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

回到黃來福身邊,江大忠向黃來福告知了剛纔的事情,黃來福冷靜地道:“和友軍的功勞糾紛,等亂事平定後再說,總之你們這次斬首數目118級,我會讓何如鎮記在功勞簿上,戰後一起算。”

此時攻城戰事己是結束,各路攻城大軍,都是慢慢退回了各自的營房,只餘城上城下青煙嫋嫋,狼藉一片。不久,又有一些大明輜兵出來打掃戰場,醫士們救護傷員。對於城下忙碌的各人,城上的叛軍只是麻木地看着,並未作出任何動作,此時天氣炎熱,戰死士兵的屍體如果不處理的話,有可能引發瘟疫。

此次四路攻城,大明士兵傷亡約有數百人,黃來福出戰的三百家丁中,共有受傷七人。此次五寨堡隨軍遠征的軍中醫士,約有幾十人,他們在忙完了自家軍隊中受傷的將士後,便協助友軍救護傷員。

眼下的大明軍隊中,軍醫制度算是完善,每一營兵中,都固定配有拿軍餉的醫士二名,醫獸一名,並配有相應的救護藥物。而在此時西方的歐洲軍隊中,還沒有固定的軍醫制度,只有一些臨時出戰才受僱的醫生和外科醫生,並從負傷的士兵那裡收取醫療費。\這些歐洲外科醫生當時的社會地位都很低,多是由一些理髮師兼職。

而且此時西方軍醫救治的手法較爲原始,比如他們爲傷者截肢後,便使用燒紅的烙鐵燙傷口以防止出血。還有在救治那些被彈丸擊中的傷者時,在彈丸從傷口取出後,還要將傷口張開,然後將煮沸的油倒入傷口中,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不過此時在大明各軍營中。各營中的醫士卻是手忙腳亂的。因爲傷者實在是衆多。各方哭嚎叫罵聲不絕,醫士們正在焦頭爛額,忽見有大批地五寨堡醫士前來援助,不由大喜。

這些五寨堡軍醫,都是從五寨堡醫館中選拔,都是由五寨堡文衛局。通過高薪,向大明各地聘請地醫生,由於他們待遇穩定,軍中又對他們普遍尊重,所以個個都乾得很歡實。現在的五寨堡軍隊。己經做到了一司五百人中,至少擁有十個醫士。此次黃來福帶着幾千士兵前來,隨軍醫士就有50人。以後黃來福還準備在五寨堡開設一所軍醫學堂,專門培養各種醫士。

在外營士兵的目光中,這些五寨堡醫士們,每人都攜帶着一個專門的藥箱,臉上還戴着一層白色的棉布塊,這就是五寨堡的多層口罩,以防止傳染疾病。這種口罩,在歷史中。最早出現於1899年。在此時地歷史中,本來是黃來福配給五寨堡水泥廠員工用的,後來在黃來福的命令下,被普遍用於五寨堡醫館,還有軍隊中。

由於五寨堡醫士較多,加上他們救護的藥物器械充足,因此除了那些重傷的傷員外,餘者,皆順利救護。這讓五寨堡軍隊醫士在各營中聲名遠播。連三邊總督魏學曾等幾個文官見了後。都是稱讚不己。大大讚賞五寨堡軍隊救護友軍地精神。

在城下各營將官忙完自家傷員救治後,戰死將士的遺體也進行收訖。他們摘下各軍士遺體腰牌,再對應軍中名冊,作爲將來家中撫卹地憑證,按此時大明軍中的撫卹條例,普通的士兵家屬,將來可獲得喪葬費一石米。而軍官的遺孀子弟,可以憑襲戰死者的月銀全俸優養。

這個待遇,如果說此時大明的軍將士兵都是習以爲常的話,但按五寨堡軍隊的撫卹條例,又是大大不如了。這讓五寨堡各軍士心中頗有優越感,心中凝聚力更強。也讓風聞五寨堡軍隊待遇的許多城下軍士,內心都是羨慕不己。

最後戰死者地遺體們集體焚燒,有些勢力的將官們,可以將骨灰運回故里埋葬。而那些普通的士兵們,只能安葬在這寧夏城附近了。

在各軍救護傷員,辦理後事的時候,此次戰事攻城,各方間的論功也是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和黃來福相關的話題是斬殺拜家丁的那118顆首級,究竟該算誰的功勞。

這些首級中,雖大部分是五寨堡軍隊所殺,但首級分別搶在劉承嗣部地手下,有45顆首級。還有麻貴部地手下,有73顆首級。五寨堡軍隊中,一顆首級也沒有。

在三邊總督魏學曾的中軍帳大營中,各營將官濟濟一堂,此時正傳出激烈地爭吵聲。甘肅副總兵官劉承嗣漲紅着臉道:“軍門,如果沒有標下將士的死力圍截,最後黃將軍和麻將軍部卒哪能及時趕到,最後斬殺這些亂賊?因此標下認爲,這些首級,我手下的兒郎們,應該佔大部分,最少應該分得60具首級。\”

說到這裡,劉承嗣怒瞪了黃來福和麻貴一眼,特別是黃來福,他手下的軍隊吃得好,裝備又好,早讓他嫉妒。如果不是看在剛纔五寨堡醫士們救護自己受傷部下的份上,他早上前撕打黃來福了。

麻貴冷哼了一聲,滿是風霜的臉上也現出幾分激動之意,他是個老軍伍了,一向性情高傲,本不屑於和旁人爭什麼,不過關係到自己及部下的功勞,麻貴怎麼能讓?

此時他手上握有的73具首級,足以讓他官升一級,恢復到總兵官的位置。從隆慶年開始,麻貴就一直沙場血戰,慢慢積功升任,終於在萬曆十年升到寧夏總兵官,很快又調任大同總兵。一直到去年被彈劾謫邊,顏面盡失。今年復起爲寧夏副總兵官,讓麻貴內心會好受些,不過被貶謫的心結一直盤據在他的心中,平時外人的冷言冷語也聽了不少,此時有機會官復原職,回覆往日的輝煌,麻貴怎麼能讓?

此時他冷哼道:“軍門,劉將軍部下是圍截過出城的拜等賊不錯,但如沒有我和黃將軍旗下部卒及時趕到,那賊早己突圍而去,後果不堪設想。\況且那些寧夏賊的首級皆是我手下兒郎與黃將軍旗下協力斬殺,當時北城門軍中並無所獲,劉將軍此言,有搶功之嫌。”

在戰後,麻貴部將馬孔英和麻承詔對他的說法是,他們同時與江大忠等人趕到,一場血戰後,拜帶着餘下的家丁們狼煙地逃入城中,他們圓滿地完成截擊任務。當然,按馬孔英和麻承詔兩人的說法,他們和部將血戰時,是一邊戰一邊割取首級,不過那五寨堡軍隊不知道怎麼回事,砍殺敵人後,竟忘了割取首級,結果都被劉承嗣的部下搶去了。

對於自己愛將的說法,麻貴自然是深信不疑,平時他也頗以自己手下部卒悍勇而自豪,聽了二將的說法後,他自然認爲手下帶回來73具首級是理所當然,己方應有的功勞。不過對於五寨堡軍隊血戰一場後,首級反被別人割去,他有些打抱不平起來。

劉承嗣大怒,指着麻貴喝道:“姓麻的,你是說些什麼?”

麻貴也是大聲地喝了回去,道:“劉承嗣,難道你認爲我說錯了嗎?”

兩人都是身材粗壯,針尖對麥芒,互相指着對方的鼻子,氣勢洶洶。看到二人這劍拔弩張的樣子,旁邊的各將事不關己,只是悠閒地在旁看好戲。他們此次攻取城門,除了死傷各自的部卒外,一顆首級也得不到。眼見劉、麻,黃三人,所獲首級118級,戰功輝煌,都是心下嫉妒,此時看看好戲也好。

見幾位大將爭吵,葉夢熊坐在一旁,只是撫須沉吟,魏學曾則是頭疼地拍着自己的腦袋。自平亂起,各將就爭功不休,一直讓他頭疼。此時他見黃來福只是站着不語,對他感覺會好些,便看向黃來福道:“黃將軍,你怎麼說?”

其實對這些首級,黃來福並不是很看在眼裡,他了解歷史,知道不久後,將有數萬的蒙古騎兵前來攻戰,到時有的是幾千顆腦袋讓他去砍。不過對此次的功勞,也是要爭爭的,這是態度問題,否則部下苦戰後,主將卻是漠不關心,會讓部下心寒。

他抱拳施禮道:“回軍門,此次斬殺寧夏賊118級,劉將軍和麻將軍,都有協力,不過標下兒郎們,也是經過苦戰的。標下認爲,寧夏賊未平,爭功論賞,還爲時過早,還是按下以後再議。”

此次之事,擺明了不可能一方獨吞,黃來福認爲大家平分是最好的,他吃點虧認了。不過只怕就這個樣子,麻貴和劉承嗣也不答應,因爲這樣一來,他們雙方,都要分一些首級給黃來福了。還是以後再說。

魏學曾讚許地對他點了點頭,依黃來福這個提議,這纔是最好的,寧夏戰事看起來還是長遠,事情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麻貴、劉承嗣二人也同意了,劉承嗣知道自己不要想再從麻貴那爭來首級,麻貴也不可能將自家首級哪怕是一顆讓給黃來福或是劉承嗣其中一人,將爭議按到以後,也是權宜之計。

事情就這樣定了,魏學曾又談了一會兒此次的戰事,正要讓衆將退去,這時一個親兵衝進帳內,滾落在地,向魏學曾稟報道:“稟軍門,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李如鬆李提督,領遼東、宣府、大同各鎮三萬援兵,己到達紅山堡,三日後,就可達鎮城下。”

一時間,帳中衆人都是騷動起來。

第100章 又震動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8章 大移民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7章 新戰陣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227章 探獄第7章 謀劃第241章 徵日第14章 開始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8章 劉二妞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章 附身邊軍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章 家人溫馨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68章 迎接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35章 潰散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5章 潰散第233章 威力第45章 交權、招兵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6章 這一年第225章 朝會第218章 劉二妞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章 這一年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6章 這一年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43章 對馬島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67章 播州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67章 播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56章 收稅第231章 蔚山第53章 各方反應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27章 探獄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74章 耀武揚威
第100章 又震動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78章 大移民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57章 新戰陣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227章 探獄第7章 謀劃第241章 徵日第14章 開始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18章 劉二妞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章 附身邊軍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章 家人溫馨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68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68章 迎接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35章 潰散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5章 潰散第233章 威力第45章 交權、招兵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0章 日軍圈套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6章 這一年第225章 朝會第218章 劉二妞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6章 這一年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6章 這一年第2章 家人溫馨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43章 對馬島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67章 播州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67章 播州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56章 收稅第231章 蔚山第53章 各方反應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27章 探獄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74章 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