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進攻南京

十月三曰,第一、二、三、七軍的軍長成進、羅遠斌、楊武丞、段鵬四人,還有長江艦隊的統領黃震,都趕到了杭州。而商毅也立刻招開了軍事會議,開始正式佈置進攻南京的軍事行動。

現在商家軍在江南一線的兵力分佈爲:

第一軍轄第一、五、七、二十、二十三師,第一、五、十九旅。其中第五師己隨跨海突襲艦隊出征,現在共有四個師、三個旅,總兵力六萬四千人左右。除了二十師駐守杭州之外,其餘都駐守在廣徳、宜興一線。

第三軍轄騎兵師、第十五、十九師,第六、十七旅,共計總兵力四萬五千餘人,現在都駐紮在常州府一線,只有十七旅駐守在蘇州。

第七軍轄特種兵師,第十師,第十六、十九、二十一旅,但特種兵師中抽出一個團,參加跨海突襲,現在總兵力爲三萬一千人左右。駐守在浙南,衢州、嚴州一線。

商家軍在浙江的兵力總計爲十四萬左右,另有六個預備旅。

而駐守揚的第二軍,在將三旅劃歸第六軍之後,現在轄第三、四、六、十七師,第十三、十八旅,總計兵力爲五萬七千人左右。

同時還有長江艦隊,大小戰船一百零三艘,輔助戰船六十二艘,總兵力一萬三千多人。

這樣算起來,商家軍投入收復南京戰役,要投入四個軍,一支水軍,總兵力將可以達到十五到十八萬左右,這也是商家軍有史以來,在一場戰役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戰,而且還是水陸兩線的協同作戰。全軍包括商毅在內,也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多的軍隊。

不過戰前的各種糧食、彈藥、帳蓬、車輛、藥品等物資都己經基本的準備齊全,另外還徵調了四十萬民夫,供應戰事的運輸所用。各方面的工作也是千頭萬縷,既繁鎖,又複雜。好在是現在葉瑤瑱產後恢復得還不錯,已經可以開始理事了,因此政務方面不需要商毅操心,同時還把王夫之和李鬆晨都解放出來,可以全意投入到戰事的後勤供應中去。

這一次招來四位軍長,是商議決定俱體的軍事計劃,衆人經過了仔細的討論之後,作出最終的決定,整個收復南京的軍事計劃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第一、二軍,加上長江艦隊聯合作戰,首先要攻取鎮江,直接危脅南京;第二階段甴第一、七軍合力作戰,攻取寧國府,第三軍將從和州出兵,渡江進攻太平府,而第二軍付責牽制南京的清軍,長江艦隊付責封鎖南京一帶的長江水道,完成對南京地區的徹底包圍;而第三階段就是集中全部兵力,全力進攻南京城。

計劃制定好之後,羅遠斌、段鵬都返回自己的軍中,準備部隊,暫時待命,而成進、楊武丞、黃震三人還留在杭州,繼續商議進行鎮江的俱體作戰方案。

算起來商家軍己經對鎮江發動過兩次進攻,不過前兩次的主要目地是牽制南京的兵力,並不是真正要奪取鎮江,而這一次,就要全力進攻鎮江了。鎮江是南京東面的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也是清軍守衛南京的重點一線,在這裡佈置了三萬清軍駐守,火炮五十餘門,火銃兵四千多人,而且一但鎮江受到攻擊,南京都會立刻派出人馬來救援,因爲鎮江離南京只有一百二十多裡的路程,如果是急行軍,從南京發來的援兵,一天就可以趕到鎮江。

而針對這些情況,商毅決定,第二軍除了駐守蘇州的十七旅之外,其餘兵力全部出動,共計三個師、一個旅,三萬八千多兵力,沿運河出兵,經丹陽縣、丹徒鎮,從東面進攻鎮江;第一軍出動第一、二十三師,第一、五旅,共計三萬五千多兵力,從宜興出兵,經溧陽、金壇、句容縣,從南面進攻鎮江,並且付責阻擋南京的援軍,留下五師、十九旅分別駐守廣德州和宜興縣。長江艦隊也全部出動,在儀真縣附近集結,阻擋清軍的水師救援鎮江。

成進、楊武丞、黃震是十月五日離開杭州,返回各自的駐軍,這時各部隊的兵力都就已經都集結好了,在十月七日,第一軍首先出兵,向鎮江府發動了進攻,在十月八日,第二軍也從常州出擊,而長江艦隊在十月十日,也從靜江、通州等地開拔,逆江而上,向鎮江推進過來。

這次進攻鎮江,商家軍共計出動了七萬三千左右的兵力,和長江艦隊的全部兵力,和前兩次進攻鎮江的戰鬥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這一次出兵之前,在向全軍作動員工作時,也正式提出“逐驅韃虜,收復南京”的口號,儘管一般的士兵對當前的局勢並不一定都瞭解,但也清楚南京是原明的兩都之一,是一座意義不同尋常的城市。甴其是去年底、今年初參加過南京戰役的士兵,聽到這個口號,也都十分興奮,攢足了一口勁,一定要把南京再奪回來。因此全軍上下的士氣極爲高漲,各條戰線的攻擊都極爲猛烈,儘管清軍在鎮江府佈置了重兵防守,但也擋不住商家軍的猛烈進攻,節節敗退。

在十月十日,第一軍首先攻下了溧陽和金壇兩縣,而在十月十一日第二軍也攻下了丹陽。十月十五日,第二軍又攻佔了丹徒鎮,正式逼進到了鎮江城。而就在同一天,長江艦隊的先鋒,第一分艦隊也到達到鎮江至高資縣一線的江面上。

守衛鎮江的清軍將領是貝子滿達海是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禮親王代善的第七子,算起來是和洪承疇一起進剿湖北的勒克德渾的叔叔,不過勒克德渾的父親薩哈璘是代善的第二子,兄弟兩的年齡差別很大,因此滿達海比勤克德渾也大不了幾歲。不過薩哈璘雖然死得較早,但在世時己被封爲和碩穎親王,因此勒克德渾做爲薩哈璘的長子,己受封爲多羅貝勒,而滿達海現在儘管爵位己被封爲國公,但宗室的位份卻不高,還只是一個貝子。

不過作爲滿清的第三代子弟,滿達海還保持着尚武的傳統,在鬆錦大戰中嶄露頭角,入關之後,一直隨阿濟格作戰,也立下了不少功勞。現在駐守鎮江,在前兩次商家軍進攻鎮江的戰鬥中,雖然是未盡全力,但滿達海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因此聽說商家軍再次向鎮江發動進攻的時候,滿達海到並不緊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再次守衛住鎮江。而且南京的援軍也隨時可到,這也讓滿達海覺得有恃無恐。

但這一次商家軍對鎮江的進攻之猛,投入的兵力之多,卻大大出乎了滿達海的意料之外,眼看着只有幾天的功夫,鎮江周邊的地區己經都被商家軍攻佔,滿達海也不由緊張了起來,知道這一次的進攻,並不是自己或是鎮江的兵力所能應付的了,因此一面收縮兵力,將人馬全部都聚集到了鎮江城外圍一帶駐守,一面派人向南京的多鐸求救。

但就在這時,鎮江西南面的句容縣,也被商家軍攻克了。

句容縣實際是在南京應天府的管轄範圍之內,位於南京到鎮江城的中心稍偏南一點的位置,和南京、鎮江正好構成一個等邊的三角形,因此想要從南京救援鎮江,雖然不是一定要通過句容縣,但也必須從句容縣傍邊經過。因此想要阻止南京的淸軍救援句容,就必須首先攻取句容縣。

也正因爲句容縣的位置如此重要,因此清軍在句容縣也駐守了六千多的兵力,並且也加強了城牆等防禦工事。也成爲這一次商家軍向鎮江發動的進攻開始之後,第一個遇到有抵抗力的地方。

但商家軍這時士氣正旺,彈藥充足,當然不會被這區區一座小縣城給難倒,而且在前幾天的戰鬥中,一直都是勢如破竹,清軍跟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並沒有打什麼大仗,兵力幾乎毫無損耗,將士們在欣喜之餘,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因此也盼着清軍能夠給力一點,也好痛痛快快打一仗。

因此在商家軍向句容縣的進攻開始之後,首先以密集的火力,對句容縣展開覆蓋式的打擊,各種炮彈、火箭或直射、或曲射,彷彿像不要錢一樣,轉眼之間,句容縣的城牆就被爆炸給完全覆蓋。儘管清軍己經加固了句容縣的城牆,但句容畢竟只是一座縣城,而且在短時間內,清軍也不可能將句容縣的城牆完全重築一遍。因此經過了商家軍大半個時辰的狂轟濫炸之後,句容縣的城牆也被炸得遍體鱗傷,有好幾處地方都被炸塌,出現了好幾個大缺口。

還不等硝煙散盡,商家軍的突擊部隊就舉着雪亮的刺刀,向句容縣發動了猛攻,在一個多時辰的激烈的白刃戰之後,清軍終於抵抗不住,敗出了句容縣。

而這時洪承疇急促促的趕過了長江,來到南京。

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1章 婚姻(下)第147章 對策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87章 人材(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68章 重逢(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一章 安撫第90章 合圍(一)第402章 北境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8章 計劃(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19章 投效(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3章 追擊海盜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91章 逼宮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65章 變數(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307章 民意山東戰役二
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103章 完婚(一)第34章 鄉鬥(上)第11章 婚姻(下)第147章 對策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87章 人材(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266章 變數(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268章 重逢(下)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86章 人材(上)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一章 安撫第90章 合圍(一)第402章 北境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45章 內外夾攻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76章 琉球之變(一)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8章 計劃(上)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20章 收復南京之戰(五)第119章 投效(上)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3章 追擊海盜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31章 攻克彥根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71章 追擊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239章 抵達呂宋島(二)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91章 逼宮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265章 變數(上)第103章 完婚(一)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92章 禁宮之變(一)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307章 民意山東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