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洋人(上)

商毅和林之洋一起退出了待客的大廳,林之洋這才向商毅拱了拱手, 道:“這位大人就是解救了曲阜縣,在守兗州的第一天就斬流寇之首一千八百餘級,今天白天又力挽狂瀾,擊退以經攻上城牆的流寇的青州府穆陵關千總商大人嗎?”

商毅也回禮道:“林先生過獎了,我就是商毅。”在商毅穿越之前,是一個商業化極端普遍的時代,即使是在曰常生活中,幾乎天天都耍和各種大小商人打交通,因此他和這個時代的人不同,對商人不僅沒有岐視,反而覺得很親近,在語氣之中,也帶出由衷的客氣。

林之洋既是商人,自然善於查言觀色,也查覺到商毅的這種態度,心中對他也生出了不少好感,道:“這兗州城的存亡,就全仗商大人了。說起來,商大人也是我等的救命恩人了。”

商毅笑道:“林先生太客氣,守衛兗州,上有兩位巡撫坐鎮調度,下有三軍士兵拼力死戰,在下不過是一介小官,怎麼敢獨居大功呢?”

兩個人說着,以經走出了館驛來到街上,只見在大街的對面, 站立着十餘個精壯的漢子, 一見他們出來, 立刻迎了上來, 爲首的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抱拳施禮, 道:“東家,您出來了。”

林之洋點點頭,又商毅道:“大人,這些都是我的家人。”然後一指商毅,道:“這位就是今天力挽狂瀾,守住兗州府的商千總,快過來見禮。” 然後又一指那爲首的年輕人,道:“他叫林峰,是我家收養的一個孤兒,現在跟在我身邊辦事。”

幾個人立刻又向商毅施禮。林峰上前一步,道:“見過商大人。”

商毅也向衆人拱了拱手,道:“各位,不必多禮。”

他當然知道,所謂家人不過是說得好聽,其實就是林之洋的保鏢兼打手。這到也不奇怪,大凡有錢人都會這樣做,既使是在現代社會,也不例外。不過林之洋的這一羣保鏢一個個都是彪悍外露,體格精仕,顯然都不是泛泛之輩。由其是這個林峰,目光神蘊,商毅本能的感覺到這個人還不是普通的高手。而他還是林家養大的,看來林之洋還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大概是出自於一個商業家族。

這時商毅道:“林先生請稍等,我回去安排人手。”

林之洋點了點頭,道:“大人,我先回店鋪裡去準備,恭候大人。” 說着,從保鏢羣裡指令了一人,跟着商毅,付責給他帶路,然後雙方各自離開。

因爲今天激戰了一場,而且從明天開始,穆陵軍就要開始分兩拔輪流守城,而且押運糧食就是在城裡,安全能夠得到保證,因此商毅也沒有調動各隊的士兵,只是叫出了少年隊,和二十名偵察隊的士兵,跟着一起去了林之洋的店鋪。但周少桓、童大勇、成進三個人少年好事,也跟着一起去了。

林之洋的店鋪在兗州城東南,而在商毅到達的時候,在店鋪門口以經停滿了車輛,而林之洋正在指揮着家人,將一袋一袋糧食裝上車。林峰就跟在林之洋身邊。

商毅這才注意觀察,林之洋的店鋪可不小,佔地足有近千平方米,前面是店鋪,後面是住宅和倉庫,其中又以倉庫佔了大半。看來這林之洋的生意做得可不小。

三千石糧食,要想全部裝車也不是一會兒的事情。等着沒有事,商毅問林之洋道:“不知林先生是做的什麼生意?”

林之洋笑道:“實不相瞞,在下什麼生意都做一點。” 見商毅一臉不解的樣子,又進一步解釋道:“大人不明白嗎?其實在下是海商,而且從先人開始,就從事海上經莒,到了在下這一輩,以是第五代了。海外的那些洋人需要什麼?在下就販賣什麼?因此也就是什麼都做一點。”

商毅也不禁笑了,道:“原來是這樣。不過海商一般都是在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一帶,林先生怎麼在山東開度店鋪呢?”

林之洋道:“因爲在下的祖籍就是山東,先祖就是從這裡開始起步,不過現在家族早己舉族搬到了浙江落戶,只是這片祖業可不敢放棄,留下一二門遠親在這邊料理。這一次在下本是回來料理一些事務,不想遇上了這擋事情。不過這樣也好,有幸認識大人。”

商毅一聽,頓時大感興趣,道:“原來林先生是做的海外生意,不知林先生是用自家的船出海還是租船出海?”

林之洋笑了一笑,他當然明白商毅的意思,用自家船出海的海商自然要比租船出海的海商要大得多,因此也有些得意,道:“自然是用自家的船出海,在下家族裡共有二條大船,五條小船,每年少說也耍出海十餘次。”

商毅也不禁暗喑吃驚,林之洋的家族裡一共有七條船,這規模可不是一般的海商。於是又問道:“不知林先生親自出過海沒有?”

林之洋呵呵一笑,道:“早年到是跑過,不過近些年來年紀也大了,這邊的事務也多了,因此可有十幾年沒有下海了。商大人對海外頗感興趣嗎?”

商毅微微一怔,不知該怎樣回答。原來他爲自己編了一套來歷:自幼父母雙亡,無親無故,十歲時就隨幾個遠房親戚跑船出海,到過海外許多地方,近期才返回故鄉等等,有必要的時候,甚到還可以說自己到過歐州。對村民,對曾化龍等人,都是這樣說向。

不過這套話唬唬內陸人還可以,對林之洋這樣在海外經商的人,恐怕很難唬得過去。因爲自己也只是從一些資料上了解這個時代的東南亞各國,一但問起細節,恐怕就漏了底。

正在商毅猶豫是否對林之洋撒這個謊的時候,這時從屋子走出三個外國人來,一個紅髮、一個黃髮、一個棕發,但都是一色的凹目隆鼻,兩個有鬍子,一個沒鬍子。

周少桓、童大勇、成進都是第一次看見老外,覺得十分新鮮。商毅雖然不怎麼驚訖,但也有些意外。見這三人中間,紅毛和黃毛都是着這個時代的西方人紳士裝扮,而那個棕發大鬍子的外國人卻是一身黑袍,胸前居然還掛着一個十字架,看這裝穿顯然就是個洋和尚——天主教的傳教士。

三個人見了林之洋,先向他鞠了一躬,然後嘰裡咕嚕說了一遍鳥語。隨後紅毛又用大舌頭中文給做翻譯,大約是在問林之洋發生了什麼事情。周少桓、童大勇、成進是聽得雲裡霧裡,但商毅卻能聽明白,紅毛和黃毛說的,不是西班牙語就是葡萄牙語,而那個洋和尚說的,卻是法語。商毅不會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但卻會法語。

在現代國家裡,士兵可不再是丘八大老粗,一般都具有高於本國平均水準的文化素質。而特種兵更是具有堪比社會精英的知識水平。商毅這一批的特種兵,不僅軍事素質要過硬,而且其他各行業的知識都要懂一點,這樣也能應付各種複雜的環境下作戰。僅外語一項,毎人就要求至少掌握三門外語。商毅會的,是英語、法語、日語三種。

現在這個時代,橫行世界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三個國家。儘管西葡二國以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但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西語、葡語、荷語自然也就成爲世界通行的語言了。

而現在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統治下,早早就進入了閉關鎖國之中,不與外界來往了。後世威名赫赫的大英帝國,現在正陷入國王和議會的武裝衝突之中,克倫威爾纔剛剛展露頭角。直到六年之後,他才帶領着英國的資產階級軍隊打敗了國王的軍隊,將英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而隨後英國又反覆折騰了幾十年,纔在四十年之後徹底轉變爲第一個近代的資本主義國家。而那個著名的曰不落帝國,要到一百多年之後纔出現。

法國自從百年戰爭之後,就以經成爲歐洲大國,啥事都要插一腳。由其是在法王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期間的法國,雖然還比不上後來的拿破崙時代,但也是盛及一時,儘管在海外殖民地還比不上西葡荷三家,但以經開始與西班牙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而到了路易十三(1610-1643年)繼位之後,更是與西班牙展開了著名的“三十年戰爭”,雖然這場戰爭還要等到六年之後才結束,但現在的法國以經是勝利在望了。

因此在現在這個時代,日語和英語還屬於偏門的語種,只有法語在歐洲,還算是流行的語言之一,因此就算那個洋和尚未必就是法國人,但會說法語到並不稀奇,那黃毛和紅毛顯然也聽得懂法語的。只是法語在這個時候的中國,也算是個稀罕語種。當然在中國人聽來,似乎都差不多。

這時林之洋將三個老外叫過來給商毅引見, 紅毛聽完了林之洋的介紹之後, 向商毅鞠了一躬, 用生硬的漢語官話道:“上達仁,呢號,能石呢恨搞辛。”(注:商大人,您好,認識您很高興。)

商毅也同樣用鞠躬的方式還了一禮,然後也用法語道:“能夠認識三位,真是非常榮興,由其是還有一位神父。” 說着還似模似樣的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

這一下在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由其是那個洋和尚,張大了嘴,久久合不上,結結巴巴道:“您……您會說法語?”

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7章 建設(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44章 新年(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36章 開業(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42章 偵察兵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84章 開戰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47章 穿插第165章 出兵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42章 海警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8章 新政(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51章 撫平青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47章 制度(下)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71章 追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333章 對持(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71章 追擊第73章 阻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
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7章 建設(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3章 目標——南京(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44章 新年(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9章 政治平衡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136章 開業(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330章 前哨戰(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42章 偵察兵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84章 開戰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147章 穿插第165章 出兵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42章 海警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48章 新政(一)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51章 撫平青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47章 制度(下)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71章 追擊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333章 對持(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171章 追擊第73章 阻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