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

在中午十一時左右,幕府軍失守桃配山,剩餘的軍隊全部都退守到南宮山。而這時在桃配山上,已堆積滿了幕府軍士兵的屍體。

中華軍佔領了桃配山之後,立刻就在桃配山上清理戰場,建立陣地,但暫時停止了繼續向南宮山發動進攻。而這時商毅也下令,將自己的主營推進到桃配山去駐紮,同時嚴令左右兩路的倒幕軍,儘快解決幕府軍的山下部隊。

而這時在南宮山上,好不容易從桃配山上逃下來的德川直義,跌跌撞撞的跑到了酒井忠義的面前,放聲大哭,道:“家老大人,都怪我無能,沒有能夠守住陣地,桃配山已經失守了,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酒井忠義趕忙扶住了下徳川直義,安慰道:“直義殿下,桃配山失守,也不能怪你,實在是中華軍……”

但說着說着也說不下去了,因爲酒井忠義心裡也十分清楚,桃配山失守,也就意味着整個關原戰場的局勢已勢倒向了倒幕軍的一方,這並不僅僅是桃配山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離南宮山的距離也就只有一千多米不到兩千米。而更爲主要的是,中華軍剛纔進攻桃配山戰鬥的整個過程,酒井忠勝和幕府軍的衆將都看得十分清楚,實在是太可怕了。

其實在這一戰中,中華軍根本就沒什麼花哨的戰術,甚致表現得像是並沒有盡多大的力,一付遊刃有餘的樣子,而且幕府軍的抵抗也不能算不努力,但中華軍完全就是憑着絕對的優勢實力,靠着火炮、火槍互相協助,層層推進,步步緊逼,硬吃幕府軍,打得幕府軍有力使不上,幾乎一點脾氣都沒有。而且儘管南宮山比桃配山要高,要大,但能不能抵擋得住中華軍這種步炮協作的一體式進攻,酒井忠勝心裡可是一點底都沒有了。

在此之前,酒井忠勝還幻想着可以依靠兵力上的優勢,依靠幕府軍奮力死戰的武士精神,和中華軍拼一拼,但現在酒井忠勝心裡己經徹底絕望了,畢竟在中華軍的這種戰術面前,就算是幕府軍想拼命也無從拼起。一直到這個時候,酒井忠勝才意識到,而正是由於自己主張對中國強硬的決策,終於惹出了中華軍這樣一個幾乎是根本不可能戰勝的對手。而當初鬆平信綱和阿部忠秋再三勸告自己,放底姿態,不要與中國爲敵,現在看來是多麼正確的決定。

因此現在酒井忠勝心裡也暗暗後悔,爲什麼那時就沒有聽從鬆平信綱和阿部忠秋的勸告,才導致了現在的局面。而且現在整個徳川幕府的精銳已經全部都集中在關原地區,這一戰失敗,也就意味着德川幕府徹底亡滅,也可以說,德川幕府的滅亡,正是酒井忠勝的錯識決策造成的。

而就在這時,忽然又有人來報,原來幕府軍的左右兩翼的陣地都己經被倒幕軍攻破了,這也就意味着現在的幕府軍只剩下了南宮山的陣地,而且陷入了倒幕軍的三面包圍之中。

原來就在中華軍向桃配山發動進攻的同時,其他的倒幕軍也分別向幕府軍的左右兩翼展開進攻,由於中華軍出戰,也讓其他的倒幕軍軍心大振,由其是中華軍進攻桃配山的轟轟炮火,對倒幕軍來說,不諦於是助威的戰鼓聲,因此倒幕軍也都奮起鬥志,又向幕府軍發動猛攻。

前三天的戰鬥,也讓幕府軍的左右翼軍的士氣雖然也有一點振奮,但連戰三天也都巳疲憊不堪,而且損失慘重,加上現在倒幕軍由三路合併成兩路,毎一路的兵力都得到了加強,而且幕府軍的左右翼都已經退守到了本陣中,因此戰局從一開始,就明顯不利於幕府軍的一方。

而且在桃配山的戰場上,中華軍的炮火、槍聲一直響個不停,並不斷的傳來幕府軍不利,桃配山的陣地失守的消息,對倒幕府軍當然是鼓舞,而對幕府軍左右翼的士氣,也是進一步的打擊,因此倒幕軍也越戰越勇。結果經過了一番激戰之後,幕府軍的左右翼的部隊終於支持不住,左右兩翼的主將徳川光圀、阿部正能、阿部正春、鬆平綱隆等人也只好放棄了左右兩翼的陣地,帶領着殘兵敗將,敗上了南宮山。

幕府軍的各路敗軍都退上了南宮山,巳經在南宮山上雲集了十幾萬幕府軍的人馬,但人心惶惶,軍心不安,己經出現了士兵逃亡的現像,而且有不少大名都在想着,自己是不是也該揹着酒井忠勝,從南宮山上撤退。因此各大名們也紛紛找自己熟識的大名商議討論,現在應該怎麼辦?

而這時酒井忠勝把剩的大名叫到了自己的大帳裡,商議對策,在前面的戰鬥中,有一些大名戰死在戰場上,也有少數逃跑,但現在還有一百六十二位大名,也把整個大帳擠得滿滿當當。

酒井忠勝首先道:“各位殿下,現在的局勢對我們非常不利,是我忠勝無能,才導致戰局到了如此一步,到了這一步,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我決意就留守在這裡,和中華軍決一死戰,爲幕府盡忠,而各位都可以自行決定自已的去留,悉聽尊便。”而在說完之後,酒井忠勝又在心裡默默的道:“鬆平大人、阿部大人,看來我只能到另一個世界裡,再向你們道歉了。”

其實早在桃配山被中華軍攻破了之後,酒井忠勝就己經下定了決心,就在戰場上戰死,也決不逃回江戶去,因爲酒井忠勝對德川幕府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當初主張對中國強硬,從心裡來說,也是爲了徳川幕府的利益。包括髮動政變,暗殺了鬆平信綱和阿部忠秋,也並不是出於私怨,而是酒井忠勝認爲他們出賣了幕府的利益。

但現在看來,鬆平信綱和阿部忠秋的意見纔是對的,而正是酒井忠勝的做爲,卻成了導致德川幕府毀滅的主要原因,對於酒井忠勝來說,這是絕對不可原諒的過失,而且也確實無臉再回到江戶去見徳川家綱和徳川幕府的家臣們,僅僅是出於酒井忠勝的自尊心來說,就可以說除了剖腹自盡之外,唯一的後路就是在戰場上戰死了。

而衆大名見酒井忠勝這樣說了,也都覺得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涌上了心頭,各人的心裡也都各有所想,這時徳川直義立刻站了起來,道:“各位,我願意和酒井大人一起,留在南宮山,和中華軍死戰到底,讓中華軍知道,我們日本人雖然是被打敗了,但也決不會向他們屈服。寧可玉碎,不可瓦全。”

本來也有一些大名心裡都充滿激憤,因此聽了徳川直義的話之後,又有十餘名大名站了出來,都是親藩或譜代大名,都表示願意和中華軍決一死戰。隨後其他的大名也都紛紛站出來,大叫着:“寧可玉碎,不可瓦全。”

而在他們命帶動下,又差不多有一百多位大名都跳起來大喊要和中華軍決戰,當織主要是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但也有一些大名對此並不以爲然,主要是支持幕府一方的外樣大名,他們和徳川幕府並沒有什麼太深的感情基礎,相當不想爲徳川幕府盡忠,致少也不是在南宮山上。但在眼前這個場合氣氛中,這樣的話也確實無法說出口,因此也只好沉默不語,當然也有幾個大名也跟着一起咋唬幾聲,心裡卻在盤算着怎樣才能平安的逃出南宮山,而等逃出南宮山之後,下一步又將作向打算。

就在這時,只聽“轟轟”幾聲爆炸的聲音傳來,而且聽起來,就是在南宮山上發生的爆炸,這也表眀,中華軍已經開始向南宮山發動進攻了。

酒井忠勝拔出了腰間的佩刀,大喝道:“走,我們和中華軍拼了。”

而德川直義也拔出了佩刀,大吼道:“玉碎,玉碎。”

其他的大名見了,也一個個熱血上湧,紛紛拔出了佩刀,大叫着“玉碎,玉碎”,跟在酒井忠勝和德川直義的身後,出了大營,各自招集本藩的士兵,準備與中華軍決一死戰。

不過有一片衆情激奮之中,也有一些大名低着頭,貓着腰,悄悄的招集自己的士兵,有的準備在開戰之後,偷偷的離開南宮山。也有人沉不住氣,立刻帶領着士兵這就向東邊撤退。

但在這個時候撤退,顯然是不可能瞞得過去的,因此這些人的行蹤很快就被其他的大名發覺了,於是幕府軍的第一股怒火,首先發泄到這些想偷跑的大名身上。

“你們這是幹什麼?想要從南宮山偷跑嗎?真是懦夫的行爲!可恥,卑鄙。”

“你這是說的什麼說,剛纔酒井大人不是說過嗎?可以自行決定去留,悉聽尊便。我只是想離開南宮山,又不是要投降敵軍,有什麼不對。”

“混蛋,明明就是膽小鬼,居然還找這樣的理由,就算是酒井大人這樣說了,我也不允許,我先殺了你,再去和中華軍決一死戰。給我殺。”

“哎呀,你這是幹什麼……好吧,欺人太堪了,難道我怕你嗎?殺!”

“殺呀!”

“殺。”

這樣的情景,也在南宮山上紛紛上演,而這時幾位幕府軍的主將酒井忠勝、徳川直義等人也沒空去管這些事情,因爲就在幕府軍的衆人進行最後商討的時候,倒幕軍己經攻上了南宮山來。而幕府軍也剛剛完成了最後的決議,於是雙方就在南宮山上展開了最後的激戰。

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84章 開戰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92章 返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80章 出兵(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82章 下獄(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65章 出兵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46章 身世第82章 游擊戰(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5章 受勳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18章 海盜(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8章 許婚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69章 召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71章 追擊第252章 對持第82章 游擊戰(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46章 身世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86章 意外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78章 回航第36章 林家會議
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82章 游擊戰(一)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62章 剃髮令(上)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84章 開戰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92章 返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36章 海軍計劃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80章 出兵(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82章 下獄(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87章 講和(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65章 出兵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46章 身世第82章 游擊戰(一)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5章 受勳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18章 海盜(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99章 佈置對策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8章 許婚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69章 召見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97章 困境(上)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71章 追擊第252章 對持第82章 游擊戰(一)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46章 身世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86章 意外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278章 回航第36章 林家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