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

李適之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人,離開李琩這邊之後,整個人重新恢復了方纔的瀟灑,提着酒壺走來走去,找人灌酒。

不過李琩看得出,對方已經裝了心事了,因爲李適之自己也開始鯨飲了。

自此,李琩才終於明白了杜甫《飲中八仙歌》那句: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這老小子是真的海量,喝水都沒見過這麼喝的,恩?我爲什麼稱人家老小子呢?人家才四十七歲而已。

察覺到李適之的變化,汝陽王李璡朝李琩這裡瞥了一眼,隨後招手道:

“十八郎快過來,欣賞一下伯高(張旭字)的這副字帖。”

李琩硬着頭皮走了過去,與其他一衆人注視着長案上,張旭剛剛完成的一幅字。

說實話,不論是後世還是眼下,他都看不懂張旭的字到底好在哪裡,準確來說,是張旭的草書,人家的楷書,李琩還是能看出很牛逼的。

這不怪張旭,是李琩自己沒有欣賞水平。

本以爲在場的這些人,會絕口稱讚張旭的這副字,結果讓李琩驚掉大牙的是,這些人竟然都在挑毛病。

這纔是自己人啊,不是一味的恭維,而是指出其中些許不足,希望張旭能更加的精益求精。

畢竟這幫人,都是行家中的行家。

而張旭,也是一臉虛心的接受着衆人的吹毛求疵,這就是人家的學習態度,沒有這份態度,他不可能成爲歷史上排得上號的超頂級書法家。

“你腳步未移,致使左下之間的這些字體,傾斜生硬,與最早的開篇若即若離,”王維一臉不爽道:

“你懶到這個程度嗎?你就動動你的兩條腿吧。”

李琩一臉懵逼的在旁傾聽,他都沒有明白王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還是一旁的王縉小聲向李琩解釋了一番,他才明白王維真特麼是雞蛋裡挑骨頭。

王維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書寫字畫,開篇肯定是在右側,筆與紙結合的位置,是在眼前一尺左右的地方爲最佳,這個距離呢,方便手臂上下左右的伸展,

那麼寫到尾篇的時候,你的手臂不太能夠得着,所以需要移動腳步。

張旭懶得動,那麼書寫尾篇的時候,身體和視線就會傾斜,自然而然寫出來的字,會與前篇有些出入。

李琩壓根就沒看出來,我覺得都差不多啊?

“撕了,重寫!”王維一把掀起那張字帖,就要撕毀。

李琩一把攔住:“別,你給我留着。”

張旭的真跡放在後世,妥妥的國寶級稀世珍品,李琩不允許王維暴殄天物。

這一舉動,也引得衆人一陣捧腹。

張旭也是不好意思笑道:“隋王若是喜歡,我好好給伱寫一幅,何必收藏一副殘品。”

“長史筆勢,其妙入神,這裡面的每一個字我都喜歡,必要收藏,”李琩哈哈一笑,還是將那副字要來,以後找人做成卷軸,方便收藏。

接下來,在王維的監督下,張旭躊躇半晌後,猛灌了一壺酒,整個人的氣勢陡然一變,狂放豪逸,神意天放。

只見他倏然落筆,調整着呼吸,手中長筆仿若劍器,形如龍蛇揮灑而下。

一幅《補遺貼》就此誕生。

李琩湊過去,瞪着眼睛仔細欣賞,好傢伙,要不是有前身壽王的記憶,李琩一個字都不認識。

這七拐八拐的,像龍又像蛇,他這點藝術細胞,真就欣賞不了。

“翩若游龍,嬌若驚鴻,妙啊,”李琩只能想到這兩詞了。

只見李適之此刻已經低下頭,去吹乾宣紙上的墨汁,這是他們這幫人之間的老規矩,誰先吹乾了,算誰的。

李琩心在滴血,明擺着這幅字張旭是給他寫的,結果冒出李適之這個不要臉。

不過他是發自真心的,喜歡這幫人之間放蕩不羈的性格,與毫無拘束的友情。

.......

翌日,

李適之在御史臺點卯之後,便派金吾衛將王琚府嚴密看視,沒有他的手令,不準任何人打擾府內家眷。

而他則是帶着御史臺的人去了戶部查賬。

貪污罪,在大唐不是什麼大罪,反正會讓你吐出來的,左手倒右手,損失不算大。

李隆基本人,也不想深究,畢竟王琚是他的老人,人都死了,你再揪着不放,顯得自己太薄情。

當老大的不講情義,會讓底下人寒心的。

在戶部司郎中王銲的配合下,李適之用了六七天的功夫,將王琚查了個底掉,王琚自己貪了多少,幫別人貪了多少,給李隆基上貢了多少,都查的一清二楚。

當然了,彙報的時候,李適之肯定不敢提牽扯到李隆基的那些賬目。

“就這些?”李隆基將手中長長的一份卷宗看過之後,隨意放在了一邊。

李適之點頭道:“回稟聖人,就這些了,折算成錢,總計兩百一十五萬貫。”

“唉.......”

李隆基嘆息一聲,目光望向殿外,表情異常傷感,似乎是哀其不爭。

“朕將戶部交付於王琚,是對他的信任,但是他卻辜負了朕。”

不算辜負,他這兩百多萬裡面,有一半查到您頭上了,李適之點頭道:

“如今趙國公自罪而死,其貪墨之財,其妻陸氏已在籌集,是否.......輕拿輕放?”

李隆基一臉神傷的點了點頭:

“人已死,朕不欲污其身後名,以其病故,追贈太子少保。”

“聖人聖明!”李適之俯身揖手。

王琚這個戶部尚書,做的並不好,雖然他會想辦法給李隆基上貢,但是他自己也拿了不少。

國賦增加,是李林甫的功勞,跟王琚一點關係沒有,但是他卻中飽私囊。

李隆基要的,是國庫收入增長,而不是不停的吃國庫,王琚不想着給國家賺錢,而是吃國家的錢,這與李隆基的想法背道而馳。

所以戶部尚書這個位置,李隆基本來就對王琚不滿意,這下好了,你還傾向東宮。

既然都不是朕的人了,朕還怎麼用你?

李適之離開之後,鬆了一口氣,聖人已經定案,那麼這件差事算是結束了。

他並不擔心王琚家裡籌不到這些錢,因爲王琚的妻子非常有錢。

王琚年輕時候,也是膽子非常大的人,武則天時期密謀刺殺武三思,事情泄露之後,隱姓埋名逃往江南,被吳中四姓之一的陸家看中,以女嫁之。

要知道,刺殺武三思,在武則天時期,是頂格大罪,但是一旦姓李的上臺,那就是潑天大功。

所以當李旦繼位之後,王琚便第一時間返回長安,成爲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隆基幕僚,後來隨着李隆基繼位,從而一步登天。

李適之已經跟趙國夫人陸氏打過招呼,湊個一百來萬,這事就算了結了,剩下的算是聖人對你們的恩待,子孫門蔭仍在,你這個國夫人的外命婦,也依然如故。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肯定會玩命的籌錢。

御史臺,

二把手御史中丞張利貞笑呵呵的端着一杯茶水,放在李適之的案前,笑道:

“案子這麼快便結了,是不是有些毛躁了?憲臺沒有與聖人說明嗎?”

李適之笑了笑,放下卷宗,道:

“該說的我都說了,聖人重情,不忍嚴懲,所以案子能過得去便過去吧,人都死了,咱們爲難一個孀婦,也不合適。”

“說的是,”張利貞點頭道:

“那麼查繳一百萬貫,也是聖人的意思嗎?請憲臺明示。”

李適之被問住了,聖人肯定不會有這類明示,但是按照以往慣例,查繳能收上來五六成,基本就不會再追究了。

人家貪污這麼多年,肯定花掉了不少,這是正常的損耗,太較真是跟自己爲難。

有些數額能補的上,有些數額,你打死他,他也補不上。

“那張中丞的意思是?”李適之問道。

張利貞笑道:“我沒有什麼意思,就是覺得數額過大,拿捏不穩查繳的尺寸。”

“無妨,這件事交給王維去做,你就不必過問了,”李適之笑道。

在官場上,這句話其實不是要剝奪你某些權利,而是要讓你置身事外,算得上是一種優待。

有些事情,不能摻和的太深,因爲做錯要背責任。

在眼下這種人人都是不粘鍋,沒有擔當的朝堂風氣當中,李適之這句話落在張利貞耳中,其實是示好。

張利貞也確實以爲是這個意思,畢竟他不知道李適之已經開始防備他了。

兩人本來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當然了,不是私人交情,而是同僚情誼。

李適之信任李琩,是因爲他是將李琩視爲官場之外的友人,他們那個小團體,都是有情有義之輩,李琩如果想害他,汝陽王都不會答應。

張利貞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麼,一切如常的處理公務去了。

但是李適之眼下,還有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就在剛纔,聖人詢問他,李林甫充戶部尚書,是否合適?

這話只要是問出來,那就說明聖人心目中已經有其他人選了。

但是李適之沒敢回答,這種級別的官員任命,他不敢胡亂建議,前車之鑑太多了。

他要是敢說一句:李林甫不合適,那麼消息必然會泄露出去,然後聖人趁着這股風言,更換李林甫,到時候李林甫會認爲,是他在背後挑唆的。

我可不攬這種閒事,你們愛特麼誰當誰當。

第310章 沒的選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章 16王宅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77章 李亨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53章 撤軍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80章 下簾詩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61章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98章 國家隊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87章 讓皇帝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章 16王宅第35章 父皇聖明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86章 契丹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24章 好戰第293章 我同意第148章 太原尹第21章 大膽的押第256章 膽子小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60章 體面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7章 李亨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15章 反間計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91章 國寶郎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48章 三贏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章 16王宅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80章 下簾詩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56章 膽子小
第310章 沒的選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章 16王宅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77章 李亨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253章 撤軍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80章 下簾詩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61章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298章 國家隊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87章 讓皇帝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3章 16王宅第35章 父皇聖明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86章 契丹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24章 好戰第293章 我同意第148章 太原尹第21章 大膽的押第256章 膽子小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60章 體面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7章 李亨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315章 反間計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91章 國寶郎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48章 三贏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章 16王宅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80章 下簾詩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56章 膽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