章 收網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222章 體面第736章 第九旅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1437章 徵兵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40章 新品第1406章 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