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朱嶠帶着北堂陌的手諭,率領一隊黑翎軍趕到關河,將即墨涵從牢中救了出來,對那些膽敢質疑或是反對的官員,不論大小,一律格殺。
七月三日,北堂縱突然於回國途中失蹤,朝廷派去接應的人只看到上百具屍體和一地的鮮血。
七月十八日,北堂陌二十歲壽辰,病體沉重的平楚國君在朝堂上親自將象徵着無上權力的太子金印授予了他,滿朝文武無一異議。
七月底,八皇子北堂縱和丞相之孫東方璉毫髮無傷地回到了雪都烈城。
八月中旬,即墨涵被封爲司川郎中,平楚開始大刀闊斧地在北方疏浚洃河,開鑿河渠,興修水利。
九月,聖女山下,一片菊黃。
身着暗紋銀袍的少年手中執着一支玉笛,緩緩走過那片及膝的花叢。
秋風輕撩着他的墨發衣角,他忽然於那片金黃中駐足,徐徐轉身,仰望身後那座高聳巍峨的聖女山,然後,斜倚在身後那棵稀疏掛着幾片黃葉的樹幹上,橫笛抵脣,緩緩吹奏起來。
“望處雨收雲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不遠處,有少女脆如鶯啼的聲音隨着他的音律輕唱。他漸漸收了音,垂下眼瞼。
長髮輕紗的絕美少女手執一束野菊,步履輕快地來到他身邊,拿花束在他面前晃了晃,見他毫無反應,輕笑一聲,道:“去年,就是在此地,小影在即墨襄的掌下,對我大喊‘別傷他’。”
景蒼背過身去,冷冷道:“你說過一遍了。”
少女嘻嘻一笑,追着他的步伐道:“可是,時隔一年,聽到我說第二遍,你依然會吃醋。”
“無聊!”少年不悅地哼一聲,拂袖而去。
少女看着他的背影,眸中閃過一絲失落,隨即又升起一絲光彩,追上去道:“喂喂,你就不問問我今天爲何而來嗎?”
景蒼不語,不回頭,腳下不停。
少女停步,站在原地,撅着小嘴道:“我有了她的消息。”
本來行動如風的少年登時停下了步伐,轉身,看着少女。
少女卻轉身,一邊走一邊道:“早知你這樣對我,我纔不來找你。”
走了三四米,不聞身後有動靜,少女輕輕皺起眉,自己停下腳步,回身望着少年,“你不想知道?”
面容白皙俊秀的少年靜靜地立在秋風中,道:“不管她此時身在何處,這裡,終歸是她的終點,我就在這裡等她。”言訖,頭也不回地走遠。
看着少年漸行漸遠的身影,少女眼中猛然升起一層水霧,模糊了她眼前的世界。爲了要他主動靠近,她不惜說謊,可是,終不可得。
她擡袖拭去眼中多餘的水分,再次提着裙襬追了上去。
“喂,就憑你這點微末武功,也妄想能在這等到她來?我看你還是早些回家吧,省得她來了,第一件事,便是替你收屍。”少女與他並排而行,涼涼道。
“閉上你的烏鴉嘴。”景蒼不耐地皺起眉頭。
“我偏要說,你能如何?想動手麼?正好讓我看看這一年你有多大長進。”渺雲腳步一旋,攔在他身前,挑起下巴看他。
“你真的很煩!”景蒼抽出長劍,毫不猶豫一劍刺向她肩頭。
看着這一劍既快且狠,是她給他那本劍譜上的招式。她心中一痛,抿脣揚袖,想給他一點教訓,不意剛一聚集真力,胸口便一陣劇痛,她一分神,射出袖子的絲絛失了原來的內勁,被景蒼一劍斬斷,景蒼稍愣,但快如電光的劍招卻來不及半途收勢,劍鋒過處,點點鮮紅飛濺。
渺雲後退幾步,垂首看着自已已被鮮血染紅一大片的袖子,不語。
“你,有傷在身?”景蒼從未想過她竟然會傷在自己的手下,如今見自己刺傷了一個女子,心中不免一陣慚愧。
渺雲擡頭,看着景蒼,眸中情緒難辨,緩緩點了點頭,伸手捂住自己的心口,道:“是,就在這。”
景蒼又是一愣。
渺雲卻轉身兀自走去,邊走邊道:“天下爲何有那樣多的癡男怨女……你自求多福吧。”言訖,幾個飛縱,不見了身影。
雪都烈城,即墨府琉華園。
五更,天還未亮,即墨晟站在屏風後,任朱嶠爲他穿戴。以前,這些事情他都是親力親爲,不假人之手的,但自從月前他系錯一次玉帶和忘記佩戴那枚寶石戒指後,朱嶠便自動接手了早上爲他穿戴這一任務,以免他失禮朝堂。
雖然即墨晟在處理政務和家族事務時,一如既往的專心致志,有條不紊,但朱嶠仍可從他難得閒暇之時發覺他的失魂落魄,這種情況,自那日阿媛來過之後,便開始了,也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朱嶠本以爲,少主會派人出去尋找影小郡主,不意,少主並未這樣做,只是日日除了上朝之外,足不出戶地留在府中,時時關注着王爺的動向,這讓朱嶠十分的疑惑。
少時,穿戴完畢,即墨晟轉身,俊美的臉龐在燭光中散發着玉一般的光澤,英挺的身影投映於東牆上,完美,卻也孤獨。
他擡手看了看指間那枚碩大的寶石戒指,濃黑的眉睫掩住了他黑玉般的眸子,讓朱嶠無從判斷他此刻的心情。其實,這也不用判斷,無論是何種情緒,總不會是高興便是了。
朱嶠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將侍女剛剛送來的早膳擺上桌子,輕聲道:“少主,可以用早膳了。”
即墨晟坐下,吃了一塊木樨糕,喝了半碗蓮子膳粥,便從朱嶠手中拿過茶盞涑了口。朱嶠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近,少主胃口越來越差,人也日漸消瘦,若長此以往,可怎麼是好?此時此刻,他真的比任何一刻都希望那影小郡主趕緊有消息吧,不管是生是死,總比讓少主這樣一日日擔心下去要好。
“阿嶠,午前你將馬備好,下朝後我要去一趟聖女山。”臨出門,即墨晟淡淡吩咐。
朱嶠應承,目送馬車載着少主消失在未明的晨光中。
平楚的國君纏綿病榻,已多日不曾上朝了,這幾日,都只有北堂陌這個太子代理監國,在天澤殿中聽取朝臣的上奏。
秋季,是平楚一年一度的閱兵大典舉行的日子,因而,最近的朝堂上,武將們十分活躍,而作爲武將之首的兵部尚書左丘白卻沒有太多的表情,竟日一副恭謹的模樣。丞相東方權也收斂了往日在朝堂上隻手遮天的勢頭,變得謹小慎微起來。
太子北堂陌自代理監國以來,似乎變得比之前更懶散了,朝臣上奏之事,多是推給相應的機構去查辦決策,絕少發表一己之見,不過今日,太子倒是親自頒了個旨意,那便是,將二品以上文官的朝服,由藍色改爲紫色,二品以上武官的朝服,由赭色改爲紅色。
下朝後,即墨晟回到府中,朱嶠一如往常的伺候他更衣。
“馬備好了麼?”即墨晟除下指上的戒指,問一旁的朱嶠。
“回少主,備好了。”朱嶠端着托盤接了他的戒指,答道。
“今日府中情況如何?”即墨晟低頭整理着袖口,語氣淡淡地問。
朱嶠頓了一頓,道:“府中亦無事。”
即墨晟擡頭看了他一眼,朱嶠有些心虛地低下頭去。
即墨晟端了杯茶,來到窗前,看着窗外不語。
朱嶠看了幾眼他的背影,終究憋不住,走至他身側,道:“少主,晨間,表小姐來過了,是來找您的,不過,曲侍衛將她打發走了。”
“表妹?”即墨晟腦中浮現出雅清軒中那淺笑嫣然,善解人意的女孩,側首問朱嶠:“可知她來找我所爲何事?”
朱嶠垂首道:“屬下還未來得及問,曲侍衛來了,不知他與表小姐說了什麼話,表小姐便一聲不吭地走了。”
即墨晟沉默了一陣,轉身放下茶杯,拿起桌上的馬鞭,向府外走去。
在橫穿烈城通向城門的主道上,即墨晟被虞府的車輦擋住了前行的步伐,一向矜貴持重的虞府夫人童艾蓮下了車輦,失態地抓住即墨晟的袖子,惶急道:“表少爺,你救救我家茵露吧,救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