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

孫和鬥道:“就說這迅雷銃吧,雖說可以連發,只是一但發射完之後,彈藥填裝極慢,因此在戰場上根本就來不及第二次使用。除排一次打擊就能將敵軍擊退,否則就沒有用處了。” 說着,他又拿起摯電銃,道:“這摯電銃的填彈速度確實比一般的火銃要快得多,但它卻是從銃管後填充,剛纔我也看了一下,火門密封性很差,恐怕難以及遠。在戰場上的作用恐怕也不會很大。

孫和鼎就像被一盆冷水迎頭一澆一樣,呆呆的拿着手裡的摯電銃,默不作聲。他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來穆陵關住了幾個月,和淸軍打了好幾場,也曾聽商毅詳細說過火銃在戰場上的運用情況,因此也知道孫和鬥說的都是實情,這兩種火銃雖然看起來很猛很不錯,但其實際的威力確實很有限。

這時商毅道:“孫二先生,你說的話雖然不錯,這兩種火銃現在確實也還有缺點,但並不能因此就否定這兩種火銃的制新和構思。只要我們以後想法加以改進,彌補這些缺陷,我想兩種火銃在以後一定會有大用處的。不要因爲一時的缺陷就將這兩種火銃棄之不用了。” 頓了一頓,商毅又道:“而且就是現在,只要運用得當,和其他的火槍火炮互補配合,這兩種火銃在戰場上仍然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孫和鬥怔了一怔,道:“現在也可以在戰場上使用嗎?怎麼用?”

商毅笑道:“就說這迅雷銃吧,雖然它填裝慢,但只要是和其他火銃同時使用,也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而且還可以在戰場上發揮它短時間內,射速快的優勢,在敵軍進攻猛烈時,用它集中火力,挫鈍敵軍的鋒頭。而摯電銃雖然難以及遠,但在近距內,由其是在守城戰中,卻可以發揮它填裝速度快的優勢,在近距離打擊敵軍。因此這兩種火銃雖然有缺陷,但全看人怎樣運用。”

聽了商毅的話之後,孫和鼎故然是鬆了一口氣,孫和鬥也覺得豁然開朗,笑道:“還是大人見識高明,和斗真是佩服之至。”

商毅接着又道:“而二先生所指出的這些缺點也都是確實存在,它們肯定會阻礙這兩種火銃完全發揮優勢,因此怎樣彌補這些缺點,還是要請大先生多費些腦經了。”

孫和鼎忙道:“大人請放心,和鼎馬上就會着手研究這兩種火銃,盡力改進這些缺陷的地方。”

商毅笑道:“這到不必急於一時,目前我們還是以守住濟南府爲主,等清軍退兵之後,大先生再慢慢研究,也不爲遲晚。”

孫和鼎一聽,也不禁笑了,馬上又對商毅道:“還有一件事情,和鼎要稟報大人,現在穆陵關裡以經招募到了一批鑄炮的工匠,在我臨走之前,他們以經開始造泥模,幾個月以後,我們就可以自己造炮了。”

“哦!”商毅也不禁大爲高興,穆陵關能夠自行鑄炮,可是他一直的心願,只是鑄炮不同於製造火銃,工藝留程都比製造火銃要麻煩得多,加上這段時間以來,穆陵關一直戰事不斷,因此商毅也只是向孫和鼎提過,但並沒放在心上,只想等清軍退了以後再說,沒想到孫和鼎一直都記在心裡,提前把這個項目上馬了。雖然這一戰是來不及,但從長遠來說,可以使穆陵關完全達到武器自己自足的地步。

孫和鼎見商毅面露喜色,也知道他對穆陵關能夠自行鑄炮也感到非常高興,於是又道:“大人,請你隨我來看一看,我們這次還帶來了兩種新制造出來的武器。”

商毅聽了,也來了興趣,立刻跟着兩人來到工匠坊的臨時駐地,給孫和鼎準備的一間工作室裡。

孫和鼎從架子上拿起一支鳥銃,遞給商毅,道:“大人,你看看這支鳥銃。”

商毅接過來一看,這就是一支普通的鳥銃,但很快他就發現,並不一樣,因爲點火結構變了。扣動了一下扳機之後,商毅驚訝道:“你把它改成了自生火銃?”

孫和鼎微笑着點了點頭。原來自從商毅接收了燧發槍之後,孫和鼎和幾個經驗豐富的工匠也馬上開始研究燧發槍的打火結構,並且也進行仿製,以經制成了兩個樣品,裝在兩支鳥銃上。因此將這兩支火繩點火式的鳥銃變成了撞擊打火式的燧發鳥銃。

這個成果自然又讓商毅大爲高興,通過這次攻取濟南的戰鬥,雖然也發現了燧發槍的一些不足,就是啞火率很大,一般來說,最理想也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發射成功率。但商毅知道,這是因爲目前燧發槍的技術還並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地步。要知道在上個世紀的大部份時間裡,火繩槍的啞火率一直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徘徊。直到近幾十年,技術才基本完善,點火率才達到九成以上。

而且相對於燧發槍的填裝速度和其他優點,就是在現階段來說,燧發槍也是利大於敝的。因此在商毅的預計中,以後的穆陵軍中,火繩槍和燧發槍的比率最好是能達到一比一。

只是現在大規模生產燧發槍是不可能的,因爲時間不夠,就是這一次清軍退軍了,自己也只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但如果能把其他的火繩槍改裝成燧發槍,那就能夠大大減少時間了。因此商毅又問道:“大先生,那麼其他的火銃,包擡魯密銃都能改成自生火銃嗎?”

孫和鼎點點頭,道:“自然是可以,所有的火銃的點火裝置都可以改進。”

商毅笑道:“那就太好了,等這一次韃子退了兵之後,我們就馬上開始改裝,要把一半的火銃都改裝成爲自發火銃。”

這時孫和鼎又打開了一個大箱子,從裡面抱出一個五尺多長,直經約爲半尺多的大圓簡來,雙手託着遞給商毅,道:“大人,這是我製出的新式飛槍, 您在看一看。”

商毅知道,所謂飛槍,就是在一個大圓筒裡包裹幾十支箭,利用火藥做推力發射。射程可以達到兩百步以上,但有效射程只有百步左右。雖然在發射之後,基本就沒什麼準頭,不過在對釆用密集陣形的敵軍時,還是有一定的打擊效果。不過商毅覺得它的實用性並不大,打打盔甲單薄的流寇也許還可以,但對付盔甲精良的清軍,就作用一般了。因此在穆陵關裡,也從不生產飛槍。不孫和鼎繼續拿給自己看,自然不會是那種通常所見的飛槍。

於是商毅接過來一看,見圓紙簡裡只包了六支飛槍,每隻都在二寸粗細,呈梅花狀排列,槍頭爲鐵製,呈椎形,約一尺長,露出紙筒,其餘都掩藏在紙筒以內。

孫和鼎解釋道:“大人,每隻飛槍都是用細竹做成,打通竹結,分上下兩段,上段裡面填上火藥和油脂,下段只填火藥,點火之後,下段的火藥可以自行燃燒,繼續推射,最遠射程可達四百餘步,燃盡之後可以引爆上段的火藥,並點燃漁油,爆炸燃燒區域可達二三丈方圓的距離。”

商毅聽了辶後,也不禁大吃一驚,按孫和鼎這樣的描敘,這玩意不就是最原始的肩扛式火箭炮了嗎?到了後世,這傢伙可是陸軍單兵作戰的王牌武器,就是號稱陸戰之王的坦克,和空中殺手的武器直升機都怕它三分。因此立刻問道:“你做了多少個飛槍帶來。”

孫和鼎道:“一共做了三十個,我全都帶來了,想借這一次戰場試一試,這種新式飛槍的效果。”

商毅立刻道:“走,帶兩個到郊外去,我們看一看,到底有多少的效果。”

―――――――――分割線―――――――――分割線―――――――――

商毅的重點是訓練老兵,進行城防的攻守演習,同時又選出一部份火槍兵,讓他們開始練習使用迅雷銃和摯電銃。

在加緊練兵的同時,商毅也沒有忘記加強城防建設,濟南是一個大城,城牆高達四丈左右,厚也有二丈五尺,但是單城牆結構。現在修箭塔,砌高臺以經是來不及了,因此只能在城牆上撘起一些簡易的泥木結構臺子,放置火炮和火槍兵。還在城牆上準備了大量粗木石塊,盛油的火罐,並且又在城牆上架上了二十多個大鐵鍋,等清軍攻城時可以倒入水和油燒開向城下澆淋,穿着再厚的盔甲,也受不了這一招。

而在濟南府城外,商毅同樣又命人挖壕溝、築矮牆,然後又加深護城河,並且在護城河和壕溝的底部,都插上了木刺。在此前二次守衛穆陵關的事實都證明,這些工事在城防守衛中,還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且不僅是在城外,商毅同樣也在城內也修築了很多防守工事, 這是預備萬一清軍攻開了城門,殺入濟南城中以後,就在城裡繼續和清軍打巷戰,不到萬不得以,絕不放棄濟南。

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6章 變數(二)第52章 山東巡撫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92章 返航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99章 廷議(下)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0章 婚姻(上)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65章 破局(五)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66章 建設(上)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03章 新年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3章 雙截棍第64章 破局(四)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85章 襲擊(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
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266章 變數(二)第52章 山東巡撫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92章 返航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49章 母女相逢第199章 廷議(下)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0章 婚姻(上)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65章 破局(五)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12章 全面進攻計劃(下)第83章 進攻黃州(四)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66章 建設(上)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8章 朱印船(下)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21章 狙擊手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403章 新年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3章 雙截棍第64章 破局(四)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78章 力挽狂瀾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85章 襲擊(下)第40章 皇太后的煩惱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87章 突破淮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