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

在大約一個小時之後,雙方的艦隊在海上相遇,由於這一次雙方基本都是傾剿出動,因此雙方出動的艦船數量都超過了百艘,規模顯然比前兩次戰爭都要大得多。

中華軍的艦隊分成兩部份,由南洋艦隊第一、三分艦隊和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三支艦隊排成了三條縱隊,向荷蘭艦隊行駛過來,而在這三支艦隊的後面是南洋艦隊第四分艦隊和商毅的御駕艦隊,共計還有五十三艘戰艦。

三條縱隊的排列是以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居中,共有二十四艘戰艦,以北洋艦隊的第二分艦隊居左,共有二十三艘戰艦,南洋艦隊第三分艦隊居右,共有二十一艘戰艦,並以居中的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稍稍突出,左右兩支艦隊略落後一點,而三支艦隊橫向之間,相隔約有三百多米的距離,排成了一個三叉戟的陣式,橫向展開近八百米,縱向大約二千多米。

雖然這三支分艦隊的主力戰艦都不足二十艘,但中華軍同樣也將一部份輔助戰艦配滿了火炮,也參與這一場戰鬥,畢竟現在是全面開戰了,一切能用上的艦船也都要用上,中華軍海軍的每支分艦隊裡,都有一到兩艘千噸以上的輔助戰船,雖然中華軍的輔助戰艦沒有主力戰艦的速度快,操作靈活,但體形龐大,船身堅固,航行平穩,一但裝配了足夠的火炮之後,在火力上決不遜色於同等級的主力戰艦,而且縱隊戰術更看重的是戰艦的火力,而不是戰艦的速度和靈活度,因此輔助戰艦在縱隊戰術中,也可以最好的發揮自身的優勢。

現在這三支艦隊中有一艘一級戰列艦,五艘二級戰列艦,五艘千噸以上的輔助戰艦,這還不算後面的預備艦隊中,還有一艘一級戰列艦,一艘二級戰列艦,三艘千噸以上的輔助戰艦,而荷蘭艦隊雖然將五艘千噸運輸船改造成爲戰艦,但在大型戰艦的數量上,仍然遠不及中華軍,因此中華軍在總噸位和火力上還是在荷蘭艦隊之上。

看清了中華軍的隊形之後,特朗普也知道,中華軍一定是吸收了上一戰的教訓,因爲縱隊拉得太長之後,就容易被敵人攔腰切數,因此才改用多支縱隊並行的戰術,這樣可以縮短縱隊的長度,再想攻擊中華軍的中段,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而且中華軍一開始以三支縱隊並行出戰的三叉戟陣式,而不是二支或四支,也是做了精心的安排,因爲縱隊的優勢就在於能同時發揮左右兩舷的火力,而釆用兩支縱隊並行,實際就等於是削弱了一則的火炮,變成了只能使用單舷火炮,也就大削弱了縱隊戰術的戰鬥力,因此荷蘭艦隊只用像上一戰那樣,分爲左右兩批,進攻中華軍縱隊的兩側就行了。

但現在中華軍採用三支縱隊並行,看似還多浪廢了一支縱隊的戰鬥力,但如果荷蘭艦隊分爲左右兩翼進攻的話,中間的縱隊隨時都可以殺出陣式,從背後和側後方攻擊荷蘭艦隊,因此荷蘭艦隊也必須分爲三部份迎敵,而且迎戰中華軍中間縱隊的艦隊還十分爲難,因爲他們不能殺入中華軍的兩列縱隊中間,那就就會遭到中華軍從兩側同時的攻擊,只能在中華軍的縱隊前面阻擋,而且兵力還不能太少,這就非常讓荷蘭艦隊非常頭庝,而如果中華軍是釆用四支縱隊並行,纔是真正浪廢了一支縱隊。

因此特朗普也不由的苦笑了一聲,看來中華軍確實是對這一戰是作好了充份的準備,不過如果不是有了充份的準備,中華軍也不會擺出這樣一付決戰的架式來。

但到了這一步,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於是特朗普也下令,出動了七十艘戰艦,也分爲三批,迎戰中華軍,而荷蘭艦隊還留下了四十三艘戰艦,作爲預備隊,因爲中華軍那邊也還留着大量的預備艦隊。

正因爲中華軍的三縱隊戰術,荷蘭戰艦也從一開始就分爲左中右三部,迎戰中華軍的艦隊。

擔任中路縱隊的是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打頭的正是一級戰列艦戚繼光號,司令員南亞虎站立在船樓上,盯着對面向自己不斷逼近的艦隊,同時也下令,在甲板上準備好霹靂火箭。

因爲上一戰之後,中華軍也都意識到霹靂火箭在這次海戰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這一次出戰,商毅也下令,將陸軍的霹靂火箭調集了大半,撥給海軍使用,由其是給打頭陣的三支分艦隊,都配備了大批的箱式霹靂火箭,比正常的配備量擴大了近一倍,戚繼光號上一共裝配了二十五個霹靂火箭箱,十個是三十六支裝,十五個二十五支裝。

這時在戚繼光號的船頭,兩側已經裝好了八個霹靂火箭箱,只等着荷蘭艦隊進入射程,而在其他的戰船上,也都佈置好了霹靂火箭箱。

而這時荷蘭戰艦也完全分開,就像是一個張開的大網,從三個方向朝中華軍的艦隊逼近了過來,兩側的艦隊己經越過了中華軍的中路縱隊,正在從外側迴旋,接近中華軍的左右縱隊,而中路分艦隊也充份的展開,向中路縱隊逼近過來。

兩側的敵艦離中路縱隊太遠,也不是自己的對敵戰艦,因此南亞虎也沒有理睬他們,而是一直盯着中路縱隊正前方的敵艦,並且在計箅着雙方的距離。

一般來說,除了少數火炮之外,在同一等級的情況下,海軍艦炮的炮管要比陸基炮管短,因此射程也要近一些,再加上海戰瞄準的難度,因此戰艦交戰的距離,一般都在五百米以內,在布萊克制定的[海軍戰術條例]中就規定,只有敵艦進入四百碼以內,纔可以開炮射擊,而霹靂火箭的最大射程有六百米左右,但有限射程也就是四百多米,和艦炮的射程差不多。

雙方的距離也在逐漸的拉近,從七百米到六百米,到五百米,再到四百米……戚繼光號的前炮首先開火,向進入自已射程的敵艦展開了轟擊,而荷蘭戰艦也用首炮還擊,拉開了這一戰的帷幕。

因爲這時雙方是相對而行,艦首對艦首,因此只能用前炮進攻,中華軍是縱隊陣形,因此只有戚繼光號這一艘戰船能夠開火,而荷蘭艦隊中有六七艘戰艦開火,不過在這個時代,戰艦的前炮都只有兩門,千噸以上的大船也只有四門,因此戰鬥雖然打響了,但進行得並不激烈。

但就在這時,南亞虎下令,發射艦首的霹靂火箭,在戚繼光號的船頭上,放着兩個三十六架裝的霹靂火箭箱,這時船頭的三角帆已經撤了下來,隨着點火發射,在一連串尖銳的破空聲音之後,七十二支火箭帶着火焰和硝煙,以敘線角度從艦首向空中飛射而起,在飛昇到天空中的最高點的時候,開始向下降落,向荷蘭艦隊羣激射而去。

這時雙方的距離大約有四百多米,荷蘭的戰艦雖然衆多,但也分得比較散,同時荷蘭戰艦也都沒有拉滿船帆,這到也並不奇怪,因爲在風帆船的戰鬥中,一般都會降下一半的船帆,這也說明荷蘭艦隊對中華軍的霹靂火箭也有一些準備的。

因此這一波霹靂火箭,真正命中敵艦的並不多,只有六支,擊中了四艘荷蘭戰艦,並在戰船上燃燒了起來,絕大多數的火箭直接落到了大海里,許多都在大海中爆炸,激起了一朵一朵的水花,火油浮上了水面,在海面上燃燒;但也有不少火箭尚未落下,就在半空中爆炸,火油從天上四散飛濺,帶着火苗從空中落下,又有三艘荷蘭戰艦被燃燒的火油淋中,也燃燒了起來。

而荷蘭戰艦也確實爲了應付中華軍的霹靂火箭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在戰艦上的水手、船員們也都準備好了水桶、溼泥,隨時都準備着撲滅火勢,而且這時各艦的火勢都並不大,如果動作極時,還是能夠很快的撲滅。

但中華軍並沒有停止發射,緊接戚繼光號上又連續發射了兩個霹靂火箭箱,同時戰船也開始轉向,由直線航行,改爲斜線航行,使側舷的火炮能夠發揮作用。

而戚繼光號改變航向,後面的戰船也都跟着一起轉向,因此中華軍艦隊的側舷也都逐漸讓了出來,側舷的火炮也都紛紛開火轟擊,同時每艘戰艦的側舷也都向荷蘭艦隊發射霹靂火箭,一時間滿天火光飛舞,數以千計的霹靂火箭盡向荷蘭戰艦激射而去。

雖然至少有超過八成以上的火箭直接落到了海里或是在空中就爆炸了,但在這樣密集的打擊下,還是有不少火箭直接命了荷蘭戰艦,再加上從空中爆炸時濺落下來的火油,因此每一艘荷蘭戰艦上都燃燒起了程度不等的火勢,而荷蘭戰船上的船員水手們也都手忙腳亂,奮力的打水滅火忙碌。

儘管這一輪火箭進攻,差不多消耗了第一分艦隊所裝配的八成霹靂火箭,但目地無疑是達到了,而這時整個縱隊都呈斜行狀,首艦戚繼光號距離敵艦己不足百米,因此各艦都開足了艦炮,向荷蘭戰艦展開了猛烈肘轟擊,

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章 行軍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81章 洋人(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3章 趕集(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02章 備戰(四)第93章 勸降(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86章 人材(上)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65章 出兵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281章 辭職(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3章 餘波第147章 對策第252章 對持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72章 勸進(上)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1章 合圍(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95章 遷移(二)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89章 繼續堅持第63章 破局(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87章 挑戰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5章 北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8章 立威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01章 守城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96章 遷移(三)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80章 出兵(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
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17章 行軍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81章 洋人(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68章 先島海戰(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3章 趕集(上)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2章 李巖入鄂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102章 備戰(四)第93章 勸降(上)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86章 人材(上)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165章 出兵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281章 辭職(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33章 餘波第147章 對策第252章 對持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71章 火拼左良玉(三)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172章 勸進(上)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91章 合圍(二)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95章 遷移(二)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89章 繼續堅持第63章 破局(三)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67章 重逢(上)第87章 挑戰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5章 北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8章 立威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01章 守城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81章 出兵(下)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96章 遷移(三)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64章 追擊張獻忠第180章 出兵(上)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97章 機密泄漏(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56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