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突破淮河(上)

?地雷雖然基本都清除了,但這並不就等於是後面的戰鬥就一帆風順了,其實真正的苦戰還在後面。《》?.

儘管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清軍都清楚一但中華軍佈置好了防守陣地, 淸軍基本就很難突破得了中華軍的防線, 稱爲固若金湯,也決不過份,而這一個觀點在隨後幾天的戰鬥中,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清軍對中華軍設在淮河北岸的陣地連續發動了三天的進攻, 在這三天的時間裡, 清軍什麼招術都用到了, 用火炮火槍與中華軍進行火力對射;發動不間斷的進攻,用人命向上墊;用騎兵衝;甚致還發動了兩次夜襲,和一次迂迴,但中華軍兇猛的火力防守面前,清軍儘管付出了大量傷亡的代價,戰死的士兵達到了一萬二千餘人,受傷多達五千餘人,但始終都無法攻開中華軍的防線。

儘管清軍的進攻並不是一無所獲,在其中也多次攻入中華軍的陣地內,和中華軍展開白刃作戰,但在中華軍的防守,能夠博得固若金湯的稱號,並不僅僅只是因爲倚仗着強大的火力防線,在白刃作戰中,同樣也絲豪不弱於清軍,因此在中華軍的頑強防守下,清軍的進攻還是一次一次被打退回來。中華軍的防線依然巍然屹立不動。

淮河北岸的戰報每天都會傳到開封,使多爾袞,以及開封的清軍總部都能夠極時瞭解到前線的戰況。

阿濟格進攻受阻,在另一條戰線上,尼堪和韓岱部進攻陳州的戰鬥也打得很不順手,戰事開始幾天清軍連戰連勝的勢頭也終於被阻止了下來,這樣的結果也讓開封的不少清廷人員頗爲失望。

但多爾袞反到覺得安心了,因爲這纔是中華軍真正的實力體現,先爲前期的戰鬥,中華軍顯然是沒有盡力,如果中華軍的淮河防線也被清軍一蹶而破,那纔是不正常的事情,一定隱藏着巨大的陰謀。而現在的局面纔是正常的,這也說明中華軍開始發力了。

不過這時多爾袞又有了新的疑問,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華軍是在全力防守淮河北岸的防線,但背水結陣,是犯兵家大忌的,中華軍的將領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中華軍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意圖呢?因爲中華軍在豫南一帶戰場的兵力並不輸於清軍,完全沒必要這麼被動的防守,如果是打算阻擊清軍,則沒有必要退到淮河北岸也纔開始結陣防守,完全可以把防線推到汝河一線。這樣縱深的空間也會大一些。

如果中華軍是打算誘使清軍深入,那麼就不該在淮河北岸阻擊清軍,而是應該退到淮河南岸,把清軍讓過淮河,然後再封鎖淮河,切斷清軍的歸路。但現在中華軍卻又擺出一付在淮河北岸阻擊,不放清軍過河的架式,這也確讓多爾袞不明白,中華軍這時打算做什麼?

另外多爾袞也判斷不清,現在阻擊淸軍的,到底是不是中華軍的主力,或者中華軍實際是用一支偏師守住淮河,主力己經轉移到其他地方,這也是很有可能的,因爲中華軍的戰術一向變化多端,令人防不勝防。

因此多尓袞也下令,招來洪承疇,看一看他對目前的戰局有什麼看法。在大局的層面上,多爾袞還是十分相信洪承疇的目光和判斷的。

其實現在洪承疇也不太清楚,中華軍到底有什麼俱體意圖,但有一點他是可以看得出來,就是中華軍在淮河北岸阻擊,是在拖延時間或者是拖住阿濟格部。但下一步的用意是什麼,洪承疇也無法猜側,因爲現在清廷獲得的有關信息實在太少了。

因此洪承疇只能做出幾點預測,一是中華軍正在集結兵力,可能會從南京軍區、湖廣軍區調兵,準備圍殲阿濟格部,二是中華軍用少量兵力拖住阿濟格,主力其實是準備攻擊開封。從目前的局面來看,中華軍要進攻開封,有兩條線路,一是由進攻歸德府,然後沿黃河西進,攻擊開封,這一條進攻線路可以匯合山東軍區的兵力;另一條線路是匯合湖廣軍區,甴南陽進軍,直取開封府,這也是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北伐的路線。

雖然洪承疇說了一大堆,但實質性的東西並不多,只不過是把中華軍可能進行的每一種行動都說出來了,雖然說多爾袞不會有洪承疇分柝得這麼細緻,但大部份也都能考慮得到。但多爾袞也知道這並不能怪洪承疇,所謂料敵如神,只是在書本里纔有的事,在現實中,料敵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情報信息基礎上的。

最後多爾袞決定,命阿濟格全力進攻,力爭早日突破中華軍的淮河北岸防線,同時又從開封給阿濟格送出一批糧草火藥等軍用物資。並且在中原戰場多加派探哨,打探中華軍的兵力調動,儘量掌握中華軍的動向。

對於多爾袞的這一決定,洪承疇並沒有表示異議,因爲在無法判斷敵方的動向時,那麼就只能以我爲主了,攻敵所必救之地,多爾袞這樣的決定,也是符合用兵之道的,現在清軍在開封一帶地區也還有近十萬的駐守兵力,而且尼堪、韓岱部也可以隨時回撤救援,中華軍要來進攻開封,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呈。

而一但清軍真得突破了淮河,將在局部戰場上佔據着主動,就算中華軍想要進攻開封,這時也必須先回兵自救才行。而如果中華軍打算集中兵力,在豫南與清廷決戰,那麼清廷也可以向豫南增派兵力,或者是趁中華軍集兵於豫南的時侯,襲擊中華軍其他的薄弱環節。那麼一舉扭轉中原戰場的局面,最終取得勝利。

――――――――分割線―――――――――分割線――――――――

九月十二日,光州的成進和李定國也收到了南京統戰部發來的飛鴿傳書,通知他們可以撤過淮河了。

收到了這份傳書之後,成進和李定國也都鬆了一口氣,因爲現在對阿濟格部的阻擊己經進行了七天時間,總算是等到可以開始實施對阿濟格部的圍殲計劃了。

其實早在阿濟格的人馬殺到淮河北岸的時候,中華軍在豫南戰場的各路人馬都己經準備好了,只等放清軍渡過淮河,就可以馬上對清軍實施包圍了。不過雖然說豫南戰場的指揮是由豫南戰役指揮部全權付責,但也必須服從統戰部對整個中原戰場的大局考慮,在什麼時候撤過淮河,什麼時候收隴包圍,必須得到統戰部的指令才行。因爲豫南戰役指揮部現在也知道,在豫南戰役進行的同時,山東軍區也將進行豫北戰役,切斷清軍的退路,在中原戰場上全殲清軍的主力,因此兩線作戰,必須保持協條一致。

但現在整個中原戰場的局勢十分複雜,存在着許多的變數,如果對阿濟格部的包圍遲遲不能完成,也許就發生其他的變化,比如阿濟格見淮河北岸的陣地久攻不下,而主動撤離戰場, 另找其他的進攻目標,進入隱蔽地區的其他各路部隊也有被清軍的探哨發現的可能,而且現在中華軍的大部份兵力也確實都集中在豫南戰場,其他地區的防守都十分空虛,清軍確實存在着進攻其他地區的可能性,這些情況有任何一件發生,也有可能會導致這次圍殲阿濟格部的計劃落空。

另外由於包圍阿濟格部的計劃一再拖挻,也使不少士兵都產生了一些情緒,如果計劃再落空,那麼對中華軍的軍心士氣也是一個打擊,對以後的戰鬥也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不過現在得知可以進行下一步的作戰計劃,總算也不晚。因此成進和李定國也立刻開始實行。

這時阿濟格也收到了多爾袞的命令,讓他全力突破中華軍的防線,渡過淮河,直搗光州,將中華軍的淮南、湖廣兩個軍區分離開,同時開封己經給他運送來一批軍用物資,二三天之後,就可以到達。

於是阿濟格也立刻下令各條戰線都要加緊進攻,一定要突破中華軍的淮河防線。同時也親自督戰,在中路戰場,向息縣發動了猛攻。

就在九月十四日,清軍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之後,首先攻克了息縣,中華軍退到了淮河南岸。

因爲這裡是淮河上流,河流並不寬,而且清軍也已準備好了大量的船筏,於是阿濟格也下令,乘着勝勢,在息縣附近分五個地點強渡淮河,不讓中華軍有在淮河南岸佈置防線的時間。

到下午五時左右,終於有一個渡河點搶渡成功,在淮河南岸建立了岸前陣地,到晚上八時左右,又有兩個渡河點被清軍突破,而中華軍很快也放棄了另外兩個渡河點,向後退守。到了晚上十二時左右,清軍已渡過了二萬多人馬,並且在淮河南岸連夜搶修防守陣地。

九月十五日,中華軍的銅鐘店,小茴店兩處防線也全部撤回到了淮河南岸防守。清軍己經全部佔領了淮河北岸的陣地。

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06章 國策(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4章 反擊(二)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08章 進京(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85章 地雷陣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35章 追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7章 名士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71章 追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87章 挑戰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88章 勸降第148章 新政(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38章 軍隊調整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90章 合圍(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
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06章 國策(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4章 反擊(二)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19章 政治平衡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08章 哭諫(下)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03章 海商(上)第97章 僱傭兵(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08章 進京(上)第404章 新年(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85章 地雷陣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35章 追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77章 名士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71章 追擊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87章 挑戰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88章 勸降第148章 新政(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38章 軍隊調整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90章 合圍(一)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