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

“什麼?干係臘人出兵了?”商毅剛剛回到聽了偵察兵的報告,也不禁大爲驚異,現在西班牙人連灘頭的陣地都沒有佈置好,居然就這麼迫不急待的出兵來進攻慈溪縣,這也太大膽了?

這時僱傭兵的隊長科雷亞道:“商將軍,這並不奇怪,西班牙人一慣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這一次居然敢來進攻您的領地,我們應該好好教訓他們一頓。將軍,就讓我們僱傭兵團來打頭陣吧。”

阿科尼亞也道:“西班牙人確實是很傲慢無禮,有必要讓他們知道,中國不是美州大陸。”

這次是對西班牙作戰,於是商毅也帶來了熟悉西班牙戰術的科雷亞和他的外籍僱傭兵團,以及傳教士阿科尼亞。雖然在出兵之前,也有人對他們提出過異議,認爲他們都是泰西諸國之人,不可信任。但商毅知道,科雷亞和阿科尼亞都是葡萄牙人,在這個時代和西班牙之間仇恨很深,和後世中國與曰本頗爲相似,而且科雷亞的僱擁軍幾乎全是來自於西班牙的敵對國家,儘管天主教沒有國界,但傳教士還是分國籍的,因此基本可以相信他們。

同時商毅也耐心的向衆將解釋目前歐州的局勢,泰西諸國並不是鐵板一塊,也互相敵對撕東,並且商毅還強調說明,外籍僱傭兵團熟悉西班牙軍的戰術,對商家軍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因此讓將士們不要無端的猜忌他們。而基於對商毅的一慣信任,衆將士們也基本沒有什麼異議了。

外籍僱傭兵團自從加入商家軍之後,以經快三個月了,除了在進攻杭州的一戰中小試了一下身手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大戰可打,一個個也憋得有些難受,現在終於等到機會了,而且還是對西班牙人,因此人人士氣高漲,都打算好好表現一番。科雷亞更是主動請戰。

而商家軍的其他將領見了,自然也都不甘落後,五團的團長羅遠斌和六團的團長劉伯濤,還有騎兵營的團長楊武丞也都出列請戰。

商毅道:“既然幹糸臘人主動進攻過來,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主動出擊,先守在慈溪城裡,等他們攻過來,然後從左右夾擊他們,必然可以一舉獲勝了。”

衆將聽了,也覺得商毅說的有道理,這畢竟是第一戰,還是穩妥一點的好,隨後商毅下令,命段鵬帶偵察連出城,偵察西班牙軍的動向,同時也將他們引到慈溪縣來。又命六團帶着小型火炮出城佈置陣地守衛,五團在城左右埋伏,聽候發令,所有中型火炮全部放在城頭準備。外籍僱傭軍團和騎兵營都暫時留在城中待命。

因爲城外的陣地早就以經預備好了,因此商毅下令之後,各軍立刻出城,進入各自的陣地中,等待着西班牙軍的到來。

―――――――――分割線―――――――――分割線―――――――――

率軍出擊的西班牙軍官索爾達多今年二十七歲,軍銜是中尉,是一個小貴族出身,同時還有一個世襲子爵頭銜,是一個充滿了騎士浪漫思想的人,平時老是把什麼榮耀,光榮一類的詞語掛在嘴邊上,一直盼望着能夠參加一陣大戰,建立功勳,實現家族的興起,從這一點來說,他和徳拉佩納有同共之處。只是陰錯陽差,不是生病就是有事,近幾年西班牙參加的大戰都被各種原因錯過了,結果被分派到這次遠征中來。

儘管他也知道這次遠征的任務,但對徳拉佩納改變遠征的目標十分支持,因爲索爾達多也認爲,這是一個建立功勳的好機會,因此徳拉佩納剛一表示要出戰,他就主動請令。

在這個時代,按西班牙的軍隊編制,一個營是四百人,下面設有八個排,每個排五十人。其中有火槍手三百人,長槍兵一百人。因爲這個時代歐州還沒有發明刺刀,長槍兵也是一個重要兵種,火槍兵和長槍兵的比數一般爲三比一或二比一,而三個營就一千二百人,九百名火槍兵和三百名長槍兵,有三百支燧發槍。同外還有一個火炮連,二百人,帶着十二門火炮,不過都是中小型火炮。另外索爾達多還帶了八百名馬尼拉土著士兵,其中有一百名火槍兵,使用的都是老式的火繩槍。其餘全是充當雜役的一般步兵,連盔甲都沒有。

不過這次出擊的總兵力也達到了兩千人以上,在德拉佩納看來,這以經是十分強大的兵力了,生理人還是使用長矛大刀的野蠻人,最多也就有幾支原始的火繩槍,這樣的兵力,足以對抗他們幾萬士兵了,攻下一座小小的縣城,實在是綽綽有餘。只不過因爲這是第一戰,還是持重一點的好,殺雞也要用用牛刀。

而索爾達多子爵也是信心百倍,當場誇口,天黑之前就要拿下慈溪縣,請伯爵閣下到城裡去休息。而兩位嚮導越聽越覺得沒譜,二千人想拿下一座縣城,雖然也不是不可能,但也不容易啊!但看這兩位的表情,也不像是在吹牛皮呀,既然將帥兩人都信心滿滿,也許幹糸臘人真的有這能耐,因此兩人也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這次由袁樸帶隊,吳雁鳴留在營地裡。

索爾達多騎着高頭大馬,在六個家族的待從騎兵保護下,帶領着士兵出發,儘管他對這一戰的勝利信心十足,但畢竟還是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因此在行軍的時候,在大隊人馬的前後左右各設置了一個排的兵力保護,和主力部隊保持着八百到一千米的距離,以防止受到敵軍的襲擊。

走了大約十多里路,只聽前方響起了幾聲槍響,探路的士兵回報,說是在前方發現了生理人的軍隊,並沒有和自己接戰,而且在向前方逃路,不過他們和自己的距離始終保持在兩百米以上,因此火槍的射程達不到。

在這個時代,歐州的火繩槍普遍射程也就在一百米左右,比中國的鳥銃略遠一點,少數精良的可以達到一百五米,可比中國的魯密銃,燧發槍大約要比火繩槍遠個二三十米,但基本都在兩百米以內。這些數據商毅都清楚,因此纔要求段鵬他們不得靠近敵軍一百五十步以內。

如果是有經驗的軍官,就會認識到,敵軍有可能是在引誘自己,只可惜索爾達多子爵並沒有見識大戰場,因此他也毫不在意:“這一定是生理人害怕我們的力量,因此他們纔會趕回去給城裡的人報信,因此不能讓生理人有足夠的準備時,必須跟緊他們,全軍加速前進。”

得到指揮官的命令之後,西班牙軍立刻加快了行軍的速度,都開始小跑着前進了。跑了一段路之後,索爾達多有馬騎,而西班牙士兵也是久經訓練,不覺得有什麼,但馬尼拉的土著士兵那經過這個,漸漸也有些跟不上了,一個個也張着嘴直喘氣。

不過這時索爾達多子爵在馬上從單筒望遠鏡以經看到了慈溪縣城的城牆,因此他十分興奮的拔出了佩刀,在空中一揮,大喊道:“士兵們,我們的目標就在前方,爲了帝國的榮耀,爲了建立自己的功勳,衝啊!” 說着,雙腿一夾馬腹,座的戰馬立刻撒開了四蹄,一溜小跑的沖了出去,而西班牙士兵也都拿着武器,一起吶喊着衝了出去。而馬尼拉土著兵,還有炮兵卻跟不上他們的速度,漸漸被落在了後面。

―――――――――分割線―――――――――分割線―――――――――

“這是搞神馬東西,難到是想來單挑嗎?” 商毅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剛纔他以經看得十分清楚,騎馬衝在前面的那個人的衣甲服飾明顯不同於其他,顯然是這支西班牙軍的主將,但看他揮刀崔馬的樣子,卻好像就是中世紀的歐州騎士一樣。

而商毅身邊的科雷亞嘀咕了一句:“蠢材!”

主將帶頭衝鋒陷陣,是冷兵器時代的顯著特徵之一,當然也有利於提升全軍的士兵。但進入火器時代之後,戰場上的難以預料性大大增加,主將帶頭衝鋒一般都被視爲不智的行爲,因爲一但主將意外死亡,全軍將會因爲失去指揮官而陷入混亂中。帶頭衝鋒一般都是中下級軍官的事情。

不過由於現在正是戰爭模式的轉型期,而中紀世那種主將親首出陣衝鋒,甚致是單挑,依然被視爲一種可貴的騎士精神,也吸引了不少人效仿,因此在戰場上還經常可以看到主將親自帶頭衝殺的場面。結果也給戰場上帶來了許多戲劇性的後果。

在1632年發生的神聖羅馬帝國與瑞典之間呂茨恩戰役中,儘管瑞典軍隊取得了戰場上的勝利,但瑞典國王,同時也是軍隊的統帥,古斯塔夫二世卻因爲一次不智的帶頭上陣衝殺,死在戰場上。結果給瑞典軍隊帶了一個悲催的勝利,使瑞典軍隊從此喪失進攻能力,在二年之後的納德林根會戰中,被神聖羅馬帝國與西班牙合軍打敗。

商毅就嚴格要求商家軍的各團,在一般情況下,戰場沒有出現明顯勝負的時候,是禁止團一級的指揮官衝在全軍的最前列。現在看到西班牙軍居然出現了這種情況,也不禁覺得十分好笑。不過這時西班牙軍以經進入了炮擊的射程。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開炮。”

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27章 追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05章 完婚(三)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章 受勳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1章 南京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23章 造船(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90章 合圍(一)第180章 報紙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307章 民意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0章 遇刺(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81章 喜迅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章 夜襲(上)第142章 海警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94章 撤兵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333章 對持(三)第13章 雙截棍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34章 突襲第8章 軍備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02章 備戰(四)第147章 對策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24章 洞房第90章 武昌擴軍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9章 政治平衡
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183章 下獄(下)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27章 追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105章 完婚(三)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8章 新政(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章 受勳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91章 南京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23章 造船(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90章 合圍(一)第180章 報紙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307章 民意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0章 遇刺(上)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81章 喜迅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49章 新政(三)第37章 進攻南陽第26章 夜襲(上)第142章 海警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94章 撤兵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333章 對持(三)第13章 雙截棍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34章 突襲第8章 軍備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7章 進攻南陽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102章 備戰(四)第147章 對策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56章 奪船(上)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24章 洞房第90章 武昌擴軍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9章 政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