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交易(下)

又經過了一輪討價還價之後, 雙方終於商定了最終的價格:舊式的燧發槍毎支五十兩白銀,雙方暫定購買三百支,新式的燧發槍每支七十兩白銀,暫定購買三十支,轉輪打火槍毎支八十兩白銀,購買十支。毎一支槍還配備十五發火藥。俱體的成交價格,初步定爲兩萬兩白銀,但視斯科拉和阿隆索弄到的實際槍枝數量爲準。另外商毅還要購買了八門新式的火炮。四門中型和四門小型,一共計價一萬兩白銀。這次交易共計是三萬兩白銀。

隨後雙方又就火槍的質量、配件、交貨時間,以及驗收和付款方式作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定。商毅雖然不是商人,但在後世可以說是一個合同的時代,商毅記得自己爲父母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和一份商業保險,所籤的合同就像一本書了,所有的條條框框幾乎面面俱到。雖然商毅並沒有那出後世那種詳細的合同樣本,但所定的條款之細,即使是久做生意的兩個老外也是前所未見的。因此兩個老外也不禁哀嘆,如果商毅做生意,一定是穩賺不賠,因爲幾乎把所有的方面都想到了,沒有一點空子可鑽。

條款都逐一搞定,雙方定在明年四月之前交貨,如果過期,則商毅有權終止這份協議。但在交貨和付款方式上,雙方卻存在着較大的分歧,斯科拉和阿隆索認爲在兗州交貨就行了。但商毅知道,兗州馬上就要被清軍佔領,如果在兗州交貨,自已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因此堅持,一定要到青州交貨,而斯科拉和阿隆索則認爲,如果是在青州交貨,自己則耍繞過整個山東半島,多走了幾百裡的冤枉路,增加了自己的成本花費。

這時還是林之洋出來打圓場,表示等船隻到了浙江,就由林家的船來接,轉運到青州。因爲林家在青州也有分號,這幾個月裡,每月都會有船過去接貨,因此正好可以順路。這樣纔算是敲定了交貨地點。

但斯科拉和阿隆索堅持要求商毅支付一萬兩白銀的定金,因爲他們從澳門買槍,首先要支付大部份費用,因此要求商毅預先墊付一部份。而商毅自然不會答應,一萬兩白銀可不是個小數,萬一這兩個老外捲土逃跑了呢?自己找誰去。於是雙方又爲止爭執起來。

而最後還是林之洋從中周旋,表示定金自然是要付一些,但一萬兩白銀數額實在太大了,任誰也不會答應,而既然是生意,也就要拿出一些本錢來,別玩空手套白狼的路數。兩個老外聽了,也無話可說。

因此雙方最弳將定金降爲三千兩白銀,並由林之洋從中做保,但在交易完成之後,林之洋從斯科拉和阿隆索的總成交價那裡領取千分之五,作爲自己擔保和轉運的費用。當然如果在轉遠的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則有林之洋來陪償斯科拉和阿隆索的損失。

就這樣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這一場軍火談判終於達成了一致的協議。雙方也都十分滿意,斯科拉和阿隆索要立刻趕回澳門去釆辦貨物,因此首先向林之洋告辭,回去休息,準備明天出發。

而洋和尚阿科尼亞這時纔像商毅表示,自己要去北京,想和商毅的大隊人馬一起啓程。

商毅知道這個洋和尚對發展自已加入組織還不死心,不過這個時代來中國的洋和尚大多都是會一些西方科學知識的人,阿科尼亞擅長的是醫學和繪畫,另外對機械,冶鐵、玻璃製造也頗有涉獵。

繪畫對商毅來說無關緊要,但製造玻璃,歷來都是穿越者的必備絕技之一,而機械和冶鐵更是現在商毅急需發展的技術,就是醫學也多多益善,因此他也沒有拒絕洋和尚的請求,並且表示歡迎阿科尼亞到穆陵關去做客,阿科尼亞自然是正中下懷,也欣然答應。

最後林之洋纔對商毅道:“聽說大人正在重修穆陵關,還想在關裡開設商鋪,不知在下是否能夠租到幾間。”

商毅笑道:“林先生的消息到是很靈通啊!林先生這樣的商人要在穆陵關裡開設商輔,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穆陵關只是一座小城,恐怕難以提供給先生這麼大的店輔。”

林之洋也笑道:“這個在下自然知通,穆陵關雖是連接山東南北的交通要路,但關小地稀,不能做爲大量儲備貨物之用。因此在下只想在關裡開一個鋪面,佈置一些樣品,接治南北客商,也就夠了。取貨交易,還是在兗州進行。只求大人能夠提供一個地方,租金好說。”

商毅點點頭,林之洋不愧是商人,果然是有眼光,這等於是穆陵關裡設立一個辦事處,接治客商,這樣就把穆陵關的地理優勢和兗州府裡的龐大的倉儲結合起來。發揮最大的作用。不過這一次兗州之行,林之洋可是幫了自己不少忙,他的這個要求自己當然一定要滿足他,而且和他搞好關係,日後也有很大的便利,於是道:“好,我可以答應給先生提供四個商鋪門面,保證是最好的地方,租金可以減半。”

然後又向林之洋說明了一下穆陵關的佈局情,四個商鋪門面,佔地約爲一百五十平米,加上樓上的面積,大約接近三百平米,不僅可以用來做店鋪用,而且可以用來儲存一部份商品。林之洋也十分高興,連連向商毅道謝。並且表示將派八個家人帶一批商品,隨商毅的大軍出發,先到穆陵關里布置安排。

商毅道:“林先生,現在韃子以經入關劫掠,以經打到了山東,你這個時候派人去穆陵關開輔,只怕不大合適。還是等韃孑退了以後再說吧。”

林之洋笑道:“韃子也不會久留在關內,劫掠一陣,自然會退走,我先佈置準備,等韃子一走,就可以馬上開張營業了。而且穆陵關裡有千總大人坐鎮,必不會被韃子攻破,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商毅忽然心中一動,道:“林先生,你在兗州城裡,有多少產業?”

林之洋怔了一怔,雖然商毅這麼問有些無禮,但他還是答道:“城裡就是這裡了,大人也看到了。在城西還有一處庫房,比這裡還要打上一倍,存放的都是木材、藥材、煤、鐵一類物資。”

商毅點點頭,正色道:“下面這段話,你聽完之後,就當我沒有說過,以後我也不會承認。”

林之洋聽了,臉色也不由凝重了起來,道:“大人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商毅道:“十天之內,請林先生將兗州的存貨能買則買,能運到南方就運到南方,總之十天之內,請務必離開兗州府。”

林之洋身子一震,他也不是笨人,當然知道商毅這樣說,就表示兗州在近期內,必然會發生大事,現在流寇以經被擊敗,能夠危脅到兗州府的,只有闖王李自成和清軍。但李自成自從攻佔了中原之後,回師南下與張獻忠去爭奪湖廣,不可能來到兗州府,那麼兗州府的危險,只能是來自清軍。因此林之洋低聲道:“莫非是韃子要來了。”

商毅淡淡道:“我不知道,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剛纔說過些什麼嗎?”

林之洋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向商毅拱了拱手,道:“多謝大人,不也大人剛纔什麼也沒有說過。”

兩人互相一笑,然後一起離開了小閣,回到了宴席間。

這時宴席的氣氛正是熱烈的時候,因爲衆人都以經喝了不少酒,大多數人都喝得面紅耳赤,因此行動語言也都有些失了方寸,有不少人都離開自己的坐席,滿場鬧酒,飛觥走斝,鉤肩搭背;推杯換盞,稱兄道弟。

而陪酒的歌妓雖然都是久經這種場面,人人都練就了一身好酒量,但這時也喝得臉似桃花,柳腰搖曳,但也更是說笑高揚,風情無限。自積也引得男人心頭髮癢,於是也端着酒杯,拉住纖手,這個說要喝個交杯,那個說要飲個換盞。一面是強灌軟勸,耳鬢廝磨,挨挨靠靠,一面是半推半就,鶯聲燕語、撒嬌弄癡。時不時不爆發出一陣男人們的鬨堂大笑,當然裡面也夾雜着不少女子的嬌嗔羞語。

就連商毅也覺得,如果男人換上西裝革履,女人換上禮服旗袍,其實古代和現代也沒有多少區別。

這時有人看見林之洋和商毅出來,立刻有不少美女舉着酒杯,迎了上來。而在賓客中有一個人大聲道:“林掌櫃,商千總,你們剛纔躲到那裡去了,好久都看不見你們了,一定要罰酒三杯才行。”在他身邊也有幾個賓客跟着起鬨:“說的對,罰酒,罰酒。”

先前說話的那人見有人捧場,愈發來了精神了,立刻一手抓着酒壺,一手端着酒杯,站起身來,晃晃悠悠的向兩人走去,嘴裡還含含糊糊道:“罰酒,非罰不……啊!”

只見他走了沒有兩步,身子猛地一軟,向前趴倒在地上,背脊之上不知道何時,插上了一支羽箭。而整個大廳裡的人停滯了一瞬,然後轟然大譁,女人們更是扯着噪子,發出尖叫。緊接着,“嗖嗖嗖”的破空之聲響個不停,又有不少羽箭破空而入,連續又有好幾個人中箭倒地。

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80章 總結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45章 迴歸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05章 北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145章 規則(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7章 鹽場(下)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406章 國策(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9章 進京(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02章 造勢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救急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79章 桂王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80章 洋人(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03章 完婚(一)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44章 規則(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7章 夜襲(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
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380章 總結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45章 迴歸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51章 進軍武昌(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05章 北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145章 規則(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77章 鹽場(下)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406章 國策(下)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03章 海商(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9章 進京(下)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02章 造勢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救急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74章 清廷議事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36章 向南向北(三)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04章 年終總結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79章 桂王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69章 剿滅馬家寨(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123章 收復南京之戰(八)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87章 突破淮河(下)第80章 洋人(上)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99章 蘇州暗戰(上)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03章 完婚(一)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144章 規則(上)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7章 夜襲(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