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

“大少,張家坪山現今一共有采礦點十一個,石灰窯八個,礦丁一百七十五人,廠工55人,日可開採粘石礦125擔,燒製石灰2125擔(一擔不到二百斤)。至於水泥之物,眼下還沒有燒製成功。”

鄧自升領着黃來福等人巡視礦場和各地,開始說話時還有些惶恐,後來神情越來越平穩,說話也越來越平靜有力。

黃來福點了點頭,這個成績還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將來燒製水泥,當然不敢和日後那些年產水泥百萬噸的水泥企業相比,甚至比起一些後世三無小水泥廠,年可生產水泥幾萬噸的成績也不能比。不過念在這是大明朝,歷史侷限性嘛,有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現在水泥還沒生產出來,黃來福倒是不用擔心,目前在這個張家坪山,光是開採燒製這石灰和粘土,就足以給他帶來比較豐厚的利潤了。在後世很多地區,都是靠採礦,出口礦石而致富的,比較有名的就是山西煤礦。其實這個張家坪山礦點,以前黃思豪等人是不知道,否則也早已役使軍士們採礦去了。

一般而言,大明朝管制的比較嚴的是鐵礦,銅礦,金銀礦等礦產,這種開採石灰石和粘土的小礦,是沒人會注意的。事實上,在明代洪武末年,政府便已經取消了限制民間開採鐵礦的禁令,使大明民間開礦一直頗爲踊躍。

限制五寨堡軍官們的是,以前他們哪知道在這一帶有礦產,他們的思想世世代代都是侷限於一些田地上,這種礦產的事,沒有幾個軍官會關注的,除非身旁就有一些已經開採的大礦。

況且,沒有專業的人士,就算他們知道五寨堡一帶有石灰石礦產,也找不到具體的礦點在哪些。黃來福同樣也是如此,依自己電腦中五寨堡的礦產分佈圖,雖知道張家坪山這一帶石灰石資源豐富,但具體的礦點在哪裡,還是請來了專門的選礦工匠。

此時大明的選礦一般使用盤選、磨礦、磁選等技術。盤選法是利用水的力量,淘汰雜質,選出精礦石。放在木盤中進行淘洗。磨礦技術是:先將礦石打碎,再用臼舂成細末,然後用大桶盛水,把礦末投入水中攪拌,攪到一定程度,一些細粘就浮在水面上,一些梅砂懸浮在水中。再把細粘和梅砂用尖底淘盆進行淘洗,然後取得精礦。磁選是用磁石的引力進行選取。

當然一些有經驗的工匠,單單從地表情況就可以測知礦點在何處,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黃來福也請不到這樣的人。

找到礦點後,就要開採了,此時大明的採礦技術,一般是使用傳統的錐鑿、鎚擊、斧劈等法,不過明中期後還發明瞭燒爆與火爆二法。燒爆是用火燒礦牀以後,再用水淋,利用熱脹冷縮的規律,使礦爆裂、分解,而進行開採。至於火爆採礦法,則是利用火yao炸開礦牀,擊碎礦石,而進行開採。

黃來福當然是選擇開礦速度最快的火爆法了,這也讓張家坪山一帶炮聲不斷的同時,也讓五寨堡內庫存的火yao以極快的速度消失,看來,再過一段時間,要去鎮西衛衛所去購買了。

黃來福等人來到一個石灰窯面前,此時,那石灰窯正在煅燒着石灰石礦石,這個所謂石灰窯其實就是在山坡上挖一個圓洞,深有十米、直徑有五米左右,窯門用材質堅硬的石頭砌成,當然窯門不能用石灰石,否則要被燒垮的。

燒石灰所用的燃料採用分層制,最下一層是草層,草層上是煤層,煤層上是石灰石,石灰石上是煤層,煤層上又是石灰石,就這樣把窯體裝滿。另外,還有用草編好一些繩子,分幾條從最底層排到最頂層,作爲燃燒後上下通氣的氣孔。

這樣準備後,就可以點火燒製了,一般一窯的石灰要連續燒三天三夜纔可以燒成生石灰。由於要連續作業,通常礦丁們就在石灰窯旁搭一個小草棚休憩。

此時,便正有一個黃來福請來的岢嵐州匠師,正在窯口旁邊看着火候,見黃來福等人來,便要施禮,黃來福擺了擺手,示意他繼續。

這窯門邊火熱無比,黃來福才站了一會兒,馬上就揮汗如雨,連忙遠遠的閃開,顧雲娘更是閃得更遠。只有那岢嵐州匠師還是在窯門邊專注地看着火候,讓黃來福心下欣慰,這每月2兩銀子不會白花。

這石灰燒了三天三夜後,石灰石的顏色由原來的青褐色變成白色,也就變成了生石灰。再將窯門用石頭和泥封起來,等到自然冷卻後就可以出窯了。這樣,石灰就練成了。

石灰練成後,就要運到庫房中盛裝石灰的大缸中去。黃來福看到,在這一帶幹活的多是婦女,她們一邊幹,一邊大聲說笑,許多人身上都是白濛濛的,真是白灰飛揚,一些婦女機靈些,便在臉上嘴上蒙個圍布。

這倒讓黃來福想起來了,是不是要製作一些口罩出來,分於這些水泥廠的人使用,否則他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時間長了,怕是會得個什麼肺病之類的工作病。戴上口罩後,多少會起一些保護的作用。

※※※

看過各個石灰窯,黃來福等人在管事鄧自升的陪同下,又來到了水泥廠和水泥窯這邊巡視。

水泥廠這裡也是漫天灰塵,最顯眼的就是裡面供着一個老君神和一個關公,這老君神就是大明朝礦冶業的行業神了,而關公則是作爲武財神來拜。

這是大明一個奇怪的現象,此時無論是什麼行業,諸如成衣店、估衣店、綢緞莊、皮店、煤鋪、豬肉鋪、腳行等,都將關公作爲武財神來崇拜。這讓黃來福摸不着頭腦,這關公和財神爺有什麼關係?

不過此時的關二爺滿身都是灰灰,看上挺可憐的。

水泥廠內正在人來人往,衆人都在忙碌着。渾身都沾滿白色粉末的廠工們,此時正依黃來福的說法,將石灰石和粘土按一定比例,破碎、磨細成生料,加適量石膏,運到旁邊的水泥窯中煅燒,希望能燒出黃來福說的那個啥的水泥來。

水泥窯離廠這邊不遠,是一個普通的立窯式水泥窯,採用磚石結構的磚窯,白膠泥做泥坯,人工加料和卸料,這是依黃來福電腦中的文字說明,專門製作的。當開始燒製時,窯尾那高高的大煙囪,便噴出濃煙來,一時四周煙塵隨風飄揚。

來自岢嵐州的劉師傅恭敬地站在黃來福的身邊,他的臉上煙熏火燎的,黑一塊,紫一塊,當煅燒出一種新的粉末時,他便取來一部分,混以砂石加水拌合,看看強度如何。

劉師傅聚精會神地拌合着,一般來說,水泥加水攪拌到開始凝結所需的時間稱初凝時間。從加水攪拌到凝結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終凝時間,這水泥初凝時間不能早於45分鐘,終凝時間不能遲於12小時。否則,這水泥的燒製就算失敗。

最終,劉師傅失望地搖了搖頭,顯是這次的燒製並沒有成功,黃來福心下也有些失望,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這種化學性的東西不比製作水車那種物理性的東西,一定要經驗火候都到了,纔可以水到渠成,急是急不得的。

而雖說黃來福從電腦中查到了水泥燒製的配方,理論上知道水泥如何燒製,但要他自己去燒,肯定是不行的,理論知識是理論知識,實際是實際,但就象他對大農場計劃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但讓他自己親手下田幹活,也幹不過哪怕五寨堡任何一個年輕人。做這些事情,還得靠這些工匠們。

見事情不成功,管事鄧自升和劉師傅二人的神情都有些惶恐,特別是管事鄧自升,更是連連向黃來福請罪,黃來福道:“無妨,這水泥的燒製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你們下次努力就是。不過也不可鬆懈,要勞記緊掛此事,明白嗎?”

鄧自升和劉師傅連連點頭答應。

※※※

老牛:三江很快就要換榜了,本書沒收藏的朋友趕快收藏,以免到時尋找不便。

另:本書自1號上傳以來,到今天月底,一直堅持每天更新不間斷,實是難得,自我表揚一下,^_^

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38章 衛學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7章 謀劃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66章 上任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82章 血腥鎮壓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52章 還鄉第168章 迎接第265章 規劃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8章 轟動第269章 海龍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29章 王京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37章 提督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35章 顧家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34章 慘烈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13章 發糧餉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56章 收稅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89章 激戰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68章 迎接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3章 期望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61章 成親(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87章 大鐵廠第242章 毆打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5章 火熱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68章 迎接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09章 冗濫第113章 發糧餉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
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38章 衛學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7章 謀劃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66章 上任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8章 德潤布莊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82章 血腥鎮壓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52章 還鄉第168章 迎接第265章 規劃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8章 轟動第269章 海龍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29章 王京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37章 提督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35章 顧家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34章 慘烈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13章 發糧餉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56章 收稅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89章 激戰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68章 迎接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3章 期望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61章 成親(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87章 大鐵廠第242章 毆打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5章 火熱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68章 迎接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09章 冗濫第113章 發糧餉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