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

在東非商討對布爾人戰爭事宜的時候,意大利人先行一步在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侵略行動第一階段也完成了。薩繆爾率領的意大利遠征軍,攻克了阿比西尼亞帝國東部重要城市德塞。

意大利王國的旗幟飄揚在德塞城的上空,引起了阿比西尼亞帝國新一輪的動盪,阿比西尼亞帝國首都的王公大臣們相互攻訐。

紹阿王國:“都是因爲中央政府的愚蠢才讓歐洲的白皮們攻入帝國領土內的,必須爲這一喪國辱權行爲負責。”

提格雷君臣:“混蛋,明明是你們處處和我們作對,對中央政府的決策陽奉陰違,才讓敵人找到了可乘之機,德塞失守和你們脫不開關係。”

阿比西尼亞最主要的封建割據王國是北方的提格雷和南方的紹阿,此外戈賈姆、沃洛、錫緬等幾個重要的省份也是完全獨立的。

後來提奧多二世統一了這些區域,使得阿比西尼亞帝國重新集權,但是好景不長,提奧多二世就被英國人消滅了。

上述地區就又重新形成了割據勢力,提格雷的卡薩親王先登上帝位,在阿克蘇姆古城加冕爲約翰尼斯四世。

但是目前約翰尼斯四世這個皇帝名號虛的很,他是通過背刺提奧多二世,巴結英國人上位的,哪怕他是所羅門王室後代,也不能服衆。

而且他四處樹敵,和國內外一衆勢力都有矛盾,其中以南部的紹阿王國爲首的反對勢力都和他不和。同時,他又同埃及矛盾突出,經常大打出手。

實際上約翰尼斯四世能力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軍事能力非常強,歷史上這個時間段他本應該已經擊敗紹阿王國,折服國內一衆勢力。

但是偏偏有了東非這個攪屎棍,讓歷史發生了改變,本來英國人臨走前支援了約翰尼斯四世一批槍支彈藥。

但是因爲東非王國向阿比西尼亞帝國境內各方勢力輸出軍火,使得他在武器上的優勢被抵消。

尤其是南方部族地區,如今直接聽調不聽宣,雖然他們依然表面支持中央政府,但是對於中央政府的任何命令都保持不動如山。

而約翰尼斯四世的主要競爭對手,紹阿王國也重新支棱起來,處處和自己唱反調。

在意大利遠征軍進攻德塞城的時候,阿比西尼亞帝國各方勢力都要求對意大利進行反擊,但是沒有任何勢力出兵。

其中有能力就近支援德塞城的只有東北部的軍閥和紹阿王國,但是他們害怕自己前方出兵,後方約翰尼斯四世就偷襲自己的大本營,所以所有人都選擇冷眼旁觀。

這次意大利王國取得勝利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首先,在魯巴蒂諾公司的聯絡下,東非廉價的大米通過紅海直接進入阿薩布港。

雖然大米不太符合意大利士兵的口味,但是價格便宜,本來不充裕的軍費瞬間有了富餘。

而且大米和麪粉相比,加工容易,也方便攜帶,每個士兵都可以背一點,遇到雨水也不會像麪粉那樣直接變成漿糊。有了充足的軍糧後,謀劃多時的薩繆爾立刻組織軍隊對阿比西尼亞帝國展開進攻。

薩繆爾通過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情報分析,得出結論,如果意大利王國想以最小代價攻佔阿比西尼亞帝國應該避其鋒芒,對其經濟重心的北部地區儘量不要動,而是應該着手於埃塞俄比亞東南方。

德塞就是薩繆爾預想的意大利進攻阿比西尼亞帝國南北分界線節點,德塞城往南一直到亞的斯亞貝,廣大的區域內都是整個阿比西尼亞帝國最薄弱的地點。

而德塞又處在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部的河谷地帶,地形上的限制,使這裡是埃塞俄比亞東北部通往南方的戰略要地。

控制德塞,就可以通過少量兵力把埃塞俄比亞主力阻擋在北方,這一點對於兵力有限的薩繆爾來說很重要。

佔領德塞後能不能守住德塞,薩繆爾認爲應該是可行的,因爲現在阿比西尼亞帝國依然處在分裂中,北方還有埃及牽扯住阿比西尼亞北部軍閥們的精力,阿比西尼亞勢必不能集中力量對自己的部隊展開進攻。

同時,薩繆爾的計劃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阿比西尼亞帝國境內的民族分佈問題,在阿比西尼亞帝國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一個是北方的東正教區域,一個是東部的阿拉伯教區域,最後就是挨着東非圖爾卡納省的南方部族區域。

薩繆爾的矛頭指向的區域主要就是阿拉伯教區域,而阿拉伯教向來是和東正教區域不對付的,在阿比西尼亞帝國千年歷史上就一直在和阿拉伯人對抗,強盛時其控制紅海沿岸,甚至把手伸到阿拉伯半島,弱勢時則被阿拉伯人趕回高原上,現在就是阿比西尼亞帝國處於虛弱狀態的時候。

至於南方部族區域,一直都是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附庸,相當於野蠻人的存在,在東非對埃塞俄比亞高原南部的黑人土著勢力進行清理後,沒有新鮮血液注入南方部族更是得到極大削弱,這裡的黑人一直是阿比西尼亞帝國重要的奴隸獲取地。

失去大量奴隸,也就意味着南方部族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在帝國內的話語權進一步喪失。但是東非在軍火交易上對南方部族進行了扶持,又使得誰也不敢小覷南方部族。

和北方勢力相比,南方部族最大的劣勢在於更加分散,沒有統一核心,所以南方部族也對參與帝國事務不太熱心。

薩繆爾先取阿比西尼亞東南地區的計劃,相當保守,這裡從來不是阿比西尼亞帝國關注的重點區域,阿比西尼亞帝國一直積極向北方和東北部開拓。

北方是埃及,東北方則是紅海,阿比西尼亞和埃及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努比亞帝國,在東羅馬帝國時代,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前身阿克蘇姆帝國同埃及和努比亞結合,同時東正教也成流入阿比西尼亞帝國成爲其主流宗教信仰。這麼算的話,前世埃塞俄比亞實際上也算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之一,如果不是其本身歷史悠久,文化上不像斯拉夫人和西歐,土耳其那樣不自信,怎麼也可以爭當個“黑羅”。

紅海沿岸則一直是阿比西尼亞帝國心心念唸的地方,阿比西尼亞帝國每一次強盛都會試圖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紅海,只有紅海在手,阿比西尼亞帝國才能成爲區域霸主,爲此阿比西尼亞帝國同阿拉伯人的競爭從來沒有斷絕過。

而薩繆爾試圖奪取的區域,在孟尼利克二世遷都亞迪斯亞貝巴之前都不算阿比西尼亞帝國核心區域,人口稀少,耕地也比較充足,非常符合王國安頓移民的需求。

第86章 咖啡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95章 耍無賴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084章 底氣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464章 勸說第981章 捷徑第79章 閒談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236章 敖德薩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749章 南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6章 西北悲歌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82章 出口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33章 拖拉機第460章 衝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83章 引入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248章 普吉島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193章 “理想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94章 假情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37章 戰爭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75章 鋼鐵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594章 矛盾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63章 推力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83章 引入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898章 太特市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676章 摩托第1216章 企業出海
第86章 咖啡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95章 耍無賴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1084章 底氣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464章 勸說第981章 捷徑第79章 閒談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236章 敖德薩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1556章 總參謀部熱帶雨林海島作戰小組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749章 南下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6章 西北悲歌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82章 出口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418章 亞歷山大港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833章 拖拉機第460章 衝突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83章 引入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248章 普吉島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193章 “理想國”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94章 假情報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37章 戰爭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475章 鋼鐵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594章 矛盾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63章 推力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83章 引入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898章 太特市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676章 摩托第1216章 企業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