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

施琅答應了一下,立刻出艙,過了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施琅領來了兩個英國人,其中一個商毅認識,過去曾是僱傭兵,現在己經成爲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重要職員喬治×布萊克,他和中國來往己有六七年的時間了,而且還學會了說漢語,一般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溝通都由他付責。而另一個人則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軍人。

布萊克首先向商毅見禮,隨後指着那個老軍人道:“尊敬的陛下,請允許我向您介紹,我的叔敘,也是這一次英國遠征艦隊的司令官。”

那個老軍人上前了一步,向商毅敬了一個英國的軍禮,道:“中國皇帝陛下,請您接受我羅伯特×布萊克最衷心的敬意。”

雖然他說的是英語,但商毅也聽得懂,因此怔了一怔,道:“你是說你叫羅伯特×布萊克?”

羅伯特×布萊克也有些意外,但還是點了點頭,道:“是的,尊敬的陛下,我的名字是羅伯特×布萊克。”

商毅的臉上也露出了很古怪的表情,心裡想到不會就是他吧,忽然又問另一個布萊克,道:“喬治,你知道荷蘭艦隊的司令官是誰嗎?”

喬治×布萊克也怔了一怔,但還是回答道:“尊敬的陛下,是特朗普海軍中將,馬頓?特朗普。”

商毅點了點頭,這就沒錯了,羅伯特×布萊克、馬頓?特朗普,在海軍海戰的歷史中,是兩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羅伯特?布萊克,出身於一五九九年,是在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之前,最傑出海軍將領,也是英國近代海軍戰術革新家。在年輕的時代,羅伯特?布萊克是一個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後,他加入克倫威爾領導的議會軍,並很快受到克倫威爾器重。在英國革命成功之後,被克倫威爾任命爲海軍將領,然後潛心研究,爲英國海軍制定了線形戰術、縱隊戰術,並制定了英國海軍的第一個紀律條令和戰術條令,使英國海軍處於良好戰備狀態,也奠定了英國海軍的傳統基礎。

布萊克精幹而學識淵博,對人嚴厲.不苟言笑.執法如山。是最後一位被水手們呼爲“老爺子”的人,在另一時空裡的第一次英荷海戰中,是英國海軍的統帥。

而馬頓?特朗普,就是另一時空裡,就布萊克的最主要對手。

特朗普生於一五九七年,和布萊克半路出家不同,特朗普是出身於一個海軍家庭,二十歲參軍成爲一名水兵,二十六歲時成爲一名戰艦艦長,三十一歲時成爲荷蘭艦隊旗艦艦長,四十歲時爲艦隊指揮官,完全是走的一條軍隊晉升的道路。在一九三九年,四十二歲的特朗普指揮了三十年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海上戰役唐斯海戰,特朗普指揮十八艘荷蘭戰船,迎擊七十七艘西班牙戰艦,以被擊沉一艘船,陣亡五百人的代價,擊沉西班牙戰船六十餘艘,殲滅並俘虜西班牙士兵近萬人。

特朗普善於組織防守和撤退,由其是在近戰能力上的高超技術,是他取勝的絕招,而且特朗普始終意識到自己出身低微,因而對部下嚴格而和藹,士兵都以在他指揮下作戰爲莫大榮幸,甚至在戰鬥中折腿、斷臂時,他們還誇耀說:我們是爲特朗普將軍作戰而在艦上受傷的。

特朗普和布萊克的出身、經歷很不相同,唯一的共同之處是,兩人都勇敢頑強,指揮若定,並都飽經滄桑;而且兩人最輝皇的時候,都是在五十至六十歲之間,對於這個時代的軍人來說,這樣的年歲,已經老了。

在另一時空裡一六五二年五月至一六五三年八月,僅僅十五個月中,這兩位迥然不同的人物卻扮演了風帆船歷史上一次最大的戰鬥中的主角。荷蘭和英國艦隊在他們各自的統帥下,作戰次數之多,不下於世界各海洋歷次作戰的總和。而且在這些戰鬥過程中,他們以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上演了數次教科書式的精典海戰。

不過由於商毅這隻大蝴蝶的翅膀扇動,本來己經應該開始的英荷第一次海戰卻悄無聲息的消失了,而這兩位海戰史上宿命一般的對手,卻陰錯陽差的在遠隔歐州千里之外的亞州再度聚頭。只是商毅不知道,他們在這裡,是否還有機會對決呢?

這時喬治*布萊克道:“尊敬的陛下,這一次荷蘭派出艦隊來進攻中國,我們英國希望能夠和中國並肩作戰,保護我們在亞州的共同利益。因此護國主克倫威爾閣下才派出艦隊,來到中國參戰,希望能夠幫助中國,盡我們英國微薄的力量。”

商毅笑了一笑,道:“喬治,請你回國以後,向克倫威爾閣下轉達我的感謝,不過這次荷蘭敢來主動挑畔中國,完全就是自不量力,而且我們中國也有足夠的力量,保護我們在南中國海地區的利益,同時也保護其他正常在南中國海地區,進行貿易來往的歐州國家的利益,因此英國的這一番好意我們心領,不過我認爲英國艦隊的力量,最好還是放在印度,而不是南中國海地區。”

喬治*布萊克怔了一怔,道:“印度?”

商毅點了點頭,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斯里蘭卡島上有自己的據點,即然這次荷蘭敢來挑畔中國,我們自然也不會和客氣,在南中國海地區戰場上有中囯艦隊就足夠了,而我正愁在印度的力量不夠,正好你們的艦隊來了,因此我希望英國的艦隊轉回印度,與中國西印度公司合作,驅逐斯里蘭卡島上的荷蘭人,將荷蘭徹底趕出亞州。”

喬治*布萊克聽了,也明白商毅意思,心裡也不禁大失所望。因此這一次英國本土得知荷蘭想在南中國海地區和中國開戰,認爲是一個好機會,東印度公司派他與國內派遣艦隊到南中國海地區來,主要是有兩個目地,一是驅逐荷蘭在亞州的勢力,減少英國的竟爭對手。二是爭取能夠在爪哇一帶地區建立一個屬於英國的殖民地。

因爲雖然現在荷蘭與中國惡交,但英國方面也清楚,這種惡交關係不可能維持得太久,荷蘭畢竟是靠商業立國,也需要與中國的貿易,一但發現對抗打仗解決不了問題,荷蘭就會立刻與中國和解,這種事情在歐州在正常也不過了,今天雖然打得你死我活,而明天卻可以立刻打着手親如兄弟,歐州這幾百年就是這麼過來的,而現在看起來,中國皇帝商毅似乎也很吃這一套,把西班牙人從呂宋趕來之後,卻立刻答應與西班牙進行貿易來往。

一但荷蘭與中國和解,英國就很難競爭得過荷蘭,因爲荷蘭經營南中國海地區的時間比英國早,基礎穩固,而且還擁有巴達維亞這個據點,可以十分方便的控制馬六甲海峽,這條進入南中國海的海上生命線,在去年荷蘭封鎖了馬六甲海峽,就給英國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因此英國希望趁着現在中荷惡交,盡力打擊荷蘭的勢力。

而雖然現在英國在中國本土和呂宋都建有商館,但商館畢竟不同於殖民地,事事都要受制於人,凡事都要明碼實價,錢貨兩清;而殖民地卻完全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做沒本錢的賣買,這兩者的區別還是相當大的,另外南洋地區豐富的資源,和重要的戰略地位,鞏固英國在南中國海地區的勢力,也都是英國所需要的。因此英國也十分希望,自己能夠在蘇門達臘島或是爪哇島上,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因此英國才主動提出並且派出艦隊來到南中國地區,表面上是幫助中國與荷蘭做戰,實際是想在南中國海地區取得一個立足點,然後坐觀雙方的成敗,一但中國獲勝,英國做爲中國的盟軍,自然可以與中國分享勝利的果實,而如果是荷蘭獲勝,英國也不擔心,因此荷蘭自身也必然受到重大的損失,而且荷蘭的本土畢竟是在歐州,這支龐大的艦隊也不可能老是留在巴達維亞,英國完全可以在歐州鬧出一點動靜,迫使荷蘭撤回艦隊,自己就可以在南中國海地區立足了。當然雙方兩敗俱傷,則更是最理想不過了。

但現在商毅一口就回絕了英國的幫助要求,表示中國完全可以獨自擊敗荷蘭艦隊,同時建議讓英國艦隊和鄭成功合兵,進攻斯利蘭卡的荷蘭人,其實答覆得己經十分明確了,中國決不會讓出在南中國海地區的利益,英國在亞洲的權利,只能夠限於印度,不能進向東擴了。

喬治*布萊克當然知道,雖然商毅說得很客氣,其實己經是不可改變了,因爲商毅身爲中國皇帝,一言九鼎,是不可能和自巳談判式的討價還價的。不過不管怎麼說,兩個目地己經達到了一個,也算是對國內,東印度公司有交待了,致於在南中國海地區建立殖民地的事情,還是讓東印度公司和中國方面慢慢協商吧。

因此喬治*布萊克道:“尊敬的陛下,您提出的要求,我需要和艦隊的指揮官,還有其他的將軍們協商一下,才能回覆陛下。”

這個要求也十分合理,因此商毅點了點頭,笑道:“好吧,讓你們的艦隊過來,看看今晚我們會在那個島上休息。”

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47章 穿插第85章 夜襲(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77章 名士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87章 挑戰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96章 軍校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86章 意外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85章 襲擊(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24章 天像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86章 出獄第145章 規則(下)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
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6章 海軍計劃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47章 穿插第85章 夜襲(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40章 海軍出擊第77章 名士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41章 火炮對決第87章 挑戰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96章 軍校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86章 意外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85章 襲擊(下)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24章 天像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86章 出獄第145章 規則(下)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202章 夜奔(上)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