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不滿

衆人進入五寨堡軍隊的中軍帳,內中有一大塊厚實的地毯,衆人就席地而坐。很快,家丁們就擺上了飯菜,有午餐肉片,火腿腸塊,魚乾,豆乾,酸菜絲,還有鹹蛋,苜蓿湯等,還擡了一大桶米飯進來。

六菜一湯,葷素搭配,比外面小兵們吃的好一點。

每樣菜都是油旺旺的香味撲鼻,讓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慾望大開,看着上面的火腿腸等菜,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還認識,至於那個罐頭午餐肉,衆人就有些奇怪了。

李如柏好奇地夾起一塊煎得微黃的午餐肉吃下,果是回味無窮,口感細膩鮮嫩。更讓人驚訝的是,這肉還保持着新鮮肉食的美味,一點也沒有肉乾,燻肉那種難吃難聞的怪味。況且燻肉等在這大熱天的,也放不住多久,更不要說千里運送了。

李如柏指着上面的午餐肉奇怪地問黃來福道:“黃將軍,這是肉塊嗎?怎麼和兄弟以前見過的肉不一樣?”

黃來福道:“這是我們五寨堡製作的午餐肉罐頭,如果李參將喜歡,兄弟我可以送幾罐給你們。”

李如柏大喜道:“那就多謝黃將軍了。”

長途行軍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吃上新鮮的肉食,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黃來福就想到了後世的罐頭。中國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應用於民間。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先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這雖然和現代罐頭有所區別,但道理相同。

黃來福吸收了古今中外地妙法,特別是法國人阿佩爾於年研究出來的方法。購買了大量的小瓷罐,將食品處理好,再裝入罐內。全部置於沸水鍋中,加熱分鐘後,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蠟封死。這樣,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

依這種方法,五寨各食品廠,製作了大量地軍民用罐頭。肉罐頭。蔬菜罐頭。水果罐頭等,無所不包。不過由於運力有限,所以此次五寨堡軍隊行軍,只是大量地運載午餐肉罐頭。蔬菜和水果,就路上購買了。

當下衆人一邊吃,黃來福一邊給他們介紹五寨堡的各種罐頭,聽說幾天後,還有大批的五寨堡商隊將來到。李如柏奇怪地同時,竟有用商隊運糧運物的。一邊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黃來福能讓一些罐頭給他們,還有糧草,李如柏都願意出高價購買。千里運糧不方便,但運一些銀兩,還是可以的。宣府鎮富有,李如柏的宣府前鋒軍中。就帶來了大批的銀兩。黃來福自然是表示同意。此後帳中更是一團和氣。衆人一邊吃,一邊聽黃來福介紹他在山西鎮屯田。還有去年在五寨堡和蒙古人作戰的經過。

黃來福還細嚼慢嚥,他雖是有了粗豪地外貌,但由於前世享受多了,所以對吃地東西,他一向不是很注重。

但李如柏、李如樟兄弟,還有他們帶來的一些親將,可就是狼吞虎嚥了。特別是李如樟,更是一個人吃的份量是幾個人多,聽黃來福講到精彩之處,一邊拍手稱快,哈哈大笑,一邊大碗地喝酒。還有他的親隨何世恩,敞開胸懷,露出強健的肌肉,他嫌用筷子吃得不舒服,改用手抓,吃得滿嘴都是油膩。

宣府鎮己是太平多年,他們關外面前的是三娘子領的一干蒙古部落,隆慶和議後,幾十年間都是規規矩矩,兵火不興,宣府鎮己經好久沒打過仗了。聽黃來福講得痛快,個個都是拍案叫絕。

武人間最佩服勇士,先前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見黃來福這麼年經,就升到了副總兵的位子,宣府鎮衆人還有些不服。不過眼下聽黃來福說來,他以一堡之力對抗上萬蒙古兵,斬首數千人,依這軍功,他升到副總兵位子,是實打實地功勞了。反過來說,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升到目前位子,倒還是靠父蔭了。

還有聽了黃來福介紹五寨堡屯田的經驗,李如樟只管喝酒,李如柏卻是砰然心動,按黃來福所說,如果自己兄弟等人將宣府鎮經營起來,可以獲得多少錢糧啊。不過聽到最後李如柏又猶豫起來,按黃來福這方法,太耗錢了,最後投入下去,會不會有相應的產出呢,自己應該和大哥好好商議一下。

當晚李氏兄弟等人,一直喝酒到深夜,才高歌回到自家營地中,還有那些從宣府鎮過來的宣府官兵們,晚飯後,也是個個挺胸凸肚,心滿意足地結伴回營。

第二天天剛亮,宣府鎮大多數官兵們還在呼呼大睡,就聽到外面口號聲震天,刷刷刷的整齊腳步聲不絕。很多宣府鎮官兵被吵醒過來,被攪了好夢,很多人都是破口大罵。

“孃的,哪個王八羔子吃飽了沒事幹,在外面吵個不停?”

很多宣府官兵,罵罵咧咧地起來,穿衣到外面一看,不由呆住了,卻見對面的山西鎮營地中,各官兵們穿戴整齊,全身披甲,手持各樣兵器火銃,正在跑步操練着,喊聲震天。

宣府官兵們竊竊私語,擠在一旁看着,象此類操練,除了家丁外,普通軍士們,一個月難得有幾次,到了寧夏鎮後,更是多天沒有操練一次。宣府衆人都是低聲議論,怪不得人家山西鎮官兵精銳,人家吃得好,操練得也勤啊。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是披衣而起,在一些家丁親將的隨同下,站在一旁觀看,望着鄰近軍營那整齊地隊列。跑步時矯健地步伐,訓練有素地口令,兄弟二人都是互視一眼。

李如樟喝道:“狗日地還看什麼看。叫兄弟們也起來操練了,懶懶散散的,不要讓兄弟部隊笑話了去。”

他地命令下去。立時傳來一片的抱怨聲。

最後一個親將滿口大汗的回來覆命道:“不行啊都司大人,將士們每天都吃不飽,哪有力氣操練啊。強逼下去,小心將士們譁變啊。”

最後李如樟只好改口道:“娘地,叫那些家丁們起來操練了,還睡,睡個鬼。”

那邊的山西鎮營地又傳來各樣的口令聲。接着聽見營門開啓的聲音。只見那邊的五寨堡軍隊,除一部分留守營地外,餘者排成整齊的陣列,並以六列縱隊跑步繞營地一圈後,最後衆人跑出了營門外。

這些人都是全副武裝,身上披着厚實的鐵甲,並將自己地兵器靠在肩上,整齊而又沉重地腳步聲轟轟作響。更讓人驚訝的是。黃來福竟是一馬當先,也是全身披甲,領着衆軍士們跑在前面。

這些人喊着什麼“一,二,三,四。”的整齊聲音,從營地內滾滾小跑而出,陣形絲毫不亂。最後更是整齊跑動。似乎是要繞城一週。

每天全副武裝。十里路的長途跑步,是五寨堡軍隊的例行內容。每次都是由黃來福親自領跑。他們自己不覺得怎麼樣,但看在別人眼中就不一樣了。不說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的宣府軍隊目瞪口呆,就是沿途路過各個大明軍營,大家都是轟動了。

五寨堡軍隊全副武裝,從軍官到士兵,每人一身的鐵甲,這樣強大的裝備,讓衆人咋舌不說,在昨天時,很多軍營地人都認識過,熱議過了。但排着這樣整齊地隊列,繞城齊聲跑步,幾裡下來,還是絲毫不亂,這就讓人震驚了。

五寨堡軍隊或是喊着口號,或是唱着軍歌,在黃來福的帶領下,二千三百戰兵,動作如一,腳步聲也是始終整齊如一。

“一,二,三,四……”

“日暈則雨,月暈則風。何方有闕,何方有風……”

口號聲音越來越響,歌聲越來越雄壯。寧夏鎮城中的四個城門外,都駐紮有大批的大明軍隊,看着這隻鐵甲軍隊腳步聲轟轟而來,卻是始終整齊如一,各人都是擁擠在營房旁觀看,各人神情不一,有人吃驚,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認爲這隻軍隊吃得太飽,有人則是敬佩不己。

就連城牆上的寧夏叛軍,也是被驚動了,很多腦袋露出來,一些軍將打扮的人,更是對着城下這隻跑步的軍隊指指點點。

全副武裝,繞城而跑,從東北方向跑到西門時,黃來福等五寨堡軍兵,己經是全身大汗,不過衆人還是動作陣形不變,腳步堅定有力。

在西門外駐紮的,是新任寧夏總兵官蕭如薰帶領地一部分大軍,見這隻軍隊繞城跑步操練,他也是被驚動了,他吃驚地道:“這是哪來地軍隊,竟精銳如此?”

經過西門後,靠近南門的,駐紮着寧夏徵西將軍董一奎、董一元兄弟二人帶領地大軍,還有麻貴帶領的大軍,見五寨堡軍隊,身披鐵甲,跑步整齊而來,董一奎吸了一口冷氣,道:“難道這就是那隻山西鎮來的軍隊?”麻貴也被驚動,神情凝重。

經過南門後,這裡是三邊總督魏學曾、寧夏巡撫朱正色統領的中軍大營,還有甘肅巡撫葉夢熊領的數千甘肅援軍,也是駐紮在這,連綿的軍營,一眼看不到邊。

看到黃來福,披着沉重的鐵甲,一馬當先地在前領跑操練,後面是滾滾數千的鐵甲人流,從東北方向跑到南門,己經跑了幾裡,雖是個個滿頭大汗,但整齊的隊列一直不變。不說魏學曾和朱正色直吸冷氣,就是葉夢熊,也是不住地向外張望。

最後黃來福等人跑回了自家營地中,休息吃飯。吃過早飯後,又繼續操練。野外負重跑步,這只是五寨堡軍隊中司空見慣的訓練課程,五寨堡衆人中,誰也沒當一回事,跑回就是了。

但這個事情,在城下的各大明軍營中,引起的轟動反響卻是深遠的,好多天中,還是成爲各人口中的熱門話題。就是城內的叛軍們,也是紛紛議論。很多城下大明軍官也想效仿五寨堡軍隊操練,但他們的士兵們營良不好,經常吃不飽,哪經得起這樣的劇烈運動,只好作罷。

由於是攻還是撫,魏學曾和葉夢熊等人,還沒爭出個子醜寅卯辰,所以這些天中,城下一直平靜,戰火不動。而黃來福領着自家的軍隊,除了每天清晨繞城跑步外,平時只是在營地中操練,不理會任何事。

不過雖說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練自家兵,但別人對他的議論卻是不會完。現在山西鎮兵的富有,早己傳遍各個軍營了,每天白米飯任吃飽不說,還餐餐有肉,他們旁邊的宣府鎮軍可以經常打着“交流”,“增強雙方友誼”的名義,過來騙吃騙喝,別的軍隊,就沒有這個方便了。

看着自己士兵喝粥,別人卻能餐餐吃飽飯,吃肉塊。很多軍營的軍官們,都是不滿,紛紛找到三邊總督魏學曾抱怨。

魏學曾也沒有辦法,他道:“山西鎮兵是自備糧餉,吃喝都是他們自己的,本督並末撥糧。反倒是你們,每次都需從本督這撥出大批的糧草。如果你們也能自備糧餉,再怎麼大吃大喝,別人也不會說你們什麼。”

那些軍官們只能無奈而去,自己沒有人家黃來福富有,有什麼辦法?魏學曾也感覺到城下缺糧,讓軍營中產生了一些隱患,不過各省的民夫們,他們運糧的能力己經是達到了極限,加上西北各省窮苦,魏學曾也變不出糧草來。

更讓人眼紅的是,到了每天下午時,那山西鎮軍中還有什麼宣傳隊的姑娘們在唱曲,眼下鎮城下的大明軍營中,雖說也有一些營妓,但這些營妓,那比得過那山西鎮中的宣傳隊姑娘們?

最後,五寨堡軍隊營房中,又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各軍營“交流”軍官們,每人身邊都帶着大批的親將隨從,而這些人吃喝的同時,又傳回了更多的山西鎮軍消息。每天吃飽吃肉就不說了,還有什麼每月足餉啊,軍衣每季發放啊,什麼撫卹制度啊等等,都是聽了讓人流口水,還有什麼斬首制度,也是聽人讓人咋舌不己。很多士兵內心,都產生了跳槽的念頭。就連三邊總督魏學曾,聽說了五寨堡午餐肉罐頭的美名後,都派人前來,取走了十幾罐。還有朱正色和葉夢熊,也是派親兵前來,取走了一批的午餐肉罐頭,這些人都是理直氣壯不給錢的。

在這樣的“交流”下,黃來福吃驚地發現,自己營中本來能吃約十天的糧草,現在只能吃四天了。

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72章 大災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32章 豎儒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5章 潰散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13章 發糧餉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3章 期望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63章 勾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35章 顧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章 期望第18章 轟動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51章 軍歌(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41章 感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61章 成親(2)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30章 軍糧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章 附身邊軍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7章 大幹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9章 冗濫第107章 糧盡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9章 激戰第34章 岢嵐州第6章 這一年第229章 王京第235章 潰散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67章 播州第263章 勾結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4章 開始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68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8章 劉二妞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56章 收稅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
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72章 大災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32章 豎儒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35章 潰散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13章 發糧餉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3章 期望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63章 勾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35章 顧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章 期望第18章 轟動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51章 軍歌(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141章 感嘆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61章 成親(2)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30章 軍糧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章 附身邊軍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7章 大幹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9章 冗濫第107章 糧盡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89章 激戰第34章 岢嵐州第6章 這一年第229章 王京第235章 潰散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67章 播州第263章 勾結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4章 開始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68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8章 劉二妞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56章 收稅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