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

很多人都說,門閥的巔峰在魏晉南北朝,而不在隋唐,

但是我們要明白,魏普南北朝時期,華夏是分裂的,也就是說,門閥的力量是受地域侷限的,只有在大一統的王朝,門閥的影響力纔會擴展至全國。

五姓七望的巔峰,就是隋唐,我們只要翻看隋唐歷史就不難發現,這兩個時代的名人,百分之九十九出自門閥世家。

就拿當下來說,只是一個皇城,有多少姓韋的?

李瑁專門找吏部統計過,在皇城上班的世家成員,宗室李佔第一位,京兆韋第二位,

弘農楊第三位,河東裴第四位,南陽張第五位。

地方主官當中,排在第一的是清河崔,第二弘農楊,第三太原王,第四博陵崔,第五太原王。

從這一統計當中不難看出,控制京師的主要是兩京走廊貴族集團,屬於關中門閥,而地方上,兩崔爲河北集團,剩下仁,本質上還是關中集團。

也就是說,河北集團很難進入中樞決策層,本來有崔琳崔這一門清河崔,但是這一門還是從武則天時期宰相崔神基蒙蔭而來,當下文因爲站錯隊,老大崔琳給基哥守喪猝死,老二崔失業在家,也算是完蛋了。

至於盧奐這個半吊子河北人,既不屬於關中集團,嚴格來說,也不是河北集團,畢竟他們家從他爺爺那一代就遷徙至河南了,他屬於武則天時期遺留人才後代集團。

你看看他們這幫宰相二代集團抱團的都有誰,盧奐丶魏珏,宋升,陸泛,姚奕,沒有出身關中門閥的,這就是爲什麼盧奐的爹盧懷慎,只能是一個伴食宰相,在長安根基不足啊。

開元盛世,實際上就是李隆基沾了武則天的光,那時候的他只能用武則天時期培養起來的這幫人,從而造就了盛世,這幫人一下去,大唐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但是李瑁又很清楚,想要促成河北集團文或是江南集團進中樞,只能是去洛陽,也是因爲武則天的緣故,洛陽成爲了大唐最爲包容的地方,這裡集中了東西南北的主流人才,

不是關中一家獨大的局面。

政治中心定在這裡,關中集團等於需要離家去做官,河北集團江南集團同樣如此,而洛陽本地集團獨孤丶元丶鄭丶武丶張,清一色在走下坡路,本族人才目前處於斷代局面。

這就是爲什麼,武則天不想去長安,李隆基不想去洛陽。

而李瑁,也不可能去洛陽,他爹纔剛死,他前腳去,後腳長安必亂,畢竟他的兄弟們可都是還活着呢。

正月末,李瑁特地將弟弟李琦給召了回來。

服喪也不是完全不能離開陵前,誰還沒有點特殊情況,再說李瑁又不是要奪情。

「等到爲父皇服喪過後,你就去揚州吧,」李瑁囑咐弟弟道:

「去了那邊,與地方大族搞好點關係,別得罪人,多去寺廟,見一見江南那些禪師朕就是讓你吃喝玩樂去了,但是你記住了,若是有人託付你舉薦亦或什麼,你跟朕說,朕這邊會幫你辦成。」

想要拉攏南方,必須是宗室成員過去,李琦剛好腦袋上還頂看個揚州大都督,他去代表皇帝交好江南士族集團,是最爲合適的。

雖然歷史上永王李據江南而反叛,但那是發生在安史之亂時期,朝廷元氣大傷之際,沒有安史之亂,誰去江南,也鬧騰不起來。

何況李琦不是李,這是李瑁同母兄弟,本身沒有野心,臉上還有疤,就算有人慫,也不會背叛李瑁。

「我倒是很想去,但是我有點疑惑,陛下爲什麼讓我去?」李琦納悶道。

李瑁笑道:

「河北的怨氣不小,江南的怨氣什麼時候小過呢?半數以上的糧食要供應京師,賦稅之重僅次於河北,這個地方是要好好安撫的,朕對別人不放心,只能是你去,元載這次去江南,勢必與本地世家發生衝突,你要在中間做這個和事老,朕給不了他們別的好處,只有一點,可以讓他們做官,你也不要亂舉薦,總是要給朕挑選一些真正可用的大才。」

別說江南了,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一帶,本地世家做官的主要方向,還是在本土。

他們怎麼做官呢?賄賂主官,由主官辟易。

隋朝時期,三省六部將地方人事的任命權全部收歸中央,但凡有品的,都由吏部直接任命,但是進入唐朝以後,慢慢就亂套了,大家逐漸發現,朝廷派去地方的官員,在本地很難施展開,那麼施展不開,賦稅就會出問題。

賦稅出問題是要丟官的,所以官員們不得已,必須求助本地世家,那麼因此也爲本土世家開通了一條做官渠道。

這條渠道,朝廷是默認的,沒辦法,你不讓人家來中樞,你還不讓人家任職地方的話,亂子絕對少不了。

那麼長此以往,江南的本土勢力幾乎伸展到了官府的各個部門了,沒有大亂髮生,一切還能維持,一旦起了紛亂,他們這幫人也會跟着跳起來。

所以永王之亂,李很大可能就是被江南士族集團慫的。

李琦還是疑惑道:「陛下的意思,是讓他們去洛陽,甚至是長安做官?中書門下能同意嗎?」

當然不樂意了,武則天時期來自河北與江南的官員,清一色科舉出身,是走的朝廷正統路子上來的,所以不好反對,但若是破格任用,反對的聲音絕對小不了。

由此可見,科舉簡直就是維持國家穩定的超級超級超級政治手段,沒有任何政策可以替代科舉的作用。

李一臉無奈道:

「你是真笨還是假笨,讓他們參加科舉啊,能不能及第,不是朕說了算嗎?」

是滴,這就叫降分優待,有些地方分數高,有些地方分數低,要雨露均沾嘛。

進士科與明經科,年齡可沒有上限,下限是十五歲,而十五歲以下還有個童子科,劉宴就是童子舉出身。

也就是說,只要李琦推薦的人能過了吏部考進入殿試,那就是李瑁說了算了。

而江南士族集團,其文化底蘊丶學識修養,咳咳..:::.其實要比北方強。

他們是被無形的手卡住了,不是人家不行。

李琦想不通他哥爲啥要優待江南,但是他對於派他去江南,是非常樂意和嚮往的,十王宅憋了二十年,還沒見過長江長什麼樣子,只是從一些南方人口中聽說過江南的風土人情,如今好了,可以去親自體驗了。

「行,反正陛下讓我去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李琦頗爲興奮道。

李瑁笑了笑:「今後沒有外人,你我還是以兄弟相稱,畢竟朕只有你這麼一個親兄弟。」

李琦微笑點頭。

至於李瑁交代給他的多去寺廟,多見大德高僧,這一點他是能想明白的,道教雖然是大唐的國教,但是南方那邊還是信佛的多,與佛教接觸,有利於與當地世家搞好關係。

交代完這些,李瑁便讓李琦回去了,在內殿與郭淑閒聊的咸宜得知,趕忙出來送送李琦。

等到人走後,咸宜異道:「他好像很高興,阿兄都跟他說什麼了?」

「讓他去江南而已,」李瑁隨口答了一聲,便取來一幅卷宗閱覽。

咸宜頓時一愣,纏了上來:

「是去揚州嗎?山高路遠,你怎麼捨得啊?」

李瑁一愣,異道:「那你的意思呢?讓他一輩子留京?」

郭淑也笑呵呵的勸說道:

「這是好事,尤其還是江南富庶之地,唯一的弊端在於,恐怕別人少不了會嫉妒。」

一句話,直接將咸宜的思緒給帶走了,只聽她冷哼一聲:

「憑什麼嫉妒?他們跟我們又不是一個阿孃生的,好處能想到他們嗎?我只是捨不得罷了,又不是不願意。」

說着,咸宜看向李瑁:

「善安的婚事,你考慮過沒有?」

聽到這話,李瑁重新將卷軸放下,沉默半響後,道:

「我有意在河北爲他選婿,你覺得怎麼樣?」

「你瘋了?」咸宜目瞪口呆:

「李琦去江南,妹妹嫁到河北?兄弟姐妹四個,走兩個?我不同意。」

一個媽生的,終究是一個媽生的,咸宜巴不得兄弟姐妹四個都在京師,時常團聚,根本不忍心山水相隔,難逢其面。

郭淑平時最常跟咸宜聊起的就是她對兄弟姐妹的相思之苦,咸宜自然不願意也成了郭淑那樣,天天思念親人。

在她看來,李琦是男人,外放屬於沒辦法,但是善安怎麼能遠嫁呢?

「誰跟你說遠嫁了?」李瑁沒好氣道:

「河北人就不能在長安做官了?」

咸宜反駁道:「但是河北人在京師有名望的可不多,善安的婚事,當下多少人都在惦記着,你想外嫁關中,呵呵....看看有多人會反對吧。」

李瑁頓時不滿道:「朕自己的妹妹,由得他人說三道四?」

郭淑對此,也不太樂意,因爲她希望善安嫁給她們老郭家,而咸宜,是屬意老楊家。

各有各的打算,總之,都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

妻子和妹妹都不同意,一個委婉的在勸,一個直來直去的反對,李瑁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

「別說了!善安的事情,朕一人做主!」

郭淑內心一嘆,無奈的與咸宜對視一眼,而咸宜呢,直接衝着她哥冷笑幾聲,拂袖走了。

修陵必修屋。

每一座皇陵在動工的時候,都會在旁邊修建一片建築羣,就是給子孫們服喪用的,等到服喪過後,這個地方便會移交給負責守陵的人,從而成爲守陵村。

皇帝的陵墓是要提前修建的,唐朝的帝王喪志制度是依據漢朝制度延伸而來,皇帝繼位一年之後,就要給自己挑陵墓了。

那是陰宅,風水好不好,皇帝是要親自把關的,建成之後,他甚至還要去親自驗收。

而帝陵的規格往往取決於這個皇帝的在位時間,在位時間越久,他修的就越奢華。

帝陵的陪葬品多寡則是取決於兒子的孝順程度,而基哥的陪葬品,大多來自於他內庫當中無法變現的珍寶,也就是賣不出去或者別人不敢買的那類,硬通貨,李瑁給的很少。

陰宅,古人是特別講究的,包括他們李唐宗室,因爲陰宅的事情鬧矛盾的都不少。

主要來自於陪陵,打個比方,基哥掛了,那麼除了李猖這個後繼之君外,他剩下的兒子將來死後是要陪葬在他的主陵周邊的。

而主陵周圍,風水的好壞肯定也有區分,那麼兒子們必然會爭,你的大的,擠壓了我的空間,你的位置不對,那應該是我的。

當下的泰陵服喪村,親王們就是在爭論這件事情。

爲啥呢,因爲李琦要佔據陪葬主位,將最好的一塊陪葬地給搶了,理由是,他是嫡次子,李瑁下來他最尊貴。

這下李琮能忍嗎?忍不了的,因爲那塊地原本是他的,他爹當年修泰陵的時候,就將那塊地劃給他了。

村子正北有一座大堂房,主要用來每日上香祭拜,而今天早上,正在陸續過來上香的親王們相遇了,李琮直接跟李琦吵起來了。

因爲李琮聽說,李琦從長安回來的當天,又去那塊好地踩點去了。

那是老子的地!

「長幼不分,我今天就寫奏疏,讓陛下來評評理,」李琮乾脆在堂內坐下,指着李琦道:

「你是越來越放肆了,父皇當年給我的地,你都敢搶。」

李琦也一屁股坐在對面,道:

「父皇與貞順皇后居於主墓,大家倒是說一說,主陪不是我,還能是誰?陪在父皇身邊,是我的阿孃,不是你的阿孃。」

他這話說的也有道理,武惠妃與基哥可是合葬的,那麼皇后之子身份自然是要超出其他人。

見到兩人鬥嘴,其他人也是紛紛停下,圍坐在堂內開始勸解。

武慶一直都帶人守着李瑁的兩個兒子,長子李信是楊絳和郭淑的兩個貼身女婢在帶看,次子李仁韋妮兒帶看。

寧王一家百日過後,已經不在這裡了,回去給他爹寧王繼續守陵了。

當下也就是宗正寺一些官員仍留在這裡主持局面,

「有些東西,你不能爭,長兄爲大,排行早已論了輩兒,你都排二十一了,怎麼能居主陪呢?」榮王李琬也是接受不了李琦的這一舉動,在他看來極爲荒唐。

二三十個兄弟,哪有排二十一的居主位,上面一幫人呢,你等於壓了我們所有人的輩分。

李琦的妻子武氏,抱看懷裡的孩子淡淡道:

「父皇與貞順皇后,肯定也希望是我們主陪,方便我們入了天宮之後,貼身服侍照料,一塊地嘛,其實沒什麼好爭的,哪裡還不一樣呢。」

穎王李墩冷哼道:「既然都一樣,那你們爲什麼還是要爭呢?說到底還是不一樣嘛。」

「一樣的,」武氏面無表情道:

「只是嫡庶有別,尊卑有序罷了。」

「放肆!」李琮瞬間大怒,拍腿站起來開始指着李琦夫婦大罵。

他的這一舉動,頓時驚嚇到了楊絳懷裡的孩子,李信反手抱住楊絳的脖頸,嘰裡咕嚕聽不懂說了些什麼,然後就哭了。

韋妮兒見狀,冷聲道:

「談事情就談事情,不是誰的嗓門大,誰就佔理,賢孫還在這呢,你們最好收斂一點。」

李琬見狀,起身將李琮拉了回來,勸對方嗓門小一點。

當下在座的,都是一家人,自己兄弟二十來個,兒子還有幾十個呢,彼此之間矛盾太過明顯了,也不利於子女們之間的關係。

李琮那塊地,不算風水最好的,但是他的位置,是距離泰陵最近的,屬於主陪位置,

葬在這個位置是身份的一種體現,而且他還不是爲自己爭,因爲他的兒子將來也會陪葬在自己周邊,兒子的兒子也會在這裡,距離泰陵越近,享受的香火自然是最多的,那麼肯定福廕子孫。

雖然他的兒子是李瑛的,但是他視如己出。

「大家好好商量吧,都是兄弟,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商量的,」楊絳勸解李琦道。

他也認爲李琦不該這麼做,至少不能在當下這個關口這麼做,陛下繼位不足一年,一切都還沒有穩當,你這個時候挑事,是給陛下找麻煩。

李琦撇了撇嘴:「那就再說吧,反正我從揚州回來之前,大家應該還死不了,那就等我回來再說。」

信王李一愣,趕忙道:「二十一哥去揚州做什麼?」

李琦淡淡道:「服喪過後,陛下令我就職。」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墓地的事情大家也不在乎了,而是將焦點都集中在了就職二字上。

自從李瑁登基之後,那些沒有地位的親王,已經全部倒向了李琦這邊,剩下那些成年的親王,也是能不惹李琦就不惹,這次要不是事關自己陰宅,李琮也不想跟對方鬧矛盾。

永王李訖異道:「你可以離京了?揚州給你了?」

李琦一愣,道:「你想什麼呢?就職,不是就藩,什麼叫給我了?陛下只是讓我去揚州主政,也許三五年就回來了。」

李頓時興奮道:「陛下有沒有提過我們?」

「你還有遙領嗎?」李琦異道。

「有有有,荊州大都督,」李激動道,他自認雖然與李瑁從小鬥到大,但絕對不是死仇,也沒有政治和利益衝突,純屬互相看不慣。

這樣的關係,其實不算孬,如今李琦開了一個天大的好頭,也許其他弟兄們也有機會了。

李琦當下見到衆人的表情後,已經開始後悔了,後悔自己心直口快,將這事給說了出來,這下好了,這幫人蠢蠢欲動了。

韋妮兒也察覺到氣氛不對勁,於是出來幫李琦解圍道:

「諸位不要亂想了,長安不比它處好?盛王應是有陛下囑託,纔會暫時外任。」

李琮這下子情緒穩定下來了,正色道:

「陛下若有矚託,我等自當效命,同胞共乳,舉世之人,豈有如兄弟之至親哉?二十一郎應該去,爲陛下分憂,是我們的分內之事。」

完犢子了......李琦憎逼了。

韋妮兒也是內心一嘆,你要去,將來就悄咪咪的去,非要大嘴巴說出來,這下好了,

一個個的都心動了。

李琦也意識到自己闖下簍子了,沒有再說話,然的離開了大堂。

而剩下的親王們,則是立即交頭接耳,針對這件事商量了起來。

「老六你不是還有個單于大都護嗎?」儀王李問道。

王忠嗣在朔方幹趴突之後,有一部份突人內附大唐,就被遷徙至了山西北面,

順丶佑丶化丶長四州,加定襄丶雲中兩個都督府,歸單于都護府節制,治所云中郡,就是山西大同,眼下由副都護張齊丘坐鎮。

大都護,就是榮王李琬遙領的。

李琬也看出李琦剛纔實際上是闖下禍了,只看當下大家的神情,恐怕一個個的都想出去,李瑁恐怕有麻煩了。

於是他道:

「北境苦寒之地,羈之所,我纔不樂意去,我這輩子就留在長安了,哪都不去。」

而李則是很清楚,李瑁不可能讓這麼多人外放,除了李琦之外,能出去的恐怕最多一兩個,那麼這剩下的一兩個名額,絕對不能讓人搶走。

於是他也趕忙安撫衆人道:

「都別亂想了,人家那是陛下親弟弟,這種好事輪不着我們的,安心留在長安吧,如今十王宅出入自由,已經很好了。」

嘴上這麼說,但是他打算在背地裡想辦法爭取一下,競爭對手越少,成功的可能性才越大嘛。

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7章 2王3恪第330章 搶親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53章 撤軍第224章 好戰第102章 忠王友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25章 隴右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34章 三策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25章 隴右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78章 別問了第283章 互毆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334章 三策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18章 何所懼?第78章 別問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8章 三贏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86章 契丹第85章 月俸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92章 秘書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389章 金花箋第80章 下簾詩第119章 小畜生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27章 護短第218章 何所懼?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3章 表妹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61章 田舍郎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86章 再無兄弟投票第359章 獻誠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
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37章 2王3恪第330章 搶親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53章 撤軍第224章 好戰第102章 忠王友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25章 隴右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34章 三策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25章 隴右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78章 別問了第283章 互毆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334章 三策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18章 何所懼?第78章 別問了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8章 三贏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86章 契丹第85章 月俸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92章 秘書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389章 金花箋第80章 下簾詩第119章 小畜生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93章 兵制崩壞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327章 護短第218章 何所懼?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3章 表妹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61章 田舍郎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86章 再無兄弟投票第359章 獻誠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