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潰敗、殺俘(2)

五寨堡火器的威力,這是這些吉囊部蒙古兵所想不到的。

或許在薊鎮邊上的那些蒙古部落,對上往常戚繼光領的薊鎮軍時,有比這更猛二十倍的火器威力,隨便一個長城垛口,就有佛朗機近十架,可以幾萬、幾萬地擊敗那些來犯的蒙古人。

但放在山西鎮,這些邊軍一向火器不多,且多質量不佳,這些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早己習慣了以前山西鎮邊軍那微薄的火力,此時一對上火器強悍的五寨堡軍隊,就損失慘重。

五寨堡軍隊此時的鳥銃,或許對後來有重盾戰車,人馬都披着厚重棉甲的滿洲人效果不大,但對身上只有皮袍來說的蒙古騎兵,那威力己是足足有餘了。

到目前爲止,衝鋒的四千蒙古兵,己經死傷四百多人,損失近一成。按照往常,這些蒙古人早拍馬而逃了。畢竟他們的主業是搶劫,只對搶掠財物,屠殺婦女和小孩有興趣,對戰衝陣只是副業,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想丟掉自己性命的。

不過此次情況有些不同,著力特有嚴令,因此這些蒙古騎兵不得不嚎叫着繼續衝鋒。

經過三輪射擊後,殺敵甚著,到時的斬首賞銀是免不了,每司火器局的鳥銃手們,懷着喜悅的心情,在各局百總們的命令下,從兩邊急速散開,退到殺手局的隊列後面整隊。一部分鳥銃手急速裝藥,準備再時繼續射擊。一部分鳥銃手,則是取出身上的雙手長刀,準備到時肉搏。

火器局鳥銃手們後退,每司殺手局的戰士們,則是隊形向前,填補了剛纔火器局的隊形。

仍是以隊佈列。每隊中,兩個持腰刀的牌手平列站在最前,牌手也就是每隊的伍長,同時他們身上還揹着幾根銳利的重標槍。後面急跟着兩個狼筅手,手持五米長地狼筅,護衛牌手的安全。狼筅手後面是四個長槍手,手持三米長槍,護衛牌手和狼筅手的安全。

再後面是兩個大棒手,拿着粗大的木棒。準備到時棒擊馬頭。其中長槍手和大棒手,身上還配有弓箭。一隊12人中,就有六把大弓。最後是短刀手和隊長。

很快,每司殺手局的戰士們便佈陣完畢,迅速。嚴密,這多虧了平時的訓練。而這時,那些蒙古騎兵己經衝到了四十步,他們紛紛取出角弓,張弓搭箭,在馬匹急速的衝擊力下,眨眼間時。他們己經衝到三十步,一片呼嘯中,一大片箭雨,向面前的五寨堡戰士們潑來。

在盾牆的保護下,五寨堡軍士們傷亡無幾,與此同時,離陣前一丈遠地那十三門虎蹲炮開火了。十幾門虎蹲炮同時開火。那威力是驚人的,加上那些蒙古兵衝得這麼近,就更是良好的靶子。

巨響聲中,無數的鉛丸小石鐵片橫飛,許多蒙古兵。還有他們身下的馬匹,都當場被打得稀爛,血肉橫飛,這一陣地虎蹲炮擊,當場打死打傷一百多人。一時間,正面那衝來的蒙古騎兵陣勢中,生生地打凹進去一大片。一片淒厲的慘叫聲。

看到這種慘象。一部分蒙古兵崩潰,拼命打馬想向後面逃去。一部分蒙古兵則是神情猙獰,高舉馬刀,嚎叫着向前衝去。

終於衝到五寨堡軍隊的前面了,卻見離五寨堡軍隊前十步左右,橫七豎八地擺放着一些拒馬。蒙古軍隊長期和大明作戰,應對大明的拒馬器,還是有一些心得,他們當然不會依那些拒馬留出來的路線走,那只是讓自己的隊形亂成一團。

他們拼命地控馬,從各個拒馬器上跳躍過去。

不過一部分馬匹馬力己盡,有地馬匹跳了一個拒馬器,卻被第二個拒馬器擋住。有的馬匹連一個拒馬器都沒有跳過,就被拒馬上的尖利排槍,刺穿了馬匹的肚身。不說這些馬匹慘嘶,就是馬上的蒙古騎兵也是被甩出去,摔個半死。

一部分蒙古騎兵跳過了拒馬器,不過不可避免的,他們衝鋒的凌厲勢頭己經不存在了。而且迎面而來,又是一片如雨般地重標槍,將許多蒙古騎兵,連人帶馬刺穿,又是一片慘叫。

此時,蒙古人的前軍馬隊中,終於有數百人衝到五寨堡軍隊的陣前,面對面撕殺了。不過這時他們的衝鋒勢頭早己不存在了。

在黃來福中軍指揮號令手的摔鈸聲猛響中,此時隊列己變,牌手後退,狼筅手和長槍手在前,迎戰蒙古人地馬隊,密密麻麻,如林般的尖刺對着他們。

特別是那5米長的狼筅,頂端都是密密層層的刃形密枝,枝刺都用火熨燙過,還灌入桐油,枝上還裝着鐵頭,閃着寒光,讓那些馬匹們見了畏懼不己,拼命地將馬頭轉開,不肯衝上來。

那些蒙古兵無奈,只能打馬從五寨堡一些隊列旁閃過,或是打馬從五寨堡各小隊的空隙中穿過。

失去速度的騎兵只是羔羊,那些揮舞馬刀的蒙古兵完全不是對手,時不時幾槍長槍刺來,或刺馬肚,或是將馬上騎兵刺落下馬。或是不時有一個五寨堡小隊中地大棒手嚎叫着,迎面對過來地馬匹就是一棒,沉重的木棒打擊在那馬地頭上,馬匹慘嘶。摔下馬來的蒙古兵,或是被長槍刺死,或是被短刀手砍死。

如此混亂了一會兒,一部分衝陣的蒙古騎兵被殺死,一部分則是打馬敗逃。這些前軍的蒙古馬隊,完全衝陣失敗。紛紛驚叫着打馬而逃。

那個親自帶陣衝鋒的著力特部千夫長,滿腔怒火,嚎叫着砍死了幾個敗退的蒙古兵,但仍卻是擋不了敗退的趨勢。也只能在幾個親兵的掩護下,狼狽地退回後陣。

後面跟上來的蒙古中後陣,見勢不妙,立刻改變衝陣隊形,取出身上的角弓,在三十步距離內,呼嘯從五寨堡陣形前衝過,一邊縱馬射箭,意圖射跨五寨堡軍隊的陣形。

五寨堡在前列的步隊,也立刻改變陣式,又回到牌手在前的隊形。一邊掩護,同時各隊中的弓箭手,也毫不客氣地取弓和那些蒙古騎兵對射。

五寨堡軍隊中的合力弓,有效殺傷力,在70步左右,而蒙古騎兵那些角弓殺傷力只在三十步左右,威力小。加上騎在馬上目標大,射的箭準頭小,和佈陣對射只是找死,很快,那些呼嘯騎射的蒙古騎兵,便紛紛敗下陣來,遠遠的逃了開去。

五寨堡軍隊如此強悍,出乎蒙古人的意料之外,如果還看不到勝利的希望,這些蒙古軍隊就要崩潰了。現在的他們,只餘最後一招了。

兩邊的戰陣安靜了下來,忽然,黃來福看到那邊的中後陣的蒙古人紛紛下馬,舉着厚厚的皮盾,慢慢向這邊逼來。

“看來蒙古人是要步射步戰了。”

步射是蒙古人的老把戲,早在宋時,對上嚴密的步陣時,他們就是靠步射打跨對方的陣形,然後重騎兵衝擊,輕騎兵跟上。可惜到了明朝,他們的重騎兵早己經不存在了,不過步射的戰法還是流傳下來。

在旗手號令手的傳令下,五寨堡軍隊這邊也變了一些陣形,在後陣一些沒有作過戰的幾局步兵們,換到了前面,而前面那些血戰過,精力消耗大的步兵們,則是換到了後面休息。同時輜兵上前,將那些拒馬全部搬開,以方便等會的步戰。

同時,看到蒙古人這麼密集的陣形上來,黃來福嘆了口氣。對虎蹲炮來說,這些蒙古人離得太遠,打不到。對佛郎機火炮來說,這些蒙古人又離得太近,就算炮口再降低,也打不到啊。

可惜了。

很快,那些蒙古人逼近了五十步之內,雙方戒備。

然後見那些蒙古人取出身上的大弓,這種大弓和大明軍隊的合力弓差不多,都是有效射程在70步左右,殺傷力在五十步左右。

雙方都是張弓,取出各自箭壺中的狼牙箭或是破甲箭。

尖銳破空聲響起,幾輪箭雨過後,雖各自有盾牌的保護,但雙方陣營中都是現出了慘叫聲。這些蒙古人射術很好,幾輪後,五寨堡軍隊中的傷亡反會更大些。

等雙方步隊的弓箭手都力盡後,那邊的蒙古人結成戰陣,舉着刀盾,慢慢逼來。

而五寨堡這邊也是戰鼓擂起,加上城頭黃思豪的戰鼓聲,一片激揚的戰意傳了開去。步鼓聲響起,如同火車開動一般,整個五寨堡步隊,從頭到尾一頓,便慢慢開動起來。長牌如堵牆而進,槍刀短棍夾牌而入,最後更是整齊的腳步聲轟轟而來,氣勢驚人。

而兩側的騎兵,也是慢慢開動,跟在了步兵的後面。

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35章 顧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147章 面聖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72章 大災第112章 老營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37章 提督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5章 顧家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2章 豎儒第119章 平叛第71章 毛紡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81章 武裝開礦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35章 潰散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26章 踊躍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13章 發糧餉第18章 轟動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0章 又震動第113章 發糧餉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章 家人溫馨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56章 收稅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40章 大捷第243章 對馬島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147章 面聖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94章 歡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2章 老營堡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6章 這一年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33章 離別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
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35章 顧家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61章 成親(1)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147章 面聖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72章 大災第112章 老營堡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37章 提督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5章 顧家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232章 豎儒第119章 平叛第71章 毛紡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81章 武裝開礦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35章 潰散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226章 踊躍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13章 發糧餉第18章 轟動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0章 又震動第113章 發糧餉第91章 大勝、斬首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章 家人溫馨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56章 收稅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240章 大捷第243章 對馬島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147章 面聖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94章 歡聚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2章 老營堡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6章 這一年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33章 離別第70章 軍容、青磚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