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

還好,三天後,滾滾的五寨堡商隊相繼到來,他們帶來了大批的糧草商品,解決了黃來福的隱憂不說,同時也在寧夏鎮城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從大明中期,商賈們和大明各邊鎮官兵們,形成了密切的關係。各邊鎮的糧餉草料,除了京運銀,民遠糧,民運草外,餘下的糧草需求,就是靠商賈們解決。

不過象五寨堡軍隊這樣純用商賈們運糧的,倒還是大明歷史中的第一次。在大後方靈州城,雖也聚着一些陝西,寧夏的商人們,但他們的膽子卻不如五寨堡商人們這麼大,並不敢跑到鎮城下面來。

這也引起了三邊總督魏學曾等人的注意,商賈運糧,雖說需要以市價或是高出市價的價錢買糧,看上去花費較大,但總體算下來卻又便宜。

軍運糧,民運糧,同樣是耗資極大,路上消耗浪費極爲嚴重。從陝西,甘肅內地運一石糧到寧夏城下,路上需要消耗四、五石糧。十萬軍隊,需要出動幾十萬民夫,路上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糧食。而且民衆同樣也是怨聲載道。這些民夫都是壯勞力,他們被抽調離家後,家裡的田地就荒廢了。或許除了吃飽外,他們也拿不到什麼工錢。

而用商賈運糧,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又不會有濫用民力之憂。民夫的僱傭,路上的消耗,他們自然會有相應地謀劃。路上的損耗,可說是直線下降。而且這些損耗,也不是朝廷的。朝廷大軍,到時只需要直接買糧就是,萬事不用操心。

當然,用商賈們運糧。也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比如說他們的運力問題,這些商賈們運來的糧,能不能滿足十萬大軍地糧草需求?幾個月下來,那是至少需要百萬石糧草,他們有那麼多糧嗎?還有銀錢問題,直接購買這麼多糧草。朝廷拿得出這筆錢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用商賈運糧,都是非常有益的一個補充。

五寨堡商隊,不斷而來,他們靠五寨堡軍隊營地旁而駐紮,一下子,鎮城下熱鬧了許多。城下缺糧,不過各平亂軍隊手上,還是有些銀子的。

平亂幾個月來,雖說運力有限。糧草供應跟不上,但在鎮城下的平亂大軍,軍餉倒是按月發放。而且戰時還是雙餉。雖說層層剋扣下來,少了一大部分,但各兵手中,多少還是有些銀子,特別是那些拿銀子的營兵們。

在黃來福身旁的宣府軍,當下他們就向五寨堡商隊買了幾千石糧食。看到宣府軍帶頭。許多各營將士,也是紛紛購買。

五寨堡商隊中。除了糧食外。還有五寨堡各種食品。午餐肉罐頭是主打。此外。還有大批地五寨堡豆腐皮、豆乾。腐乳。豆瓣醬。鹽蛋。酸菜。皮蛋。魚乾。火腿等。應有盡有。還有五寨堡菜油。五寨堡呢絨布匹等。也是運了一大堆前來。

只要能供應好自己軍隊地需求。黃來福不介意五寨堡商隊和別人做生意。本來他帶商隊前來。也是有發戰爭財。打開市場地目地。他要讓這些商人們知道。每次隨軍出戰。他們只有賺。不會虧地。提高他們以後隨軍地積極性。

寧夏鎮城下。各營地將士們紛紛購買糧草。還有五寨堡各種副食品也是供不應求。特別是前幾天中。五寨堡地午餐肉罐頭己經聲名鵲起。更是衆人地重點關注對象。富有軍隊就多買些。窮地軍隊就少買些。總要嚐個味道。

不過隨後衆人也想到一個問題。自己是來平亂地。怎麼購買糧草地錢還要自己出呢?他們就到三邊總督魏學曾那兒去鬧。要求總督大人“報銷”買物質地錢。關於這筆錢算誰地。各方扯皮不休。

三邊總督魏學曾和各人扯皮不說。他注意到五寨堡商隊們地作用後。也是找到了商隊首領渠源銳。要求向他購買十萬石地糧草。雙方最終以每石糧一兩六錢地價格成交。

這可是一筆大買賣。當下商隊中人緊急行動起來。向各地商人聯繫糧源。而生意做得這麼大。這次暴賺是不用說了。五寨堡商隊中。各人都是眉歡眼笑。而聽到這樣地商機。當地地寧夏鎮商人們也是拍頭不己。他們後悔之餘。也是飛快地加入到賣糧地隊伍中來。

五寨堡軍營中,幾個宣傳隊地姑娘們正在高歌。

眼下的五寨堡軍營,己經成爲鎮城下平叛軍隊中最受歡迎的去處,只要能進來,順帶吃飽喝足不說,還可以聽聽軍營內的姑娘們唱歌,真是一種享受。不過由於前些時間來的人流太多太雜,爲了安全起見,眼下的五寨堡軍營,除了外營的一些高級軍官外,餘者皆不得進入。

此時五寨堡軍營內戒備森嚴,因爲今天,可有好幾個總兵級別的軍官來訪,這些人分別是寧夏總兵官蕭如薰,寧夏副總兵官麻貴,還有他兩個部將馬孔英、麻承詔。還有徵西將軍董一奎,和他的兄弟董一元。還有寧夏副總兵官李,帶着部將吳顯、趙武、張奇等人。此外還有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在一旁相陪。

這些人都是黃來福在歷史上久聞大名地人物。那蕭如薰原是寧夏參將,因和夫人楊氏堅守城池,抗住叛軍數月地攻打而出名,被萬曆帝知道後,火線升爲總兵官。此後蕭如薰先後擔任過大明七鎮的總兵官,史書評價他,每守一鎮,都表現得特別穩重,有很大地建樹。

這位老兄不但打仗厲害,還非常善於寫詩。可稱爲儒將,和當時很多文人墨客交往,此時黃來福看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堂堂,神情堅定。果是厲害人物。

還有那位麻貴,更是猛將兄。麻氏家族和李氏家族一樣,都是軍將世家,家族中同樣都是羣星雲集,猛將倍出。當時就有“東李西麻”之稱。

麻貴之父麻祿,著名地大同參將,後官至宣府總兵官。麻貴兄弟麻錦。同爲猛將。

還有麻貴自己,更是不得了,不論是在寧夏之戰,還是將來的朝鮮之戰中,都是大放異彩。而且他的軍功可說都是自己苦戰而來的。

шωш▲ TTKдN▲ C 〇

麻貴今年五十歲,滿臉的風霜之色,是一個老軍伍了。明隆慶年間,他擔任大同新平堡參將。韃靼入侵邊城,山陰、懷仁、應州相繼被攻陷,只有右衛城在麻貴與其兄麻錦帶領家人與軍民合力據守下得以保全。麻貴以功在明萬曆初年授大同副總兵。萬曆十年麻貴以都督僉事充任寧夏總兵,不久又調任大同總兵。萬曆十九年被彈劾,謫戍邊。寧夏鎮亂起後。他又被起用,爲寧夏副總兵官。

從年輕到現在,他可說是飽受滄桑了。黃來福特別注意他一些,不是因爲他英俊,而是因爲寧夏之戰後,麻貴會升任爲延綏鎮總兵官。就在自己山西鎮身旁,將來兩人可能會有大把的合作機會。

至於董一奎,董一元兄弟。董一奎也是個人物,曾任都督僉事,先後鎮守山西、延綏、寧夏三省邊防,以勇猛著稱。萬曆20年,他佩徵西將軍印,鎮守寧夏。其時,叛軍據守城池。董一奎不得入內。就在城外辦公。八十多日晝夜不解鎧甲,致使鎧葉被汗水浸蝕透孔。在朝鮮之戰中。也有不凡表現。今年約在五十多歲,是個耿直人物。

他地兄弟董一元,同樣爲猛將,現己年近五十了。嘉靖年間時,董一元任薊鎮遊擊將軍。當時土蠻、黑石炭等部萬餘騎兵進犯,總兵官胡鎮率兵抵抗,董一元功勞最高,升任石門寨參將。隆慶初年,他在棒槌崖大破敵軍,又是軍功最高,升任副總兵,駐防古北口。萬曆十一年,董一元以都督僉事銜任昌平總兵官,不久移駐宣府。萬曆十五年後,又移駐薊州、寧夏、延綏等地,朝廷進封他爲都督同知,兼中府僉事。

萬曆二十年寧夏之亂時,董一元率部趁蒙古河套部後方空虛,出塞抄襲,搗其大營,斬首3000餘級。最後積功升爲遼東總兵官。他先後鎮守邊關要衝,軍功卓著,與當時的麻貴、張臣、杜桐、達雲並稱邊關虎將。

最後是寧夏副總兵官李,這位老兄前些時間,曾有代任過寧夏總兵官,也率部收復了河西47堡,算是勞苦功高,不過他的官運不好,由於久攻寧夏鎮城不下,萬曆帝便讓有突出表現的蕭如薰擔任寧夏總兵官,而讓他繼續做他的副總兵官。

這些軍將們久經戰陣,平時功勞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個個都是高傲非常,平時的一般人,他們是不會看在眼裡地。黃來福這麼年輕的副總兵官,本來按各人的想法,肯定是朝中有人的紈絝子弟。

黃來福在五寨堡斬首蒙古人三千多,普通士兵可能不知道,但這些世家軍將,個個都是耳目靈通之人,早己得知消息。本來他們還懷疑這裡面會不會有水份,不過見了黃來福練出的軍馬後,衆人都是改變了態度,這樣的強兵,能大敗虜賊,那是肯定的了。

既然都是靠真本事混出來的,軍中最服勇士,各位中老將軍也就對黃來福改變了態度,將他看爲自己人。況且,今日前來,衆位將軍還是有求於黃來福的。

各軍中缺糧,民夫軍夫運力有限,每天到達寧夏鎮城下的糧車都很少,有時就是有銀子也買不到糧食。往日是沒辦法,不過眼下寧夏鎮城來了五寨堡商隊,每天都有糧食不斷地運來。各將軍心中都是起了心思,希望能從商隊中購

不過粥少僧多,大家都想買糧,商隊糧草就是那一些,還有各種副食品,大家都是爭着要。五寨堡軍隊需要充足供應,餘下就不多了,賣給誰好呢?商隊左右爲難,各軍中也是爭個不停。大家想起山西鎮副總兵黃來福和商隊關係密切,就想讓他來調解一下。況且衆人也聽說了五寨堡軍營中地種種好,順便來放鬆享受一下,也是好事,於是衆人就結夥而來了。

就在剛纔,好不容易,黃來福纔將各人矛盾調解好。眼下,各人都是圍坐在營地中間,聽上面的五寨堡姑娘們唱歌,黃來福,蕭如薰,麻貴,董一奎,董一元,李,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坐在前面,這是第一階層,他們的部將們,則是坐在第二排。

還有五寨堡官兵們,以局爲單位,整齊地圍坐在後面,每人聽着上面地歌曲,都是叫好不己,特別是那些中老軍將身後的各個部將親隨們,個個都是漲紅了臉,拼命的鼓掌。

和前些天不同,眼下這些外營而來的軍將們,特別是他們的隨從,雖說個個還是粗陋之輩,不過現在己經儘量裝出文質彬彬的樣子,語言舉止會文明瞭一些,只鼓譟,不再動手,也不再污言穢語。

以前曾有一些人,入營來後,聽唱歌時,不但如狼般地嚎叫,還對五寨堡軍隊中的女宣傳隊員動手動腳,當下被黃來福下令暴打一頓,趕出了軍營,以後這些人也永遠不要再想進入五寨堡的營地中。

消息傳出後,各軍營中人都是注意了自己,同時也告誡了手下將士,舉止要有禮些,免得以後進不入五寨堡的營房內吃喝享受。同時各人心想:“難道這些什麼的宣傳隊員,都是那黃來福的禁臠不成?只是這些女人的姿色很一般啊。而且,哪有哪個男人讓自己的禁臠小妾出來拋頭露面,唱歌跳舞的?”

說實在地,這些五寨堡宣傳隊地姑娘們,個個長得都很普通,城下的大明軍營中,每一個營妓,都比她們長得漂亮。不過這些五寨堡宣傳隊地姑娘們,勝在個個健康活潑,鼓動性強,表演的衆多節目都是豐富多彩,非常受各人歡迎。畢竟,那些營妓,只能讓人有**上的享受,五寨堡宣傳隊的姑娘們,則是讓人有種精神上的享受,極大的鼓舞了衆軍的士氣。兩者顯然不能比。

短短几天,五寨堡的宣傳隊,就在城下的大明軍營中,擁有了極大的聲名,還有了一大批的粉絲。連三邊總督魏學曾幾個高層文官,都動了觀看的念頭。

此時,一個穿着五寨堡軍服的宣傳隊員唱了五寨堡的堡歌,引起了巨大的歡呼聲,而歌詞中的內容,也讓臺下一干老將們若有所思。

她下去後,又有一個女隊員上來,唱《兵哥哥》,和《咱當兵的人》,又是引起了巨大的歡呼聲。麻貴,董一奎,董一元,李,李如樟幾人還在咧着大嘴和身後的部將隨從們一起大笑,蕭如薰和李如柏則是若有所思,認識到這種宣傳隊,似乎對軍心士氣的有利之處。

歌曲唱完後,又是各種舞蹈,更是引起陣陣叫好,氣氛非常熱烈。

正在這時,江大忠走上前來,對黃來福耳語道:“少爺,寧夏巡撫朱正色有請。”

江大忠的嗓門一向大,就算他是耳語,旁邊各人都是聽得清清楚楚,一時間,各軍將都是互視一眼,神情各異。

第241章 徵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75章 大過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8章 入朝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30章 軍糧第94章 歡聚第228章 入朝第126章 不滿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1章 成親(3)第244章 度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52章 還鄉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84章 蒼涼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07章 糧盡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81章 武裝開礦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08章 決戰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12章 老營堡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8章 大移民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3章 期望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00章 又震動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38章 衛學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78章 大移民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
第241章 徵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75章 大過年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28章 入朝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30章 軍糧第94章 歡聚第228章 入朝第126章 不滿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1章 成親(3)第244章 度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52章 還鄉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84章 蒼涼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107章 糧盡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81章 武裝開礦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08章 決戰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12章 老營堡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8章 大移民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3章 期望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00章 又震動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38章 衛學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78章 大移民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