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矛盾

恩斯特在巴加莫約市只待了一天就返回了第一鎮市,只不過去時走的是水路,來時走的是公路,從巴加莫約到第一鎮市之間的公路並不比水路舒適,但是也算平穩。

……

奧蘭治自由邦。

對於奧蘭治的布爾人來說,或者說原奧蘭治自由邦的布爾人來說,如今的日子很是不順心。

一方面,英國人的各項許諾都沒有實現,另一方面,原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布爾人大量擠佔了自家的資源。

“當初英國人可不是這麼說的,他們不僅沒有解決奧蘭治的財政問題,反而不斷在奧蘭治提高稅率,我們都被欺騙了,而且現在英國人還不認賬!”

“所謂的投資和分紅也都沒有實現,還不斷招人去他們的鑽石礦工作,工資還非常低,那些土地和礦產本來就是我們的,這些該死的強盜。”

“還有該死的德蘭士瓦人,當初我們好心接待了這羣窮鬼,現在他們轉身就去給英國人當狗,來對付我們,當初真是瞎了眼接受這些白眼狼。”

隨着原德蘭士瓦布爾人遷徙到奧蘭治自由邦,一下就改變了當地布爾人的社會結構。

雖然說兩國沾親帶故的,現在接觸久了,反而生起了矛盾,這自然少不了英國人的推波助瀾,本來英國人就對布爾人持有戒心,自然也不希望統治下的布爾人團結一致。

而當初德蘭士瓦的布爾人對於英國來說就是可以拉攏的對象,而奧蘭治的布爾人自然是被打壓的對象。

因爲德蘭士瓦的布爾人是被東非從原德蘭士瓦共和國領土上驅趕來的,而英國對於奧蘭治自由邦來說,也是外來者,所以奧蘭治人有一種自我感覺,那就是自己纔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很顯然,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人不這麼想,所以德蘭士瓦復國組織就和英國人走到了一起。

“這些德蘭士瓦人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我們當初可是又騰房子,又借地給他們,幫助他們度過了最困難的日子,現在他們竟然想反客爲主,真是不知好歹。”

“而且他們要是乖乖的重新融入奧蘭治也就罷了,非要天天喊着收復失地,重建德蘭士瓦的口號要物資和捐款,貪得無厭。”

“你們說他們的那個所謂復國口號是不是用來騙我們的?他們根本就不是衝着東非去的,反而是用來對付我們的?”有人大膽推測道。

“應該不太可能,我看復國軍訓練還是比較有模有樣的,顯然是想和東非陸軍比較,對於我們,殺雞焉用牛刀。”

“那可說不準!東非可不是以前的東非了,之前他們攻打德蘭士瓦就能湊齊好幾萬軍隊,之後又和葡萄牙交手,並且擊敗了葡萄牙人,雙方之間,動員兵力可是至少超過二十萬,而你們再想一想從前德蘭士瓦人才多少?也就二十多萬左右,就是能小孩和老人一起上恐怕纔夠東非塞牙縫的。”“就是,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東非是非洲第一強國,光是海軍就有至少數萬人服役,而陸軍數量最少也應該維持在十萬以上,就是所有布爾人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夠東非軍隊一合之敵,何況復國軍只有三千多人。”

“東非只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軍隊,就能全殲復國軍,復國軍的數量和裝備,同東非陸軍相比沒有一點勝算,所以我說所謂復國軍就是德蘭士瓦人和英國佬聯合壓榨原奧蘭治自由邦國民的。”

無外乎奧蘭治人這麼想,口號喊多了,是會聽膩的,德蘭士瓦人吹的好聽,可你們倒是行動啊!東非就在那裡,不去找東非復仇,反而天天找奧蘭治人化緣,所以奧蘭治人對德蘭士瓦人很看不慣。

當然,德蘭士瓦人原先倒是想和東非打,奪回自己的土地,但是奈何之前英國和奧蘭治人都不支持。

畢竟奧蘭治人和東非無冤無仇,並不想得罪東非,而英國則是擔心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東非現在翅膀硬了,一般的攻擊根本造不成傷害,所以英國一直想攢一筆大的,結果阿富汗人又來添亂,所以遲遲沒有進行。

英國之前主動掏錢扶持的德蘭士瓦復國軍現在經費也找藉口攤派到了奧蘭治自由邦的頭上,畢竟英國人現在沒有心思和找東非的麻煩,但是又不想解散德蘭士瓦復國軍,所以只能先讓奧蘭治自由邦養着。

這也是奧蘭治自由邦這幾年不斷加稅的原因,畢竟多了一支軍隊要供養,肯定不能指望窮的叮噹響的奧蘭治國庫,而英國佔着鑽石礦,卻一毛不拔,這就讓原奧蘭治人心裡更不平衡了。

“我們奧蘭治已經引狼入室,對於幫助德蘭士瓦人我本人沒有意見,可不希望我們的幫助看不到回報,反而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甚至被反過來繼續索取,而且打着兄弟情義,卻充當昔日的仇人的鷹犬。”

在東非出現之前,布爾人的敵人除了土著,自然就是英國人,東非固然不是好東西,可德蘭士瓦復國軍效忠的英國佬那算的上是世仇。

而且奧蘭治人對東非沒有多少反感,畢竟東非禍害的是德蘭士瓦,又不是奧蘭治。

反而是南遷的德蘭士瓦人不知道感恩,處處和奧蘭治人作對,擠佔了大量社會資源。

當然,光是加稅這一條就已經搞得奧蘭治人怨聲載道了,現在隨着英國在阿富汗戰事的結束,有傳言德蘭士瓦復國軍將要招兵買馬,這自然是好事。

可問題是幾年相處下來,奧蘭治人已經知道英國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德蘭士瓦復國軍招兵買馬的錢到時候肯定還是要從奧蘭治人手裡拿。

而光是多養着三千人的軍隊就比較吃力了,因爲這三千多軍隊完全是按照英國本土老爺兵的標準來武裝和訓練的。

光是“咖啡”就不是一筆小開銷,而且英國人非常雞賊,他們從桑給巴爾商人那裡進口廉價咖啡,然後吃回扣,所以德蘭士瓦復國軍的消費想低都不行。

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1章 借錢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810章 海岸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23章 “療養”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75章 出手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11章 送行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492章 靜坐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83章 到達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00章 電氣化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2章 戰場間隙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98章 魚餌第367章 鐵甲艦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395章 下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404章 警告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308章 滲透第387章 初交手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10章 海岸線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0章 蓄水池第831章 人口長城請假第355章 安卡村第811章 送行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504章 借人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95章 下藥第1024章 監視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98章 貝拉市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
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011章 借錢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810章 海岸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23章 “療養”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75章 出手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11章 送行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492章 靜坐戰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83章 到達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00章 電氣化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2章 戰場間隙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98章 魚餌第367章 鐵甲艦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1395章 下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404章 警告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308章 滲透第387章 初交手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10章 海岸線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0章 蓄水池第831章 人口長城請假第355章 安卡村第811章 送行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504章 借人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395章 下藥第1024章 監視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998章 貝拉市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