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

對不起各位書友,今天單位的電腦壞了,修了一整天,因此沒能及時更新,而且只寫了一章。明後兩天會將今天缺少的一章補齊。

――――――――分割線―――――――――分割線――――――――

軍隊系統建立好之後,帝國的整個運行機構也終於都建立起來,而商毅也連續招開內閣擴大會議,商議宏觀的國家戰略發展計劃,以及本屆內閣在任期內的五年發展計劃。

對於這兩個計劃,內閣都極爲贊同,畢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懂的,而一個國家更是如此,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以前帝國的目標是統一天下,現在這個目標己經實現了,那麼就有必要尋找下一個目標。只有這樣,國家纔有有發展的方向,而皇帝和官員們也纔有動力。

而本屆內閣在任期內的五年計劃,則是關係到毎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因爲現在毎年國會都要對內閣的年度工作進行一次的審查,如果審查不合格,就可以對內閣進行不信任投票,決定內閣是否還能在繼續工作下去。雖然說接受工作審查、監督是十分合理的事情,但內閣成員畢竟也有一些心坐沒底,不知道怎樣才能是合格了。現在制定出一個任期內的計劃來,那麼一切也有就有依據了,毎年應該完成那些事情,是否完成了當年的計劃,內閣班子工作起來,心裡也就有底了。

因此經過了連續幾天的內閣擴大會議之後,衆多的計劃也建立起來。

宏觀的國家戰略發展計劃,其實也就是沿續帝國在建國時,發佈的宣言什麼四民平等,取消特權之類。但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內容,一是堅持開海通商,加強和保持對外的交流和來往,絕不能再閉關鎖國;二是堅持憲治,立憲治國。三是保護個人的私人財產,四是維護國家在陸地和海洋的領土以及利益,

當然宏觀的國家戰略,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也不可能制定得很詳細,因此只能寫得類似綱領之類,這四點實際也就是概擴了帝國國家制度,和未來發展的最高原則。

而另一個本屆內閣在任期內的五年發展計劃則就要詳細得多了,畢竟這是在任期內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也分成好幾個方面:

在政治上,首先要制定出【憲法】的初稿,同時也要建全並完善帝國的各級地方的行政結構,各地方部門和中央部門建立上下的統籌關係。

在經濟上,要全面恢復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穩定農村的人口,並且完成好全國各地土地分配工作,如能條件允許,將開始啓用全國的土地清查和戶籍建立。同時也要完善農業、工業、商業、礦產、專賣等等行業的稅收制度。

在對外事務方面,重點的是領土擴張的先後秩序。

經過了內閣的反覆商議之後,終於確定,首先還是耍解決南海的問題。主要原因還因爲荷蘭封鎖了馬六甲海峽,給東西方的貿易來往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雖然現在到印度和歐州的中國商船還並不多,但歐州各國的商船到中國和是呂宋,卻受到很嚴重的影響,儘管有的歐州商船也開避了不由馬六甲海峽經過的新航道,但馬六甲海峽畢竟己經使用了近二百年,歐州各國對這裡的氣候,水文、洋流情況都已經十分熟悉了,而新航道又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事故發生率當然也要高一些,因此和去年同時期相比,歐州的商船己經減少了一成五左右。

另外現在中國己經建立了西印度公司,那麼以後穿過馬六甲海峽,來往印度、歐州的中國商船也勢必會增多起來,如果還不解馬六甲海峽的通航問題,從長遠來看,也勢必就會給中國的商人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解決南海,主要是與荷蘭之問題,是中國目前對外的當務之急。當然要解決南海問題,現在看來,己經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戰爭了。

而在其他方面,在西北、西南地區,將釆用文武並重的方式,首先還是派出使者與這些地區的部落首領接觸,宣揚帝國的威勢,要求這些部落首領率部歸附,派人到南京來向帝國表示臣服。當然這些部落歸附之後,怎樣管理約束,給他們什麼優惠政策,那就慢慢再談。而對那些暫時還不願歸附帝國的部落,只要是他們不與帝國爲敵作對,那麼暫時也不和他們翻臉,先把那些願意歸附的部落收復回來再說,反正這些地區也不急於一時,一步一步的來,等到那裡歸附帝國的部落都穩定下來之後,再慢慢向其他部落擴展。但如果有部落不知好歹,一定要與帝國爲敵,那就不客氣了,將給他們狠狠的打擊,同時也可収震懾其他的部落。

東北邊境地區,目前還是以對俄軍的驅逐爲主,因此通過去年的一戰,俄軍在中國東北的兵力並不多,而且俄軍的武器裝配也遠不如中華軍,去年成立的黑龍江軍分區也足以保證東北地區的安全了。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在於,東北地區雖然蘊含着豐富的資源,但在這個時候,大多都是人跡荒蕪的原始森林,不毛之地,這些土地現在並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因此內閣的官員們對此並不在意。只是現在帝國的國勢正處在上升的勢頭上,俄軍主動在邊境挑畔,當然不能客氣。

對內閣決定的對外事務,商毅也都十分高興,不僅僅是因爲確定下來了對外擴展的秩序,關建在於經過了這幾年的時間,這一批官員們的觀念終於開始有了轉變,開始重視海洋的利益,把解決南海問題放在首先的位置,正是出於對商業利益,這在過去的中國,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方面是因爲商毅直在向衆官員灌輸海洋意識,海洋利益,而在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實際的需要。因爲中華帝國是從東南沿海一帶地區崛起的,而且在崛起的過程中,海外貿易爲帝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一直到現在,帝國的財政收入了,來自海外貿易的仍然佔到了近一半,因此有不少官員也是切實認實到了海外貿易的重要性。

另外過通了這幾年海外貿易的發展,加上商毅的大力扶植,東南沿海地區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初步的利益集團,在內閣,以及內閣的下屬部門中,有不少官員都是商人或手工業者出身,因此在也在影響着國家決策的制定。

而這種影響力,也正是商毅所希望看到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崛起,正是一個國家走向近代道路,乃致現代道路的關建一步,歐州各國的近代革命中,無一不是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向封建專制政權提出更多,更大的政治述求,最後才導致革命爆發,建立以民族資產階級爲主體的近代國家。

現在的中國無疑也是正在沿着這一羊道路前進。只是和這個時代,歐州各國以下而上的改變不同,中國卻是由上致下的改變。首先由皇帝帶頭,全力的扶植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而且還主動放棄了不少權力,這也使中國近代道路走得相對平穩,並沒有發生太多暴力衝突。

各項計劃確定好之後,就以內閣的名議,交給國會進行表決。

首先是國家宏觀的戰略發展計劃,並沒有費什麼力就得到了國會參、衆兩院絕大多數贊同票的通過,因爲在帝國成立的時候,就提出過許多概念,雖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保護私有財產,立憲治國等等,但在原則上都是站得住腳的,而且也確實是關係到衆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得到國會的通過,也就不足爲奇了。

而本屆內閣的五年工作計劃中,有關於政治、經濟方面的內容,也基本都得到了議員們的認同,政治方面就不用說了,制定憲法,早就己經是國會通過的了,而完善各級地方的行政機構,則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誰都沒有理由反對。

在經濟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土地清查和戶籍建立,是毎一個王朝建立之初,都會做,而且也必須做的事情。因爲這是一個王朝穩定統治,制定其他各種細節制度的基礎,雖然內閣只是提出,這些工作只是在本屆內閣的執政期間開始,但並不是完成,這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因爲這個時代的交通,信息條件限制,土地清查和戶籍建立是一件非常複雜而繁索的事情,而且在帝國經過了差不多十年的戰亂,人們大量流離失所,倒處遷移,土地大量荒無,全國各地原有的土地、戶籍名冊也幾乎名存實亡,既使在帝國統制時間較長的,長江中下游六省,也沒有完整的進行過土地的清查和戶籍的統計工作,因此要完成土地清查和戶籍建立,沒有十年以上的時間,必須要跨躍幾屆的內閣,是不可能在本屆內閣的執政期內完成的。

而各種稅收的制定,也是合情合理,關建是看俱體的稅收內容。

因此這兩方面的計劃,雖然也經過了一些議員的質問,但內閣成員也都一一做出了回答,基本讓絕大多數的議員覺得滿意,也都以較大優勢的贊同票通過了。而真正引起重大爭議的,是在對外事務方面。

第208章 哭諫(下)第142章 海警第267章 重逢(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章 各懷鬼胎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99章 備戰(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92章 合圍(三)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80章 佈置(一)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35章 超級戰艦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8章 立威第123章 造船(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2章 佈置(三)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05章 北上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404章 新年(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1章 碧華軒(上)
第208章 哭諫(下)第142章 海警第267章 重逢(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6章 編制民團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3章 各懷鬼胎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99章 備戰(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97章 困境(上)第92章 合圍(三)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02章 登基建國(四)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4章 迎頭痛擊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77章 火炮對攻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80章 佈置(一)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35章 超級戰艦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8章 立威第123章 造船(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12章 守關之戰(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2章 佈置(三)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205章 北上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23章 懷遠阻擊戰(一)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404章 新年(下)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1章 碧華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