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試探進攻(下)

雖然聽田見秀和劉宗敏以經說過了很多商家軍獨特的戰法,李自成也不敢再輕視商毅,但畢竟還是沒有親眼見過,因此這次進攻,實際就是一次試探性質。反正這一萬人馬都是雜役兵,全死光了也不可惜。同時安排下一千督戰隊進行督戰。

命令下達之後,一萬名闖軍離開了大軍的陣列,向商家軍的陣地逼近過去。雖然出動的這一萬人馬都是李自成從襄陽帶過來的,還沒有和商家軍交過手,但現在也都知道田見秀和劉宗敏兩路人馬都被商家軍所擊敗。而且與田見秀和劉宗敏合兵之後,也從他們的士兵那裡聽到了不少有關商家軍的火器如何兇狠的傳聞。

這個時代的人對火器的認識雖然不多,但一般來說,都有一種本能的恐懼,而且在傳說的過程中,又被無形中放大了不少,因此也被越傳越神。闖軍之中,親衛和五營的精銳人馬因爲常與明軍交戰,也見過明軍使用火器,到還好些,只有這些雜役兵,並時打仗都是當炮灰使,因此雖然未戰,但也以膽怯了三分。現在也只是硬着頭皮向前進發。

果然走了只有一百多步,商家軍陣中的火炮就開始發射,率先向闖軍展開了打擊。

儘管商毅用高倍距望遠鏡找到了李自成的位置,但一千步的距離,只有四門紅夷大炮才能夠得上。而儘管火炮上都裝了準星,但在這個距離上,連看都看不清楚,因此也談不上什麼精確打擊,而且炮彈打到一千步之外以後,力量也差了不少,因此商毅也暫時放棄了對闖軍的本陣進行打擊的想法,而是等到闖軍的士兵進入到八百步左右的距離時,四門紅夷大炮和三門一號佛朗機炮一起開火,也開始了今天的第一輪炮擊。

七顆炮彈雖然不多,但這個時代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密集陣形爲主,因此打入闖軍的陣列中,每一個顆炮都能夠連續擊倒了好幾名士兵。而中彈的士兵也都被砸得頭破血流,筋斷骨拆。一時間也響起了不少慘叫聲來。

不過炮彈的殺傷力還是其次,更大的還是心理上的壓力,能夠打到八百多步遠,在這個時代來說,以經是一個常可怕的距離了。李自成在陣中見了,這才完全相信,商家軍的火炮確實打得太遠了。同時也暗自慶幸,好在自己聽從了田見秀的意件,遠遠的就停住了,否則現在挨炮擊的,恐怕就是大軍的主陣了。而隨他出戰的闖軍衆將們同樣也都覺得十分震驚。

而出擊的闖軍心裡雖然也害怕,但一來是因爲在這個距離上,火炮的殺傷力還十分有限,二來在自己的身後,還有督戰隊在督着戰,如果無令撤回,自己的命同樣也保不住,因此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向前進發。

不過隨着闖軍的逐漸和商家軍的陣地之間縮短距離,越來越多的火炮也加入到了轟擊中,炮彈也逐漸密集起來,對闖軍造成的打擊,也越來越大了。沿路上都留下了不少中炮身亡,或是重傷難以動彈的士兵。而且越是靠前,就越多。

將近千步的距離,全部走完差不多要花去十幾分鐘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佛郎機炮可以發射十餘次,紅夷大炮也能發射五六次,雖然這時以經離闖軍的主陣很遠了,人像都以細如蟻蟲,但卻看得更爲宏觀,只見在闖軍密密點點的陣列中,時不出時的出現幾道縫隙,隨既就又馬上合隴上來。而在商家軍在連續的炮打擊之下,闖軍以經付出了千餘人傷亡的代價。

但到了這個距離時,紅夷大炮,一二號佛郎機炮都以經到了射擊的死角,但三號佛郎機炮和虎蹬炮卻開始發威,它們全都換上了散彈,每一炮下去就能夠殺傷一片,對闖軍的打擊也是有增無減。而且這個時候,也進入了火銃的射擊範圍。排槍響過之後,闖軍的士兵更是成排成片的倒下。

雖然因爲離得太遠,槍聲和炮聲並不那麼震耳,而且也聽到士兵們中槍中彈之後發出的那種撕心裂肺的慘叫聲,也看不到那些鮮血琳漓的場面,但每個觀戰的闖軍將領都知道,雖然說每個人都知道,派上去的人馬就是去送死的,但向這樣的死法,還是讓人覺得有一些接受不了。因爲現在自己的人馬只能被敵軍兇狠的屠殺着,而沒有一點反抗還擊的能力。

而這時出擊的闖軍終於頂不住商家軍這種兇猛的火力打擊,雖然明知道身後有督戰隊在督戰,但還是撤退了回來。好在這時李自成也看清楚了情況,並沒有阻攔他們,撤去了督戰隊,讓出戰的闖軍都撤回來。而商家軍的士兵都衝出了戰壕,追射了一陣,然後又都退了回去。

其實整個戰鬥進行了還不到半個時辰,等闖軍出擊的人馬回到陣中的時候,一萬人馬剩下的己不足五千。李自成也不禁暗暗吃驚,這樣的損耗,確實也是驚人的。雖然還沒有看到商家軍的白刃戰能力,但打這樣的仗,其實精銳人馬和一般的雜役也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爲逼近不了商家軍的陣地,再精銳的人馬也沒有了用武之地。

儘管李自成也預備了一支火器部隊,準備對商家軍來個以火器制火器。但闖軍中使用的火炮基本都是小型的佛郎機炮和虎蹬炮,射程和商家軍相比起來,實在是差得太遠了,派上去也是白白送死。因此李自成也沒有命令自巳的火器部隊出戰,而是下令收兵回營,再商量怎樣對付這支明軍。

見李自成這麼收了軍,也讓商毅覺得有些意外,看來李自成到是比劉宗敏和田見秀等人強了不少,見勢不妙,就立刻收兵,並不一味強戰,到是不能輕視了他。別到時候沒趕跑李自成,自己再吃了一大虧,那可就不好了。現在自己的本身不多,可經不起大拆騰。

回到了大營中,李自成立刻招集部下的衆將商議,怎樣對付商家軍。

但衆將也都覺得十分頭疼,商家軍顯然不同於其他明軍,因爲他們完全都是採用遠距離打擊,而且火力十分兇猛,根本就無法抵當,因此闖軍倚仗人數多,戰鬥力強的優勢完全不能發揮。如果一味靠人力向上堆,還不知要填多少人進去。而且現在商家軍又有城牆可守,靠人堆也未必能起作用。

衆將們一時也都束手無策,就連牛金星,宋獻策等人也都低頭不語,一籌莫展的樣子。在這一刻,李自成心裡甚致都產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打不過就跑,這也是李自成過去慣用的流寇套路,現在似乎又要拾起來用了。

這時李巖起身道:“闖王,居我看來,商家軍也不是全無辦法對付。”

李自成聽了,也不覺精神一振,道:“李先生,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巖道:“其實明軍人馬雖衆,但只有商家軍這一支人馬可戰,聽說駐守光州的也不只是商家軍這一部人馬,但卻從未見過其他人馬協同商家軍作戰,可見明軍之中,全是各自爲戰,其他軍隊都不堪一擊,因此我們只用全力來對商家軍就行了,對其他人馬可以不予考慮。”

李自成點點頭,明軍各部不能團結作戰,這可是一個老問題了,闖軍之中的許多將領都是知道的。但就是商家軍這一支人馬,卻令闖軍毫無辦法,因此李自成又道:“那麼先生以爲,當如何來對付商家軍呢?”

李巖道:“闖王、各位將軍,你們發現沒有,商家軍雖然屢勝我軍,但除去在一開始攻佔了光州之外,再也沒有攻取過一處城池,有二次明明可以不費吹煙之力就取下了信陽的機會,但商家軍卻全都放棄了。而且商家軍與我軍作戰,全都是事先準備好陣地,佈置好火炮、火銃。然後等着我們進攻上去,雖然他們也有騎軍和長槍兵這些兵種,但他們卻從未主動向我們發動進攻。全是等用火炮火槍將我軍打退之後,才發動追擊。”

聽他這麼一說,衆將也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確實是這麼回事,雖然隱隱約約都覺得好像有那麼一點想法,但俱體是什麼,卻又都說不出來,因此都等待着李巖繼續說下去。

李巖接着又道:“從這幾點情況來看,商家軍雖然火器利犀,戰鬥力很強,但至少也存在有二個問題,一是兵力不足,不能分兵據守城池,也就無法攻城掠地。可見商家軍的全軍人數並不多,居我估計,應該是不超過萬人。二是主要進攻能力不足,對陣地的依賴很大,必須在戰前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如果我們能夠針對這兩點進行佈置準備,想要打敗商家軍,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李自成長長出了一口氣,哈哈大笑道:“李先生,你可真是我的諸葛亮啊。好了,我以經有計策對付商家軍了,商毅,這一次我要徹底打敗你。”

第268章 重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80章 辭職(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93章 遷移(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80章 洋人(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302章 造勢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405章 國策(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1章 婚姻(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91章 南京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5章 強盜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3章 完婚(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34章 勸說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42章 偵察兵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08章 宣戰(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21章 狙擊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72章 水路攔截第76章 二打山東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72章 求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
第268章 重逢(下)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280章 辭職(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93章 遷移(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80章 洋人(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302章 造勢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405章 國策(一)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11章 婚姻(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91章 南京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5章 強盜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11章 婚姻(下)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3章 完婚(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134章 勸說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142章 偵察兵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308章 宣戰(上)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377章 第二戰(二)第121章 狙擊手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123章 造船(下)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72章 水路攔截第76章 二打山東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72章 求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