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

就在第二天,海沙鹽場的大使劉培經託杭州府的經歷楊堪、知事萬紹華說情,表示願意放棄海沙鹽場,只救商毅放過自己的兒子劉應桂。

鹽場大使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卻牽扯到諸多的利益在裡面,因此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不僅要後臺硬實,而且還要有幾分真本事才行。劉培經儘管對當前的大局還不十分清楚,但有一點是知道,在目前商毅基本可以說是在浙江一手遮天了。在這個時候和他硬碰,只能自找到黴,何況兒子還在商毅手裡,難保商毅不會做出什麼事來。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不如先退一步,把兒子救出來再說。

雖然把鹽場讓出來,但這事用不着自己操心,只用如實向北京稟告,朝中自然有人來收拾商毅,如果商毅的門路大,靠山硬。朝裡都沒有人動得了他,那麼就更不是自已這個小小的鹽場大使惹得起的人,還是以躲爲上策。因此劉培經才託找經歷楊堪、知事萬紹華等人,向商毅說情。

見劉培經這麼知趣,商毅也就沒得太絕,其實商毅也未必不知道劉培經心裡打的小算盤,不過現在朝廷那還管得了浙江的事情呢?因此商毅也不等先接收鹽團,就立刻下令,將劉應桂等三個人都放了。反正現在浙江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不怕劉培經反悔。

得知鹽場大使都向商毅服了軟,其他幾個強佔鹽團的勢力豪族也都紛紛退讓,將自己所佔的鹽團都讓了出來。畢竟馬家寨的下場就在眼前,誰也不想做第二個馬家寨。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好在嘉興府也不止海沙這一個鹽場,還有兩個,還是趁找別找門路。

鹽場的事情解決了之後,正好這時林之洋也回到杭州來過年,在拜望商毅的時候,商毅告訴他自己以經打通了門路,包下了整個海沙鹽場,以後可以做鹽生意,問他有沒有興趣做自己的代理商。

聽完商毅的話之後,林之洋的大腦裡差一點當了機,按照商毅的說法,自己以後就算是鹽商了,在這個時代,鹽商差不多就和後世的山西煤礦老闆一樣,就是富豪的代名詞,這可是許多人削尖腦袋往裡鑽,爭得頭破血流的差事,比絲綢生意還要難以爭到。本來開始涉足絲綢生意,林之洋就己經非常滿意了,現在一下子連鹽業落到了自己眼前,實在不亞於後世只花二元錢中了五百萬的大獎。

一特別是現在,林之洋己經逐步開始脫離林家單幹,雖然過去的關係都還在,但畢竟沒有林家做後盾,信譽度和影響力也下降了許多,特別是林家起家的海外貿易失去之後,林之洋也急切的要早到新的賺錢買賣。絲綢生意雖然賺錢,但卻是六個人聯合經營,分到林之洋頭上的只是小一部份,因此只能一個穩定的產業,而不能當支柱產業,但鹽業就不同了,商毅的意思顯然是由自己一個人來代理海沙鹽場的所有產鹽,一個海沙鹽場有多大,林之洋當然是知道的,他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不過林之洋到底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因此驚喜過後,很快就正定了下來,立刻道:“如蒙大人看重,之洋定然不付大人之望。”

商毅點了點頭,道:“林先生,你也別先答應的太早了,我也不瞞你,這鹽場其實昰我搶來的。” 說着就把海沙鹽場的來甴說了一遍,又道:“所以你接不接手鹽業的代理,還請三思而後行。”

林之洋聽了之後,也遲疑了一下,馬上又道:“大人請放心,無論怎樣,在下追隨大人,決不改變。” 因爲從當初林之洋決定和商毅合夥做絲綢生意的時候,他就己經和商毅牢牢綁定在一起了,因此現在也只能跟着商毅一條路跑到黑。

接下來兩人又商議了一下代理鹽業的細節,最後決定,商毅以每引鹽三十兩白銀的價格,將海沙鹽場所產的海鹽轉讓給林之洋銷售。至於林之洋將鹽賣到那裡去,商毅不予干涉,不過要求林之洋在浙江地區的出售價格不能高於四十兩一引。

因爲浙江產鹽,因此鹽價並不算高,一般就在四十兩一引上下浮動,但如果運往江西、南直隸、湖廣這些內地的地方,價格翻上一倍也不是不可能。因此林之洋也滿口答應了商毅的要求。

諸多事情處理完之後, 商毅也覺得很不錯了, 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過一個新年。

就在當天晚上,葉瑤瑱和陳圓圓都陪着商毅守夜,而這一夜裡,杭州城徹夜狂歡,蒼穹之上,彩雲逐月。華燈燦爛,煙火流雲。既使是坐在家裡,也能夠聽到外面街道上鞭炮齊響,人聲鼎沸,可以想像是何等樣的熱鬧非凡。而且商毅府裡也掛滿了各種花式造型的絹燈,拉上五顏六色的綵帶,在府門前還豎起了八人高的燈樓,四周燃放着沖天的煙火,五花十色,流光溢彩,實在是美不勝收。

大年三十的夜晚也在一分一秒的過去,鐘樓敲響了子時的鐘聲,也宣告了大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的結束,新的一年,就此來臨了。

―――――――――分割線―――――――――分割線―――――――――

新年初一,商毅一早晨起來,就帶着葉瑤瑱到軍營、兵工廠等各處去給士兵、工匠們還有一些杭州城中的百姓拜年送紅包,以保持自己的親民平宜形像。

雖然在每一處只停留一會兒,說幾句話就走,但這一圈走下來,也花了不少時間,等返回府裡的時候,以經差不多快到中午,因爲商毅己經通知過手下的官員,因此衆人都約定在下午一起到總兵府給商毅拜年,並在府裡開宴,吃團年飯。商毅也估計,上午應該不會有什麼人來。就算有些人來,有陳圓圓在家裡,也足夠應付了。

那知還沒刦總兵府門前,只見在門口竟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差不多有上百人,而且都是大包小箱,背槓肩挑,帶着不少的禮物,顯然都是來拜望商毅,但沒有一個人是商毅認識的。顯然不會是自己的下屬和相識的人,他們都是在下午來去了,那麼就應該是杭州府或者是浙江地區的地方鄉紳、豪強大戶。

商毅見了,也有些不解,自從自己進駐杭州以後,雖然浙江地區的地方鄉紳、豪強大戶大部份都來祝賀過,但總體看來,都是不卑不亢,雖然表達了自己的敬意,但也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因爲這些地方鄉紳、豪強大戶都有自己的門路,而商毅雖然是浙江總兵,但畢竟還是武將,在他們看來,朝廷早晚會派來巡撫、總督這樣的地方大員,商毅只不過是個過渡人物,沒有必要極力巴結。而這新年的第一天怎麼風氣就變了,都趕來給自己送禮。

不過商毅也不想驚動其他人,於是轉頭從側門進府去了。

進府之後,只見陳圓圓正坐在大廳裡,幾個家人侍女陪着,在大廳的正中還放着十餘個大小箱子,正是不知該怎麼辦纔好的樣子。一見商毅回來,陳圓圓就像是見到救星一樣,趕忙迎了上去,道:“相公、夫人,你們總算是回來了,家裡可算是有人能夠做主決定了。”

葉瑤瑱笑道:“雖然外面的客人多了一點,但慢慢接待也就行了,有什麼事情是陳姐姐你不能做主的。”

陳圓圓苦笑了一聲,道:“你們看看,他們都送來了什麼東西,我能做得了主嗎?”

家人立刻過去,將箱蓋打開,裡面裝的都是珍珠翡翠、金銀玉器,再不就是綾羅綢緞,古玩字畫,總之都是好東西。就這十餘隻箱子,價值至少也在一萬兩白銀以上。

商毅看了之後,也嚇了一跳,笑道:“看起來我的人品還不錯,送來的盡是好東西啊!”

陳圓圓嗔怪道:“相公,你到還有心情說風涼話,你不是說過,不許我們私收重禮嗎?叫他們帶回去他們也不肯,現在叫我怎麼辦?”

商毅這纔想起來,葉瑤瑱和陳圓圓來到杭州之後,自己確實告戒過她們,不要輕易收禮,一來是送重禮於人,必有相求,另一方面也是怕帶壞了風氣,有損商家軍廉潔、清正的形像。不僅是自己家裡,色擡整個商家軍都禁止私自收受禮品。

葉瑤瑱和陳圓圓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她們來杭州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商家軍那邊走不通,改走夫人路線,來個曲線救國的也大有人在,但都被她們挽言回絕了。

今天商毅剛一出門,就有人蹬門送禮。陳圓圓一開始還不太在意,以爲不過是正常的官場應酬,因此也親自接見來人。看了禮單之後,才發現禮物價值不非,但想要回絕以經遲了,來人說了幾句拜年的話之後,扔下禮物就跑了。而外面送禮的人卻越聚越多,陳圓圓可不敢再放人進來,只能推說商毅不在家,不便見客。但送禮的人卻都不走,只好就這麼僵着。而己經進屋的這一批禮物,陳圓圓也不敢入庫,只好放在廳堂上,等商毅回來處理。

商毅搔了掻頭,道:“這些人平時都傲得很,好像並不怎麼待見我,怎麼過了年風向就變了。莫非真的是我人品大爆發了。”

陳圓圓沒好氣道:“什麼人品爆發,還不是你那個報紙弄的。”

商毅也不鄂然,道:“報紙?”

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91章 遇刺(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80章 洋人(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4章 南京使臣第91章 逼宮第369章 交易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02章 備戰(四)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271章 不解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77章 鹽場(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96章 對策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346章 親情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93章 勸降(上)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406章 國策(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
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91章 遇刺(下)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80章 洋人(上)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56章 重新整編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24章 南京使臣第91章 逼宮第369章 交易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02章 備戰(四)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73章 勸進(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45章 新年(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185章 襲擊(下)第271章 不解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77章 鹽場(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96章 對策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97章 困境(上)第346章 親情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169章 局勢的變化(一)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93章 勸降(上)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52章 派遣內應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406章 國策(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