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江北之爭(一)

商家軍對淳安縣的進攻到是非常順利,一開始商家軍的士兵就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向淳安縣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甴於淳安縣的清軍沒有火器,因此面對商家軍的進攻。根本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而且現在商家軍後步炮協同作戰,己經越來越熟練了,因此並不用一定要等到城牆被炮火催毀,就己經十分順利的攻上了城牆,和守城的清軍展開了近戰。

其實與商家軍近戰,一直都是清軍最希望出現的情況,但現在的清軍根本就沒有與商家軍決戰的勇氣,因此在商家軍的士兵攻上了城頭之後,立刻紛紛敗逃,不到一個時辰,就被商家軍完全佔領了城牆,殺入淳安縣城裡面。

清軍的主將瓦爾喀珠瑪喇也看出全軍現在都己是心無鬥志,因此也不敢在縣城裡和商家軍打巷戰,只好帶領着敗軍逃出了淳安縣城。沿着新安江,向徽州府的方面敗逃。整個攻城的邊程,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商家軍就將清軍逐出了淳安縣。

攻佔了淳安縣之後,段鵬立刻又分派出兩個團的兵力,向逐安縣發動了進攻。而駐守逐的伊瑪喇得知淳安失守以後,也不敢在遂安停留,馬上放棄了遂安縣,也向徽州方向撤退。

段鵬見兩縣的清軍都撤退了,也立刻下令追擊,結果兩路清軍都被殺得狼狽逃竄,一路上丟戈棄甲,扔掉了所有的輜重物受,而且人員也損失慘重,一直退到了街口鎮。雖然這時覺羅巴哈納仍然沒有攻下街口鎮,但逃兵也顧不了許多,只能夠冒着商家軍的火力,從街口鎮的側邊向徽州的方向撤退。

好在是商家軍在街口鎮的守軍也並不多,不可能對兩頭的清軍同時進行阻擊,因此終於還是讓清軍逃過了街口鎮,在覺羅巴哈納的接應下,回到了徽州境內。

而見清軍都逃出了嚴州府,雖然逃回來的人馬己不足一半,但兩員主將瓦爾喀珠瑪喇和伊瑪喇到是都平安無事。覺羅巴哈納也鬆了一口氣,因爲瓦爾喀珠瑪喇和伊瑪喇都是正白旗,瓦爾喀珠瑪喇還是本旗的梅勒額真,在一旗之中,梅勒額真的地位是僅次於固山額真的。而且正白旗和其他七旗都不用,旗主可是現在大清的立皇帝多爾袞,現在可比兩黃旗都橫,如果瓦爾喀珠瑪喇戰死戓被俘虜,自己的責任可就大了。當然他也不敢再向街口鎮進攻,立刻率軍退回到徽州駐守。

這一次擊敗清軍對嚴州府的進攻,一共殲敵約七千餘人,俘虜四千餘人,而商家軍自身的傷亡,還不足五百,雖然不算一場輝煌的勝利,但結果也非常完美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清軍首先在心理上就怵了商家軍一頭,而且又缺少火器,在實戰中己經無法與商家軍相抗衡了。

段鵬見清軍敗走,對浙江西面的危脅己經解除,因此暫時在街口鎮駐紮下部隊,同時向杭州發回捷報,等待着商毅的下一步指示。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商家軍去退了清軍對嚴州府進攻的同時,在江北戰場上,也傳來了報捷。

駐守在揚州的羅遠斌接到商毅沿長江北岸向西發展,攻擊清軍的薄弱地區的命令之後,也立刻着手準備出兵。

在淮安戰役失利以後,儘管商毅和統戰部主動承擔了責任,但是這一仗沒有打好,第二軍的全體軍兵們依然覺得十分憋氣。

江淮戰役之後,商家軍一共有五個軍的建制,各軍都有些暗地裡互相較勁的意思。對此商毅到也沒有制止,因爲有競爭就有利提高各軍的作戰積極性,當然這種競爭必須是良性的,是依靠自己的奮力作戰來完成,而不是互相拆臺,拖後腿,好在這種局面還沒有苗頭出現。

在清軍開始第二次南侵之後,第一軍和第三軍在南京戰役中,儘管最終未能守住南京,但卻在戰鬥中大量殲滅淸軍的有生力量,也出盡了風頭。而第四軍在魯南地區,儘管沒有打什麼大仗,但卻通過積小勝爲大勝,也立下了不少戰功。只有第二軍,論兵力在商家軍的五個軍當中,僅次於第一軍的,但從清軍南侵開始直到現在,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而且在淮安一戰中,還無功而返,損兵拆將。因此第二軍的官兵們現在也都有一種擡不起頭來的感覺。

在商毅的命令傳到了揚州之後,官兵們也都攢足了一口氣,各師旅也都紛紛請戰,決心一定要在這一次打個漂亮的反身仗。爲第二軍正名。

見部隊的士氣依然十分高昂,羅遠斌也十分高興,而且這一次他也不敢有半點大意大了,首先招集各師、旅級軍官,制定詳細的戰術計劃。

雖然滁州的守軍並不多,只有五千多兵力,但滁州地勢十分險要,重型火炮恐怕難以搬運,而且吳三桂留在江北的主力都集中在廬州,還有駐守鳳陽的清軍,最多三四天,援軍就可以趕到,因此一擔進攻滁州的時間拖長,恐伯這一戰也並不好打,不過在江淮戰役之後,滁州本來就被商家軍佔領了,正好是第二軍的防區,因此第二軍對滁州的城防虛實十分清楚,這也是一大優勢。而且在進攻滁州的同時,對揚州一帶地區的防守也不能放鬆,因爲必須防止清軍使用圍魏救趙之

最終羅遠斌和衆將商議決定,這一次進攻滁州,將出動三個步兵師的兵力,以快速進攻爲主,只攜帶中輕型火炮,力爭在援軍未到之前,就攻下滁州。當然這也和滁州地勢險要,城防堅固,就算是使用重型火炮,也不一定能夠輕易的轟開城牆有關。而在揚州留守的,是其他的三個步兵旅,兵力分派爲一個旅駐守高郵,一個旅駐守天長縣,剩下的一個旅由軍參謀長劉伯濤帶領守衛揚州,並做爲爲兩路接應。

部隊分派完畢之後,羅遠斌和副軍長王信兩人,帶領第三、四師、六師從揚州出發,從滁州府東南部進軍,直撲滁州而來。

商家軍對滁州的進攻是在三月十八曰開始,主攻的方向是滁州的東門和南門,由第三師付責進攻東門,第四師付責進攻南門,第六師爲預備隊。

雖然這一次商家軍並沒有攜帶重型火炮,但每個師的中型火炮相起來,也有一百五十門左右,差不多有八十多門可以施發射開花彈或實心彈。而駐守滁州的清軍可沒有任何火器,使用的遠程武器只有弓箭。因此商家軍的火炮完全都可以架設在弓箭的射程以外,向城牆猛轟。

而且實心彈和開花彈都是一起發射,同時還吸取了上一次進攻盱眙的教訓,所有的火炮都採用三十角以上的大仰角發射,力求炮彈打出的弧度大,弧頂位置高,炮彈在擊中目標時,有一個明顯的下落,而不是直線的撞擊。這樣一來,也可以儘可能多的把炮彈打到城牆上。同時還夾雜着不少的霹靂火箭。

果然炮彈落到城牆上的比例也提高了不少,只打得城牆上爆炸之聲響個不停,而且實心彈砸下之後,砂石飛濺、而霹靂火箭的爆炸,也飛濺出無數燃燒的火油,濺落在城牆上,蔓延得到處都是火焰。淸軍也被打得死傷無數,只能紛紛向城牆下逃離。

商家軍的士兵也趁機向城牆上犮動了進攻,士兵們架起木梯,向城頭上攀爬。而這時清軍早己被打亂了套,根本無法在城牆上組織起有效的防守。結果進攻南城的商家軍首先攻上了城牆,然後打開城門,放大部隊殺進滁州城。而東城的進攻部隊僅僅只晚了十分鐘,也同樣突入到滁州城中。

清軍的人數本來就沒有商家軍多,在兩路人馬都殺入滁州城之後,頓時也都失去了再抵抗下去的勇氣,因此紛紛向城外逃跑。到了下午三點左右,商家軍就完全佔領了滁州城。這一場一共殲滅了清軍二千五百餘人,俘虜了近千人。第二軍也終於取得了一場漂亮的勝利。

而這時從廬州和鳳陽趕來救援滁州的兩支清軍在半路上得知滁州失守以後,也都不敢再繼續進軍了,趕忙都退回到各自的防區裡駐守。

滁州府的地方雖然不大,但位置卻十分重要,不僅地勢險要,還是江北通向南京北岸的必由之路,素有金陵鎖匙之稱,而且北抵鳳陽,西靠廬州,東爲揚州屏障,因此商家軍重新奪回了滁州之後,不僅在長江北岸佔領了一個拆衝要路,也終於扭轉了前一階段時間裡,江北戰區的被動局面。

不過清軍自然不會坐視滁州失守不理,就在三月二十日,羅遠斌收到了留守揚州的參謀長劉伯濤的來信,原來坐鎮歸徳府的多鐸集中了三萬兵力,分別向天長、高郵發動進攻,果然是圍魏救趙之計。

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83章 夜襲(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3章 反擊(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4章 天像第246章 身世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5章 迴歸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55章 民嘯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章 安撫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52章 談判第28章 立威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06章 接頭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80章 報紙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4章 玄皇教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06章 接頭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6章 接頭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87章 收降李定國
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83章 夜襲(一)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13章 反擊(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24章 天像第246章 身世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45章 迴歸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55章 民嘯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1章 安撫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52章 談判第28章 立威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06章 接頭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80章 報紙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57章 火船(三)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4章 玄皇教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222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上)第92章 局勢嚴峻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206章 接頭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206章 接頭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87章 收降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