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大災

萬曆二十八年底。黃來福領軍回到五寨堡。平播得勝,將士均有封賞,加上家人團聚,大家都是不勝歡喜。

大規模的慶祝多日後,黃來福才重拾中斷多日的兩鎮政務。雖然黃來福離開山西大同兩鎮近一年時間,不過鎮內並沒有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兩鎮五年計劃仍是按原定計劃如火如荼進行,一切都是井井有條。

此次黃來福領兩鎮兵馬出戰,兩鎮軍隊的戰果,也證明了先前黃來福對兩鎮軍務改革的成功之處,因此黃來福回來後,這些治理繼續進行。此外黃來福回山西后,押解回來的許多播州俘虜,也是打散了分佈到各農場及礦山上幹活。這些俘虜中的土人軍官己是盡數被黃來福挑出來殺死,這些普通的俘虜可說都是一盤散沙,沒有絲毫的組織力,因此他們對黃來福的安排沒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雖然爭論多,但山西大同兩鎮這一年來大體平靜,按照黃來福的五年規劃平穩進行。不過放在大明別地,這一年來可不平靜,沸沸揚揚的大多還是百官與萬曆皇帝的礦務之爭。

而在這一年中。百官也欣喜地發現了自己多了許多攻擊皇帝的地方,比如利用天災。

由於小冰河災害影響的加深,在萬曆二十八年一年中,從年頭到年尾,大明的災害都是頻繁發生,很多還是大災。比如四月十五日這天,山東全省就冰雹成災,萊州府的濰縣冰雹大如雞卵,將境內所有麥苗傷壓無存,還打死男婦牛馱衆多,濟南府淄川縣冰雹更是如卵如碗,毀去民房數千間,打傷麥田數百頃。

七月十八日這天,福建興化府怪風大雨大作,連續五天五夜,境內官舍民廬塌潰十之七八。八月二十三日,廣東南澳及福建詔安又是巨大地震,境內民房倒塌殆盡,人民壓死無算……

除此以外,還有大大小小的災害無數。而這一切,都被文官們引爲上天的警示,他們無心去管理災害下的百姓生活,而是利用此來大力攻擊萬曆皇帝的開礦榷稅政策。認爲這都是因爲萬曆皇帝的與民爭利,才惹來上天的一系列震怒。加上這一年中,因爲開礦之事,武昌與臨清民變,更被他們大肆利用。一波*的奏疏遞入內閣,雖然最後都被萬曆皇帝壓下來,不過也是讓他心力交瘁,大感吃不消。

種種事宜,在邸報上都有記錄,黃來福只是看得暗歎,大明特殊利益集團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這些官員們,爲了自己背後的利益代表可說是鍥而不捨,前赴後繼,偏偏還把自己打扮得如同道德的化身一樣,真是讓人無語。

不過讓黃來福擔憂的是,以後大明的災害只會越來越頻繁,特別是明年更是嚴重,依自己筆記本電腦中摘錄下來的資料得知,明年將會有蔓延全國的大旱災,居民死傷及流民無數,隨之而來的更有大規模的瘟疫。

而這一切,都會讓萬曆皇帝極爲不好過。要知道在古時,天災頻繁,便是代表君王無德或是朝中出了奸臣,百官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攻擊萬曆皇帝。甚至讓皇帝不得不取消開礦榷稅政策,這是黃來福所不願意看到的。現在他己經與萬曆皇帝同站在一條戰壕上,如果開礦榷稅政策取消,他有被波及的危險。

不論是爲國爲己,黃來福都必須力挺萬曆皇帝的開礦榷稅政策,不過雖說他的《五寨堡新聞報》大力爲皇帝唱讚歌,不過顯然在龐大的文官力量及輿論中,這種力道還是太淺,看來《五寨堡新聞報》的報館必須大大增設了。

此外現在自己必須爲明年蔓延全國的大旱災開始做準備了,那些官員們可以爲了私利紛爭不己,自己可沒有這種狠心腸。特別這場大旱災還波及到自己山西全境,災後還有大規模的鼠疫,更是不能讓自己等閒視之。

這鼠疫在眼下大明可是大殺器,傳染性極強,動不動就是死亡上百萬人。萬曆八年時,大同鎮曾經鼠疫大作,當時十室九空,慘不忍睹。萬曆十四年時,京師一帶大疫,死者十有四五。

這鼠疫在大明北方每幾年就爆發一次,每次都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甚至隨着旱災的頻繁越來越嚴重。在崇禎末年時,鼠疫再一次傳入北京城,使當時的京師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連當時的京營兵士在遭受鼠疫後都是元氣大傷,以至於在李自成攻來時,北京城牆上平均每三個垛口才有一個羸弱的士兵守衛,怎麼能抵擋李自成精銳之師的進攻?

這鼠疫危害如此強烈,就怪不得黃來福如此重視了。

其實大旱災的預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己經很明顯了,夏後開始,大明北方就沒降過雨,山西全境也是如此。不過由於山西大同兩鎮的大規模建設,大規模興建屯田,大規模興修水利,大規模開發礦山,還有大規模的道路建設等,各處都需要海量的用工單位,使得境內的平民們就算田地顆粒無收,也有許多地方可以獲得活命餬口的機會,使得境內軍民的危機感不強。

當然了,山西境外的軍民就沒有這個好運氣了,一時之間,從萬曆二十八年秋後起,大明北方又是大規模的流民潮出現,大部分人都是涌入了山西大同兩鎮,這讓兩鎮軍民不滿外人來搶奪自己務工機會的同時,心下也頗有自豪感,在眼下這個年時,有山西這麼一個桃源之地,也算是山西軍民之福了。

……

萬曆二十八年很快過去。萬曆二十九年,歷史上的1601年隨之到來。

在新春會議上,對將可能到來的大旱災中,黃來福要求民政部早早作好相關的抗旱準備,黃來福還傳文兩鎮巡撫,要求他們高度重視這一點,把各地的抗大旱、保春管、奪豐收作爲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在兩鎮中,眼下各地農場及新增的軍屯之地,由於有大規模的水利,所以就算大旱前來,也同樣可有與往年一樣的豐收。

不過各地的民戶中。他們那種小農經濟的耕種方式,哪裡抗得住天災的侵襲?因此黃來福除傳文各地儘量學習五寨堡農場,發動百姓挖掘一切水源外,也決定擴大兩鎮各地的建設規模,增加各地民戶以工代賑的機會。

同時間,黃來福也下令總督府民政部下屬的文衛局做好相關的衛生防疫工作,大災後是大疫,爲了儘量避免鼠疫在山西各地爆發,黃來福除了讓文衛局開始四下宣傳,增加各地民衆的衛生意識外。還在兩鎮境內開展大規模的滅鼠運動,連旱獺也殺了不少。

爲了充分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總督府下令收購老鼠,一隻老鼠一文錢,最後收到了幾百萬只的老鼠,成爲各地文官們的笑談。

黃來福當然不會理會那些文官們的陰暗心理,從春節開始,滅鼠運動便在兩鎮境內轟轟烈烈地展開。

事實如黃來福所預知的,從萬曆二十九年開春後,大明北方各省便是滴雨皆無,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六月時分仍是絲毫沒有改善。算上從去年六月開始,大明北方己是整整一年沒有下過雨,北直、山東、山西、河南各地都是赤地數千裡,連南方許多省份同樣也是大旱。

六月初六日,禮部上奏:“自二月至六月初,畿輔內外半年不雨,土脈焦枯,河井榦涸,二麥盡槁!”

北直巡按何爾健也是上奏:“阜平縣丈水洞礦夫張世誠飢餓,將六歲小兒殺死煮食!”

雲南巡撫上奏:“雲南大旱,民飢甚,米價驟漲,米每鬥至銀四錢!”

河南巡撫上奏:“……”

一時間,大明各地紛紛拉響了旱災警報。

同時間,北方各省瘟疫大作,鼠疫開始流行,河南巡按上奏:“河南滎陽縣春大疫,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

空前的大旱災讓北方各地又是災民雲集,每日涌入京師各地的災民達到數萬,萬曆皇帝下令賑災,並親自求雨。不過這個天災機會卻讓一些文官們欣喜不己,他們認爲自己抓到了機會,一時間,大規模攻擊礦稅之害的奏章又是潮水般涌入宮內。

六月初十日,戶科給事中田大益上奏:“陛下驅率狼虎,驅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剝膚而吸髓,以致天災地裂、山崩川竭。禍害自皇上而開,民憤由怨積而來,奈何欲塞民耳目以自解釋。今四方百姓,見陛下在上天警示後仍無意改弘更張,知禍必不解,必定羣起爲變。爲此之時,只有盡殺礦監稅使以謝天下,國家纔能有救!”

接着吏部尚書李戴奏言:“今北直隸各府旱災嚴重,民不聊生,草木既盡,即食樹皮,屍橫滿道,村空無煙,坐而待救濟者有十八萬人。夏麥已柘死,秋種未得播,使百姓坐而待死,更何忍言!而再派宦官四出開礦、徵稅,小民豈能不困!今村裡空,山澤空,郡縣空,部銀空,國庫空,民之窮困如病人血氣已盡!”

鳳陽巡撫李三才上疏道:“一旦衆叛土崩,則小民皆爲敵國”。

左都御史溫純上疏:“國內百姓,困於水旱,困於開礦,已毫無樂生之心,請即日罷礦稅,逮治稅使李鳳、楊榮、陳增、高淮等人!”

……

攻擊礦稅之害的奏章一波接一波,連新任內閣首輔沈一貫也是上疏勸萬曆皇帝盡罷各地稅使。不過如潮的奏疏中,卻沒有幾個人認真地談談該如何應對眼前這場大災,讓萬曆皇帝憤怒不己。

六月底,京師報館的《五寨堡新聞報》突然發行黃來福的署名文章:“是守心供職,還是挾私沽名?——淺論天災只是大自然正常現象!”,一石激起千層浪,黃來福署名文章的發行,在大明官場上引起渲然大波!

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5章 顧家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51章 軍歌(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229章 王京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8章 轟動147章 面聖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72章 大災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34章 慘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41章 徵日第246章 談判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1章 商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8章 大移民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2章 神池、馬賊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61章 成親(3)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章 這一年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19章 平叛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33章 威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66章 上任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7章 大幹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7章 大幹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章 家人溫馨第93章 軍議、回家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8章 決戰第227章 探獄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3章 期望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
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45章 交權、招兵第35章 顧家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51章 軍歌(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229章 王京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8章 轟動147章 面聖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72章 大災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34章 慘烈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41章 徵日第246章 談判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1章 商議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8章 德潤布莊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8章 大移民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72章 神池、馬賊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61章 成親(3)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章 這一年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19章 平叛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233章 威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50章 寄於厚望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66章 上任第93章 軍議、回家第17章 大幹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7章 大幹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章 家人溫馨第93章 軍議、回家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8章 決戰第227章 探獄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3章 期望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