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籌措資金

第24章 籌措資金

“恩斯特爵士,如果你沒有異議的話我們就可以簽署這份協議了。”

恩斯特最後一次仔細查看了一下協議內容,將自己的名字簽署了上去。

來者是普魯士王室的人,最近普魯士國內爲科隆—明登鐵路私有化吵得不可開交。

這就表明普魯士王國正在不擇手段的籌措戰爭資金,而同樣是條大魚的恩斯特就落入普魯士眼中。

畢竟現在黑興根財團在整個德意志都是明星企業,手下有規模不小的銀行,一家世界級的日用品公司,黑興根菸草……

恩斯特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的巨量財富自然引人矚目,好在恩斯特確實是個貴二代,沒有什麼草根崛起的勵志經歷,和同時代白手起家的天才相比,確實不怎麼顯眼。

但是財富是騙不了人的,尤其是普魯士王室最清楚,因爲他們自己就是恩斯特的客戶。

現在普魯士王室代表到恩斯特這裡的目的不言而喻,相較於賣掉鐵路這種戰略性設施,還是先從其他方面想想辦法。

科隆—明登鐵路是普魯士最早興建的鐵路線路之一,1833年開始設計,1859年全部建成,成爲普魯士鐵路系統的樞紐。

該鐵路項目的建設初衷是將魯爾地區的煤廉價地運送到普魯士的工業生產基地。

事實上,科隆—明登鐵路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普魯士政府主導的大型公共基建項目。普魯士政府直接購買了1/7的原始股,並以1400萬泰勒來擔保該鐵路債券以3.5%的票面利息發行。

作爲回報,政府可以分期買入該公司的流通股,並最終成爲該鐵路的唯一股東,完成漸進式的國有化。

鐵路國有化是普魯士的戰略決策,因爲普魯士看中鐵路的運兵和輸送物資能力。

但是眼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矛盾激化,普魯士政府高層積極準備戰爭。

而戰爭離不開財力支持,科隆—明登鐵路就是這樣一個背景下被拿出來討論的。

俾斯麥對奧地利的戰爭準備,需要大約6000萬泰勒的總額。籌措這樣一筆天文數字的戰爭費用的重擔就落在了佈雷施勞德的肩上。

其實,早在1862年12月,佈雷施勞德經過仔細計算和反覆考慮,就曾提出過極具爭議性的科隆—明登鐵路私有化的方案。

其方案的核心部分就是,與其政府在1870年出巨資全面收購鐵路公司的股份,從而對財政形成巨大壓力,不如普魯士政府以放棄國有化爲代價,立刻就可以從鐵路公司拿到一筆補償金,同時放棄對債券利息的擔保,可以馬上盤活1400萬泰勒的部分保證金。

方案一出臺就遭到很多人反對,這些人認爲佈雷施勞德方案是以政府長期損失爲代價,使包括佈雷施勞德本人在內的鐵路公司股東實現暴利。在這一方案中,政府將損失各種權益總額高達3000萬泰勒,換來的只是1000萬泰勒的補償和400萬泰勒的可動用保證金。

而已經開發完畢的科隆—明登鐵路是政府投資中非常盈利的項目,私有化的方案短期可以給政府提供緊急資金,但付出的代價是以不到5折的價錢賤賣了優良資產,同時還損失了未來長期的收益權,對政府而言無論如何都不是什麼好的交易。

恩斯特根據歷史也清楚統一後的德國最後還是將鐵路國有化了,所以現在的鐵路私有化只是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但指望資本家做善事是不可能的,他們追求更高的利潤,所以愛國沒有這回事。

此次普魯士鐵路私有化背後就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子,佈雷施勞德就是他們的員工。

羅斯柴爾德家族現在大本營在奧地利維也納,說是奧地利國籍也不爲過,卻做着爲敵國準備戰爭經費的事。

做事確實不講究,但得到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放在東方羅斯柴爾德家族早被皇帝誅九族了。

也就是如今歐洲的社會制度保護了他們,當然這些和恩斯特沒有多少關係。

恩斯特更在意的是眼前這份協議,這份協議是普魯士王室和恩斯特經過討價還價後得出來的結果。

恩斯特雖然現在很有錢,但是要辦的事也多,尤其是東非殖民地的開發,人口遷徙,糧食儲備,生產工具,和殖民地武器裝備包括工作人員的工資都需要自己出錢。

所以在剔除整個財團需要的運營資金,東非殖民地的開銷和備用緊急資金後,可動用的泰勒也就幾百萬,不過這也夠了,普魯士王室本來也沒指望太多,幾百萬泰勒在這個時代也算鉅款,要知道科隆—明登鐵路私有化,普魯士政府也只能拿到先手的四百萬泰勒。

普魯士王室之所以找恩斯特尋求幫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恩斯特比那些只以經濟利益爲目標的銀行和財團良心一點。

再怎麼說恩斯特也是自己人,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一份子,恩斯特確實也不太需要什麼鐵路債權,現在恩斯特看中的是東非。

所以好處恩斯特也提出來了,那就是未來普魯士要保證黑興根王室在東非的利益。

現在普魯士的當務之急是統一德國,殖民地倒不怎麼看中,既然恩斯特希望未來普魯士統一德國後,支持恩斯特在東非的全部利益,那就支持唄。

於是雙方簽署了協議,這次協議包括普魯士政府,普魯士王室和恩斯特代表的黑興根財團。

具體內容是黑興根財團出資收購科隆—明登鐵路百分之四十的政府股份,黑興根財團在未來不阻止普魯士以高於市場價格收回恩斯特持有的科隆—明登鐵路股份。

這其實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戲,恩斯特用閒置的資金交給普魯士王國參與戰爭,等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只要還上賬就可以把鐵路重新收回國有。

當然恩斯特也不是白白付出,作爲代價統一後的德國政府必須承認黑興根王室對東非殖民地的所有權,且支持黑興根財團在整個非洲地區的擴張。

這種君子協定,雖然不保險,但可以避免諸多麻煩,前世的德屬東非也就徹底沒有了存在基礎和法理,這回是黑興根王室領地了。

作爲協議的補充,恩斯特也藉助這次機會,拿到了夢寐已久的入場券。

(本章完)

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19章 會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556章 氣吐血第1540章 鐵路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7章 推銷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58章 331師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793章 籠中鳥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64章 勸說第464章 勸說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504章 借人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26章 深入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64章 燃燒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74章 服軟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1282章 學習營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992章 入籍第1184章 通吃第1445章 凱末爾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695章 納塔爾第1156章 軟刀子第364章 燃燒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08章 會面第179章 總部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488章 情報戰第949章 戰敗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128章 開端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21章 裁軍第594章 矛盾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96章 推測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54章 斷案第520章 發電廠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619章 繳獲第991章 抵達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
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519章 會議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556章 氣吐血第1540章 鐵路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867章 推銷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58章 331師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793章 籠中鳥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64章 勸說第464章 勸說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504章 借人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726章 深入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64章 燃燒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74章 服軟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1282章 學習營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992章 入籍第1184章 通吃第1445章 凱末爾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695章 納塔爾第1156章 軟刀子第364章 燃燒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608章 會面第179章 總部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488章 情報戰第949章 戰敗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128章 開端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821章 裁軍第594章 矛盾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96章 推測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1154章 斷案第520章 發電廠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619章 繳獲第991章 抵達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