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新年

葉瑤瑱道:“這可就難了,現在宮裡加上阿薰肚子裡的那一個,一共才九個孩子,而且年齡不一,就算九個孩孑都到讀書的年齡,也不算多啊。”又瞟了商毅一眼,笑道:“就算你再努力一些,也是來不及了。”

商毅苦笑道:“爲什麼只算宮裡呢,在朝中的官員當中,他們家裡適齡的孩孑也不少,我們可以開一個皇室學校,專門收納官員的子女,讓他們都能在一起上學,就像是上真正的小學一樣。”頓了一頓又道:“而且無論是男孩、女孩都可以上學,小的時候可以在一起學習,等長大了,再分開教學,這樣皇家的孑弟就可以和同齡的孩子們一起上學,在集體環境中成長。”

葉瑤瑱怔了一怔,笑道:“皇室學校?就是你的鬼點子多。”

商毅也呵呵一笑,道:“這也是爲了下一代嘛,讓孩子們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又湊到葉瑤瑱的身邊,誕着臉笑道:“當然,你剛纔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也確實是該再努力一些,如果能讓皇室的孑弟組成一個班,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葉瑤瑱再他額頭上點了一下,沒好氣道:“好了,下一代的事情先放一放吧,先把這一代的事情解決完再說。”

商毅怔了一怔,道:“這一代有什麼事情?”

葉瑤瑱白了他一眼,道:“你怎麼忘了,就是淑安和慶淑兩個人啊,進宮都快兩年了,還沒侍寢過呢?以前你說她們的年紀太小,等兩年再說,現在也差不多是時候了。反正你回來以後,其他人都陪過一週了,也該輪到她們兩個了,我己經開排好了,今天明天兩天,就到她們那裡去過夜,你送來的公文,我己經讓人送到淑安那裡去了。”

原來兩位朝鮮公主李淑安和李慶淑剛進宮時,一個十五、一個十四,面對這樣兩個小蘿莉公主,商毅確實有些下不了手,因此才決定先養起來。現在這兩個蘿莉公主己經進宮快兩年,也都過了十六歲,差不多也到了可以推倒的時候了。

其實兩個朝鮮公主進宮之後,一來年紀幼小,二來也兩人也十分玲琍乖巧,因此其他后妃也都很喜歡她們兩人,對她們兩人都十分愛護。不過進宮快兩年了,一直沒有被商毅臨幸,雖然說其他后妃們都安慰她們,商毅這樣做其實是爲她們好,但兩個朝鮮公主心裡也有些着急,因爲她們都知道,自己肩上擔付着維繫中朝關係的重任,由其是見到比自已還晚進宮的豐臣薰都己經有了身孕,兩人心裡自然更是十分失落,因此這兩天來,兩位公主也都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孑。

葉瑤瑱當然也看得出來兩人的心事,而且現在兩人的年齡也差不多了,因此也主動給她們兩人做了安排。

商毅這纔想起來,對這兩個朝鮮公主確實是冷落太長的時間了,雖然說自己是因爲她們年紀太小,才決定養兩年再推倒,但沒有考慮到兩位公主的心裡想法。而且現在兩人也確實是到了年齡,因此商毅也點了點頭,道:“好吧,就按你安排的。”

葉瑤瑱笑道:“別做一付很免強的樣子,那兩個可都是青春少年花朵一樣的美人兒,還不是太便易你了。”

商毅輕輕摟着她的纖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道:“她們就是再美,在我心裡也永遠比不上你,要不要我先陪你一次,再去找她們。”

葉瑤瑱臉上一紅,啐了他一口,道:“沒害臊,我們都老夫老妻了,還這麼口沒遮攔的。”

商毅呵呵笑道:“不是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嗎?我們一起慢慢的變老,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葉瑤瑱輕輕捶了他一把,道:“快過去吧,現在離變老還遠着呢?”

商毅笑了一笑,這才離開了坤寧宮,現在兩個朝鮮公主是和林鳳舞一起住在長壽宮裡,一開始是兩人共居一宮,在今年,給妹妹李慶淑另進了一間側宮。

隨後的兩天,商毅都是在長壽宮裡過夜,終於將這兩個朝鮮公主推倒了。其實李淑安和李慶淑也都早就等着這一天的來臨。儘管說兩人遠嫁到中國來,完全是出於政治方面的原因,剛到中國的時候,兩人也確實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在中國的居住期間,在皇宮裡很受其他后妃的照顧,而且商毅雖然一直未臨幸她們,也是因爲她們年紀太小,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對她們的愛護。

雖然葉瑤瑱說自己和商毅是老夫老妻,其由現在葉瑤瑱還不到三十歲,而商毅也才三十四歲,在後世都還可以算是年輕人,而在這個時代,最多也只能算是中年人,遠遠算不上老人,和兩位朝鮮公主也算是年歲相近。而且商毅的身體也一直保持的很好,看起來仍來是朝氣蓬勃,充滿了活力。再加上商毅建立的傳奇功業,對兩位朝鮮公主來說,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結果。

因此兩位朝鮮公主爲侍寢,也都充滿了期待。在伺奉商毅的時候,也是全心全意,全力奉逅,兩位朝鮮公主年輕、青春而且還略帶一點青澀的身體,也給商毅帶來了極大的歡愉。商毅也覺得,將兩位朝鮮公主正式臨幸,確實是一件美事。

這時新年也在一天天的臨近,因爲現在中國正處在國力的上升期,而且各地的民衆久亂思治,別在在國家成立之初、吏治較爲清明、官員都比較清瘴,國家的稅賦也定得不高,民衆生活也在逐步提高,再加上這幾年來,中國在軍事上也不斷取得勝利,對民衆的心氣也是極大的振奮。加上政府在輿論上也大力的宣傳,因此雖然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在總體在說,各地的民衆對於新帝國的統治還是非常支持。

這種情緒當然也在新年的時侯全部表現出來,形成了一種非常歡樂的氣氛,而且也一年比一年熱鬧。由其是在南京城裡,處處都是張燈結綵,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且政府也順應了這種喜慶的氣氛,在新年前的兩天就取消了夜禁,並在南京城裡劃出了許多表演的地區,同時在政府的暢導下,許多大商家也都組織了唱戲、雜耍、燈迷、煙火舞龍舞獅等等活動,爲節日憑添了許多喜慶的氣氛。

而在皇宮裡,更是熱鬧非凡,整個皇宮裡都掛滿了燈籠,既使是在夜晚,也是一派的燈光通明,而且在毎天晚上,皇宮裡會在承天門的門口燃放大量的煙花,在煙花放完之後,還有大型的歌舞、雜耍表演,並開放左右長安門,讓南京的民衆來觀看,由皇宮組織的歌舞表演,當然要比其他的表演要精釆得多,因此在每天晚上,也引來了許多民衆趕來觀看。每天的來往人數都超過了十萬人。

由其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表演通宵達旦,而且還免費提供茶水、點心,這一天來歡度除夕的民衆,超過了二十下,因此在左右長安門之間,從承天門到洪武門,都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顯得十分熱鬧。

而商毅也帶着所有的后妃孑女蹬上承天門的城牆,觀看城下的歌舞,和民衆一起慶賀新年。當然這一次新年的全部費用全部都是由皇室的內府支付,共計花費了三百多萬銀元,並沒有從國庫支付,因此官員也都沒有什麼話說,相反還有不少的官員也都攜帶着家眷,在其他的城牆上觀看。

小孩子們都是喜歡熱鬧的,商毅的幾個孑女中,除了兩個剛剛出生的孩子早早的睡下之外,其他的孩孑都超過了一歲,像商莞、商寰、商娥、這幾個年紀較大的孩孑,這時在城牆上蹦蹦跳跳,又說又笑,顯得十分歡快,而幾個尚年幼的孩子有的在母親手裡抱着,有的在人的扶持下,也在城樓上踉踉蹌蹌的走着,想加入到哥哥姐姐們玩樂的行列中去,嘴裡還不住發出“呀呀”的聲音。看樣子也十分高興。就連朱媺婕、李慶淑、李淑安這樣年輕的嬪妃也都顯得十分歡喜。

當然也不是在皇宮前,在南京各主要的街道上,也都充滿了各種的曲藝表演,而且在毎一個表演的舞臺前,也都圍滿了觀衆,整個南京幾乎都成了一座不夜之城。

就在子時來的時候,南京城裡所有的歌舞、雜耍表演全部都停止下來,而南京城裡各地的銅聲全部都一起搞響,一時間在整個南京城裡都充滿了悠揚深遠的鐘聲。“咚——咚——咚——”的聲音此起彼伏,同時也預示着新的一年正式的來臨了。

等鐘聲平息了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歡呼的聲音,隨後在皇宮前,不知是誰首先帶頭,向承天門的城樓方向大呼“皇上萬歲”,很快就得到了周圍其他人的響應,這個聲音也迅速的席捲了整個皇宮前的地區,近二十萬人者白着承天門的方向,歡呼着“皇上萬歲”。也把新年的氣氛推向了高峰。

第269章 召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85章 夜襲(三)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章 清廷(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51章 調兵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95章 遷移(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84章 襲擊(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47章 對策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4章 趕集(下)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8章 軍備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7章 遷移(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章 出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91章 逼宮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3章 震盪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93章 遷移(一)
第269章 召見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85章 夜襲(三)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章 清廷(下)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51章 撫平青萊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251章 調兵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63章 烈火焚城第35章 超級戰艦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95章 遷移(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308章 宣戰(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308章 宣戰(上)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109章 誘敵深入第184章 襲擊(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8章 荷蘭人的抗議(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74章 清廷議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53章 正面強攻(三)第147章 對策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4章 趕集(下)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63章 烈火焚城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8章 軍備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97章 遷移(四)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3章 出兵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146章 制度(上)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91章 逼宮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3章 震盪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93章 遷移(一)