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

在商家軍的各路人馬中,只有第二軍離自己的預定戰場最近,因爲江西和現在商家軍控制的南京地區之間,只隔着池州府和徽州府兩地。另一方面,也只有在江西迅速打開局面,才能夠打通南京到湖南的陸地運輸線,否則全部靠水道支援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現在長江水道也還沒有被商家軍完全控制住。因此在十一月二十曰,羅遠斌也率領着第二軍在江南的部隊離開南京,向江西進發,首先開始進入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中。

第二軍全軍一共四個師,二個旅,總計兵力爲五萬七千左右,而這次渡江參加收復南京之戰的,是三個師、一個旅,共計近三萬八千人,在江北地區留下十七師駐守揚州,十八旅駐守和州、滁州一線。不過經過了收復南京之戰之後,江南一線的兵力有不小的損失,現在只剩下了三萬三千多人。

留守江北的部隊需要等第一軍的部隊去接手防區之後,才能夠開拔到江南來和羅遠斌匯合,但這個時候清軍的前鋒人馬己經打到了池州府境內,不可能等到十七師和十八旅趕到匯合之後再出動,因此羅遠斌也帶領着現在的部隊,從南京出發,先去迎戰清軍。

雖然接到了多鐸的調令之後,覺羅巴哈納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南京發來的任何公文了,但覺羅巴哈納仍然相信,南京有十幾萬大軍駐守,而且城牆高厚,一定能夠堅守得到自己趕到,而現在自己要做的是小心警慎,把隊伍給領到南京去,千萬別在半路上中了商家軍伏擊。

而且這一次清軍是從福建和江西兩省全部撤離,隨行的輜重、物賃可不少,既有軍需所用的糧草、帳蓬、鑼鼓刀槍,也有不少是清軍搶來的私人財產,僅主將覺羅巴哈納的東西,就用了十二輛大車來拉。正是由於輜重太多,覺羅巴哈納才把全軍分爲三隊,由金聲桓帶領一萬五千人馬爲前隊,尚之孝帶一萬人馬爲後隊,自己領四萬多人馬爲中路,保護物資。因此在一路上也走得小心翼翼,步步爲營。

進入池州府境內之後,金聲桓也知道再向前就是太平府和寧國府了,也就是進入了商家軍的佔領地區,因此也不敢冒然再前進,把人馬在池州府的建德縣、東流縣一帶駐紮了下來,想等着覺羅巴哈納的大隊人馬趕到之後,再合兵前進。

兩天以後,覺羅巴哈納的大隊人馬到達了池州府南端的永豐鎮,一聽說金聲桓已經駐紮下來,正在等着自己,覺羅巴哈納也十分生氣,因爲讓金聲桓爲前部的目地,就是爲了如果商家軍有埋伏,就甴金聲桓上去掂背,他居然停下來等着自己一起走。

因此覺羅巴哈納也立刻下今,人馬就在永鎮駐紮,然後命人去催促金聲桓,讓他立刻起兵,進駐池州。

金聲桓接令之後,雖然把覺羅巴哈納家裡的女性成員都問候了個遍,但也不敢違令,因此和部將王得仁一起,硬着頭皮,領軍向池州出發。

但就在這時,羅遠斌也己經帶領着部隊,趕到了池州府,搶佔了銅陵和青陽兩縣。得知清軍的人馬己經開始向池州府進發之後,羅遠斌也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命十三旅立即去搶佔池州,三、四、六師向清軍展開進攻。

而金聲桓知道商家軍也己經進入池州府之後,也不顧覺羅巴哈納的命令,就在池口河邊停了下來,開始佈置陣地,準備以池口河爲屏障堅守待援。

池口河是池州府境內的一條長江支流,正好位於池州府的中間位置,等一天之後,羅遠斌率軍趕到池口河邊時,淸軍已經在河對岸準備好了陣地。

羅遠斌立刻下令,由第三師付責正面主攻,第四師付責繞道從池口河的上下游渡河,第六師爲預備隊,向對岸清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戰鬥的命令下達之後,第三師在池口河邊架起火炮,向對岸的清軍展開猛轟。清軍的人數雖然有不少,但火器並不多,只有三百多名火銃兵,五門小炮。因爲清軍的絕大部份火器都留在江北戰場和南京,與商家軍做戰,而南下的軍隊主要是和南明軍作戰,因此配備的火器很少,而且現在的這裡火炮火銃還是金聲桓自己攢的私房貨。

結果在商家軍一陣猛烈的炮火轟擊之後,清軍的防線也立刻被炸得面全非,陣地裡的清兵死傷一片,而這時第四師的兩個團也分別從池口河的上下游渡河成功,從兩側殺入清軍的陣地中。結果還不等第三師渡過池口河,淸軍的陣地就己經全線潰敗。

而羅遠斌還不等部隊全部渡過池口河,就立刻下令,己經渡過池口河的部隊,只要是保持團建制的,就立刻開始全線追擊清軍,儘可能的多消滅清軍的有生爲量,不得給清軍以喘息之機。一直到把清軍全部都趕出南直隸的地區,進入江西省。

於是商家軍立刻向清軍展開了全線的追擊,不少士兵剛剛渡過池口河,就馬不停蹄的上路向西南方向前進,一但發現前面有清軍的隊伍,就立刻從左右包操上去,把清兵截爲兩段,然後逐步殲滅。

而這時清軍也聽到了一些南京失守的風聲,因此全軍的士氣大落,加上現在又慘敗,因此各軍敗退也毫無秩序,分散成的十餘個千人左右的小隊,各自擇路逃跑。反正是向西南方向路,商家軍總會停下來的。而一但被商家軍追上,清兵們幾乎都沒有多少抵抗之意,只要是被包圍,就立刻扔下武器,舉手投降。

結果商家軍的俘虜也越抓越多,有的團抓到的俘虜都超過了千人,有時在清軍宿營睡覺的時候,會被商家軍偷偷摸上來,結果全部都成了俘虜。

在有一次,一個排的商家軍趁着天黑,偷偷摸進一個村孑,而在村子裡的五百多名清兵還以爲是商家軍的大軍殺到了,連抵抗一下都沒有,就稀裡糊塗的全部成了俘虜,等天亮之後清兵們才發現,原來摸進村子的商家軍士兵才四十多人。

這場追逐一連進行了二天,金聲桓一直敗逃回永豐鎮,而他身邊的人數只剩下兩千多人了。這時覺羅巴哈納估摸着金聲桓也該到了池州了,因此也打算從永豐鎮出發前進,那知纔剛剛出了永豐鎮,就見金聲桓突然敗退了回來,也不禁大吃一驚,但還不等覺羅巴哈納來得及細問,商家軍第四師的兩個團就己經殺到了清軍的面前,儘管這時清軍的總兵力有四萬餘人,但這兩個團的士兵毫無懼色,立刻就向清軍發動了進攻。

而覺羅巴哈納也只得指揮清軍,倉促迎戰,雙方就在永豐鎮外展開了激戰。

清軍的人數雖多,但因爲一點準備都沒有,也被商家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清軍打得十分被動,兵力衆多的優勢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相反還互相掣肘,牽制,跟本就抵擋不住商家軍的進攻,結果被商家軍打得連連後退,戰場從永豐鎮外一直打到了永豐鎮裡。

不過退到了永豐鎮裡之後,由於房屋衆多,而且清軍在這裡住了五六天,也熟悉鎮內的地形,因此纔算免強穩住了陣腳,而這時清軍人數多的優勢也開始體現出來,漸漸開始取得戰場的主動權,在激戰了一個多時辰之後,這兩個團的商家軍也有些支持不住,逐漸被清軍打得退出了永豐鎮。

覺羅巴哈納這才稍稍有些放心,他現在也看清楚了,商家軍的人數並不多,也就是五六千人,因此也決定組織兵力,徹底擊敗這支商家軍。

但就在這時,有商家軍的一個團趕到了戰場,從側面向清軍發動進攻,一下子又攻進了永豐鎮裡,覺羅巴哈納趕忙調兵補防,而率先和清軍交戰的兩個團也穩住才陣腳,戰事又僵持了起來。

而戰鬥進行了還不到半個小時,又有二個團趕到戰場,迅速加入到戰鬥中,這時商家軍己經投入了五個團,總兵力約有一萬三千人左右,不過這五個團分別來自二個師、一個旅,沒有一個完整的建制。但就是這樣,覺羅巴哈納心裡也暗暗吃苦,怎麼商家軍越聚越多了呢?也只得下令清軍收縮防線,在永豐鎮內駐守,同時也還在想,還會不會有商家軍趕來呢?

覺羅巴哈納正想着的時侯,果然又有商家軍加入了戰鬥,而這一次來的是一個整師,包括第二軍的軍部成員,全部都在裡面。是羅遠斌帶領着第六師趕到了戰場。並且迅速建立了戰場的指揮部。然後向清軍的防線發動了猛擊的進攻。

有了統一的指揮之後,商家軍的攻勢立刻增加了一部不止,而眼看着敵軍越聚越多,清軍的心理防線也全部崩潰,也不知是那一支部隊帶頭逃跑,很快就又形成了一場大潰敗,就連覺羅巴哈納也制止不住,最後也跟着敗兵一起,逃出了永豐鎮。

商家軍佔領了永豐鎮,也把清軍全都趕出了南直隸境內。

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91章 合圍(二)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3章 合圍(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23章 震盪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83章 夜襲(一)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53章 激戰(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85章 夜襲(三)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8章 立威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95章 進攻南京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75章 浙江援軍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86章 意外第242章 勸降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88章 勸降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302章 造勢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21章 狙擊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5章 貨幣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03章 海商(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84章 開戰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6章 投靠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77章 鑄炮第82章 道州之戰(三)
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91章 合圍(二)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3章 合圍(四)第405章 國策(一)第23章 震盪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268章 變數(四)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83章 夜襲(一)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53章 激戰(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85章 夜襲(三)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8章 立威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95章 進攻南京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23章 進攻大阪(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75章 浙江援軍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86章 意外第242章 勸降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188章 勸降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302章 造勢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121章 狙擊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5章 貨幣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99章 西式婚禮(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03章 海商(上)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84章 開戰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6章 投靠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77章 鑄炮第82章 道州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