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曰接三急

其實褔臨雖然病體未愈,但畢竟還年輕,而且他畢競是清廷入關的第一任皇帝,對於弓馬騎射之術也練得很勤,因此身體素質還是保養得很好。現在的局勢危急,北京隨時都有可能受到中華軍的攻擊,能夠早一天離開北京,最好是早一天離開。按福臨的想法,最好是明天就走。

不過福臨也知道,雖然是打算要撤離北京,但也不是說走就走的,雖然現在應該一切從簡,但清廷現在可不在是塞外的偏邦小國,而是入主過中原的正統王朝,禮儀之邦,當然不能太馬虎,而且還不能說是逃跑或避難,應該叫做北狩,這就是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首先是自己以及皇太后、莊太后、皇后等人的鸞架行仗儀式要準備,以及隨行的太監宮女,都需安排車輛運送,還有衆官員和他們的家屬,護架的軍隊,以及所需要攜帶的糧食物資等等,都需要時間。因此三天時間,也幾乎是極限時間了。

但散朝回宮之後,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心神不寧的福臨也少有的舒心了不少,連一向是不對眼的皇后,也覺得順眼多了。同時福臨也想到,這次自己北狩蒙古,幸架的正是皇后的家鄉,因此以後也應該對皇后好一點,以前自已對皇后確實在冷淡了。可惜現在自己的身體不得便,不然今晚就可以臨幸皇后一次,也可以增強一下互相的感情。算了,反正還有時間。

這一夜福臨也十分少有的睡了一個安穩覺,只是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絕處逢生的希望僅僅只維持了一天的時間,就徹底破滅。

就在第二天一早,福臨起身正在用早膳的時候,濟爾哈朗匆匆趕進宮裡面君,道:“皇上,大事不妙,懷來、延慶失守了。”

福臨的手一顫,“叭噠” 一聲,手裡的象牙筷子頓時掉到地上,摔成了四截。

懷來、延慶都位於北京的西北方不到一百五十里,離北京西北的門戶居庸關不足二十里,雖然說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現在守關的兵力不足千人,而且又是面對中華軍的進攻,誰都不敢保證,居庸關能堅持多久,一但居庸關失守,那麼就可以一路平川的直達北京。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雖然懷來、延慶、居庸關都不是從北京通行蒙古昭烏達盟或卓索圖盟的必由之路,但由於居庸關內,己無險可守,因此清廷的隊伍隨時都有可能遭到中華軍的襲擊。()

原來山西的中華軍追擊嶽樂,根本就不是想攻取山西,而是藉着追擊嶽樂,繞到北京的側後方。雖然商毅並沒有預想到清廷會想要逃到蒙古去,但切斷清廷向北的退路,把清廷困殲在北京城裡,這一條主導思想是沒有錯的。因此成進的大軍纔在真定、河間一線按兵不動。

而在山西戰場上,趙英傑下令中第七師和第二十師以追擊嶽樂爲名,實際就是從山西插到北京的西北方,切斷清廷出京北逃的道路。因此嶽樂在中途轉道,逃到了保定之後,第七師和第二十師繼續向北,從代州斜插經過平刑關,到達丘靈,蔚州,然後沿着桑乾河,進入河北地區,攻佔了懷來、延慶兩地,直逼居庸關,截斷了北京西北的退路。

因此這個消息自然也讓福臨大爲震驚, 趕忙道:“鄭親王,這可怎麼辦?”

濟爾哈朗忙道:“皇上勿憂,我們還有辦法。”說着命人拿來地圖,就鋪在福臨的餐桌上,道:“皇上請看,我們北狩蒙古,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出北京向北,經懷柔到密雲,由古北口出關,再經承德,就可以進入蒙古昭烏達盟;另一條是出京向東,先到通州,然後經薊州、尊化,由喜鋒口出關,經平泉州進入蒙古卓索圖盟。”

福臨點了點頭,至少中華軍還沒截斷這兩條道路,因此道:“鄭親王,我們該選那一條路呢?”

濟爾哈朗道:“由密雲古北口出關,離懷來、延慶一線太近,沿途恐怕會受到中華軍的襲擊,因此臣和阿巴泰,洪承疇都認爲,應該由喜峰口出關,更安全一些。然後通告承親王,讓他率軍在喜峰口一帶接應,可保萬無一失。”

福臨聽了,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道:“如此甚好。”

濟爾哈朗又道:“臣等己經下令,讓博洛和嶽樂立刻放棄保定,率軍回京護架,明天即可到京。不過現在形勢危急,因此出京北狩,不可再拖延,請皇上立刻準備,明天一早,馬上就啓駕。”

福臨連連點頭,道:“好,朕馬上就去通知兩宮太后,馬上準備,明天一早就走。”

濟爾哈朗離開之後,福臨頓時也沒有心情再吃早膳了,趕忙來到長春宮,向莊太后通告了形勢的變化。莊太后聽了以後,也大吃一驚,原來說是三天,沒想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一天時間。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立刻開始準備。於是皇宮裡也開始忙碌起來。

其實從昨晚起就己經開始準備了,福臨以及太后、皇后們首先把想要帶走的東西全都標記下來,只等着裝箱。清廷入關己有八年,人人也攢了不少好東西,結果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什麼都想帶走,最後發現,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標記了,今天還想着慢慢的刪減一些,那知這一下只剩一天的時間了,因此也只能檢一些細小精貴之物帶上,其他的只能放棄了。

忙了一上午,福臨總算是選好了要帶走的東西,內務府也搬來了十幾個大箱子,準備裝箱。而福臨帶着皇后,來到長春宮裡,和皇太后、莊太后一起用午膳。

但萊餚剛剛擺上來,還沒有等動筷子,濟爾哈朗又進宮了,告訴福臨和兩宮皇太后,剛剛接到了戰報,保定失守,博洛和嶽樂率軍退守到了涿州。

原來成進一直按兵不動,就是在等山西那邊的消息,現在也收到了中華軍己經攻佔了懷來、延慶,等待的目地也己經達到了。因此成進立刻下令,向保定發動進攻。

這時博洛和嶽樂己在保定匯合,守軍約有六萬餘衆,因爲當時棄守真定,撤得太匆忙,所有的重型火炮全部都扔在了真定,因此現在清軍的火炮不多,只有火槍還算充足。

按說雖然是缺少了火炮,但也不是不能一戰,畢竟清軍還有城可守,那怕是打巷戰,也能頂幾天。但現在清軍的士氣極差,根本就沒有了鬥志,因此戰鬥一開始,中華軍使用火炮猛轟保定城牆的時候,清軍就紛紛敗退,隨後中華軍派出了爆破組,炸開了保定的城牆,清軍更是兵敗如山,爭先恐後的向城外逃跑,博洛和嶽樂也制止不住,只好隨着大軍,逃出了保定,退到了涿州,而人馬只剩下不到二萬。

涿州離北京還不到一百里,可以說中華軍確確實實己經打到了北京城邊。因此濟爾哈朗道:“皇上,太后,現在形勢十萬火急,中華軍隨時都有可能打到北京,因此一刻也不能再拖,臣馬上就去安排人馬車仗,請皇上、太后用完膳之後,立刻準備,一個時辰以後,就動身出發,由臣和洪承疇護架而行,今夜先到通州去。留下阿巴泰留守京師,等明天同博洛、嶽樂匯合之後,隨後追擊我們。”

說完之後,濟爾哈朗匆匆出了皇宮,而福臨和兩位皇太后也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想到,局勢竟會惡化到這一步,一天都不能留了。過了好一會兒,莊太后才道:“皇上,趕緊用膳吧,吃完之後馬上準備,聽鄭親王的安排,連夜先到通州去。”

福臨點了點頭,但現在誰還有心情再吃了,福臨只是免強吃了幾口萊,喝了一碗湯就帶着皇后告退。

到了這個時候,當然也不可能把標記的東西全都裝箱帶走,只能裝得了多少帶多少了,而皇后也只能清了幾件沿路更換的衣服,還有十幾盒珠寶首飾,雖是如此,也裝了六個大箱子。而皇太后和莊太后也收拾了一些細軟貴重的物品,加起來一共也有十二箱。

這時濟爾哈朗又進宮來稟告,車仗都己經準備好了,因爲急切之間,準備的車輛不多,除了裝載的基本物資以外,福臨、皇后、兩宮皇太后每人只能分配三輛車,一輛載人,一輛載物,剩一輛載隨行的宮女太監。因此每人只能帶五名宮女太監。不過福臨和皇后可以共乘一車,到是能省出一輛車來,因此可以多帶五六個人。但就是這樣,能帶走的宮女太監也只有二十五六個人,結果其他的太監宮女們都哭喊着跟在後面,堵在前面,一邊磕頭一邊叫着:“皇上,太后,帶上奴材吧。”一時間整個皇宮裡也是哭聲一片。

福臨跺了跺腳,道:“你們能跟上來的,就跟在後面,跟不上來的,就好自爲之吧,宮裡剩下的東西,隨你拿吧,能拿多少是多少。”

說着福臨下令讓待衛分開衆宮女太監,然後帶領着衆人匆匆出宮。

因爲是逃走,因此也顧不得什麼規據,直接從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出皇宮,洪承疇帶領着車仗隊伍,還有十幾名大臣,也都在這裡,只等皇帝皇后一行上車,就可以啓程。

就在福臨剛要上車的時候,只見阿巴泰打馬揚鞭,匆匆趕來,見了福臨也顧不得施禮,道:“皇上,臣剛剛收到稟報,遵化失守了。”

福臨聽了,頓時覺得天玄地轉,頭昏眼花。

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88章 計劃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403章 新年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91章 合圍(二)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52章 對持第268章 重逢(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69章 交易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403章 新年第246章 身世第3章 各懷鬼胎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1章 追擊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4章 趕集(下)第64章 破局(四)第27章 夜襲(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45章 貨幣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99章 廷議(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03章 完婚(一)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47章 穿插第4章 趕集(下)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34章 收尾第80章 洋人(上)第73章 阻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84章 襲擊(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
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88章 計劃第48章 皇太極(上)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198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四)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403章 新年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91章 合圍(二)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52章 對持第268章 重逢(下)第144章 新年(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404章 新年(下)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0章 備戰(二)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369章 交易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403章 新年第246章 身世第3章 各懷鬼胎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1章 追擊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4章 趕集(下)第64章 破局(四)第27章 夜襲(下)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45章 貨幣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99章 廷議(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03章 完婚(一)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35章 超級戰艦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47章 穿插第4章 趕集(下)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34章 收尾第80章 洋人(上)第73章 阻擊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84章 襲擊(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