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

聽李自成這麼一說,大順軍的衆將也沒什麼話說了。這時李牟才道:“只要闖王同意,承天、漢陽、武昌、黃州四府都可以拔給大順軍守衛,闖王可以立刻派兵,進駐黃州府,而且第一批三萬石糧食,十萬兩勞軍的白銀,可以在三天以後,送到武昌府來。以後每三個月,都會按期送來錢糧。”

李自成點了點頭,正要說話,這時劉宗敏忽然道:“封王封公到是沒什麼,但咱們還弄點實在的東西吧,想要咱們在武昌拼命,幫着明朝抵抗滿州韃子,光給些錢糧可不夠,得讓明朝給咱們一些火炮、火銃,咱們也好用來打韃子,否則咱們可不幹。”

他這一說,到是給李自成提了個醒,他也見識過商家軍的火器厲害,如果自己也能弄一批來,一定會實力大增,說不定還能打敗清軍。不過現在自己是有救於人,不能像劉宗敏說話那麼衝,因此也道:“李牟兄弟,你也知道滿州韃子的厲害,說實話咱們要是和韃子硬幹,還是要吃不少虧的,如果能有一些火器,那是在好也不過了,而且現在我們大家也是脣寒齒亡,因此李牟兄弟回去跟商毅好好說說。”

李牟道:“火炮火銃的事情,我回去以後,當然會向商軍門稟告,但軍門是否同意,就不是我所能夠決定的了。不過軍門到是也想到了這一點,讓我送來另外一批火器,助闖王迎戰清軍,也會隨糧船一起送到。”

李自成聽了,也大爲高興,當然也接受了明朝封的順國公,然後命田見秀、劉芳亮守沔陽州,劉宗敏守漢陽,自己守武昌府,劉純體接收黃州。大順軍的家眷輜重也都安置在武昌府。

三天之後,運輸船隊也到達武昌府,糧食、白銀都悉數送到,隨船還送來五千顆手榴彈,和三百個二十五支裝的霹靂火箭發射箱。

原來商毅也考慮到,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戰鬥力比清軍還是要差了許多,因此支援他們一批火器,也有足於他們抵抗清軍對湖廣的進攻。不過送給李自成的,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步槍和火炮都沒有,一來是因爲給步槍和火炮就要給火藥和炮彈,還要維修和更換配件,訓練大順軍的士兵學習使用,實在太麻煩了。相比之下手榴彈和霹靂火箭的使用方法就簡單多了,一學就會,一用就沒。

另外一點,商毅也不想讓自己的火炮、步槍技術泄漏,因爲商家軍的火炮、步槍可以算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了,雖然李自成現在沒有製造能力,但清軍可有,萬一李自成被清軍打敗,火炮、步槍被清軍奪去,雖然還不能仿造得和商家軍一模一樣,但有了一個藍本,也能大大提清軍火器的性能。

不過李自成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從商毅那裡要什麼有什麼,而且見了試驗品的威力之後,李自成也很滿意了,有了這一批火器,自己確實可以和清軍拼一場,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自己可讓清軍打得很慘,頗有些像十年以前,被明軍追得滿山跑的日孑,不過這一回到是可以出一口氣了。

就在李自成剛剛在武昌一帶安定下來,清軍就分兵三路殺到了,由吳三桂率軍進攻沔陽州,尚可喜率軍進攻漢陽府。

李自成和衆將商議決定,把實力較弱的尚可喜作爲自己的攻擊對手,當下也挑選精銳人馬,帶着剛到手的火器,渡過長江,來迎戰尚可喜。

雙方列陣之後,李自成也不等清軍進攻,就點了一百個霹靂火箭箱,向清軍發射過去。尚可喜萬萬也沒有想到,大順軍會給自己來這一手,當時就被霹靂火箭炸得死傷無數,人馬大亂,而李自成一見清軍發生了混亂,立刻和劉宗敏趁機率軍發動進攻,大順軍士氣如虹,將尚可喜打得大敗,拆兵七千餘人,一直退兵四十餘里,敗到了應城才收住腳,連漢川都沒有守住。

而在沔陽州一線上,田見秀和劉芳亮也用手榴彈狠狠打擊了吳三桂的進攻人馬,只炸得吳三桂的人馬死傷無數,成功的抵住了清軍的進攻。而吳三桂見大順軍有這樣的利器守城,也怕自己的人馬消耗太大,因此也停止了進攻,稟軍駐紮在監利,暫時和大順軍對持。大順軍終於在武昌一帶初步站穩了腳跟。

――――――――分割線―――――――――分割線――――――――

李牟完成了任務之後,先來到鳳陽向商毅彙報自己的武昌之行,並且告訴商毅,李自成提出要拔給他火炮、步槍的要求。

商毅聽完之後,也不禁大笑起來,看來李自成也精明的很,然後又誇講了李牟幾句,並且告訴李牟,李自成的要求可以滿意,這不剛剛從孔有徳那裡奪得了一批火炮火槍嗎,還有不少配用的火藥子彈?反正現在商家軍是看不上這批火炮火槍的,就都送給李自成,全當是廢物利用吧。

而且不光是送這批火炮火槍,還送給李自成五百名孔有德的降兵,都是會使用發炮開槍的人,也算是服務周道了。不過只能又讓李牟再辛苦一趟,把這批火炮火槍再押送到武昌去。

李牟走了以後,商毅也估計了一下,得到了自己的支援以後,李自成暫時守住武昌還是可以的,而自己就算放棄鳳陽,但也同樣能夠把清軍牽制在淮西地區,這樣一來抵擋住這次清軍的南侵,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而南明的弘光政權還可以繼續支撐下去了。自己來到這個時空之後,儘管以前在局部上改變了一些歷史進程,但歷史的大方向卻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有這一次,終於徹底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那麼以後的歷史,恐怕就甴自己來開創了。

就在商毅沉浸在自己將要開創新歷史的偉大想像中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說外面有林家的五老爺帶着二個人,要求見商毅。

林家的五老爺也就是商毅的岳父林之洋的五弟林之湖,雖然他比商毅大不了幾歲,但現在算是商毅的長輩。不過這個人一向自視頗高,對商毅、對林之洋都看不上眼,而且對林之洋把林鳳舞嫁給商毅,而拒絕和錢謙益的孫子聯姻的決定十分不滿,因此連商毅和林鳳舞的婚禮都沒有參加。

商毅只是依稀聽林鳳舞說過,林之湖到南京去投靠老師錢謙益,老錢給他謀了一個正六品的工部主事位置,結果還當了個寶,滿世界去得色,後來居然被東林黨忽悠着上疏去彈亥馬士英。老馬雖然不方更動錢謙益,但拍一個小小林之湖還是夠的,要不是他和商毅有這層關糸,馬士英也不敢做得太絕,只是擺官了事,要不然就給下獄了。

但林之湖被擺官之後,還沒明白過是怎麼會事,而且又不死心,還想再運動運動,再弄個官做,因此也有回杭州,還是在南京活動,而商毅送朱媺娖去南京辯認太子時,也懶得去搭理他。但不知他怎麼從南京跑到鳳陽來找自己,這可真是稀奇事了。

不過林之湖現在畢竟也是商毅的長輩,看在林鳳舞的面上,這大面上怎麼也要過得去,因此商毅也親自出門,迎接林之湖,還有他領來的另外兩人。

林之湖帶來的兩個人都是三十左右歲的文士,其中一個商毅還認識,就是著名的明末四大公子中的陳貞慧,商毅和他到是有一面之識,那還是在商毅剛進駐浙江,參加林老太爺歲的生辰大壽上,當時他和冒避疆一起也給林老太爺拜壽。

而另一個人商毅雖然不認識,但和陳貞慧在一起的,也不會一般人,估計不是方以智就是候方域。果然林之湖向商毅一介紹,這個人就是候方域。

明末四公子中,候方域和冒避疆的名氣在後世要遠遠大於方以智和陳貞慧,不過大部份原因是這兩個人都和秦淮八豔中的名妓扯上了關係,冒避疆和董小婉,候方域和李香君之間的故事,一向都是後世影視小說作品的熱門題材。由其是後一對,還是著名的古代戲劇,[桃花扇]的主角。而且候方域的老爹候恂,還曾是明朝的禮部尚書,一度也入閣理事過,所以這麼算起來,小候也可以算是官2代。

現在候方域和陳貞慧雖然都有功名,但卻沒有任何官職,而商毅現在卻是地方大員,因此候方域和陳貞慧要向商毅行禮。好在商毅對這些禮節也不在意,也還了一禮。但林之湖臉上卻頗有得意之色,因爲剛纔見面,商毅可是首先向他行大禮。

不過商毅知道,候方域和陳貞慧都是復社的成員,復社素有小東林的稱號,說白了就是東林黨的一個分舵,東林搞得那些鬥爭,可少不了都有復社的份,因此商毅對他們一向都是敬而遠之。不知道他們這次和林之湖一起來找自已,是爲了什麼?從一定程,自已在辯認太子真假這件事情上,己經得罪了東林黨。

落座之後,商毅才道:“這裡是前線重地,五叔和兩位公孑冒險來此找我,不知有什麼事情嗎?”

候方域起身離座,向商毅深施一禮,道:“如今我大明內患外憂,存亡關建,全在軍門大人一身。”

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87章 人材(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5章 受勳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47章 營救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67章 建設(下)第56章 火船(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50章 再攻濟南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63章 通商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99章 廷議(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68章 變數(四)第147章 對策第64章 破局(四)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6章 皇室私密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章 三路出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1章 婚姻(下)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88章 計劃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章 作戰原則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104章 完婚(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
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87章 人材(下)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5章 受勳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47章 營救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220章 新武器(一)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67章 建設(下)第56章 火船(二)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50章 再攻濟南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63章 通商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99章 廷議(下)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68章 變數(四)第147章 對策第64章 破局(四)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6章 皇室私密第51章 撫平青萊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章 三路出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1章 婚姻(下)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288章 計劃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25章 作戰原則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104章 完婚(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