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

千戶宅內,晚。

“來福哥哥,喝杯茶歇息歇息。”

在黃來福的房間內,顧雲娘端來了一杯茶,對忙碌個不停的黃來福說道。

黃來福說道:“好的,雲娘,先放到一邊吧。”他一邊說着,一邊低頭在算盤上打得飛快,統計覈實着最近的帳目。打算盤,對黃來福當然沒問題,他小的時候上學時,那時可沒有電腦,大家都是學珠算,黃來福當時在中學比賽珠算時還在市裡得過獎呢。

雖然多年後現在又用上了,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熟手之後,可說是打得飛快。

黃家現在家中及各個農場的帳目現在由楊管家負責。楊管家的忠心敬業當然不是問題,不過他畢竟年紀大了,精力越來越不濟,繁重的瑣事讓他喘不過氣來。

黃來福自己要忙着“設計五寨堡未來的方向”,當然不能將精力放在這種瑣事上,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再找個信得過的帳房,統管各個農場的帳目,來分擔楊管家的工作。不過這合適的人可不是那麼容易找的,黃來福只能慢慢看着。

最近五寨堡各個農場的事,已經基本告一段落了,黃來福這幾天就問楊管家取來各個帳目,自己來盤點清算一下。

黃來福一邊飛快地打着算盤,一邊用毛筆在另一個本子上記着什麼。

“屯丁五千,月支糧二千五百石,折銀二千五百八十二兩一錢八分五釐三毫二絲五忽六微。”

“小豬仔二千多頭,每頭銀六錢一分二絲,折銀一千二百九十八兩七錢九分四釐……”

“大水車用老木料每根銀二錢二分三釐,折銀……”

“馬匹……耬車……”

黃來福一項一項地統計覈對着,不知過了多久,黃來福最後鬆了口氣,經過幾天的盤點核對,黃來福已經把帳目整理覈對出來了,可以看出,楊管家還是很盡心的,帳目基本真實詳盡,並沒有在帳上做什麼手腳。當然,以此時大明的記帳方式,對於黃來福來說,還是落後了些,做沒做手腳,一眼便知。

而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幾個月中,開墾土地的花費,屯丁們的月糧,各種工具的費用,購買各種畜苗的費用……零零碎碎,加起來,已經差不多用了黃來福三萬五千多兩銀子,渠源銳投資的五萬兩銀子,已經花了大部分了。不過好在現在五寨堡該辦的都辦好了,事情將來會如何,到秋收時就知道了。

黃來福舒服地靠在椅子上,端起顧雲娘捧來的茶喝了一口氣,滿足地吁了口氣。

顧雲娘站在一邊看着黃來福的舉動,眼中閃動着異樣的光芒,這些時間,對於黃來福,她很是着迷,雖說以前的她對黃來福非常不滿,但這種不滿都成爲過去了。

或許是現在的黃來福對她沒有以前那樣上心,又表現得越來越出類拔萃,看黃來福一直在忙,自己卻幫不上他什麼忙,這讓她產生了危機感,總想自己能爲黃來福做什麼。

顧雲娘想說什麼,一時之間,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她看到黃來福桌上的帳目,忽然有些好奇,說道:“咦,來福哥哥,你這帳目記的,怎麼和旁人不一樣?”

黃來福微笑道:“你覺得哪不一樣?”

顧雲娘看了半天,皺着秀眉道:“我也說不上來,只覺得,你這種記帳方式高明得多了。”

此時大明各處的記帳方法都是天地帳記錄法,又叫“朱出墨入記帳法”,以紅記出,以墨記入。比起後世的複式記帳法還是顯得簡單了一些。中國最早複式記帳法(龍門帳)產生於明朝末年(1640年),相傳爲山西人傅山所創。

而黃來福後世所用的借貸記賬法,就是在複式記帳法基礎上更加的改進和完善。

借貸記賬法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爲理論依據,以“借”和“貸”爲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爲記賬規則的一種複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基本結構分爲左、右兩方,左方稱之爲借方,右方稱之爲貸方。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責減少時,記入左側。

這種記帳方式比起此時大明的“朱出墨入記帳法”來說,可以更好地防止和減少記賬差錯,在賬戶設置上也更爲靈活,有利於名下產業的分析和管理,當然是高明瞭許多。

顧雲娘這樣說,黃來福心中也有些得意,不過表面上還是故作淡然道:“雕蟲小技罷了。”

顧雲娘又看了一陣,才放下手中的帳本道:“來福哥哥,我覺得你越來越厲害了,什麼事都懂。”她上上下下仔細看着黃來福,看得黃來福有些發毛,這才道:“奇怪,來福哥哥,我覺得你以前沒這麼厲害的。怎麼出門一趟後,就什麼事都知道呢?”

黃來福說道:“這就是出門遊歷的好處了,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門在外,很容易增長見識的。”

“何況。”黃來福說道:“以前我也不是不厲害,只是我的雲娘不知道罷了。”

顧雲娘聽到這裡,臉兒有些紅,她輕啐道:“呸,油嘴滑舌。”

黃來福笑道:“我的雲娘不喜歡嗎?”

說着,他伸手握住了顧雲娘那溫軟嫩滑的手掌,顧雲娘輕掙了一下,低聲道:“不要這樣。”就由黃來福握住了小手,只是臉兒越來越紅,螓首幾乎垂到了酥胸上。

黃來福見了,更是心動,正想採取下一步行動時,顧雲娘卻是回過神來,她輕輕地擺脫黃來福的控制,嬌羞地道:“來福哥哥,你真是壞死了。”

她有些嫵媚地看了黃來福一眼,說道:“我去陪姨娘。”說着就一溜煙的逃了出去。

黃來福嘆了口氣:“啊呀,美人兒跑了。”

他笑了笑,搖了搖頭,又將注意力轉回了帳本上。

※※※

五寨堡內主街道就是通往千戶宅和官署的那條了,名叫大東街。大東街旁有一條街叫娘娘廟街,旁邊還有南巷、水口堰巷與大東街相通。

大東街一帶是五寨堡內最重要,最熱鬧的地方。千戶宅,官署與倉廒等都在這一帶。還有觀音娘娘廟,關帝廟,嶽神廟等,都在這一帶。

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時,不論是堡內的軍戶,還是堡外的民戶們,都會跑來到這一帶來趕集,每年的五月十三,這一帶還會舉行關帝廟會,到了九月九日,又會舉行嶽神廟會。

大東街和娘娘廟街的十字交匯處的南側,建有一個大樂樓。大樂樓下部爲石塊砌成,上部建有磚木結構樓房,每年五寨堡的過節趕廟會時,就會有一些人在這裡請客唱戲。

這一帶可說是五寨堡內的黃金地段,此時,近鄰大樂樓的一邊,正興建好了一個祁縣會館,正是專門由黃思豪拔地,渠源銳在五寨堡建的商館兼會館。

晉商的會館在中國頗爲有名,明隆慶時候,山西人便開始在異地建立會館,作爲同鄉人在異地建立的一種社會組織,此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晉商會館遍佈中國各地。會館主要用於聯絡鄉誼,會聚公議,維護同鄉或同行商人的利益。並在會館內設市,兼有商館的功能。

渠源銳建的這個祁縣會館規模龐大,裡面的商市可容納百人。祁縣會館建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建好後,該會館建築巍峨壯麗,佈局嚴謹,會館前有雕磚砌成的照壁,上嵌一對小巧玲班的算盤和帳簿,顯露出會館濃郁的商業氣氛。

祁縣會館建好後,渠源銳雷厲風行,很快就招收了許多學徒,並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他制定的制度,就是黃來福看了,都是歎服,感嘆晉商的成功之處,絕非僥倖。

比如祁縣會館定有管理條規13條,其內容有:

(1)所有收支帳簿、房屋、傢俱、菜園、地基、應用人役,總歸值年經營差委。

(2)會館宜保持清潔衛生,平素日期不準閒人入內遊覽。

(3)不準外幫借館演戲,如有徇情私借情事,從重議罰。

(4)館內燈綵傢俱一概不準出借,如違者議罰。

(5)晚間十點鎖門,如遇宴會燈戲十二點爲止,除水龍數患外不得任意啓閉出入,如違者立驅出館。

(6)會館重地燈火最宜小心,如遇在館做會演戲,客散戲終主人務將廟院戲臺一應燈燭親查熄滅始準回號以昭慎重,如違議罰。

(7)館內不論粗細貨物,概不準在內晾曬,以昭肅敬。

(8)本館司事、住持人等內不難留客過宿,在外不準支取銀錢貨物,自議之後倘私留客宿私賒貨物一經知覺,逐出會館,決不寬貸。

(9)水龍有備無患,倘有不測,一時出館夫投人等酒資一切照章施行。

(10)供奉香火、長年神燈,乃住持應辦之事,俟後逐日長香,務要敬謹供奉,每逢會期奉香獻酒,自必住持侍奉,年節三天,僧人間有貪閒假手他人,殊屬不恭,自議之後,住持二人輪流執香在殿侍候以昭誠敬。

(11)凡選用館丁務要小心謹慎,能幹辦事者充之,不得輕舉濫進。館之內外門巷每日打掃潔淨,館之社產市屋務聽值年者調撥,催取租息不致稍懈。館內不許容留閒人飲酒戲耍,致生事端。館外街巷不許收荒擺攤賭儲。館役不得徇情容隱不報。如敢不守館規,徇私偷懶,即行斥革。

(12)大會值年,從前十幫輪流,位年二號會辦。今增匯業,每年四號。以祀產漸增,館務紊繁。每年以四月初八日揭清所存銀兩,一切祭器祭物文契公文下首務期明悉周詳毋延。

(13)招僧住持原爲供奉香火,每日長香神燈,務要敬謹供奉,殿宇香案每日打掃.會期朔望倍加誠敬灑掃潔淨在殿伺候,以便士商恭謁,平日不得隨便出外遊玩。

這些管理條例雖不能和後世相比,也不能和黃來福此時定的管理條例相比,但在此時的大明,決對是最適合,最全面的商館管理條例。讓黃來福看了佩服不已,晉商有現今如此龐大的勢力,決不是靠吹的,而是有實際本事的,只可惜明末有一些晉商有才無德,將本事用到歪路上去。

不過黃來福來到這個世上,希望能改變他們將來一些不道德的行爲。

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35章 潰散第240章 大捷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32章 豎儒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4章 岢嵐州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章 家人溫馨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9章 行商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31章 蔚山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25章 朝會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42章 毆打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66章 上任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61章 成親(2)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5章 大過年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71章 毛紡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65章 規劃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12章 老營堡第126章 不滿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2章 家人溫馨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52章 還鄉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09章 冗濫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7章 謀劃
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35章 潰散第240章 大捷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32章 豎儒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34章 岢嵐州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章 家人溫馨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9章 行商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31章 蔚山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25章 朝會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42章 毆打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66章 上任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61章 成親(2)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75章 大過年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71章 毛紡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65章 規劃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12章 老營堡第126章 不滿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81章 武裝開礦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2章 家人溫馨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52章 還鄉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209章 冗濫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7章 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