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

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

作爲當前世界第一能源,也是東非第一能源的煤炭,其霸主地位依舊是不可動搖的。

而在吞併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後,東非煤炭儲量進一步攀升,尤其是在莫桑比克的太特市,其就是一個重要的煤炭產區,並且緊挨着中部工業區和馬拉維湖工業區,這兩個工業區是東非重工業最密集的區域,所以沿贊比亞河鐵路,也就是從克利馬內市—新法蘭克福市鐵路,建設經過太特的原因不言而喻。

東非煤炭儲量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土面積大國而言是相對較少的,像沙俄,美國,遠東帝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都是煤炭大國,只有巴西偏少。

但是東非煤炭的質量放在全世界就很可觀了,而煤炭品質對工業領域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

就比如讓德國在鋼鐵產能領域超越英國的秘籍“托馬斯鍊鋼法”,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煤炭利用率。

1877年英國人托馬斯和吉爾克里斯特發明了托馬斯鍊鋼法,而德國本土及普法戰爭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鐵礦都以磷鐵礦爲主,長期以來無法解決脫磷問題,成本很高,大大影響了鋼鐵產量。

而托馬斯鍊鋼法通過向貝塞麥轉爐添加石灰,解決了脫磷問題,這一技術上的推廣使得德國鋼鐵產能實現了跨域式增長,1879年德國大量採用此種技術應用到鋼鐵生產中,解決了脫磷問題,並且進行了改造,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而東非在煤炭上的利用率就是比較低的,畢竟東非煤炭質量和德國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要東非本土的科研人員針對東非煤炭的特點來研發相關技術。

……

在總結了東非能源格局後,大家又開始進行下一個話題。

這次水利部的亞爾斯德說道:“王儲殿下,這次我們水利部主要要提的就是中,東部內河航運問題,目前經過全國水利建設之後,兩地河流的通航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新水平,但是相較於東部沿海地區,還是大大不如。”

“所以這次我們水利部的想法是在東非高原和中部高原,實現東非河流的區域性通航能力提升,並且在此基礎上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兩地河流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後兩者的水利建設也是一個大問題,畢竟葡萄牙人統治時期,葡萄牙政府對兩地的開發太低。”

水利部的這些請求,在恩斯特看來一點也不過分,雖然當初爲了興建水利設施,東非付出了“慘痛代價”,保守估計至少有七十萬人爲此喪命,當然,對於這些犧牲在東非水利建設工程中的黑人,東非只能表示哀悼。

在爲這些黑人默哀了三秒鐘後,恩斯特果斷說道:“對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農業水利設施要儘快完善,雖然葡萄牙政府時期,對當地的貢獻極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基礎,尤其是安哥拉地區,我們在原有的水利基礎上對當地按照東非標準,重新施工和建設。”

安哥拉的水利設施在葡萄牙人非洲兩塊主要殖民地中是最完善的,但相對於東非的建設標準而言,完全可以說是粗製濫造。

畢竟其殖民地水利建設,很多都是當地種植園各自爲戰,很少有整體上的科學規劃,同時在材料和工具上也十分欠缺。

東非黑奴雖然工作也苦,但是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東非本土生產的,不要小看這一點,像葡萄牙殖民地只能依賴從本土進口,而進口的話成本又太大,所以爲了省錢很多種植園主完全依賴黑人“大力出奇跡”。

加上缺乏科學規劃和指導,兩地的水利設施不成體系,非常零散,且質量參差不齊。

“這一點,殿下請放心,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經驗,我們水利部已經總結出了足夠的經驗,現在萬事俱備,就只缺人手和物資調動了。”

說到底,水利部還是要人,畢竟水利部下管理的黑人雖然多,但也是消耗品,至於物資調動,反倒不是太大問題,畢竟以前東非鐵路和公路系統還沒有今天發達,現在的各項硬件設施只會比從前更加先進,而東非又一直是糧食生產大國,雖然人口也在增加,但東非國土上的擴張更加驚人。

而新增人口,又需要糧食,糧食生產提升可能要進一步開墾土地,剛好東非國土又增加了,有了更大的空間來發展農業,農業發展又離不開水利建設,這樣就形成了閉環。

“這次我們水利部,至少需要直接動員全國勞工數量兩百萬以上,除了對安哥拉,莫桑比克的水利設施建設,全國其他區域的水利建設也要進一步完善,所以這需要其他政府部門的積極配合。”亞爾斯德說道。

“嗯,水利建設一直是東非的國策,上一次全國水利建設開始的時候,我國國土還沒有今天這麼大,所以水利部要求更多的人手是完全合理的。”

恩斯特對於這一點自然是支持態度,只不過這樣一來,東非黑人勞工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去年東非黑人勞工數量已經下降到一千九百多萬,等於這四年來下降了三百多萬。

由此可見,東非對黑人勞工的壓榨程度,當然,這消失的三百多萬黑人,肯定不全是在工地上累死的,很大一部分是被東非送出去了,畢竟東非有黑人勞工報廢制度。

這次水利建設,對於東非的影響肯定是極爲深遠的,畢竟水利建設不同於鐵路,鐵路需要的黑人勞工人數高峰時期也就才三十多萬。

而水利建設所需的勞工數量動輒就是以百萬計,更何況不完全是黑人勞工出力,還有大量東非本國公民參與水利建設。

依照第一次全國水利建設的經驗,這次全國水利建設參與人數保守在兩千萬以上。

水利建設是一個全國性工程,基本能覆蓋到全國各個區域,畢竟涉及到上萬條河流,成千上萬的水庫,甚至每一處田裡的溝渠都屬於水利建設的一部分。

在沒有機械化的今天,這些工程全部都只能依靠人力來完成,而且東非走的是“速通”派,如果不用極限動員模式,三十多年時間東非也不可能實現國力的跨越式增長,成爲世界重要糧食生產國,經濟作物第一大國。

所以在恩斯特看來,水利部要求的兩百萬黑人都是非常保守了,以前世遠東帝國爲例,在二十世紀中後期,爲了修建全國水利,動員了全國數億的人口。

而遠東帝國的水利開發有上千年曆史,東非卻僅有三十多年曆史,這樣一看,東非就是拍馬也比不上遠東帝國。

所以,這樣一來只能在動員東非各地民衆的基礎上,給黑人勞工增加更多的擔子,水利建設工程的任務有大有小,就像農田新建溝渠,基本上是土地開荒時順帶就完成了,而開挖運河,修建水庫這些纔是真正難度較大的。

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6章 咖啡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04章 底氣第484章 訓練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87章 初交手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012章 萌芽第925章 造船業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72章 犀牛園第37章 戰爭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63章 年底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262章 慫恿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60章 衝突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285章 挖坑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513章 抉擇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240章 大借款第811章 送行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請假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31章 準備第424章 奔逃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67章 奧拓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22章 卡賓達第199章 結款第840章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
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6章 咖啡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04章 底氣第484章 訓練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87章 初交手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147章 貿易繁榮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012章 萌芽第925章 造船業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472章 重返歐洲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272章 犀牛園第37章 戰爭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830章 蓄水池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63章 年底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262章 慫恿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60章 衝突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285章 挖坑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513章 抉擇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240章 大借款第811章 送行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請假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31章 準備第424章 奔逃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967章 奧拓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22章 卡賓達第199章 結款第840章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