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

回到明朝做千戶

翠華園在西苑,向爲萬曆帝及鄭貴妃休憩之地。

此時,在翠華園的華園閣中,黃來福見到了史書上有名的鄭貴妃,只見她年在二十餘歲,身戴鸞鳳冠,冠上彆着金玉四鳳花釵,穿着紅羅裙褙子,上繡着織金的鳳文。

說實在,鄭貴妃並不是非常美麗,容貌只是端正罷了。在大明朝,狐媚的女子是不能選秀入宮的。依黃來福對相關史料的瞭解,鄭貴妃之所以能得到萬曆帝的寵愛,是因爲她喜歡讀書,和萬曆帝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能成爲他精神上的支柱。如果專以色相迷惑,是不可能幾十年都得到萬曆帝的寵愛的。

華園閣中燒了地龍取暖,旁邊又擺着幾盤銅盆炭火,使閣內一片的溫暖祥和。閣中早擺了一些宴食,出乎黃來福意料的,菜餚並不奢豪,相對於此時大明縉紳士大夫各種筵宴中的大擺排場,算得上是儉樸了。

其中菜餚中,還擺着幾盤野菜。明太祖苦寒出身,所以爲了教導子孫不忘本,皇家菜餚中,都要擺上幾盤野菜,永樂帝第五子朱,還撰了一本書叫《野食》,裡面介紹了400餘種可供食用的野菜、野果等。

鄭貴妃是那種性情較活潑,頗有自己個性的女子,她的全部精力,都是傾注在萬曆帝的身上,她見萬曆帝隨黃來福而來,神情歡悅,知道這都是黃來福之功,因此她越發對黃來福上眼。

在宴中,她不停勸黃來福吃菜,黃來福也是餓了,又可以嚐到皇家的菜餚,因此也不客氣地放開肚子大吃,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外人的意思。

見黃來福這個樣子,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相視而笑。二人不是沒有宴請過朝臣。無一不是戰戰兢兢,哪能象黃來福這樣坦然的?不過黃來福這個樣子,倒是讓二人非常放鬆。有點酒宴的樂趣。

萬曆帝和鄭貴妃不時地竊竊私語,此時萬曆帝又笑着向鄭貴妃說了句什麼。鄭貴妃掩口而笑。白了萬曆帝一眼:“你也算是翩翩美男子?”

萬曆帝看了黃來福一眼,尷尬地咳嗽了一聲。黃來福只當沒聽到。

鄭貴妃眼波流動,含情地看了萬曆帝一眼,然後對大吃的黃來福說道:“忠明,聽說你己經成婚。有妻顧氏?”

黃來福放下碗筷道:“回娘娘的話,我的妻子顧雲娘。乃是從小和臣訂親,算是青梅竹馬了,我們兩人,乃是天造地設地

鄭貴妃笑得如花枝亂顫,萬曆帝也是莞爾,連旁邊服侍地宮女們也是偷笑。

終於,鄭貴妃忍住笑道:“難得你一個武將,竟懂得這麼多的典故。古有云:家有賢妻,夫無橫禍。象黃愛卿這樣的國之棟樑,想必你妻子也是個端麗淑德地女子。本宮在宮中沒什麼說話的人兒。倒是很想見見你這個妻子。”

黃來福道:“微臣謝過貴妃娘娘地擡愛,說起來。我妻子確實是個很不錯的女子,知情識趣,討人歡喜,貴妃娘娘見了她後,定會喜歡。”

三人說說笑笑,這頓飯大家都吃得很滿意,在宴中,黃來福說了很多邊鎮的趣事,讓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聽得津津有味。

當晚臨別時,萬曆帝和鄭貴妃都是賞了黃來福許多東西,在黃來福回軍營時,還要幾個身強力壯的侍從一起擡去。

由於軍情緊急,第二天一早,黃來福就拔營起程,繼續率着大軍往遼東而去。

不過黃來福被萬曆帝接見的事,還君臣二人密談,卻是很快地傳揚開去。此時內閣首輔己是由王家屏換成了趙志皋,不說百官嫉妒,就是趙志皋,也是心下百味雜生。他任內閣首輔以來,還沒有被萬曆帝私下接見過呢,沒想到邊鎮一個武將,卻能如此得到萬曆帝的寵愛,不嫉妒是不可能地。

而五寨堡軍隊強悍的軍容,以商賈車隊運糧輜重的趣事,也成爲京師百姓一個長久的話題。

遼東鎮是九邊強鎮之一,全鎮延袤千有餘裡,北拒諸胡,南扼朝鮮,東控福餘真番之境,地位僅次於薊鎮。全鎮原有軍兵九萬四千六百餘員,馬匹七萬七千餘匹。除年節逃故外,現有官軍八萬一千九百餘員,馬匹四萬三千八百餘匹。

這些軍馬,除了國庫撥給的主兵銀十六萬餘兩,客兵銀四萬餘兩外,還有當地的屯糧,還有各種的民運本色豆,民運本色糧,折色銀等,一年需要糧餉近百萬兩。

遼東鎮鎮城及遼東都司所在地都在遼陽,在這裡,有巡撫一員,此時爲郝傑。\\\\\\還有鎮守總兵官一員。

自大明決定出重兵遠征朝鮮後,自萬曆二十年八月起,薊州、保定、山東、浙江、山西、南直隸各軍紛紛受命,向遼東方向集結。

宋應昌先率軍抵遼陽城下,12月下,李如鬆率着自己的兩千家丁,從寧夏到遼陽,經過漫長的旅程後,也到了遼陽,與宋應昌會師,此時援朝軍隊約有不到四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只有浙兵吳惟忠部四千人,還有山西鎮黃來福部三千人,還沒有到了。

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593年1月25日,在李如鬆領軍到達遼陽的第三天。

東北平原一望無際地平原黑土地,雖是天寒地凍,地上卻是不見雪,寒氣直透人心。

“大人,前面己是遼陽地界,再行二十里,就到遼陽城了。”

全軍一片歡呼,他們這隻軍隊,從五寨堡到京師,行程超過千里。又從京師到山海關,經寧遠,廣寧等地,又行程千里,終於到達了。

這25天地野外行軍,行程遙遠,又是天寒地凍的,可說是非常考驗人,好在五寨堡軍隊上下都頂住了,除了一部分馬匹,還有少部分地軍士生病落隊外,餘者大部,都順利地到達。

黃來福高聲傳下命令:“傳令,大軍加快腳步,到遼陽休息。”

全軍一片歡呼,車馬人流,滾滾向前而去。

五寨堡士兵們都是一人雙馬,此時幾千人放馬急催,可說是蹄聲如雷,聲勢驚人。很快,他們便到了遼陽城下。

此時,遼陽城外,早駐滿了援朝大軍,各大營中,滿是各地來的精兵強將。他們早得到消息,又會有一隻山西鎮來的友軍到達,他們也不以爲意。不過此時聽到蹄聲如雷,慢慢的,從地平線上出現無數的旗幟,跟着一隻騎兵滾滾而來,如此聲勢,各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城牆上張望的遼東巡撫郝傑和經略備倭大臣宋應昌也是驚歎道:“這是哪來的一隻軍隊,竟有如此威勢?”

他們旁邊的李如鬆淡淡道:“看旗號,這是山西鎮的軍馬,統軍之人應該就是山西鎮副總兵官黃來福。”

“黃來福?”郝傑驚訝地道:“可是那位人稱糧神的山西鎮五寨堡黃來福?”

李如鬆道:“正是。”

宋應昌深思,郝傑驚疑不定。

李如鬆道:“兩位大人,友軍到來,我們前去迎接吧?”

宋應昌和郝傑又是吃了一驚,李如鬆爲人非常傲慢,郝傑和他相處是最久的,雖然受不了,但也多少了解他的爲人,不與他一般見識。

但宋應昌身爲經略,但和李如鬆接觸的短短几天中,己經非常不愉快。好傢伙,宋應昌身爲經略備倭大臣,李如鬆第一次見他時,甲冑不全,只是身着一套便服,對他禮儀也不注重,可說是在宋應昌心中留下了非常惡劣的印象,只是因爲要靠李如鬆打仗,宋應昌才無可奈何。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會去主動迎接一隻軍隊的到來,這真是奇怪了。宋應昌和郝傑都是心中不悅,以自己的身份,哪能去迎接一個官職與他們相差很遠的武將?只不過李如鬆說出這樣的話,他們也不好反駁,只好不情願地隨李如松下城了。

到了城下,只見山西鎮的軍馬己經列隊完畢,數千騎兵排成整齊的方陣,一杆杆的黃字大旗,隨風飄揚着,整隻軍隊,有一種無言的威力。旁邊站滿了對着他們指指點點的各鎮軍兵,議論聲不絕。

李如鬆面不改色,宋應昌和郝傑是越看越吃驚,走到面前就可以發現,這隻軍隊,都是一人雙馬,不說每個騎士身披鐵甲,人人高大魁梧,裝備精良,就是他們身下的戰馬,也是活蹦亂跳,都是良馬。整隻軍隊雖是無言站立,然後壓迫力驚人。而且數千軍馬都是一動不動,只餘刺骨寒意中人馬不時呼出的白氣,顯示出五寨堡軍隊嚴謹的軍紀。

不說宋應昌與郝傑等人動容,就是李如鬆身旁的五弟李如梅,也是看得驚疑不定,他一直以爲自己遼東兵馬甲天下,沒想到與五寨堡軍隊一比,還是隱隱落於下風。

在各人打量五寨堡軍隊的同時,黃來福卻是眯着眼睛打量身後不遠的遼陽城,和九邊各鎮的鎮城一樣,遼陽城也是建設得非常厚實高深,城週數裡,全以青磚包砌,並擁有多個城門。城牆上的垛口中,放置有火炮無數。

由於平朝鮮,大明各路軍馬在這裡集合,因此這裡又成爲重要的後勤基地,無數的糧草輜重,軍械物質,運往裡,衆多的民夫忙碌不停,一股硝煙的味道,己經可以聞到。

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65章 規劃第112章 老營堡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69章 海龍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63章 勾結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63章 勾結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25章 朝會第269章 海龍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3章 掩護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章 大幹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67章 播州第17章 大幹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65章 規劃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83章 破家第61章 成親(1)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5章 火熱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65章 規劃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42章 毆打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8章 德潤布莊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84章 蒼涼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40章 大捷第80章 八角堡開荒
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65章 規劃第112章 老營堡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69章 海龍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263章 勾結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63章 勾結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25章 朝會第269章 海龍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3章 掩護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7章 大幹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267章 播州第17章 大幹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65章 規劃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83章 破家第61章 成親(1)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5章 火熱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65章 規劃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42章 毆打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8章 德潤布莊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84章 蒼涼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40章 大捷第80章 八角堡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