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

龍嘯大明

稱帝儀式的第三階段, 是閱兵式。一般來說,稱帝大典雖然會有士兵列陣參與,但決不會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式,但這是在商毅的要求下,加入的新內容。

自從商毅舉兵以來,一直都在從各個層面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矯正自宋以來,中國社會重文輕武、仰又抑武的環境,樹立全社會、全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方面是在軍隊內部加強軍紀和士兵的思想教育,努力營造出一種軍民和諧的良好份圍,同時也努力培養軍隊的榮謄感和責任感,在社會中營造出尊敬軍隊,軍人,當兵光榮的意識。當然也提高軍人的待遇,和陣亡、受傷、退伍之後的各種保障。

而現在舉行稱帝大典,也正是進一步提高軍隊形像的時候。因此商毅纔在稱帝大典中増加了閱兵的內容,而且還是一次規模十分龐大的閱兵式。

內閣的成員也都知道,新朝的成立,絕大部份都是建立在中華軍強大的武力基礎上。而且軍隊是國家的柱石,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也是國家安定的保障,因此對商毅的這個要求也並沒有異議,完全按照商毅的意願進行。而且在商毅決定稱帝之後,就通知到各個軍區,派部隊回南京參加閱兵。

中華軍的五大軍區,全部都派隊伍參加。就是遠在雲南的江西軍區,也派回了一個營的部隊和副司令員王信,而湖廣軍區派來參加閱兵的是副司令員楊武丞利和一個團的部隊,山東、淮南兩個軍區因爲沒有戰事了,因此都派出一個旅參加,兩位軍區司令員周少桓和成進也都趕回到南京,親自指揮,當然也是當面向商毅恭賀,同時這兩個人也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會陪同商毅檢閱軍隊。

而佔有本地之利的南京軍區則派出了一個師、一個旅參加,並且還將付責整個閱兵式的儀仗、前導、演陣、收尾等多項任務。只是軍區司令員段鵬這時還在四川,只能由副司令員何衝;參謀長張達江代理主持,再加上海軍部的士兵,總計參加這次閱兵式的軍隊人數達到了三萬五千餘人。戰馬超過七千匹,另外還有大批的武器。

在南京外有專用來操演軍隊的大校場,但商毅決定把這次閱兵式放在皇宮前舉行,就在承天門外,左右長安門之門的地區。

因此在稱帝儀式的第二階段結束之後,衆官員們首先退出皇宮,來到承天門外。這時在承天門外兩側、御河北岸,己經搭好了觀禮臺,官員們按品級秩序上臺就座。同時還有二十多名畫師都支好了畫架,準備用畫筆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過了一會兒,承天門打開,商毅和葉瑤瑱策馬並轡,從皇宮中出來。而且兩人又都換了一套專用來檢閱軍隊的服飾。

這一套服飾是由商毅親自設計,其實就是參照近代歐州軍禮隊的樣式,大體和現在中華軍的軍官制服相似。頭戴一頂圓筒單沿軍禮皇冠,圍圈是兩條金制盤龍,龍首匯聚在在冠沿上,而龍袍的材料仍然是釆用明黃色絲綢製做,緊身、直版、對襟高領、配雙排金色鈕釦,黃金龍頭狀肩徽的樣式,共繡六條五爪金龍圖案,斜背玉帶,右下掛隧發短銃,左下跨佩劍,只是下襬長度過膝,足登高筒龍首皮靴,。同時還被着一件長可極地的披風。整個披風面上是一條盤龍紋飾。這一套衣飾下來,一共是九條龍紋。不僅看起來確實非常威武,也暗示商毅現在是九五致尊的地位。

而葉瑤瑱的服裝相對古典一些,雖然依然鳳冠長裙,但在肩、腰、背、裙襬等部位用黃金製做了一套盔甲樣式的飾品,連鳳冠是製成女式頭盔樣式,其實這是商毅參考了另一時空裡動漫中的黃金聖衣的樣式設計,也顯得英姿颯爽,爲葉瑤瑱增添了幾分英武之氣。

兩人在承天門前下馬,登上專爲他們準備的觀禮臺,整個閱兵式也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軍隊的進場,由南京軍區組成的儀仗隊率先進場,先是三百名騎兵組成的馬隊,從長安左門進入皇城,沿着御河南岸,向西而行。每個人都全副整齊,跨乘高頭大馬,除了正常的軍裝之外,斜肩掛着一條絲綢珮帶,頭盔上插着羽毛,肩章下壓着絲絛,一手轡繩,一手持一面彩旗,從長安街前走過。馬蹄激踏在青石板鋪成的地面上,發動清脆的“嗒嗒” 聲音。

在走到承天門前的時候,所有騎兵腳步不停,但都轉頭看向商毅所在的觀禮臺,齊聲高呼“皇上萬歲,萬歲。”一直到走過承天門,呼喊聲才停止。然後一直走到長安右門前,才轉過頭來,在長安街的南側站成一排,策馬舉旗駐立不動。

而在騎兵的後面,是一隊六百名士兵組成的步兵方陣,也是一樣衣甲鮮眀,毎人手持一支插好了刺刀的火槍。斜抱在胸前,以齊步走的姿式,從長安左門走進來。在經過承天門時,全部換成正步走,火槍也變成斜舉向前的姿式,也同樣齊聲高呼“皇上萬歲,萬歲。”

和騎兵相比,步兵的隊伍更爲整齊,動作更爲統一一致,橫豎斜三向,幾乎都是一模一樣,腳步鏗鏘有力,喊聲震徹雲宵。

在觀禮臺上,有人看得頻頻點頭微笑,也有人臉色尷尬,更是有人一臉震驚,因爲在觀禮臺上觀看的,並不是只有政府的官員,還有許多被邀請來觀看的外國商隊、民間人士,包括原南明的幾個皇帝和一部份官員,也有一些原明朝的遺老遺少。並不是所有人平時都見過中華軍的軍容軍貌,因此這次閱兵式,也是向南京的社會各屆展示中華軍軍威的一次時機。

步兵方陣走到長安右門之後,也轉頭間插在騎兵之間,持槍駐立。接下來是各個軍區,以及海軍部派來參加閱兵的部隊。

這些部隊當然沒有儀仗隊那麼整齊統一,但都是在戰場上經過了生死摶殺,因此更是顯得殺氣騰騰,而在經過觀禮臺的時候,還表演了變陣,刺殺、對擊、模擬射擊、馬術等項目,也顯得內容多樣,十分精睬。也讓在觀禮臺上觀看的人喝彩不斷。

各個軍區,以及海軍部的部隊過完之後,都在前導的儀仗隊後面,按各自的位置站好駐立,而接下來是各種武器的隊伍,中華軍在戰場上使用各種連發槍、火炮、霹靂火箭、戰斧火箭等等武器,或用人扛人擡,或用車輛裝載,由戰馬拖動,依次的從長安街上通過。

中華軍善於使用火器,早己是人所盡知。不過在這個時代,火器並不是所有人都瞭解,於是還引發了不少的傳言,誇大其辭,神乎其神一。既使是官員們,平時能夠看到這些武器的機會也並不多,因此當這些看起來有些嚇人的火炮、火箭從面前走過的時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極大興趣,有些人都站起來觀看。同時議論紛紛,有懂一些人的向其他人講解,也有不懂的人在那裡胡亂瞎猜。

所有的武器都過完,在長安街的南側按各自的位置站好,而接下來纔是整個閱兵式的重頭戲,由商毅親自檢閱軍隊。

商毅從觀禮臺上下來,先到長安左門外,這時準備陪同商毅一起檢閱軍隊的李巖、周少桓、成進三人也都是一身嶄新的戎服,做好了準備。

整個隊伍由李巖帶領着十二名士兵爲前導,周少桓、成進帶領十八名士兵爲後隊,中隊由十九名士兵保護商毅,與前後兩隊各保持十五步左右的距離。

而商毅跨乘一匹高大的白色純種安達盧西亞駿馬,在士兵們的簇擁之下,從長安街的東側向西前進。在李巖的前導隊伍到達一個士兵方陣的時候,以李巖向士兵們行軍禮爲發令。士兵們就開始向商毅齊起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而商毅在馬上看向士兵們,向他們揮手致意。而等周少桓、成進的後隊到達之後,則停止呼聲,商毅向他們回禮致敬,然後下一個方陣依次進行。

這整個閱兵的過程和形式,當然是商毅按照另一時空裡閱兵式進行了一番修改,制定的山寨版本。既然在這個時空裡當了皇帝,當然也就要過一過閱兵的癮,只是那兩句最熟悉的精典臺詞怎麼也沒有辦法插進來,這也讓商毅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不過能夠讓數萬人齊聲歡呼萬歲,在另一時裡也只有太祖曽經享受到這種待遇。這種感覺確實相當不錯。

而在整個閱兵的過程中,儘管商毅迎受了士兵萬歲的稱呼,全部都是以軍禮來完成,並沒有跪拜大禮,這是中華軍在新朝中享有的特權,除了極少數重大的場合之後,任何軍人,無論軍銜高低,只要是穿着軍裝,都只用以行軍禮來取代其他的禮節。這也是爲了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和榮謄感而制定的。

當然對於這個時代的官員來說,也確定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形式的閱兵,也覺得確爲新奇。雖然有少數人心裡頗有誹議,認爲這場閱兵式是窮兵黷武、尚失禮節,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十分高興的。

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5章 南歸(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65章 破局(五)第101章 守城第79章 桂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81章 總結作戰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60章 莊妃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64章 破局(四)第207章 哭諫(上)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32章 攻城(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一章 真像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85章 襲擊(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2章 荒鎮怪客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24章 洞房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
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35章 南歸(上)第410章 南洋戰役結束(四)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89章 繼續堅持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65章 破局(五)第101章 守城第79章 桂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75章 勸降吳三桂(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81章 總結作戰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83章 下獄(下)第60章 莊妃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64章 破局(四)第207章 哭諫(上)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12章 圍殲阿濟格(八)第79章 強攻臨朐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32章 攻城(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一章 真像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85章 襲擊(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2章 荒鎮怪客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82章 破敵之策第32章 碧華軒(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52章 山東巡撫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224章 洞房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