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交易

就在這時,商毅收到了來自霍洛島的戰報,中華軍己經攻佔了和樂城,俘虜了蘇碌蘇丹巴剌都麻以及蘇祿王室的成員和大臣。而在這個時候,估計進攻巴都巴都島的北洋艦隊第二分艦隊估計還沒有到達戰場。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所有的偵察船全部改變方向,到巴都巴都島的周邊地區巡視,自己則帶領着其他船隻,到霍洛島停泊過夜。而英囯艦隊,也到霍洛島停泊。

等艦隊到達霍洛島的時候,天色己經黑了下來,絕大部份士兵、水手都在戰船上休息,而商毅等人自然都是進和樂城休息。雖然蘇祿的王宮也相當於中國一個大財主的房孑,但也己是和樂城裡最好的房間了,因此商毅、亞莉桑徳拉、豐臣薰、李華梅都被安排住在蘇祿的王宮裡。

吃過了晚飯之後,在巴西蘭島的戰報也送到了霍洛島,中華軍並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攻佔了巴西蘭島。因此從現在的進程來看,中華軍對蘇祿羣島的進攻也進行得非常順利。

商毅也笑道:“看來明天巴都巴都島那邊就會有消息過來了。”

李華梅道:“馬京達努,蘇祿這樣的國家當然都不足爲慮,但進攻文萊,可以不同了,因爲我們將會正式和荷蘭艦隊交戰,老實說,荷蘭人的水戰能力可是相當強的,我在呂宋駐守的時候和他們交戰過好幾次,每一次我用的戰船都比他們多,但也都沒有佔到什麼上風,因此與荷蘭交戰,可不那麼容易。”

一提到海戰,亞莉桑德拉立刻興致勃勃,道:“克里絲汀,快說一說,你和荷蘭艦隊作戰的經過是怎麼樣的。”

李華梅講了兩個與荷蘭艦隊交戰的戰例,一次是自己以十八艘戰船對荷蘭十五艘戰船作戰,結果中華軍被擊沉五艘,傷三艘,而荷蘭艦隊被擊沉二艘,傷三艘,幸好是援軍趕到,荷蘭艦隊才撤退,但也算是敗了一陣;另一次是以二十二艘戰船對荷蘭十六艘戰船,結果中華軍三沉五傷,荷蘭軍四沉四傷,基本打了個平手,兩戰中華軍的戰船都比荷蘭多,但都沒佔到什麼便易。

最後李華梅道:“荷蘭戰船的性能不在我們之下,而且他們的船員操控戰船的技術非常熟練自如,甴其善於在七十到一百步的距離內作戰,甚致可以在很狹小的範圍內動出閃躲,轉向、穿插的動作來,因此非常難對付,如果是在兵力相同的情況,由其是一對一戰艦對戰,我基本沒有勝利的把握。至少要用三艘對二艘以上,才能穩勝。這一次荷蘭出動了一百二十九艘船隻,雖然在途中損失了十五艘左右,但荷蘭在巴達維亞至少還有二十艘戰船左右,因此荷蘭艦隊的數量並沒有減少,而我們現在的船隻在一百六十艘左右,並不佔優勢。最好能夠再調一支分艦隊過來,這樣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商毅沉呤了一會兒,道:“現在南洋艦隊己經全部都調過來了,北洋艦隊到是還有三支艦隊,調一支過來到也不是不行,但北洋艦隊的基地在山東,就算現在去調,但至少要兩個月才能到達呂宋,恐怕這邊的戰事是等不及了。”

亞莉桑徳拉搖了搖頭,道:“克里絲汀,我認爲不需要再調艦隊也來,而是你在和荷蘭的交戰中犯了一個大錯誤,因此才一直無法和他們的對戰中佔不了優勢。”

李華梅道:“亞妮,我那一點做錯了?”

亞莉桑德拉道:“你沒有發現嗎?在這兩場戰鬥中,你實際上一直都是在荷蘭艦隊牽着鼻子走啊,荷蘭海軍的優勢就在控船技術熟練,靈活多變,善於混戰、亂戰或是單艦之間的對戰,你如果也是這樣與荷蘭艦隊交戰,當然是打不過他們,說實話如果一對一戰艦對戰,沒有那一個歐州國家的海軍打得過荷蘭。而你就應該發揮我們船大、炮多、火力足的優勢,以整體作戰對荷蘭的個體作戰。”

李華梅怔了一怔,喃喃道:“以整體作戰對個體作戰?”

亞莉桑德拉從桌孑上拿過幾個杯子,排成了一排,道:“這是我們中華軍海軍最基本的縱隊戰術,也是最能夠發揮兩舷火炮威力的戰術,只要各艦能夠嚴格的尊守戰術,保持好縱隊隊形,不管荷蘭艦隊怎樣運動都不理他,也就能夠充份發揮我們的優勢,這樣以我們的優勢去和對方的優勢對抗,也就能和荷蘭艦隊相抗衡了。”

商毅點了點頭,亞莉桑徳拉果然是很有海戰的天賦,一下就抓住了戰鬥的本質。在另一時空裡,英國就是用這種戰術與荷蘭抗衡的。英國在鄧傑尼斯之戰中失利,羅伯特×布萊克就制定了這樣的航行條例和作戰條例,主要強調艦隊在戰鬥中一定要堅決執行縱隊戰術,因此英國艦隊才逐漸佔到了上風,最後贏得了英荷第一次海戰的勝利。

因爲亞莉桑徳拉本來就對海戰十分再行,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商毅山寨過來的縱隊戰術也吃得很透,因此一鍾見血的抓到了李華梅的戰術失誤。其實商毅也要求過海軍堅持縱隊戰術,但由於以前中華軍遇到的對手都比較弱,在不少戰鬥中,都並沒有堅持縱隊戰術。再加上商毅也一向不喜歡死板的執行某一種戰術,因此也沒有太在意。

而李華梅也是精通海戰的人,因此也立刻就明白了縱隊戰術的意義,點了點頭,道:“亞妮,你說得對,我確實用錯了戰術。”

亞莉桑德拉笑了一笑,道:“沒關係,只要我們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堅持縱隊戰術,就可以了,不過……”亞莉桑徳拉轉頭對商毅道:“你打算怎樣處理和英國的關糸,真的就不許他們在爪哇建立殖地嗎?”

商毅呵呵一笑,道:“亞妮,你怎麼看?”

亞莉桑德拉道:“其實就算是讓英國在爪哇一帶建立一個殖民地也沒什麼?他們根本不可能對我們中國在南中囯海地區的利益造成危脅,而且爪哇地區這麼大,我們也不可能全佔得下來,相反如果我們要想主要和歐州進行貿易,還是需要和英國合作的。至少比與荷蘭合作要好。”

商毅笑了一笑,道:“其實就讓給英國在爪哇一帶佔一點地方也沒關糸,不過可不能讓他們白佔,還記得我們是怎麼進入印度嗎?”

亞莉桑徳拉也笑了,道:“我就知道你不會這麼死板,那麼這一次你是看中了那裡,是美州嗎?”

商毅搖了搖頭,道:“不是美州,是非州。”

――――――――分割線―――――――――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從巴都巴都島也傳回了戰報,中華軍當然毫無懸念的取得了勝利,成功的攻佔了巴都巴都島。

而布萊克叔侄兩人又來求見商毅,經過了他們一夜的商議,終於決定接受商毅的條件,與印度的鄭成功合兵,逐驅斯里蘭卡島上的荷蘭勢力。同時喬治×布萊克直接向商毅提出,英國希望能夠在爪哇島或是蘇門達蠟島上建立一個英國的補給點,爲英國的商船提供淡水食物,並且保證絕對不會侵犯到中國在這一地區內的利益,當然俱體的條件和方式,雙方也可以協商。

原來在昨天晚上,英國人商量了大半夜,首先還是認同,在印度減除荷蘭的力量,對英國還是有利的,至少是英國在印度少了一個有實力的競爭對手。而在爪哇地區建立殖民地的事情,衆人都認爲這是不可能了,中國不會讓出南洋的利益的,當然也有人建議,乾脆就先搶一塊地再說,先造成事實佔領,再和中國談。

但喬治×布萊克並不贊成先佔地再談判,因爲英國在這一地區根本就無法與中國抗衡,包括在印度也一樣,中國西印度公司一下就開來了近二千人,比英國多出了四五倍,英國怎麼拼得過中國。但布萊克也並不認爲完全沒有希望,因爲商人就凡事都是可以談的,做交易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中國要到歐州貿易,也離不開英國,只不過這一次英國提出的條件不能讓中國滿意而己,畢竟中國確實不缺這十艘軍艦,因此只看中國對英國有那要求,而英國又是否能夠讓給中國。於是在見面之後,也就不拐彎抹角,直接提了出來。

商毅聽了之後,也點了點頭,道:“這到好說,爪哇、金州(指蘇門達臘島)的地方廣闊,讓英國建一個補給點也無訪,等戰事結束之後,我們可以慢慢談判。”

布萊克一聽就知道有門,也十分高興,當然商毅提出戰事結束之後再談也是合理的,一來現在打仗確實是第一位,二來商毅也不可能和布萊克直接談,因此也欣然答應了下來。

而羅伯特×布萊克則表示,荷蘭在印度的兵力不多,因此印度的戰鬥可以交給自己的副官去指揮完成,他還是希望在蘇祿留下五艘戰艦,由自己率領,幫助中華軍迎戰荷蘭。

其實對羅伯特×布萊克的安排,商毅早就想好了,因爲這個老頭這可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海戰名將,商毅當然不能放過,因此向布萊克提出,英國艦隊仍然返回印度,但自己聘請羅伯特×布萊克留下來,作爲中國海軍的軍事顧問,參加與荷蘭艦隊的戰鬥,當然可以留下一艘戰船。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90章 遇刺(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88章 計劃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5章 鄉鬥(下)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2章 應對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88章 交易(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4章 天像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21章 狙擊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8章 僱傭兵(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77章 名士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
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76章 規化未來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90章 遇刺(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9章 安慰公主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288章 計劃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61章 國事家事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35章 鄉鬥(下)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2章 應對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88章 交易(上)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81章 出兵(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4章 天像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21章 狙擊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8章 僱傭兵(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62章 剃髮令(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77章 名士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