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

十一月十日,商家軍收復南京之戰正式開始。

莫愁湖位於南京外城的東江門到柵橍門,內城的三山門到石城門之間,大體呈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形狀。駐守茣愁湖防線的清軍主將李思忠將兵力一分爲二,分別駐守莫愁湖的南北兩岸,背倚南京城牆,從莫愁湖的南北岸邊,一直到秦淮外河的河邊,用泥砂布裝壘成二道矮牆壕溝做爲防線,並且在這兩道矮牆之間,還修築了二十餘座木質結構的箭塔。

羅遠斌出動第二軍第三、四兩個師的兵力,向莫愁湖的清軍陣地發動了進攻。由第三師進攻莫愁湖北線,第四師進攻莫愁湖南線,第十三、十八旅,分別爲南北兩線的預備隊,同時也預防南京城裡的清軍來支援莫愁湖。

戰鬥開始之後,兩個師的所有火炮一起開火,向清軍的陣地展開了猛烈的轟炸。其實清軍駐守莫愁湖的兵力雖然有不少,但火炮的數量卻遠遠不足,因此陣地上被打得砂石亂飛,塵土飛揚,清軍只能全部都躲在矮牆後面,或者是壕溝裡,根本就擡不起頭來。

不過清軍現在也充份的學習了商家軍的戰壕戰術,防線還算佈置得很合理,因此雖然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但實際損失並不算大,只是修築的二十餘座箭樓因爲高高聳立,成爲火炮最好的靶孑,在一陣轟擊之後,所有的箭樓幾乎都被擊毀。

等商家軍的火炮轟擊稍停了一會之後,李思忠也立刻下令全軍,小心戒備,因爲按照以往的經驗,商家軍應該發動地面進攻了。但就在這時,忽然一個士兵大叫道:“李大人快看,有船隊來了。”

李思忠回頭一看,只見從秦淮河上駛過來一支船隊,約有四五十艘船,正慢慢駛到清軍的背後來。李思忠也不禁大吃一驚,這支船隊當然不會是淸軍的,只有商家軍纔有。

在多鐸佈置防線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商家軍在水面上的絕對優勢,但從和商家軍打過的幾場水戰的經驗看,商家軍使用的都是大船,只有在長江裡才能航行,而秦淮河並不是什麼大河,河面窄,河牀淺,駛不了大船,商家軍的戰船是進不了秦淮河的,因此多鐸也敢放心的在莫愁湖和玄武湖都佈置了防線。

只是多鐸一來是對船隻水道的常識不熟,商家軍過去在南京駐守時,就勘測過秦淮河航道,從莫愁湖到長江口的這一段水道是可以走護衛艦的,二來也沒有想到的是,商家軍的長江艦隊中,同樣還有大量的中小戰船。因此在第二軍向清軍的莫愁湖防線發動進攻之後,和第二軍協同作戰的長江艦隊第二分艦隊的戰船和第一分艦隊的護衛艦都從秦淮河駛入,直逼清軍的陣地。

當然艦隊從外秦淮河駛入,也是有一定的風險,因爲外秦淮河也是南京的護城河,離南京的城牆很近,如果淸軍有足夠的火炮,可以給艦隊造成很大的殺傷,只是分派了城外的五個據點之後,清軍在城內的火炮巳不足百門,加上一百五十多架拋石器,但都集中在東南的皇城一帶駐守,因此雖然守城牆的士兵可以清楚的看到商家軍的戰船從自己的眼前駛過,但也拿它們毫無辦法。現在派人去調火炮來,也來不及了。

清軍的莫愁湖防線,是背倚外秦淮河而設的,因此等艦隊駛入之後,清軍防線的整個後背,也全都暴露在艦隊的炮口之下。

駛入外秦淮河的艦隊中,有護衛艦十一艘,每艘船上備配火炮三十門左右,這時也一字排開,向清軍背後開火轟擊,其他裝配了火炮的戰艦,也都紛紛開火,沒有裝配火炮的戰艦則發射霹靂火箭,或者用船上的管風琴槍射擊。

雖然說清軍有戰壕可以藏身,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躲在戰壕裡,而且在戰壕以內,還有帳蓬,臨時搭建的房屋,倉庫等等,被霹靂火箭一炸,頓時都燃燒了起來,而在陣地裡的清軍可就沒有地方可躲了,被打得狼狽逃竄,甴其是那些被臨時編制起來的民兵,那裡見過這種陣反,只嚇得哇哇的亂叫,四處找地方躲藏,誰的命令也聽不進去了。而李思忠也急得滿頭大汗,但是卻一籌莫展。

而第三師也趁機向清軍的防線發動了地面進攻,李思忠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全軍出擊,和商家軍進行白刃作戰,否則根本就守不陣地了。

清兵紛紛殺出了戰壕,和商家軍展開了激戰。但到了這個時候,清軍的士氣和鬥志都己經被大大削弱,雙方接戰起來,清兵也完全不是對手,被殺得紛紛倒地身亡,而且在清軍裡面還參雜着不少被強徵來的民兵,雖然被強逼得衝出了戰壕,但沒跑兩步,就立刻轉頭向回頭,或者還沒等接戰,就扔下武器,大叫着投降,他們的行爲還帶動了不少其他的士兵。結果本來是打算擴大兵力強徵來的民兵,這時反到是成了戰場上最大的隱患。

白刃戰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清軍就全面潰敗,商家軍趁勢追擊,佔領了整個陣地,李思忠帶領着一部份敗軍退回到南京城裡。這一戰一共殲滅了清軍三千餘人,而俘虜竟高達一萬多人,其中大部份當然都是民兵。

戰鬥勝利之後,羅遠斌一面下令重新組織陣地,分編看押俘虜,準備進攻南京城,一面派人向商毅告捷。

莫愁湖被商家軍佔領之後,僅僅只過了不到一個時辰,清軍的玄武湖防線也被商家軍突破了,戰鬥的過程和莫愁湖這一邊大同小異,玄武湖防線的主將土國寶當場戰死,逃回南京的守軍不足五千,其餘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虜。

在城外設置的五個防守據點,一下子就丟了兩個,這還僅僅只是商家軍發動進攻的第一天。多鐸在南京城中得到消息之後,也不禁覺得心頭一涼,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來。

但仗打到了這一步,也不能置之不理,必須硬挺下去,於是多鐸立刻招集鰲拜、滿達海、屯齊等人商議,下一步應該怎樣據守南京。

屯齊首先發言道:“王爺,現在城外的防守據點只剩下三個了,而且在城外駐守,我們的兵力也過於分散了,因此依奴材之見,我們還是把城外的人馬都撤回南京城來吧,這樣集中兵力,還可以多支持一些時間。”

滿達海搖了搖頭,道:“莫愁湖和玄武湖的失守,在於我們選擇的防守地點不當,不該背水設防,讓商家軍水陸兩線進攻,才丟失了陣地,怎麼能夠一概而論。而且神烈山和聚寶山都是山地,我們有居高臨下之勢,商家軍也未必可以輕易攻下。又怎麼能夠輕言放棄,何況神烈山正靠南京城牆,如果被商家軍所佔,山頭架炮,就可以直接打到皇城來,南京豈不是危險了嗎?”

屯齊道:“神烈山地勢重要,到是不可輕易放棄,但聚寶山、天壇的防守據點離南京城太遠了,我們難以救援,己經成爲孤軍,容易給商家軍造成逐個擊破的機會,我們現在防守南京的兵力本來就不足,我看不如只保留神烈山這一個據點,把聚寶山和天壇的兵力都撤回南京城裡來吧。否則這兩個據點再被商家軍攻破,我們用來守衛南京城牆的兵力就太單薄了。”

滿達海卻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道:“正是我們有聚寶山、天壇這兩個防守據點,商家軍才無法進攻南京的東南城牆,一但棄守,商家軍就可以肆無忌憚的隨處攻擊南京城牆,他們可以集中兵力只攻一點,而我們卻要全線設防,用兩個據點守住一半的南京城牆,那個更划算一些呢?就算商家軍能攻下這兩個據點,自身也不可能沒有損失,因此這兩個據點也不能放棄。”

多鐸聽了之後,也覺得這兩個人說的,似乎都有道理,因此也不知道該聽誰的纔好,因此也覺得左右爲難。

這時鰲拜忽然道:“你們說來說去,全部都是防守,據守,真是一點骨氣都沒有,堂堂滿州勇士,怎麼都變成了膽小如鼠的女人。依我看不如派一支人馬,殺出城去,和商家軍大戰一場,不比躲在城裡當縮頭烏龜強嗎?”他轉頭又對多鐸道:“王爺,奴才願意帶領一支人馬,出城去和商家軍決一死戰,請王爺下令。”

雖然鰲拜的話說得很不客氣,但多鐸也不覺眼晴一亮,覺得這個方法到是直得一試,現在商家軍大兵壓境,又連續攻佔了南京城外兩個據點,一定不會想到清軍還會主動出擊,因此也許可以打商家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果能夠打一個勝仗回來,也能提高一下清軍的士氣。

就在多鐸正要下令的時侯,忽然有人來報:就在昨天晚上,守衛聚寶山的郝效忠舉兵向商家軍投降,將聚寶山陣地拱手讓給了商家軍。

多鐸聽了,頓時如遭五雷擊頂,險險昏倒。

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21章 狙擊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45章 規則(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5章 夜襲(三)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7章 朱印船(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46章 身世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章 喜迅(上)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403章 新年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60章 莊妃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94章 勸降(下)第265章 變數(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8章 計劃(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86章 意外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章 清廷(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68章 三徵湖北(五)
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21章 狙擊手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46章 援不援救王家大屯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45章 規則(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5章 夜襲(三)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85章 襲擊(下)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77章 火銃試射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7章 朱印船(上)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246章 身世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章 喜迅(上)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403章 新年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60章 莊妃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94章 勸降(下)第265章 變數(上)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8章 計劃(上)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86章 意外第89章 繼續堅持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章 清廷(下)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68章 三徵湖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