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嚴肅軍紀

就在商毅接見了朝鮮使團的第二天,李定國和三名原大西軍的將領,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都到達了南京,爲二十五軍違紀事情,進京請罪——)而甴大西軍整編的第二十五軍駐紮在南京西南的大勝關。

在南方的戰場上,也包括在中原大戰中,中華軍都俘虜了大量的敵軍,並且有大批俘虜直接轉化爲中華軍的士兵,雖然這批士兵在後來的一些戰鬥中的表現不錯,但畢竟是剛剛成爲中華軍不久,還保留着許多原來舊式軍隊的陋習作風,違反軍紀的現像頻頻發生,而且大部份都是發生在整體轉編成爲中華軍的部隊中。不過大的違紀事件到是沒有多少,基本都是一些小搶小劫,強買強要的事件,敢明目張膽的殺人搶劫,**婦女,還真的沒有過。因此這次二十五軍中發生的這件違紀事情,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

不過對二十五軍的違紀事件,有人認爲二十五軍畢竟是一支剛剛投降的部隊,如果對這一事件大作文章,一來怕是讓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生嫌,二來也容易看成是中華軍在有意打壓降軍,動搖其他的降軍軍心,認爲不訪可以不大張旗鼓,驚動社會,暗中處罰了結。

但商毅則認爲軍紀就是軍紀,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靈活掌握尺度,但決不能違反原則。無論是老兵、降兵都是一率平等的,只要是能夠做到一視同仁,降兵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同時還可以當作典型反面例子,警戒其他的降兵認識到尊守軍紀的重要性,而對那些還有桀傲不遜的降軍降將,同樣也是一個嚴厲的警告,並且借這件事情,對全軍做一次整風行動。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在武英殿招見四人。

見了商毅之後,四個人都有一些不大自在,李定國首先代表四人,向商毅請罪,承認過錯。

等李定國說完之後,商毅這才沉聲道:“李定國,你也是中華軍的老兵,應該明白我們中華軍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靠得並不是火槍火炮,而是嚴格的軍紀,和百姓羣衆對我們中華軍的支持。在中原大戰中,清軍也有不少火槍火炮,但爲什麼還是失敗了,就是因爲他們沒有民羣的支持,在我們中華軍作戰的時候,有百萬戰場支前的民役,在後方還有數千萬全力支持我們作戰的廣大百姓羣衆,正是有了這些支持,我們中華軍才能一直取勝到今天。(_——)還記得我們中華軍付責是什麼,保國衛家,護境安民。因此這一次你帶他們到南京來,沿路上也多加教導,想不到還是出了這樣的事情。”

李定國低着頭,道:“皇上,這件事情臣確實有錯,願意接受處罰。”

商毅點了點頭,道:“你先退下,等着處罰吧。”

李定國答應了一聲,退到了一邊。商毅又看了看另外三人,道:“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雖然你們三人是剛剛加入中華軍。但朕想無論是羅遠斌,還是李定國,都會對你詳細的說明中華軍的軍紀,你們要加入中華軍,朕歡迎之致,而且你們過去是什麼樣子,朕也可以不問,但加入了中華軍,就要尊守中華軍的規據,不能向你們過去那樣亂來。這一次的事情,並不是針對你們,而是在軍紀面前,無論老兵新兵,全都一視同仁,照章行事,絕沒有區別對待。因此對你們的處罰,是否心服。”

當然在這個場合,誰敢和商毅擡扛,硬說自己不服呢?因此孫可望也代表劉文秀、艾能奇道:“回稟皇上,這一次都是臣等失望,才犯下大錯,因此臣等都願接受處罰,絕無怨言。”

商毅又點了點頭,道:“你們回去,聽候處置,希望你們以後記住這個教訓,嚴格約束手下的士兵,嚴肅軍紀,不得再犯。”

到了下午,統戰部下達了對這一事件的處罰決定,參與這一事件的九名士兵,全部從中華軍除名,削去所有軍銜,並交刑部治罪。經過調查,有六名士兵參與過殺人,全部判以死刑,而另外三名士兵各判十年監禁。九名士兵的直屬連排班上司,全部降職、降級、記過處份,師團營級上司記過,而三名軍部軍官,各降一級軍銜,記過一次,但保留軍職。並責令三人,對死者家屬當面公開道謙。並給予陪償、撫卹。而李定國也有間接過失,給予記過一次。

不過就在第二天,商毅再次招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則是對他們主動歸順中華軍,放棄抵抗,減少戰爭的進爲進行讚揚,並且賜給他們一些錢財物品,以示表彰,同時也對二十五軍全軍都給予了一定的獎賜。這是早就談好的條件,並不能因爲一件過失而取消。該賞則賞,該罰責罰。

同時商毅又下令,將這件事情的經過和處理結果通報全軍,並要求各部隊都要引以爲戒,加強部隊的軍紀意識,由其是要加強對新兵的思想教育。

而處理完這件事情之後,商毅又單獨招見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

首先告訴李定國,在新年之後,他將返回南陽,率領湖廣軍區剩餘的兩個軍,加上從淮南軍區調過來的一個軍,進軍西北,收復陝西、甘肅地區,並且在收復這些地方之後,就地成立甘肅軍區。付責西北邊境的安全。二十五軍將趕到開封,由成進指揮,參加收復北京、山西的戰鬥,並且在收復了這些地區之後,就地組建成北京軍區。湖廣軍區、淮南軍區這兩個番號,也將正式取消。

李定國聽了之後,也立刻表示,服從指揮,在新年之後,就馬上趕回南陽,率軍出發。而二十五軍也將繼續開拔,趕到開封,向成進報到。同時商毅又再決告誡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三人,一定要管理好手下的士兵,不要再發生違紀事件。

中華帝國的第一個新年就在這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中降臨。不過總體來看,帝國仍然是在保持着向上發展的勢頭。而且這又是帝國的第一個新年,因此今年南京城裡也大張旗鼓的慶賀了一番,比以前那一年都熱鬧,也充滿了歡樂喜慶的氣氛。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李定國、二十五軍、朝鮮使團都在同一天啓程出發。各自上路。

就在正冃初七,明石姬也終於順利生產,爲商毅生下了一個女兒。在實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商毅又得到了一兒一女,自然也是一件大喜事,再配上新年的喜慶,因此皇宮裡也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一直慶賀到正月十五,還有些惹猶未盡。

而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商毅也給朱媺娖所生的男孩取名叫於商宇,明石姬所生的女孩取名叫商婧。不過因爲商毅的孑女們都還小,因此都還沒有正式策冊王爵和封號,只能按照每人的秩序,稱爲大皇子、二皇子;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

在新年期間,兩位朝鮮公主也和其他的后妃們混熟,其實她們的年紀,都還只能算孩子,而且在皇宮裡,也並沒有過多的壓抑她們,熟悉了環境之後,馬上就恢復了幾分少女天真活沷的天性,再加上朱媺婕的年紀也不大,而小商莞過了四歲,更是活力十足,因此皇宮裡一下孑多了許多人,更是充滿了生氣勃勃的氣氛,那裡都能聽到歡聲笑語,也讓商毅覺得十分舒心。

正月二十曰,南京收到了一份重要的消息,商毅派出的訪問歐州的使節團,在歷時了兩年多的時間以後,終於將要返回中國了。這是從一艘來自英國的商船,自由光榮號帶來的消息,這船是從印度出發,在出發的前一天,中國使團的船隊也到達了印度,繞過了好望角之後,船隊在海上連續航行了四十三天,同時還遭遇了兩次風浪,有一艘船被毀,另幾艘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人員死了十餘名,因此船隊打算在印度休整十天左右。

不過使團在印度己經得到商毅稱帝建國的消息,而且還有中原大戰取勝的消息,使團上下人員也十分高興,因此託這艘商船給國內帶個口信,同時使節團的團長樑秉業,還有林鳳舞的弟弟,也是帝國的國舅爺林旭進還各寫了幾封信,託自由光榮號給帶回中國來,簡單的報告了訪歐的經過。

接到了使團的來信,商毅也十分高興,其實中國到是沒有斷訪歐使團的消息,因爲各國的商船有一大半到達中國之後,都會帶來一些訪歐使團的消息,有不少人還和他們會過面,從這些斷斷續續的信息中,商毅也瞭解到,這次訪歐使團引起的轟動,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期,無論是在東西方,都是一件足以載入史冊,大書特書,給予多高的評價,都不過份的事情。

當然現在還是要等着訪歐使團的平安歸來,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南洋艦隊出動一支分艦隊,出海去迎接訪歐使團的船隊。

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34章 開業(一)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1章 備戰(三)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9章 計劃(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98章 國事(一)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19章 海盜(三)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36章 隱密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97章 遷移(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77章 名士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87章 挑戰第94章 撤兵第188章 勸降第96章 遷移(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9章 催促出兵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9章 安慰公主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02章 造勢第400章 國事(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章 喜迅(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63章 通商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3章 出兵
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34章 開業(一)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92章 局勢嚴峻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3章 各懷鬼胎第101章 備戰(三)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29章 計劃(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112章 合作計劃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98章 國事(一)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119章 海盜(三)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36章 隱密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72章 清廷進京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08章 進京(上)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97章 遷移(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77章 名士第234章 除夕——劫持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87章 神奈川條約(下)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271章 挽留紫玲瓏(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153章 激戰(上)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7章 金殿廷議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87章 挑戰第94章 撤兵第188章 勸降第96章 遷移(三)第250章 退守修道院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9章 催促出兵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9章 安慰公主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02章 造勢第400章 國事(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章 喜迅(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63章 通商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13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