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

就在十八軍的兩個旅在息縣的東城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的時候, 其他幾路的清軍也都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分頭向中華軍的各處防線展開了突圍。

按原來的計劃,清軍的突圍將主要集中在西、北兩個方面,一共分五路人馬突圍,當然在其中有兩路是故意派出去送死,吸引中華軍的注意力,而真正有希望突圍成功的,是阿濟格、阿山和阿哈尼堪這三人率領的人馬。

而現在阿濟格在息縣城裡被中華軍給拖住了,無法如期發動突圍,但阿山、阿哈尼堪以及其他的兩部人馬都在五更時分,分別向中華軍的各個陣地發動了突圍的戰鬥。

但中華軍的各路包圍部隊都己經收到了李定國在晚上下達的命令,防備清軍會在夜間突圍,因此也都加強了夜間的守備。另外在前幾天的時間裡,中華軍使用的土工迫近戰術挖出的戰壕都到達了非常接近清軍陣地的地方,也對中華軍的預警,和拖沿清軍突擊的速度,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爲清軍剛剛離開自己的陣地沒多久,就進入到中華軍戰壕範圍,結果很快就被中華軍的巡哨守夜士兵發現,立刻就向自己的防線發出了警報,而這時離中華軍的真正防線,還差着老大的一段距離。

發動突圍的四支清軍遭到的情況都差不多,最遠的也就走出七八十步,而最近的連五十步的距離都沒有走到,就被中華軍發現,同時還遭到了中華軍的預警部隊的襲擊,結果想發動突襲不成,只好都變成了強行突圍戰。好在是守在迫近戰壕的中華士兵並不多,而且襲擊也只能使清軍突進的速度放慢一點,但並不能阻擋住清軍的前進。

不過這就己經足夠了,因爲現在中華軍也沒有足夠的兵力,能夠牢牢的守住每一條戰壕,只要是爲後面的防線爭取到足夠向佈置時間,這些戰壕就己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因此等清軍一路殺到中華軍的防線附近的時候,絕大部份陣地上的中華軍士兵都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各種火槍火炮一起開火射擊,在黑夜中閃爍出無數耀眼的火舌,就如同焰火一樣炫麗奪目,但卻無情的帶走無數清軍士兵的生命。

雖然遭到了中華軍的強力阻擊,但突圍的清軍都知道,現在只有拼死突圍成功,才能獲得一線生機,否則就算是又退回陣地去防守,在中華軍的包圍之下,仍然還是死路一條,而且這時畢竟是在黑夜裡,中華軍的火力雖然仍然猛烈,但也受到夜晚相當的影響,大打拆扣,因此這時只能拼力一戰,爭取能夠突圍成功,如果等到天亮之後,以中華軍的火力防守,清軍根本就不可能攻破中華軍的防線。

在黑暗中作戰,確實給中華軍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爲無法看清軍的人數和動向,只能向黑暗中胡亂開槍射擊。再加上這時清軍也確實是真的拼了命,瘋狂的向前猛攻,因此雙方接戰後不久,也有不少陣地被清軍攻入。而且也有一部份清軍比較聰明,他們跳進中華軍挖出的迫進戰壕裡進攻,因爲中華軍的迫進戰壕都是和防線的戰壕相連通的,這樣從迫進戰壕裡就可以直接攻進中華軍的戰壕裡。雖然中華軍在迫進戰壕裡也有士兵防守,但總要比直接從地面上發動進攻要好得多。當然這也是在黑夜中作戰帶來的優勢。

但清軍攻入中華軍的陣地,並不等於就是突破了中華軍的防線,中華軍的白刃戰能力,同樣十分強悍,而且戰鬥模式一但進入到白刃戰,清軍能夠利用黑夜的各種條件也就差不多都消失了,雙方等於是在共一起跑點上進行戰鬥,清軍的隊形也被打亂,因此戰局也一下子陷入僵持中,誰也奈何不了誰,都陷入混戰中。但中華軍畢竟足自已的陣地中作戰,中華軍對地形和自己的兵力分佈都要比清軍熟,儘管都是摸黑打仗,但也要佔着一定的優勢。

不過清軍發動突圍的時間是在五更,離天亮己經不遠,再加上在途中消耗的時間,因此激戰了沒有多久,東邊的天空,就漸漸泛起了魚肚白色。而這時也能模模糊糊的看清一些人影,雖然還不是太清晰,但在戰場上來說,也己經足夠了,而且天色也逐漸轉向明亮,用不了多久,一切就都能夠清晰的顯像出來。

天色轉亮之後,戰局就立刻開始發生變化,首先是清軍的夜襲突圍計劃受挫,銳氣也下降了一大半;而且在天亮之後,中華軍對清軍的兵力虛實分佈也都能夠看得十分清楚,也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佈置,不用在黑暗中盲人摸象似的戰鬥。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中華軍的援軍也趕到了。

趕到淮河北岸戰場的援軍是淮南軍區的第一軍,因爲清軍向中華軍的西北防線發動夜襲之後,李定國就立刻派人到淮河南岸,向成進請求支援。而成進收到李定國的求援之後,也立刻派出第一軍,馬上趕赴淮河北岸,支援那邊戰場的戰鬥。

等第一軍到達了淮河北岸之後,李定國也立刻下令,將第一軍的兩個師一個旅分散開,分別在三個戰場向清軍發動反擊。

在淮河南岸的戰鬥結束之後到現在,第一軍的士兵差不多休息了五六個小時的時間,雖然說這時並沒有完全恢復疲勞,但和這邊己經激戰了半夜的部隊相比,也能算得上是一支生力軍。因此在他們加入戰團之後,立刻將戰場的局勢扭轉過來。

首先是清軍的那兩支準備當棄孑放棄的突擊部隊抵擋不住中華軍的反擊,只得向回敗退了下去,而阿山和阿哈尼堪兩部人馬雖然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但也沒有意義。因爲這次突圍己經徹底失敗了,再繼續與中華軍苦戰,只能使清軍的傷亡更大,不如先退回去,守住自己的陣地,然後再想別的辦法。因此這兩部的人馬也沒有多撐下去,很快也向回撤退。

但阿山和阿哈尼堪想得雖然很好,退回去之後仍然先守住自己的陣地,再想別的辦法突圍,但這時李定國己經意識到,只要是能夠牢牢的咬住敗退的清軍,也就能夠順着清軍的敗勢殺入,攻破清軍設在息縣外圍的防守陣地,因此現在正是一個難得的大好時機,如果打得好,甚致還可以一舉攻入息縣,實現殲滅阿濟格部的計劃,因爲這時李定國也已經知道,十八軍己經攻佔了息縣東面的城外陣地,並且攻開了城牆,正和清軍激戰得正是熱鬧。

於是李定國也立刻下令,各路的部隊殺出陣地,追趕清軍,不許放過,並且立刻向清軍的陣地發動進攻。同時李定國也向淮河的成進通報了自己的計劃,讓他將留在淮河南岸的十五軍也準備好,隨時都有可能渡過淮河,支援北岸的作戰。並且又下令把付責阻擊援軍的第十一軍也調回來參戰。

因爲這時李定國也知道,開封的多爾袞基本己經放棄了阿濟格部,是不會派出援軍來的,在這種情況下,第十一軍還留着阻擊援軍,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在息縣戰場上,正需要大量的預備兵力,因此完全應該將十一軍調回來參戰。

而這時在戰場上,淸軍的突圍己經全面失敗,四支突圍的人馬也全都在向回敗退,有的中華軍的部隊也發現了這個難得的戰機,因此還不等李定囯下令,就已經殺出了自己的陣地,追在清軍的隊伍後面,向清軍的陣地進攻過去。當然也有的部隊比較穩妥,淸軍撤退之後,並沒有立刻發動追擊,而是先重新佈置自己的陣地,但接到了李定國的命令之後,也馬上集合軍隊,向清軍展開了全線進攻。

清軍雖然連夜突圍,但並沒有出動全部的人馬,動用的是滿蒙漢八旗的精銳部隊,除了兩支當誘餌的突圍部隊之外,其他的綠營漢軍都留在陣地上,一來是現在幾員主將對綠營漢軍並不相信,當然也有綠營漢軍的戰鬥力相對較差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一但突圍不成,還是要退回陣地來防守,因此在毎一個陣地上還是要保留一定的兵力駐守。

但隨着清軍的突圍失利,在向回敗退的時候,有兩支中華軍的人馬尾隨着清軍,直接殺入了清軍的陣地中,而清軍的敗勢己成,留守在陣地裡的清軍被敗軍一衝,也變得四分五裂,結果跟本就擋不住中華軍的進攻,只能一敗再敗,連陣地也扔棄不理,一直向息縣敗退而去。

當然也有的陣地沒有中華軍的追趕,或者也沒有敗軍敗回到這時,因此陣地裡的守軍還能夠依託着防禦工事,免強的抵抗住中華軍的進攻。

而有兩個陣地上的清軍,在這個時侯向中華軍投降,直接將陣地讓了出來。

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一章 安撫第93章 合圍(四)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7章 哭諫(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369章 交易第81章 佈置(二)第156章 奪船(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03章 完婚(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80章 洋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09章 宣戰(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65章 破局(五)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406章 國策(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1章 婚姻(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88章 勸降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95章 進攻南京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
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206章 重回穆陵關第195章 降價風波(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一章 安撫第93章 合圍(四)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82章 下獄(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9章 清廷的援軍(一)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207章 哭諫(上)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110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上)第369章 交易第81章 佈置(二)第156章 奪船(上)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93章 追擊海盜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03章 完婚(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80章 洋人(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309章 宣戰(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65章 破局(五)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406章 國策(下)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1章 婚姻(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88章 勸降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56章 重新整編第95章 進攻南京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