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豎儒

第二日上午,大明軍隊浩浩蕩蕩地來到島山倭城下,源源不斷的人馬,將倭城下的平川擠得水泄不通。

看着城外旌旗如雲,盡是密密麻麻的大明與朝鮮士兵,騎兵,步兵,車兵連綿不斷。看得城內的日軍個個都是心驚膽戰,他們別無他法,只好嚴加防守。

在離島山倭城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丘上,楊鎬、麻貴、黃來福、高策、李如梅,還有朝鮮都元帥權慄等人,都是策馬立在山丘上,仔細仰望那個巨大的島山城。

黃來福神情凝重,眼前的島山城地勢險峻,整個倭城建在山的最高處,內城高達十餘米。依借地形,外面還用石塊石條砌了一個兩裡多長的大圍牆,不但如此,石牆外面更有數道土牆及箭塔,可說是易守難攻。

依黃來福對倭城的瞭解,這種依山而建的日本倭城,攻方大多無法展開兵力,就算攻入城內。那內中彎彎曲曲修建的迴廊,同樣使敵軍無法展開兵力,發揮人力優勢。

單靠硬攻,將付出慘重的代價。這種倭城,連大炮也無法發揮優勢,更不用說由於兵貴神速,路上又是雨雪交加的,沉重的大炮運送非常不便,使明軍的大炮大多留在了慶州。眼下軍中只有一些輕型的滅虜炮和虎蹲炮,就更不好打了。

歷史上明軍在島山城下流盡了血,歷史還會重演嗎?

麻貴等人同樣是神情凝重,這島山城不好打啊。只有楊鎬卻是頗有意氣風發的感覺。眼下倭人只有一個孤城,己方卻有數萬精兵,可說是佔了絕對的優勢。就算這島山城險要,那又如何,定然如昨日的蔚山城一樣一鼓而下。

他不由心馳神往,如果蔚山之戰勝後,捷報傳回朝中後,皇上與大臣們會怎麼樣看我呢?

想到這裡,他又是詩興大發了,當下又吟詩一首:“十萬貔貅入朝來,秋毫無犯市門開。此行本爲安邊計,賊魁擒盡更擒王!”

朝鮮都元帥權慄大聲叫好道:“好詩,經略大人真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久聞上國曆史中,有一個談笑間就讓賊人檣櫓灰飛煙滅的諸葛孔明,經略大人之風質,當不在孔明之下!”

楊鎬心中樂開了花,表面上卻是謙遜幾句:“權將軍過譽了,本部院又豈敢與孔明先生相提並論!”

楊鎬轉頭對麻貴道:“麻老將軍,你吩咐下去,先讓將士們安營紮寨,午時軍中議事,明日定要一鼓作氣,拿下這島山倭城!”

……

島山城附近,慢慢出現了明軍朝軍各樣的營寨,慢慢的無邊無延起來,各樣的旗幟大大飄揚。

在山西軍的營地中,輜兵們呼着濃濃的白氣,喊着號子,將一根根木頭扎入堅硬的地面中,雖然大家穿着厚實的呢絨軍大衣,臉上塗着油脂,但還是被寒風拉開一道道口子。

這朝鮮的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黃來福估計有零下幾十度,厚厚的鐵甲披在身上,冰寒涑慄,在微弱的太陽光照射下,閃耀出一道道冰冷的寒光。

黃來福帶着江大忠,顧大刀,阿智等親將巡視着營地。相對其它明軍的營地,山西軍的營地還是扎得非常快的,而且也非常規範。成軍這些年來,山西軍早己形成了種種條例,全軍上下只要依條例實行就可以了。

近中午時,營地己成,更是冒出了炊煙與誘人的肉香味。幾千山西軍依各自的部隊,歡聲笑語,圍坐一個個大鍋旁,就着熱呼呼的肉湯,吃着麋餅或是雜餅乾糧等。

此外,還有大塊的午餐肉罐頭及火腿等相佐。

在山西軍中,物質供給是非常豐富的,全軍上下都是身着厚實的呢絨冬戰衣,腳上穿着保暖的戰靴,每人配有鐵甲。每餐吃的,糧草乾糧足充不說,還都有大塊的肉食。

長久下來,每個山西軍士兵,都是高大魁梧,肌肉盤結,臉上充滿了營養良好的油光。加上軍中合理的賞罰制度,每個士兵們,都充滿了戰鬥的渴望!

他們一邊喝着肉湯,一邊撫摸着自己的長槍或是火銃,各人都是大聲囔囔,明日的戰鬥中,定要斬下幾個倭人的頭,得了首級後,到塞外換幾畝田去。

營中不時一陣陣的轟笑聲傳來。

而聞到香味後,許多別營的將士們,紛紛竄過來蹭飯,由於黃來福在京己經籌備到充足的糧餉,加上邢玠保障得力,眼下的入朝軍隊中,都不愁吃喝,每個士兵中,都攜帶了至少半個月以上的乾糧。當然了,他們的飯食不能與山西軍相比,只能吃飽,不能吃好。

不過他們知道山西軍的糧餉供應,向來都是**的,所以羨慕歸羨慕,也沒什麼好埋怨的,誰讓自己的上官不是黃軍門那樣的大財主呢?

眼下在黃來福的中軍營帳中,便有李如梅等人歡呼狂叫,他一邊喝着肉湯,一邊大塊大塊地吃着午餐肉罐頭,或是大口地咬着火腿乾肉,一邊含糊不清地埋怨道:“他孃的,從漢城出來後,便整天嘴裡淡個鳥出來,還是黃將軍你好,每天都是吃香喝辣的!”

江大忠作爲黃來福的高級親將,自然是在旁相陪,他也是豪放地道:“吃飽喝足,明日便好好殺賊,他孃的,老江我早己手癢了!”

李如梅道:“放心吧,江兄弟,明日我便與你一起殺進這倭城去,這島山城雖比蔚山城堅固,但在我大明王師的雷霆進攻下,也只是一鼓而下的事!”

黃來福將一碗肉湯一口喝乾,卻是神情凝重。

……

“經略大人,末將以爲此舉不妥!”

午後,在帥帳中,楊鎬招衆將議事,當聽了楊鎬的佈置後,黃來福立時站出來出聲反對。

帳中各將的目光都投到了黃來福臉上,楊鎬的臉上也是一道青氣閃過,原先那股儒雅的樣子己是蕩然無存。先前在漢城之事,楊鎬己是對黃來福不滿,加上眼下黃來福在衆人面前不贊同他的佈局,等於是公然落他的面子,楊鎬內心不舒服之極。

他森然道:“不知黃將軍有何高見?”

黃來福不理李如梅遞過來的目光,他抱拳大聲道:“經略欲以重兵層層圍困島山倭城,然後赴蟻而攻,料想倭人喪膽,定可一鼓而下。末將卻以爲倭人困守孤城,失卻退路後,定會作那困獸之舉,頑抗到底!界時我軍死傷慘重不說,或還會遷延奪城時日,等倭人來了援軍後,後果難知!”

帳內衆將都是沉思,楊鎬冷笑道:“那依黃將軍所見,我師該如何佈局呢?”

黃來福道:“兵法有云:歸師勿遏,圍城必闕!二十年的援朝之戰中,李提督曾領軍攻平壤城,當時李提督留東門不攻,任倭將小西行長退出,結果倭人無頑抗之心。末將以爲,可效仿李提督之事,圍三闕一,留一路不攻,如此倭人有逃生之路,便不會有困獸之舉!等他們敗逃時,我軍同樣也可追擊!”

楊鎬冷笑了一聲,道:“本部院原以爲黃將軍有何高見軍略,原來不過爾爾!”

他一拍案桌,起身指着黃來福厲聲道:“兵法有云,兵貴勝,不貴久。眼下倭賊加藤清部己被我軍團團圍困,此時不滅他們,更待何時?雖說倭賊倚堅城死守,然我軍數倍於敵,只要人人冒死向前,何愁攻不破此倭城?”

黃來福還想說什麼:“經略大人!”

楊鎬一揮袖道:“吾意己決,你不必多說!”

黃來福眼睛紅起,想起歷史中在島山城下屍積如山的明軍屍體,如果軍情不利,或許自己的四千子弟都將撘進去,到時自己回五寨堡時,如果見當地父老?

他按劍大吼一聲,指着楊鎬道:“豎儒不足與謀!楊鎬,你是要害死我大明數萬子弟嗎?”

帳中人都是驚呆了,楊鎬也是呆了半響,隨即他全身顫抖,指着黃來福哆嗦道:“你,你這匹夫,竟敢如此辱我……”

他指着黃來福狂喝道:“給我請出金令箭,左右,將這目無尊上的狂徒,拉出去斬了!“

衆將都是大驚,李如梅首先撲了出來,跪在地上道:“經略大人,黃將軍他也是一時直言,非是有意怠慢,請大人三思!”

麻貴也是出來道:“黃將軍年輕氣盛,但非是有意對經略無禮,請經略寬恕!”

衆將也是紛紛出來求情,都道陣前斬將不利,還請大人三思。

只有黃來福冷然不動,只是按劍靜立,斜眼瞧着楊鎬。

楊鎬看着下首桀驁不馴的黃來福,心下恨極,不過衆將的求情,也讓他想到臨行時總督邢玠對自己千交待,萬交待,一定要對這黃來福忍住氣,不可讓他出什麼事。以後有什麼問題,可以專折向皇上分說。

還言道皇上對這黃來福極爲看重,而且因爲東征債券之事,京中己經有許多文官對黃來福的出征安全表示過擔憂。這時楊鎬才猛然醒悟,這黃來福身後的背景是多麼的雄厚,自己大可以呈一時之快,不過事後的後果是自己承擔不了的。

不過越是如此,楊鎬心下更恨。他瞪着黃來福道:“好,竟是衆將爲你求情,死罪可免,不過你公然目無尊上,該當處罰,左右,給我拉將出去,重責這黃來福二十軍棍,以儆效尤!”

正在這時,外面突然喧譁起來,而且聲音越鬧越大,楊鎬喝了一聲:“軍中重地,何人在外喧譁?”

不久,親衛進來,慌亂地道:“稟報經略大人,山西軍聞聽大人要處斬黃將軍,己經鬧將起來了,他們一路前來,就要殺將進來了!”

這時衆人聽到江大忠的大嗓門隱隱傳來:“你媳婦家娃的,誰敢斬我家大人的頭,老子就砍了他的頭!”

接着更是一片山西軍的響應聲,聲勢浩大!

楊鎬立時是一片的手足無措,眼下攻倭在即,如果山西軍陣前譁變,不管黃來福事後如何,他這個經略,也肯定是當到頭了。

他立時是所有的氣勢都消失無影,看着衆人,期期艾艾地道:“這,這,這該如何是好?”

一時間,衆將看向他的眼神,都頗有鄙視的神情,就這一點變故,就嚇成這樣,這樣的人,可以領軍嗎?還是麻貴出來道:“經略大人不必擔憂,這只是士卒們的誤解,只要黃將軍出帳於衆人分說,士卒們自會散去!”

楊鎬立時道:“黃將軍,你趕快出帳於將士們分說啊!”

……

等黃來福回來時,楊鎬就當剛纔的事一點沒有發生似的,連仗責黃來福的事都似乎忘了。衆人又繼續軍議,不過楊鎬還是堅持剛纔的佈局,他是經略,衆將也是無可奈何。

而且在戰務分派中,竟沒有黃來福的份,連輔兵在內,共有四千的精銳山西軍,可說是眼下大明軍中最強悍的軍隊,似乎就給楊鎬給忘記了。

在這過程中,黃來福一直不發一言,最後他出帳來,心想:“我倒要看看這老匹夫怎麼死!”

想着他恨恨而去!

……

午後,按楊鎬的命令,數萬明軍與朝軍展開陣勢,將島山倭城圍成了數十圈,層層疊疊,旌旗如雲,看得城內的日軍是心驚膽戰。

城頭觀望的加藤清正也是神情凝重,此時城內不到二萬人馬,又缺衣少糧的,能否抵擋得住唐人大軍?不過他沒有退路了,在城內的日軍們,也同樣沒有退路了!

第二日,也就是二十五日凌晨,明軍全線出擊,對島山倭城發動了勇猛的進攻。明軍炮火擊發後,遊擊茅國器率浙兵首發,向島山展開第一波攻擊,一直到傍晚,接連破了日軍外圍三寨,日軍退往島山內城堅壁據守。

這日戰鬥雖沒攻陷島山倭城內城,但摧毀了倭城外圍,也算收穫豐厚。楊鎬不由洋洋得意,心想自己運籌帷幄,島山倭城指日可下,那黃來福懂得什麼,還圍城必闕?

二十六日,高策領軍進攻,不過只是在內城下的山坡上留下一片的屍體,攻擊失敗。原因很簡單,島山內城依山而建,地勢高陡,火炮轟擊效果有限,明軍的三眼銃及弓箭射程威力又不如日軍的鐵炮手,失敗難免。

二十七日,明軍攻城又是失敗,明軍每一次強攻,島山內城上就是銃彈亂髮,明軍戰死者的屍體在城下堆了數重。

二十八日,下起大雨,朝鮮的天氣更是寒冷無比,這一日,明軍的馬匹牲畜一下子便被凍死了上千頭。而在這一天,楊鎬的心情更是陰冷,軍中得到情報,日軍的援軍開始來了。

“難道真如那黃來福所說那樣?”

楊鎬暗暗心想。

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7章 大幹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83章 破家第269章 海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94章 歡聚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5章 軍與兵第229章 王京第126章 不滿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44章 度種第267章 播州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0章 又震動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61章 成親(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7章 新戰陣147章 面聖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46章 談判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42章 毆打第51章 軍歌(1)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章 家人溫馨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51章 軍歌(2)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61章 成親(2)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30章 軍糧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4章 開始第27章 變化第15章 火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34章 慘烈
第70章 軍容、青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7章 大幹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83章 破家第269章 海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94章 歡聚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5章 軍與兵第229章 王京第126章 不滿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44章 度種第267章 播州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00章 又震動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0章 又震動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87章 寧武關年終盤點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61章 成親(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57章 新戰陣147章 面聖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246章 談判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42章 毆打第51章 軍歌(1)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2章 家人溫馨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51章 軍歌(2)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61章 成親(2)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230章 軍糧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4章 開始第27章 變化第15章 火熱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34章 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