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造船(下)

商毅微微一笑,他知道像胡江濱這樣的技術狂人肯定是擋不住這種誘惑的。就算這一次胡江濱不答應,那也沒關係,反正自己有三艘船在他這裡造,以後肯定還有見面的機會。到時候把圖紙那來,如果寶船的圖紙還不夠,那就那西班牙大帆船的圖紙,還有十八十九世紀的大帆船圖紙,商毅就不信胡江濱還不上勾。

於是兩人又談了一會兒,最終決定,商毅一開始訂的三艘船還是在這個作坊裡製造,三艘船將同時開工,兩艘福船均爲商貨兩用,西班牙大帆船爲純戰船。其中兩艘一千料福船的工期是三個月,另一艘西班牙大帆船的工期是四個月,並且可以馬上開始備料動工,等這三艘船造好之前,商毅滿意,可以繼續訂造。按四萬兩白銀一艘的造價計算,商毅首先支付一半的價錢,兩個月後再支付三萬兩白銀。等兩艘一千料福船交付使用之後,再付兩萬兩白銀。而最後一萬兩白銀等西班牙大帆船交付之後支付。

而明天胡江濱帶幾個徒弟助手,隨商毅一定返回杭州,一方面是從商毅這裡領取第一筆工程進度款,另外也在杭州海邊選擇建造船廠的地圵。雙方還商定,建造船廠的費用和人力都由商毅承擔,船廠的規模和規劃由雙方協商而定。胡江濱爲建造船廠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必要的技術人員,同時兼任工程總監。商毅一共支付給他五千白銀,含技術人員的工錢作爲報酬。等船廠造好之後,雙方再來協議,如何聘請胡江濱出任船廠廠長的各種條件和其他要求。

胡江濱對商毅提出的這些條件都感到十分滿意,同時也對商毅充滿了敬意,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商毅這樣的官員,並不以官勢來壓人,而是一切都釆用協商的態度,並且還充份考慮到胡江濱自己的利益。這也讓胡江濱覺得十分舒心。看來傳說商家軍是仁義之師,到是一點都沒有錯啊。

現在胡江濱手下有幾個徒弟都能夠獨當一面了,而且造一千料的船,在胡江濱的造船作坊裡也沒有什麼技術難關,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來付責,而不需要胡江濱全程監督,因此胡江濱也能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建造船廠上來。畢竟胡江濱也渴望建造大船,在他心裡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說,都希望商毅的這個造船廠能夠順利的組建起來。

談好了條件之後,商毅立刻告辭返回昌國衛。胡江濱也在家裡收拾行李,安排人手,準備明天的行程。

回到昌國衛時,己是黃昏時分,吃完了晚飯之後,商毅首先對沈壽崇說了張庚秋提供的情報。

沈壽崇聽完之後,也不禁大吃了一驚。如果西班牙人真的出動五十艘戰船來進攻東南沿海,憑現有水上力量,根本就無法與之相抗衡。

雖然西班牙制定過了征服中國的計劃,但一直沒有實施,因此明朝和西班牙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武裝衝突,也無從知道西班牙的武力到底如何。但近十幾年來,明朝到是經常和荷蘭發生海上戰爭,既使是這個時候中國海上勢力最強的鄭芝龍,每次迎戰荷蘭船隊的時候,少則出動數百條戰船,多則出動上千條船,而荷蘭出動的戰船也就是一二十船,再輔以幾十條最多上百條海盜船。

如果西班牙的實力與荷蘭相當的話,那麼這五十船至少需要五百條船才能與之相抗衡,雖然現在這個消息還不能夠確定,但也不會是空穴再風,因此沈壽崇也頗爲憂心忡忡。

商豛也知道,雖然西班牙以經衰落了,但畢竟還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說現在三十年戰爭還沒有結束,而且西班牙的完全衰弱,還要等到五十年以後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之後。因此以目前自己的實力,和西班牙打海戰和自殺沒什麼兩樣?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商毅認爲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放西班牙的陸軍士兵登陸,堅壁清野誘使其深入內陸,然後切斷後路,圍而殲滅,迫使其船隊退軍。

儘管這並不符合商毅一慣主張的掌握主動權原則,但在現階段,這是最好的辦法,也可以說是唯一的辦法。因此商毅要求沈壽崇加強浙江沿的巡邏,發現西班牙船隊之後,不要在海上與其發生衝突硬拼,只要知道他們蹬陸的地點就行了。戰鬥還是耍在陸地上解決。

沈壽崇聽完商毅的意見之後,也認爲這纔是最理像的方案,因此也保證會加強浙江沿海的巡邏工作,一但發現情況,就會立刻向商毅彙報。

沈壽崇離開之後,商毅讓段鵬去把吳全福叫來。

其實跟着商家軍到了昌國衛之後,吳全福心裡一直都很不安。到不是有什麼人恐嚇過他,而是這羣士兵對自己太客氣。因爲吳永福一家一直生活在海上生活,因此根本就沒有聽過商家軍的大名,只覺得這支軍隊跟本就不像是軍隊,官軍那有這麼好的人,說話也和氣,還管自己叫大叔。不僅給他們一家吃喝,還安排了一間屋子供他們一家休息,還找來幾件衣服給他們換上。這簡直就是大善人。

在吳全福的記憶中,官軍從來都是橫眉立目,趾高氣揚,欺負老百姓是拿手,但打起海盜來只會逃路的人。這夥人會是官軍嗎?反到是吳阿根的兒子女兒還有女婿,年紀都不大,最大的長子吳大海也才二十歲,兩個女兒一個十七,一個才十四,都是年輕人,因此見商家軍的態度和藹,膽怯也去了不少,雖然還不敢過於放肆,但也和段鵬等幾個年紀不大的士兵說說笑笑起來。由其是兩個女兒,還把塗在臉上的墨魚汁給洗掉了。吳全福雖然憂心忡忡,但又來不及阻止了。

被段鵬帶去見商毅,吳全福也沒來由的更心慌,在路上不停的問:“兵爺,老爺找我有什麼事啊。”

段鵬也被問得有點不耐煩,道:“大叔,我也不知道,你見了我們將軍不就知道了嗎?還有,見了我們將軍,可不要叫老爺,要叫首長。”

“啥!叫首什麼?”

“首長!”

當官之後商毅最大的不習慣就是總被老百姓們“老爺”“老爺”的叫,彷彿覺得自己以經七老八十一樣,而且在後世的影視中,被稱爲老爺的,多半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一天商毅突然來了惡趣味,教給段鵬這樣一個稱呼,而段鵬也是個實心眼,於是見了百姓就首先教他們:“見了我們將軍,不要叫老爺,要叫首長。”

吳阿根見了商毅之後,立刻就跪下,怯生生的叫了一聲:“老……首長,你叫小人過來,有什麼事情嗎?”

商毅怔了一怔,差一點笑出聲來,但終於還是忍住了,先讓吳全福起來,又叫他坐下,才道:“吳全福,你不用但心了。你們一家都是安善良民,我們是不會傷害你們的。明天一早就放你們離開。這次你們被海盜劫持,而且船也被毀了,也受了不少驚嚇,我給你二十兩白銀,回家安生去吧。” 說着讓段鵬拿二十兩白銀給吳阿根。

吳全福接過了銀子,怔了半響,突然起身又給商毅跪下,道:“大老爺…不,首長,您可真是大好人吶,俺們…俺們全家以後都會記得您的大恩大徳。” 說着就給商毅磕頭。

段鵬趕忙過去又把他給拉住,道:“大叔,快起來吧,我們將軍可不喜歡這樣。”

拉拉扯扯一番之後,總算是把吳全福又拉起來坐下,商毅又問道:“吳全福,你家的船被毀了,以後又怎樣生活呢?再造一條船嗎?”

吳全福苦笑了一聲,商毅又勾起了他的心事,造一條船又談何容易呢?少說也要四五十兩銀子,現在自己一貧如洗,只有商毅給的這二十兩白銀,還差得遠。而且蛋民又是不許上岸定居生活的,因此也嘆了一口氣道:“首長,我現在造不起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給別人幫忙再涗。”

商毅點點頭,道:“既然是這樣,你願意給我做事嗎? 我這邊現在正在造船,正缺少水手,你們蛋民精通水性,慣會使船,到是很合適。你還有你的兒子、女婿,甚致是妻子女兒,只要能做事,都可以來。每人一個月給二兩銀子,以後做得好,還會增加,你覺得怎麼樣。平時可以住在岸上,只有出海時才上船。”

吳全福聽完,當時就呆住了,要說在船上幹活,他們一家八口人都行,那怕是最小的兒子吳小五才十二歲,但也跟着自己出過不下十次海了。每人二兩,八個人就是十六兩,要知道過去他們一家一年的全部收入也就是二十多兩銀子。吳全福還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也能賺到這麼多錢。

商毅見他不說話,還以爲他不願意但又不敢說出來,於是又笑道:“如果你不願意做那也沒關係,明天就帶着銀子回去吧,不過幫我問一問其他的蛋民,看看他們中間有沒有……”

商毅的話還沒有說完,吳全福己急切道:“首長,我做,我們一家都願意做啊!”

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334章 突襲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2章 清廷(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04章 新年(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76章 鹽場(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73章 勸進(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90章 遇刺(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山東戰役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78章 回航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91章 南京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405章 國策(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54章 激戰(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67章 重逢(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04章 新年(下)
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334章 突襲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67章 雨戰(三)第2章 清廷(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404章 新年(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6章 言論自由(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76章 鹽場(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73章 勸進(下)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90章 遇刺(上)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306章 曰本內戰山東戰役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41章 驅逐荷蘭(四)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88章 喜得千金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3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78章 回航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91章 南京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405章 國策(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54章 激戰(下)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67章 重逢(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404章 新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