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

果然,清軍見城中的守軍不敢出戰, 也越發大膽,在城外追逐着百姓,一連越過了兩道壕溝。

在穆陵關城外,一共挖了三條壕溝,第一道壕溝離城牆一百步,第二道壕溝離城牆七十步,第三道壕溝離城牆是五十步。現在清軍以經越過了第二道壕溝,以經進入穆陵關各種遠程武器的攻擊範圍。

這時吳漢生沉聲道:“大人,讓我來吧!”

商毅點了點頭。吳漢生立刻從箭壺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上,拉開長弓,對準了那名白甲兵,手指一鬆,“嗖”的一聲射了而去。

那白甲兵雖然在城下耀武揚威,但他到底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儘管面上驕狂,但也絲毫不敢大意,在追逐百姓戲耍的同時,眼角餘光一直都在注視着城牆上的動靜。

因此就在吳漢生的箭剛一射出,便以被他發覺,立刻在馬上一縮身子,整個人都躲到了戰馬的一側,儘管這一箭快如流星,但也被他將將躲過。

在城頭上穆陵軍諸將的一陣惋惜聲中,那名白甲兵雙手抱着馬脖子,轉到戰馬的另一側,一個翻身又跨上了馬背,對着城頭舉起了手裡的長杆虎槍,發出了一陣得意的狂笑,並且大聲說了幾句滿語,神態之間,顯得更爲得意。而在他的身後,另外十一名清軍也都爆發出一陣鬨堂大笑,一面向城頭指指點點,互相用滿語說着什麼,顯然是在嘲笑穆陵軍。

城頭上的穆陵軍諸將也都覺得臉上無光,但剛纔這白甲兵顯示出的機警反應,高超的馬術,確實說明,在近十幾年以來,清軍屢次犯進大明疆界,所向披靡,並非饒幸。就連剛纔躍躍欲試的幾個年輕人也都不盡有些玴氣。

這時在城下有一名百姓趁看清兵稍有放鬆的時候,猛然發足狂奔,向城牆跑去。那白甲兵一見,立刻催動座馬,趕了幾步,追上那名百姓,舉起手中的虎槍,向那百姓的背後,狠狠刺了下去。

就在這時,只聽城頭髮出“砰”的一聲,他座下的黑馬發出一聲長嘶, 前蹄高高擡起, 而那白甲兵猛然身子一仰,從馬股後裁倒下地來。原來是商毅抓住機會,給了他一槍。

商毅的手槍的精準度雖然高,但射程並不遠,只有一百五十米,而這白甲兵至少也是穿着兩層重甲甚至可能是三層重甲,因此商毅估計,起碼要進入一百米之內,手槍纔有可能打穿他的重甲.因此一直都在耐心的等着機會。終於等到那白甲兵靠近到離城牆六十步左右的距離,這纔開槍射擊,果然一擊得中。

在城牆上立刻暴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不管怎麼樣,打死了一名清軍的白甲兵,這個戰果可是不小, 同時也能出一囗惡氣。

而在城下,剩下的十一名清軍也都不禁大吃一驚,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色來。雖然他們都知道明軍有火器,但這名白甲兵可是穿着三層重甲,在他們過去的印像中,明軍的火器想要打穿三層甲,至少要在三十步以內才行。而這白甲兵離城牆差不多有六十步,怎麼就會被火銃打死呢?

有兩名戰兵不加思索,立刻催馬上前,過來察看這白甲兵的死因, 同時也是要搶回屍體。

但這兩人的舉動無異於是自尋死路,就在他們剛剛靠近白甲兵的屍體的時候,商毅也毫不手軟,又連開兩槍,兩名戰兵幾乎是同時從馬背上摔倒了下來。

一下打死了三名清兵,城牆上再次爆發出一陣歡呼,剛纔因爲清軍精湛的騎射之術而倍受打擊的士氣也漸漸恢復過來。而城下剩餘的九名清軍人人都露出了驚恐之色,再也不復先前的驕狂。同時下意識的控馬後退,一直退過了第二道壕溝,才停止了下來。而有十幾名僥倖還活着的百姓也趁着這個機會,向城牆邊飛奔而去,只想離清軍越遠越好。

商毅從城頭上看去,只見那九名清軍還第一道壕溝和第二道壕溝之間徘徊,顯然是不甘心就這麼敗走,但又不敢靠近城牆。

這時羅遠斌道:“大人,韃子還不走,我們用大炮再轟他兩炮。”

商毅呵呵笑,道:“不用了,現在韃子徘徊不去,一定是心有不甘。如果再用大炮轟他們,我們也未免太勝之不武了,各位將軍,誰敢和我一起出城,迎戰韃子。讓韃子知道我們穆陵軍並非是只敢躲在城裡,用火銃打他們,同樣也敢與韃子真刀真槍的拼幾陣。”

商毅知道,儘管火槍以經成爲未來戰場的發展方向,但畢竟在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成爲戰場上的主流,在絕大多數人的意識裡,兩軍交戰還是以白刃格鬥爲主。雖然剛纔打死了三名清兵,還有一名是白甲兵,但一來全是由自己出手,其他人不過都在一邊打醬油,而且也全是用手槍幹掉的,雖然可以提高全軍的士氣,但如果不出城和清軍硬拚一場,還是不能完全消除他們對清軍的恐慣。

現在城外的清兵只剩下九個人,連最強的白甲兵也被打死了,士氣已挫,而自己一方士氣也正在回升,因此商毅也決定出城迎戰清軍。

果然被商毅這麼一激,城裡的諸將頓時都熱血沸騰,由其是一干年輕人,更是個個爭先,紛紛都要隨商毅出戰,而唐鎮等那些老兵雖然仍對淸兵心懷懼意,但這時也都產生了旺盛的戰意,也都主動請戰。

商毅對此十分滿意,道:“韃子現在只有九個人,那麼咱們也用九個人去迎戰。要是比他們多一個人,就不算好漢。” 當下點了周少桓、童大勇、成進、成剛、楊武丞、吳漢生、周琦、趙英傑連同自己,一共九個人出城迎戰。這九個人基本都是穆陵軍的精銳,商毅也不相信,難到清兵個個都不是人,而把內衣穿在外面的傢伙。

這時在城外徘徊的九名清兵正是欲進不進,欲退不退的時候,忽然見城門一開,吊橋放下,從城中也殺出幾騎人馬來,而且一共也只九騎,再也沒有多的了。

這幾個清軍也立刻明白,對方這是要和自己正面交戰。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也都知道,這是自己挽回敗局的機會。他們本是一支付責探路的前哨人馬,死了一名白甲兵,二名戰兵就算是慘敗,如果就這麼空着手回去,只怕人人都要受本牛錄額真的責罰,因此必須有所收穫,回去纔能有點交待。

不過幾個人仍然害怕穆陵軍的火銃,也不敢靠得太近,紛約策馬,一直退到第一道壕溝邊才止住,一字排開。而商毅等人也在第二道壕溝邊停住,雙方離着三十多步的距離,互相對持。

看見對方都是拿着刀槍武器,並沒有火銃,清兵也完全放下心來。卻不知其實這時他們九個人的性命以經全都掌握在商毅手上。

現在清兵中還有兩個馬兵,一個戰兵,其餘的六個都是守兵。自然是以那兩名馬兵爲守,他們互相之間小聲交流了幾句,只見一個馬兵一催坐馬,前衝了兩步,一舉手中後長杆飛廉大刀,對着穆陵軍這邊,嘰裡咕嚕的說了一通,雖然沒有人聽得懂他說是什麼,但也都能猜出,他是在向穆陵軍挑戰。

這時楊武丞道:“大人,讓我來打這第一陣吧。”

商毅點點頭,在穆陵軍中,論騎戰之術,以楊武丞爲最高,連商毅也要甘拜下風。因此這第一陣由他出戰,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楊武丞也一挑長槍,縱馬出場,兩人各自分東西立馬站住,相距的有六十多米。互相對持了一會兒,馬上各自催開戰馬,互相對衝起來。

六十多米的距離,在戰馬的全速奔馳下轉瞬即過,兩人各自舉起手中的武器,準備在兩馬交錯而過的一瞬間,給對方發起致命的一擊。

就在兩匹戰馬即將相遇的一刻,楊武丞忽然一抖長槍,槍頭立刻化出數十個,令人眼花繚亂,難以琢摸。聞名天下的梨花槍果然名不虛傳。

而那名馬兵也本能的一怔,不過他也是久經戰場之輩,雖然分不出對手的真假槍頭,但也一舉長杆飛鐮刀,向楊武丞當頭猛砍下去,全是一付兩敗俱傷的打法。

這馬兵的應招當然是正確的,只可惜就在他出手之前,先緩了一緩,而就是這麼一緩,也給楊武丞容出了一絲空隙,身子在馬背上一伏,飛鐮刀擦着楊武丞的頭盔掠過,而楊武丞的長槍如如毒蛇一般刺出,刺入了敵手的小腹。

兩馬交錯而過,這馬兵從戰馬的一側“咕咚”一聲,裁倒下馬來。而楊武丞從馬背上坐直起身體,高舉着長槍,迴歸到本隊之中。

既使是在關城上,穆陵軍的士兵們也看得清清楚楚,立刻又一次暴發出了長久不息的歡呼聲。因爲這一次可不是用火銃,而是實實在在的正面對決,毫無一點花哨的單挑比式中獲勝。人人心裡都產生出這樣一個念頭,原來韃子也不過如此。

而剩佘的八名清軍人人面色蒼白,原以爲一個馬兵出戰,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勝利,那知這一次反到輸得更無話可說,正面對決必勝的信心,也開始動搖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在穆陵軍的第二個出戰的人,以經主動出場了。

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34章 勸說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346章 親情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66章 忽悠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92章 返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70章 戰術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32章 對持(一)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46章 身世第28章 立威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36章 隱密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5章 受勳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89章 交易(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8章 蒐羅人材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85章 襲擊(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97章 遷移(四)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93章 雷汞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87章 人材(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66章 建設(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
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34章 勸說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346章 親情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66章 忽悠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92章 返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333章 對持(三)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275章 長城定蒙(四)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370章 戰術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7章 煙雨杭州第332章 對持(一)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46章 身世第28章 立威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1章 深夜靜思第236章 隱密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5章 受勳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89章 交易(下)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11章 婚姻(下)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8章 蒐羅人材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56章 新的起點(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85章 襲擊(下)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9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下)第97章 遷移(四)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193章 雷汞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87章 人材(下)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254章 巡視北京(上)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66章 建設(上)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