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交易(下)

又經過了一輪討價還價之後, 雙方終於商定了最終的價格:舊式的燧發槍毎支五十兩白銀,雙方暫定購買三百支,新式的燧發槍每支七十兩白銀,暫定購買三十支,轉輪打火槍毎支八十兩白銀,購買十支。毎一支槍還配備十五發火藥。俱體的成交價格,初步定爲兩萬兩白銀,但視斯科拉和阿隆索弄到的實際槍枝數量爲準。另外商毅還要購買了八門新式的火炮。四門中型和四門小型,一共計價一萬兩白銀。這次交易共計是三萬兩白銀。

隨後雙方又就火槍的質量、配件、交貨時間,以及驗收和付款方式作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定。商毅雖然不是商人,但在後世可以說是一個合同的時代,商毅記得自己爲父母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和一份商業保險,所籤的合同就像一本書了,所有的條條框框幾乎面面俱到。雖然商毅並沒有那出後世那種詳細的合同樣本,但所定的條款之細,即使是久做生意的兩個老外也是前所未見的。因此兩個老外也不禁哀嘆,如果商毅做生意,一定是穩賺不賠,因爲幾乎把所有的方面都想到了,沒有一點空子可鑽。

條款都逐一搞定,雙方定在明年四月之前交貨,如果過期,則商毅有權終止這份協議。但在交貨和付款方式上,雙方卻存在着較大的分歧,斯科拉和阿隆索認爲在兗州交貨就行了。但商毅知道,兗州馬上就要被清軍佔領,如果在兗州交貨,自已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因此堅持,一定要到青州交貨,而斯科拉和阿隆索則認爲,如果是在青州交貨,自己則耍繞過整個山東半島,多走了幾百裡的冤枉路,增加了自己的成本花費。

這時還是林之洋出來打圓場,表示等船隻到了浙江,就由林家的船來接,轉運到青州。因爲林家在青州也有分號,這幾個月裡,每月都會有船過去接貨,因此正好可以順路。這樣纔算是敲定了交貨地點。

但斯科拉和阿隆索堅持要求商毅支付一萬兩白銀的定金,因爲他們從澳門買槍,首先要支付大部份費用,因此要求商毅預先墊付一部份。而商毅自然不會答應,一萬兩白銀可不是個小數,萬一這兩個老外捲土逃跑了呢?自己找誰去。於是雙方又爲止爭執起來。

而最後還是林之洋從中周旋,表示定金自然是要付一些,但一萬兩白銀數額實在太大了,任誰也不會答應,而既然是生意,也就要拿出一些本錢來,別玩空手套白狼的路數。兩個老外聽了,也無話可說。

因此雙方最弳將定金降爲三千兩白銀,並由林之洋從中做保,但在交易完成之後,林之洋從斯科拉和阿隆索的總成交價那裡領取千分之五,作爲自己擔保和轉運的費用。當然如果在轉遠的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則有林之洋來陪償斯科拉和阿隆索的損失。

就這樣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這一場軍火談判終於達成了一致的協議。雙方也都十分滿意,斯科拉和阿隆索要立刻趕回澳門去釆辦貨物,因此首先向林之洋告辭,回去休息,準備明天出發。

而洋和尚阿科尼亞這時纔像商毅表示,自己要去北京,想和商毅的大隊人馬一起啓程。

商毅知道這個洋和尚對發展自已加入組織還不死心,不過這個時代來中國的洋和尚大多都是會一些西方科學知識的人,阿科尼亞擅長的是醫學和繪畫,另外對機械,冶鐵、玻璃製造也頗有涉獵。

繪畫對商毅來說無關緊要,但製造玻璃,歷來都是穿越者的必備絕技之一,而機械和冶鐵更是現在商毅急需發展的技術,就是醫學也多多益善,因此他也沒有拒絕洋和尚的請求,並且表示歡迎阿科尼亞到穆陵關去做客,阿科尼亞自然是正中下懷,也欣然答應。

最後林之洋纔對商毅道:“聽說大人正在重修穆陵關,還想在關裡開設商鋪,不知在下是否能夠租到幾間。”

商毅笑道:“林先生的消息到是很靈通啊!林先生這樣的商人要在穆陵關裡開設商輔,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穆陵關只是一座小城,恐怕難以提供給先生這麼大的店輔。”

林之洋也笑道:“這個在下自然知通,穆陵關雖是連接山東南北的交通要路,但關小地稀,不能做爲大量儲備貨物之用。因此在下只想在關裡開一個鋪面,佈置一些樣品,接治南北客商,也就夠了。取貨交易,還是在兗州進行。只求大人能夠提供一個地方,租金好說。”

商毅點點頭,林之洋不愧是商人,果然是有眼光,這等於是穆陵關裡設立一個辦事處,接治客商,這樣就把穆陵關的地理優勢和兗州府裡的龐大的倉儲結合起來。發揮最大的作用。不過這一次兗州之行,林之洋可是幫了自己不少忙,他的這個要求自己當然一定要滿足他,而且和他搞好關係,日後也有很大的便利,於是道:“好,我可以答應給先生提供四個商鋪門面,保證是最好的地方,租金可以減半。”

然後又向林之洋說明了一下穆陵關的佈局情,四個商鋪門面,佔地約爲一百五十平米,加上樓上的面積,大約接近三百平米,不僅可以用來做店鋪用,而且可以用來儲存一部份商品。林之洋也十分高興,連連向商毅道謝。並且表示將派八個家人帶一批商品,隨商毅的大軍出發,先到穆陵關里布置安排。

商毅道:“林先生,現在韃子以經入關劫掠,以經打到了山東,你這個時候派人去穆陵關開輔,只怕不大合適。還是等韃孑退了以後再說吧。”

林之洋笑道:“韃子也不會久留在關內,劫掠一陣,自然會退走,我先佈置準備,等韃子一走,就可以馬上開張營業了。而且穆陵關裡有千總大人坐鎮,必不會被韃子攻破,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商毅忽然心中一動,道:“林先生,你在兗州城裡,有多少產業?”

林之洋怔了一怔,雖然商毅這麼問有些無禮,但他還是答道:“城裡就是這裡了,大人也看到了。在城西還有一處庫房,比這裡還要打上一倍,存放的都是木材、藥材、煤、鐵一類物資。”

商毅點點頭,正色道:“下面這段話,你聽完之後,就當我沒有說過,以後我也不會承認。”

林之洋聽了,臉色也不由凝重了起來,道:“大人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商毅道:“十天之內,請林先生將兗州的存貨能買則買,能運到南方就運到南方,總之十天之內,請務必離開兗州府。”

林之洋身子一震,他也不是笨人,當然知道商毅這樣說,就表示兗州在近期內,必然會發生大事,現在流寇以經被擊敗,能夠危脅到兗州府的,只有闖王李自成和清軍。但李自成自從攻佔了中原之後,回師南下與張獻忠去爭奪湖廣,不可能來到兗州府,那麼兗州府的危險,只能是來自清軍。因此林之洋低聲道:“莫非是韃子要來了。”

商毅淡淡道:“我不知道,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剛纔說過些什麼嗎?”

林之洋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向商毅拱了拱手,道:“多謝大人,不也大人剛纔什麼也沒有說過。”

兩人互相一笑,然後一起離開了小閣,回到了宴席間。

這時宴席的氣氛正是熱烈的時候,因爲衆人都以經喝了不少酒,大多數人都喝得面紅耳赤,因此行動語言也都有些失了方寸,有不少人都離開自己的坐席,滿場鬧酒,飛觥走斝,鉤肩搭背;推杯換盞,稱兄道弟。

而陪酒的歌妓雖然都是久經這種場面,人人都練就了一身好酒量,但這時也喝得臉似桃花,柳腰搖曳,但也更是說笑高揚,風情無限。自積也引得男人心頭髮癢,於是也端着酒杯,拉住纖手,這個說要喝個交杯,那個說要飲個換盞。一面是強灌軟勸,耳鬢廝磨,挨挨靠靠,一面是半推半就,鶯聲燕語、撒嬌弄癡。時不時不爆發出一陣男人們的鬨堂大笑,當然裡面也夾雜着不少女子的嬌嗔羞語。

就連商毅也覺得,如果男人換上西裝革履,女人換上禮服旗袍,其實古代和現代也沒有多少區別。

這時有人看見林之洋和商毅出來,立刻有不少美女舉着酒杯,迎了上來。而在賓客中有一個人大聲道:“林掌櫃,商千總,你們剛纔躲到那裡去了,好久都看不見你們了,一定要罰酒三杯才行。”在他身邊也有幾個賓客跟着起鬨:“說的對,罰酒,罰酒。”

先前說話的那人見有人捧場,愈發來了精神了,立刻一手抓着酒壺,一手端着酒杯,站起身來,晃晃悠悠的向兩人走去,嘴裡還含含糊糊道:“罰酒,非罰不……啊!”

只見他走了沒有兩步,身子猛地一軟,向前趴倒在地上,背脊之上不知道何時,插上了一支羽箭。而整個大廳裡的人停滯了一瞬,然後轟然大譁,女人們更是扯着噪子,發出尖叫。緊接着,“嗖嗖嗖”的破空之聲響個不停,又有不少羽箭破空而入,連續又有好幾個人中箭倒地。

第123章 造船(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63章 破局(三)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一章 安撫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77章 鹽場(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05章 完婚(三)第188章 勸降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406章 國策(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89章 交易(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6章 投靠第94章 勸降(下)第92章 返航第39章 團兵初成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07章 民意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85章 襲擊(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67章 變數(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章 應對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21章 狙擊手第146章 制度(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72章 勸進(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
第123章 造船(下)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63章 破局(三)第33章 劉澤清出擊(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一章 安撫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77章 鹽場(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05章 完婚(三)第188章 勸降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21章 進取光州(四)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406章 國策(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89章 交易(下)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6章 投靠第94章 勸降(下)第92章 返航第39章 團兵初成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307章 民意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13章 南京暗流第185章 襲擊(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77章 火炮對攻第267章 變數(三)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48章 新政(一)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49章 皇太極(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34章 再徵湖北(四)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章 應對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21章 狙擊手第146章 制度(上)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72章 勸進(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75章 架臨宿州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80章 放棄青州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14章 玄皇教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