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

崇禎十七年元月二十五日,臺灣基隆港。

在尉蘭色的大海上,一前一後兩艘帆船先後向港口駛進過來,前一艘是中國福船,而後一艘,則是一艘沒有高大的船樓,甲板略窄,船舷向外凸鼓的西式帆船。如果是歐州人,就應該能夠看出,這是一艘典型的荷蘭帆船。

從荷蘭帆船的船倉裡,鑽出來幾個人,看看遠方高低起伏的海岸線,眼睛裡都露出了貪婪的神色。一個高個子軍官道:“如果整個臺灣被我們佔領,最多十年,它將成爲我們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富有的商館。”

另一個個子稍軍官也十分惋惜的道:“是啊,可惜我們的兵力不夠,如果我們在大員能有二千兵力,二十艘戰船,我們早就趕走了西班牙人,獨佔了臺灣,也不會等到中國人來佔這個便宜。”

高個子又道:“那麼我們就看一看,中國人到底有什麼實力,能夠和我們談什麼?”

就在這時,在瞭望臺上的士兵指着遠方,大聲道:“上校,你們看,那是西班牙人的船。”

兩名軍官立刻拿出瞭望遠鏡,向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遠方的海岸邊上,停泊着一排西班牙式的大帆船,一共約三四十艘,有幾艘上還懸掛着西班牙的旗幟。

兩名軍官互相看了一眼,高個子道:“見鬼,哈魯斯,這裡居然有這麼多的西班牙船,難到這是一個圈套嗎? 西班牙人並沒有被中國人趕走, 我們都上當了。”

矮個子哈魯斯回頭向船艙裡大喊道:“神父,神父,請您出來一下。”

過了一會兒,一身黑衣的阿科尼亞慢悠悠的從船艙出來,對高個子道:“林加先生,請問叫我有什麼事情嗎?”

林加道:“阿科尼亞神父,爲什麼在基隆的港口會停泊着這麼多西班牙帆船,這是怎麼回事?”

阿科尼亞到是好整以暇,道:“我不是說過嗎?西班牙的遠征船隊己經被中國人打敗了,這些船都是被中國人繳獲的戰船。”

哈魯斯道:“但有幾艘船上還掛着西班牙的旗幟,難到中國人繳獲了西班牙人的戰船之後,忘記了把這些旗幟換下來嗎?”

因爲這時又駛近了一些,因此阿科尼亞也沒用望遠鏡,扶看船舷看了一下,然後十分平靜的道:“哦!那是從菲律賓趕來的西班人的談判隊伍,他們被打敗了,因此菲律賓總督派人來向中囯人求和。你們沒有看見嗎? 掛西班牙旗幟的船是少數, 大多數的船掛的都是龍旗, 這是中國人的旗幟.”

哈魯斯和林加又都互相看了一眼, 心裡也都禁不住激盪了起來。

荷蘭人是在1624年9月在臺灣西南的大員島(即臺南安平區)登陸,開始了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並在修築了熱蘭遮城和普羅文查城兩座軍事要塞,並以這兩座城爲核心,向臺灣內陸滲透。到這個時候,荷蘭人在臺灣的實際控制區域是在西南部沿海以大員爲核的範圍內,也就是後世的臺南市,以及澎湖列島。

起初荷蘭在臺灣的駐兵並不多,只有二百六十人。因此還不敢亂作非爲,對土著還比較收斂,公平交易,友好相處。但從1634年熱蘭遮城修好之後,巳達維亞向臺灣增兵四百七十五人,實力大增的荷蘭人也露出了殖民者的猙獰面目,開始對臺灣的土著進行血腥征服,先後以武力征服了周邊的麻豆社、虎尾壟社、蕭壟社、加溜灣社等地,在五年的時間內,共計殺死土著四千餘人,當奴隸販買的有七千餘人,燒燬土著的房屋八千餘間、糧倉三千餘間。 WWW ▪тtκan ▪CO

而且荷蘭人不僅只接使用武力征服,還利用臺灣各土著之間少有來往,釆用分化、挑拔等手段,挑起土著之間的內鬥,打隴一方打擊一方,以夷制夷。同時還派遣傳教士到各土著的村社中去傳教,並禁止土著信奉當地宗教,以實行精神控制。這些都是歐州殖民者的慣用手法。也給當地土著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到這個時候,己有二百多個土著部落向荷蘭人歸服,人口約有四萬五千餘衆。每年都要參加荷蘭人在熱蘭遮城舉辦的集會,向侵略者交納進貢。

近一兩年來,荷蘭人認識到臺灣的自然環境良好,希望把臺灣變成東印度公司在東亞地區的糧倉,因此引進了水稻和甘蔗進行大量種植。由於華人的種植技術遠勝過當地土著,在一開始荷蘭人還比較倚重華人。並從東南沿海招籌移民。

但隨着華人的聚集和移民增加,荷蘭人對華人的警惕也越來越大,一方面加強對華人的控制,禁止華人擁有武器,並且向華人收取沉重的稅賦,另一方面強行分隔漢著,並在土著內部醜化華人,嚴禁華人進入土著的村社,授權土著逮捕進入土著區內的華人,並給予獎勵等等。而在荷蘭人的這種縱容政策之下,少數土著也公然搶奪華人的財產,抓捕華人。

總體來說,在荷蘭人的控制下,華人的生存況狀最差,其次纔是土著。而且越是在靠近大員的地方,荷蘭人的控制力度就越大,遠離大員的地方,就要小些。

目前荷蘭在臺灣的最高官員被稱爲臺灣大員長官。現任臺灣大員長官名叫徳老典。本來荷蘭人己經準備好了軍隊,打算趁着西班牙人在臺灣守備空虛的時候,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獨霸臺灣,但恰恰就在這個時候,西班牙遠征艦隊到達了臺灣,也把德老典嚇得不輕,趕忙向巴達維亞請救支援,但這時荷蘭在東亞地區一共才只有三千多的兵力,巴達維亞也才一千多守軍,他們同樣也怕西班牙遠征軍進攻巴達維亞,那裡能派得出援軍來,德老典只好毎天譸告上帝保佑自己。

其實如果當時西班牙遠征軍真的要進臺灣,這時早就佔領了全臺,但或許徳老典的禱告真的應驗了,西班牙遠征艦隊並沒有攻取臺灣,只在基隆駐紮了幾天之後,揚帆遠進,進攻中國本土去了。徳老典也鬆了一口氣,但又擔心西班牙人殺個回馬槍來,也怕西班牙遠征軍真的征服了中國,或者用武力逼迫,獨佔了對中國的貿易。因此也是患得患失。

結果突然有一天,一艘中國的克戎船來到大員,船上的一位葡萄牙籍傳教士帶來了一位中國將軍的信件,聲稱中國軍隊已經擊敗了西班牙遠征軍,並驅逐了臺灣北部的西班牙人,現在要求荷蘭駐臺灣的最高官員進往基隆,去面前中國將軍,商談臺灣歸屬問題。

當時德老典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因爲儘管荷蘭在與鄭芝龍的爭奪中處於下風,但每次鄭芝龍都要出動超過荷蘭艦隊數倍的戰船,才能戰勝荷蘭艦隊。因此在他看來,擁有六十多艘大帆船的西班牙遠征軍貴根本不可能被中國軍隊打敗的。但經過了阿科尼亞的反覆解釋中國軍隊獲勝的原因,總算是阿科尼亞是一位天主教士,德老典纔算是有些半信半疑。

於是德老典立刻招集手下的軍官商議,怎麼樣對待這件事件。軍官們對西班牙遠征艦隊的失望是不信,但又想不出阿科尼亞騙自己有什麼好處,最後德老典決定,派出兩名上尉軍官、林加和哈魯斯,還有一名傳教士尤紐斯跟着阿科尼亞一起去基隆,面見這位中國的將軍,看看這葫蘆裡究竟是買的什麼藥。

而且德老典畢竟不是偏執的人,他也同樣想過,如果阿科尼亞說的是真的,西班牙遠征軍真的失敗了,那麼也就可以看一看,荷蘭是否有機會進攻臺灣北部,獨覇臺灣,進而佔領中國的浙江沿海地區,還可以偵察一下臺北地區的地形和兵力分佈,爲以後出兵進攻臺灣北部作好準備。

而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軍隊真的有那麼強大,那麼一定是中國最強的軍隊,就不妨與他們協商合好,爭取從他們那裡取得貿易權,甚致還可以拉隴他們來打擊鄭芝龍。從而也可以擴大對中國的貿易。在這方面商毅看的一點也沒有看錯,荷蘭人的核心利益就是貿易。

因此林加、哈魯斯、尤紐斯人帶上了二十多名荷蘭士兵,架駛着一條荷蘭戰船,隨阿科尼亞出發,前進基隆。

在去基隆的路上,荷蘭傳教士尤紐斯也邀請阿科尼亞與自己乘坐同一條船,好互相交流一下在亞州傳教的經驗,實際上是想從阿科尼亞嘴裡套一些話。雖然阿科尼亞是舊教,而尤紐斯是新教,但本質上都是天主教,而目阿科尼亞對新舊教義之爭比較淡薄,畢竟是同行,因此也覺得親近,於是就欣然同意。對尤紐斯的詢問也儘量回答,只有對亞莉桑徳拉投降這件事情隱瞞了尤紐斯,當然這也是商毅特意嚀囑的。

雖然尤紐斯從阿科尼亞那裡套來了許多話,但林加和哈魯斯卻怎樣也不能相信,一箇中國的將軍,竟會使用歐州的戰術,而且對歐州的歷史和現況會有十分深刻的瞭解。但尤紐斯認爲阿科尼亞也不像是在說謊話。幾個人越琢磨越覺得難以理解,最後也只好決定,先不作判斷,等到了基隆,一切就都清楚了。

第79章 救急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47章 穿插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8章 計劃(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章 喜迅(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28章 許婚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4章 遷移(二)第180章 報紙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91章 遇刺(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4章 宣戰(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07章 哭諫(上)山東戰役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86章 人材(上)第一章 真像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91章 逼宮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67章 建設(下)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84章 開戰
第79章 救急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47章 穿插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28章 計劃(上)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章 喜迅(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28章 許婚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4章 遷移(二)第180章 報紙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00章 備戰(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95章 田弘遇的邀請第57章 山東之變(五)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44章 救援部隊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91章 遇刺(下)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4章 宣戰(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07章 哭諫(上)山東戰役二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86章 人材(上)第一章 真像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91章 逼宮第50章 再攻濟南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28章 攻取兗州(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67章 建設(下)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84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